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分析及优化
2017-01-21孙华贞彭夏岁
孙华贞,张 庆,彭夏岁
(武夷学院旅游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厦门市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分析及优化
孙华贞,张 庆,彭夏岁
(武夷学院旅游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运用地理计量方法,从分布状况、均衡度和交通网络连接度三个方面分析了厦门市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结果表明:厦门市A级旅游景区整体呈均匀分布态势,各行政区间呈不均衡状态;厦门市A级旅游景区间交通连通水平低,景区间的旅游交通通达度有待提高。在探讨其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因素基础上,提出相关优化对策。
厦门市;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结构优化
0 引言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游客旅游过程中的重要吸引物。旅游景区A级的评定是国家对不同档次旅游景区的硬件、设施设备、交通、安全等方面进行的综合评价。《A级景区评定标准》的制定,在旅游资源开发、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彰显区域旅游特色方面作用显著[1]。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主要指旅游景区在空间中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空间聚集状态及聚集程度,体现了旅游活动的相互关系和空间属性[2]。区域内的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分布情况,关系到区域旅游的协调发展。近年来,关于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研究逐渐增多,集中在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分布[3-5],形成原因与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关系[6-8],及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优化[9-11]等方面。
截至2015年12月底,厦门市A级旅游景区共有20家,其中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13家,3A级景区6家。本文采用地理计算方法,分析整个厦门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特征,探讨其形成影响因子,并提出厦门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优化方案。
1 数据来源与研究内容
1.1 数据来源
通过以下2个途径获取文章所需数据:(1)通过福建省旅游局官方网站、厦门市旅游局官方网站获取厦门市A级旅游景区的具体信息(表1)。(2)结合各旅游景区(点)所在地理位置,通过Google map对各景点实际最近邻距离进行测算(表2)。
1.2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主要为3个部分:一是厦门市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特征分析;二是探究影响厦门市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相关因素;三是提出厦门市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相关优化策略。
表1 厦门市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状况
表2 厦门市A级景区实际最邻近距离一览表
2 厦门市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特征
最邻近指数分析法,是将旅游景区作为点要素进行空间分布分析,主要是指在地理空间中点状事物相互邻近程度[12]。最邻近点指数R是最邻近旅游景区间的实际距离和理论平均距离之间的比值。当R=1,A级旅游景区趋于随机分布;R>1,A级旅游景区趋于均匀分布;R<1,A级旅游景区趋于集聚状态分布。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ri(Si)是A级旅游景区点状Si到该景区最近邻点的实际距离,为整个区域的旅游景区的理论最邻近距离,A表示区域的总面积,n表示旅游景区数量,D表示景区密度。
由公式(1)得出,厦门市A级旅游景区最邻近指数R为1.34 km,说明厦门市A级旅游景区的实际平均最邻近指数与理论最邻近指数相近,但是实际邻近指数仍大于理论邻近指数,A空间结构分布接近均匀型。
2.2 厦门市A级旅游景区各行政区域分布的均衡度
基尼系数主要是研究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状况与区域分布之间的差异,寻求行政区域之间旅游景区分布的变化规律。计算公式如下:
Pi表示的是第i个行政区内的A级旅游景区数量占整个厦门市所有A级景区数量的比重,N表示行政区的数量。将基尼系数模型与A级景区的空间分布结合,C表示A级景区的分布均匀度。Gini数值一般介于0~1之间,越大则表示旅游景区空间集中度越大,越不均衡。运用基尼系数对各行政区域内A级旅游景区的分布数量进行分析,以此来评判行政区内景区分布的均匀程度,如表3所示。
对于一些由于自然地形条件或河道疏浚吹填形成的超大断面堤防,在堤防的背水侧非堤防有效设计断面的区域,可以适当种树。如黄河下游堤防的淤背区,在确保工程完整与安全运行,维护良好的堤防工程管理秩序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种植树木。
表3 厦门市A级旅游景区在各行政区中的分布均匀度
