APP下载

江家骥:肝癌

2017-01-21陈词

肝博士 2016年5期
关键词:酒精性脂肪肝肝病

本刊记者:陈词

江家骥:肝癌

本刊记者:陈词

人物档案

江家骥: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病中心主任。1991年9月~1995年3月,留学法国巴黎第五大学Cochin医学院,取得博士学位。2000年10月~2001年5月,应邀在法国巴黎南大学Paul Brousse医院肝胆中心工作,指导研究乙、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的发生。长期致力于病毒性肝炎及相关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曾在Lancet,Journal of Virology,Journal of Hepatology,Journal of Viral Hepatitis等SCI收录的杂志以及中华医学杂志系列发表多篇论文。曾获欧洲肝病学会、法国肝病学会奖以及福建省科技进步奖。

记者:江教授,您好!首先还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目前我国肝癌的相关情况?

江家骥:肝癌是中国非常严重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根据2015年资料,肝癌是国内肿瘤发病率第4位、死亡率第3位、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第1位的恶性肿瘤。发生肝癌的危险因素很多,在中国最危险的因素为乙肝和丙肝,其次是酒精肝。此外,非酒精性脂肪肝也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虽然国内目前还没有非酒精性脂肪肝引起的肝癌相关资料,但国外已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报道。2015年在旧金山举行的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年会上曾提到,目前非酒精性脂肪肝引发的肝癌发生率上升速度非常快,在英国其占比为49%,这是一个很大的比例。在美国因为非酒精性脂肪肝需接受肝脏移植患者的比例也越来越高,而中国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也是比较高的,所以中国肝病医生的任务很重,因为在我国乙肝、丙肝相关的肝癌尚未解决的情况下,又要面临新的挑战。要减少肝癌的发生,预防工作是最重要的。

记者:在我国,有哪些肝癌相关的问题是需要值得注意和改进的?

江家骥:目前有很多强效、低耐药的抗乙肝病毒的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等),这些药物能够抑制绝大多数乙肝患者的病毒复制,但并不能完全阻止肝癌的发生。在核苷(酸)类似物广泛临床应用之前,乙肝肝硬化和外周血乙肝病毒DNA的载量是发生肝癌最危险的因素,那么对于接受抗病毒治疗后,已经实现病毒控制的乙肝患者发生肝癌的原因,其危险因素是什么?临床上如何去筛查这些危险因素?都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另外,我国对于肝癌的筛查非常不规范,尽管国内外各大指南推荐每6个月对肝癌的高危人群进行血清甲胎蛋白和肝脏超声检查,但是真正的执行力度并不好。欧洲调研显示,超声技术水平直接影响肝癌的筛查效果,而超声技术筛查经验不足的医生漏诊率非常高。欧洲肝病研究学会(ESAL)指南中特别强调,应用腹部超声进行肝癌筛查,必须是有经验的医生。但即使是有经验的医生按照每6个月对患者进行肝癌筛查,也会有一部分极危险患者的肝癌不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所以对肝癌危险人群应分为极危险和一般危险两个人群。对于一般危险人群,按每6个月进行筛查;而极危险人群,则需要进行更加密切的筛查(每3~4个月筛查一次)。

在2016年日本亚太肝脏研究学会(APSAL)会议上,英国专家做了一个研究观察全球肝癌患者预后的报告,提到日本肝癌患者存活率是全球最高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早期发现肝癌,从而能够早期治疗是最主要的因素,而这得益于日本把肝癌危险人群做了进一步细分。其中极危险人群,每3个月做一次筛查,有的患者要求至少每半年做一次CT或MR。台湾地区现在也在改进,每4个月进行一次筛查。虽然目前不能完全阻止肝癌的发生,但是能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使肝癌的预后更好。

目前我国肝癌的筛查、诊断和治疗很不规范,对于肝癌危险人群(包括潜在的危险人群)的筛查非常落后,无法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肝癌风险因素进行个体化(精准化)筛查,也无法结合新的一些筛查手段(如新的肝癌生物标志物)进行筛查。

记者:有没有被误诊肝癌的情况?

江家骥:临床上时有发生肝癌的误诊,肝癌的诊断也需要多学科的综合。举个例子,有一位20多岁的女性患者,住院后进行的功能性核磁共振检查(包括功能性核磁共振),显示为肝癌,经过多学科讨论后认为,尽管影像学的表现类似肝癌,但是该患者无任何肝癌的危险因素(乙肝、丙肝等),诊断肝癌的证据不足,考虑该影像是由于肝脏的炎症引起的。此后的随访证实了这一点。所以无论是诊断,还是治疗均要强调多学科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为患者做出正确的诊疗。

记者:患者本身应如何预防肝癌?

江家骥:预防肝癌最好的措施是消除肝癌危险因素,例如慢性乙肝患者应该越早治疗越好,不要让病变发展至肝硬化,乙肝患者需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尽量最大限度地将乙肝病毒控制在最低水平,同时争取较低的HBsAg,对于大量饮酒的患者提倡健康饮酒。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要消灭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千万不要盲目相信网络上防治肝癌的饮食,实际上这对肝癌没有影响。

记者:经常进行CT、超声等检查对患者有伤害吗?

江家骥:实际是没有的,CT的射线量只相当于胸透射线量的3%,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放射源,但是这些放射源对我们的身体影响甚微,所以不必担心。

猜你喜欢

酒精性脂肪肝肝病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清肝二十七味丸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一种基于LBP 特征提取和稀疏表示的肝病识别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