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食化战略背景下马铃薯种植户行为研究
——基于四川省260户马铃薯种植户的实证分析
2017-01-21张千友曾应婷
张千友,李 敏,杜 峰,曾应婷
(西昌学院 a.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研究中心;b.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川 西昌 615013)
主食化战略背景下马铃薯种植户行为研究
——基于四川省260户马铃薯种植户的实证分析
张千友a,李 敏b,杜 峰b,曾应婷b
(西昌学院 a.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研究中心;b.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川 西昌 615013)
在国家大力推行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背景下,扩大马铃薯播种面积,提高马铃薯单产水平和总产量,已成为马铃薯主产区的发展趋势。围绕农户种植规模、成本收益、商品化率、消费方式、组织化程度等维度设计问卷,选择四川省马铃薯主产区作为调查区域,基于260户马铃薯种植户开展问卷调查,在专业统计软件SPSS21.0环境下,利用多变量相应分析,数据拆分等数据处理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并在产业扶持力度、市场交易成本、适度规模经营、主食消费习惯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马铃薯;产业开发;主食化战略;农户行为
0 引言
马铃薯具有高产、适应性强、营养成分全的显著特点。2015年1月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等部门在北京举办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研讨会。会议认为,马铃薯主食化成为必然的选择。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研讨会上指出:要通过推进马铃薯主食化,因地制宜扩大种植面积,在不挤占三大主粮的前提下,由目前的533多万hm2扩大到0.1亿hm2,把马铃薯亩产量提高到2 t以上,让马铃薯逐渐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更多保障[1]。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积极推进马铃薯主食开发[2]。2016年2月14日,农业部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部署,提出立足我国资源禀赋和粮食供求形势,顺应居民消费升级的新趋势,树立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正式决定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3]。
我国是马铃薯生产大国,2015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达5.57×106hm2,鲜薯产量9 500多万t,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1/4。尽管我国马铃薯产量大,但还不属于马铃薯产业发展强国。马铃薯平均单产水平仅为1.14 t/667 m2,大大低于世界马铃薯主产国家单产水平。此外,受品种特性、市场需求等影响,中国马铃薯年人均消费量仅为42.1 kg,远低于欧美国家水平,并且消费结构比较单一。
四川是马铃薯生产大省。“十二五”期间四川马铃薯产业提出,力争通过3~5 a的努力,把四川建成“马铃薯产业强省”,在全国保持种植面积第一、产量第一,实现加工前三等发展目标。据统计,2015年四川省马铃薯种植面积101.024万hm2,占全国比重的14.13%,鲜薯产量达到2 100万t,占全国14.28 %,两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4]。但是全省马铃薯深加工不足,市场开发水平较低,以粗放型发展为主,马铃薯全产业链还未真正建立起来。
农户是实现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微观基础。为此,本文选择了四川省马铃薯主产区的农户作为调研对象,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农户的生产行为。
2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课题组围绕“马铃薯主食化”、“马铃薯商品化”、“消费习惯”、“农技推广”、“农户种植马铃薯组织化”、“马铃薯产业前景”等内容设计了调查提纲,并编印了一套包括17个问题的问卷。在调查点上,根据四川省马铃薯优势区域布局情况,主要选择了盆周山区(天全县、宝兴县、苍溪县、平武县等)、平原丘陵区(三台县、中江县、古蔺县等)、川西南山区(美姑县、昭觉县、喜德县等)。课题组发放问卷260份,回收问卷236份,问卷回收率达到90.77%,经筛选剔除掉问题未过半问卷,有效问卷为219份。问卷数据主要采用描述统计的方法,在专业统计软件SPSS21.0环境下,利用多变量相应分析,数据拆分等数据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3 四川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调查
3.1 种植规模偏小
马铃薯生产种植情况直接影响着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种植面积的多少影响着马铃薯产量的高低,如果四川想要成为马铃薯产业的大省和产业强省,必须扩大马铃薯的播种面积和产量。据调查,平均每户农户的耕地面积约0.54 hm2,现有马铃薯播种面积平均只有0.187 hm2/户,由此可见,四川省马铃薯生产规模偏小,仍以家庭小农经营方式为主。