根据表3厦门A级旅游景区在6个行政区的空间分布状况,把相关数据带入到公式中,经公式(2)计算得出H=1.711 6,Hm=1.945 9,Gini=0.879 6,C= 0.120 4,该数据表明厦门市A级景区在各个行政区域内呈现集中分布态势,且分布的均匀程度低。总体来讲,旅游景区数量主要集中在思明区、集美区、同安区三个区域,占总数的65%,其他3个行政区域的A级景区均低于平均分布比例,特别是湖里区。这说明资源禀赋在厦门市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形成中所起作用显著。
2.3 厦门市A级景区的交通网络连通水平
连结度表示的是区域内各个景区的交通网络的发达状况,通过α指数、β指数和γ指数分析,以用来研究各个区域内A级旅游景区之间的交通连通性和客流的流向,本研究用Google map和Photoshop绘制厦门市A级旅游景区的交通无向图(图1)。
图1 厦门市A级旅游景区交通无向图
2.3.1 计算方法
文章主要采用α指数(见公式3)、β指数(见公式4)、γ指数(见公式5)对厦门A级旅游景区网络分布状况进行分析,其中α指数是指交通网络闭合性、β指数是衡量网络连接状况优势,γ指数是指区域交通网络连接通达度。
式中:α代表交通网的回路性,L代表交通网中边的数量,就是指两节点间的直接连接数目,P代表交通网中顶点的数量(节点数)。
式中:β为交通网的连结度,L为边数,P为节点数。
式中:γ表示交通网的连线比率,L代表边数,P为节点数。
2.3.2 结果分析
α的值一般为0~1,当α=0时,表示交通没有回路;α=1时,说明交通回路数达到顶峰。根据图1可知,L=20,P=20,带入计算公式得出α指数为0.137 9,表明厦门市A级景区间旅游网络较为单一,回路性较差。反映出旅游者前往A级景区游览观光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较大,降低了厦门旅游景区的竞争实力,缩小了吸引会议等旅游的客流可能性。
β值在[0 3]范围内,数值越高表示交通网络连接度越高,数值越低表明交通网络连接度越低,甚至是孤立的各个旅游景点。经计算得出β=1.176 5,厦门A级景区交通网络连接度中等,但是也反映出各景区之间连接紧密度不够,还需进一步提高。
γ指数变化范围为0~1,γ值越接近1,网络中各节点连通性越强。根据公式得出γ=0.444 4,这表明厦门A级各景区的连通状况较差,各景区之间的交通网络还有待改善。
3 厦门市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影响因素
3.1 旅游资源禀赋
旅游资源是旅游景区规划开发的前提条件,其地理位置的不可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旅游景区的发展与分布。厦门拥有的旅游资源多样,且分布密度大。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厦门市A级旅游景区数量在空间上呈现“南多北少”特征,思明区是厦门旅游业发展最早、旅游景区开发最早的区域,所拥有的A级景区数量也是最多。岛外的旅游开发较晚,竞争优势尚未体现出来。
3.2 旅游交通
旅游交通是旅游业产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是景区可进入性的参考依据,通过游客出游率、景区到访率等方面侧面反映着景区游客接待量。从旅游景区交通无向图可以看出,厦门市A级旅游景区整体旅游交通网络连接较为薄弱,尤其是各行政区域间的A级旅游景区连通性较差,某种程度上对厦门市整体旅游竞争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厦门各行政区域的A级景区之间的相互联系交通网还有待改善。
3.3 政府作用
旅游景区开发与发展过程,政府在景区发展规划、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厦门市A级景区数量与行政区域分布上来看,早期的厦门市旅游景区发展主要集中在思明区。而湖里区作为厦门经济特区的发祥地与厦门岛对外交通的重要枢纽,A级景区的数量分布却是最少的,这与政府旅游规划密不可分。
4 厦门市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4.1 整合开发旅游资源,优化A级景区的空间分布
针对厦门市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深入挖掘与整合旅游资源,形成特色的旅游资源,可提高行政区域的旅游吸引力,实现区域联动发展。另外,各行政区域以自身资源优势为基础,结合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对内部景区资源进行整合,合理布局,形成特色旅游区,提升区域竞争优势。如同安区于厦漳泉“金三角”中心地带,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尤其是温泉旅游资源,拥有7个温泉眼资源,占据厦门的7/13,可抓住该优势,整合旅游资源,形成温泉养身旅游景区群。
4.2 加强区域合作,提高整体的综合竞争力
从表3均衡度的数据来看,厦门各行政区内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呈现出非均衡性特征。这种非均衡性导致各行政区的旅游业发展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各行政区首先要明确自身的优势,重视其在厦门旅游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借政府政策支持机会搭建合作平台,形成区域内A级景区合作机制,实现厦门景区整体全方位合作,以提高厦门市旅游业整体竞争力。
4.3 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增强景区的可进入性
改善厦门各行政区域A级景区的内部旅游交通网络系统,尽量能够跟其他旅游线路形成闭合路线,减少游客走回头路机会,促进行政区域内A级景区均衡发展。另外,增加高速交通引导标志和安装明确各景区之间的信息指示牌,如园林植物园门口的指示牌上明确厦门市域内附近的其他A级旅游景区的路线,实现厦门市域内交通一体化。规范标识系统内容,便于外地游客准确认知,方便游客快速达到目的地。
4.4 结合市场需求,加强自驾游服务设施建设
随着厦门市热门景区自驾游人数不断增多,游客与当地居民、交通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如游客在不熟悉的城市穿梭于景区之间,可能会因为旅游标志不明确而多走冤枉路;增加路线的交通压力,造成交通不畅等问题,而且有些景区如园林植物园会出现停车位短缺问题。因此,完善旅游景区之间内部旅游景区服务设施系统,通过在主要旅游交通干道设立信息指示牌、自驾游休息区等相关设施,向游客提供信息资源等服务,从而打造区域特色旅游品牌。
4.5 政策引导与合理规划,缩减区域间A级旅游景区差距
政策政策与合理规划对旅游景区的开发与分布起着重要作用。对岛外旅游景区建设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如翔安区等景区数量相对较少,扶持发展有潜力的旅游景区,并逐渐争创A级旅游景区,缩减区域间A级景区间差距。另外在投资环境、政策等方面倾斜,鼓励个区域间旅游景区发展,为A级景区创建营造良好氛围。
5 结语
厦门市旅游资源多样,目前拥有A级旅游景区20家,通过研究分析发现:(1)厦门市A级旅游景区整体呈均匀分布态势,但各行政区间分布不均衡;从旅游交通上来看,景区间的交通网络连接较为稀疏,景区的连通水平有待提高。(2)厦门市A级景区空间分布结构特征形成受旅游资源禀赋、旅游交通、政府主导作用因素影响,并以此提出优化策略,对厦门景区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1]朱竑,陈晓亮.中国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结构研究[J].地理科学.2008,28(5):607-610.
[2]卞显红.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5(1):105-108.
[3]毛小岗,宋金平,于伟.北京市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及其演化[J].经济地理,2011(8):1381-1386.
[4] 程海峰,胡文海.池州市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J].地理科学,2014,34(10):1275-1280.
[5] 郭凌,孙根紧.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5(24):118-121.
[6]任春涛.AAAAA级旅游景区结构与区域要素相关性分析[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4.
[7] 王峰.西南边疆山区交通网络与旅游空间结构演化关联机制及效应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8] 孟祥君,王洪桥,孙宝鼎.景区空间结构演化对区域旅游经济的影响——以吉林省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2(35):116-122.
[9]刘宏盈,张昌慧,张娟.广西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结构差异与优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5):523-528.
[10]关中美,陈志超,顾羊羊.焦作市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及优化策略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3(4):88-92.
[11]石张宇,周葆华,张亚男.安徽省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差异与优化[J].长春大学学报,2014(11):1509-1514.
The Spatial Structure and Optimization of Xia men'sAGrade TouristAttraction
SUN Hua-zhen,ZHANG Qing,PENG Xia-sui
(School of Tourism Management,Wuyi University,Wuyishan,Fujian 354300,China)
Taking national tourism areas above A level in Xia m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is paper studies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degree,equilibrium degree and connectivity of tourism areas by using the geographical mathematics method.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patial distance of class A tourist attraction in Xia men is evenly distributed on the whole;the connectivity in the tourist attractions is low,there is still room for further improvement;Under the premise of exploring the main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tourist attractions in Xia men,some strategies to integrate and optimize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Xia men scenic areas are proposed.
Xiamen;A grade tourist attraction;spatial structure;optimization
TU984.181;F592.757
A
1673-1891(2016)04-0054-04
10.16104/j.issn.1673-1891.2016.04.014
2016-06-24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S150602);福建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1510397051)。
孙华贞(1988—),女,河南商丘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规划、饭店管理及旅游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