另外,据调查,适合种植马铃薯,但却没有种植马铃薯的耕地面积平均有0.31 hm2/户。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有:马铃薯成本高收成较低;价格低且所需劳动量大,农民选择外出务工,造成农业劳动力的不足;销路不通畅;当地人对马铃薯的喜爱程度不高。此外,耕地面积不足、技术落后、交通不便、土地离家较远、种植其他作物都是马铃薯种植面积较少的重要因素。
3.2 成本较高收益较低
马铃薯种植的成本和收益是影响农户种植马铃薯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据调查,农户每年平均在马铃薯生产成本(包括马铃薯种子、肥料、农药、机耕费、人工等)为716.92元,而农户每年出售马铃薯的平均收入为1 890.82元,农民在当地打工和到外地去打工每天的平均收入为200~300元。从2014年具体数据来看,出售马铃薯的收入仅占家庭年均毛收入的10%左右,务工收入却占家庭收入的41%左右。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由此可见农户种植马铃薯的回报率较低,马铃薯种植的兼业化程度高,专业化水平还比较低。
表1 马铃薯种植的农户收入构成表(单位:元/年)
3.3 商品化率偏低
马铃薯商品化有利于提高马铃薯生产的专业化水平,加快推动马铃薯产业化,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针对“每年种植马铃薯的主要用途”,该变量设置为多响应变量,即多项选择题(下同),从219户马铃薯种植户的问卷调查来看,将马铃薯直接出售或加工后再出售的比重占41.48%,换句话说,还有将近六成的农户未将马铃薯作为商品出售;在调查的农户中,将种植的马铃薯自己食用或者喂牲口的比重高到56.82%,这说明接近六成的马铃薯种植户选择“自产自消”。
从商品化率的绝对数据来看,据调查,2013年和2014年四川省马铃薯种植户的商品化率分别为51.39%和51.21%。而与之相比,美国在20世纪初农产品商品化率为70%,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农产品的商品率高达99%。四川省马铃薯商品化率较低已经成为制约马铃薯产业良性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
表2 农户种植马铃薯用途表
3.4 消费方式比较单一
消费力对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针对农户“食用马铃薯的方式”,该变量为多响应变量,在调查的219户农户中,选择鲜食消费(未加工)的比重累计占84.53%。其中,土豆丝消费达25.57%,土豆片消费占21.29%,整薯消费(煮马铃薯或烤马铃薯)占21.13%,块状消费和土豆泥消费分别占了10.57%和5.97%。
消费马铃薯加工制品的比重相对较低。在接受调查的农户中,对马铃薯深加工产品消费的比重累计占14.69%,其中消费土豆淀粉的比重占4.59%;作为零食消费的比重占4.13%;作为快餐食品消费的比重占4.44%;将其加工成馒头或面条消费的比重仅仅为1.53%;其他消费占0.78%。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由此可见,目前马铃薯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主要停留在温饱型消费阶段,以鲜食消费为主,马铃薯加工比率偏低,这是制约四川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又一项重要原因。
表3 马铃薯的消费方式比重表
3.5 薯农的组织化程度较低
农业产业化具有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等突出特征,它能够发挥一体化产业链诸环节的协同效应和利益共同体的组织协同功能,把马铃薯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各环节很好地联系起来,引导马铃薯主产区“小农户”进入“大市场”,扩大农户的外部规模,形成区域规模和产业规模。在调查中发现,四川马铃薯种植户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在接受问卷的219户农户当中,马铃薯种植户加入合作社的比重仅有8.68%,话句话说,还有91.32%的农户未加入马铃薯专业合作社;与企业签订“公司+农户”协议仅有8.22%,这反映龙头企业对马铃薯种植户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还不强。
在“马铃薯相关生产资料采购的主要渠道”上,也反映薯农组织化程度较低的现实。据调查,在219份问卷中,63.38%的农户是自己到附近市场购买相关生产资料,11.97%的农户是由专业合作组织供应,6.34%的农户选择在经纪人或者农资公司上门推销时购买,3.17%的农户是通过“公司+农户”形式由企业统一供应,2.46%的农户则通过互联网等方式采购。具体情况如表4所示。
表4 马铃薯相关生产资料采购的主要渠道
针对马铃薯种植户组织化程度较低的问题,还体现在“每一年收获马铃薯以后,销售的主要途径”方面。该变量设计为多响应变量。在接受调查的219份问卷中,61.84%的农户是自己到附近市场上销售收获的马铃薯;13.16%的农户由经纪人上门或者到田间直接收购收获马铃薯;仅仅有9.21%的农户选择由合作社介绍收购商或者企业收购;有3.62%的农户选择由合作社直接收购后统一销售;7.57%的农户是通过“公司+农户”由企业订单收购;采取电子商务在互联网上销售马铃薯的农户占0.65%;采用其他方式销售马铃薯的占3.95%。
在马铃薯生产技术的来源方面,问卷设计了“种植马铃薯的相关技术知识主要来源”,该变量为多响应变量。据调查,有51.37%的农户依靠经验积累,世代口口相传,也就是说还处于传统农业的发展阶段;有25.34%的农户选择依靠政府农技推广部门的宣传示范;有7.53%的农户选择依靠合作社提供的免费技术服务;有5.14%的农户选择依靠农资公司提供的咨询服务;有10.62%的农户选择依靠种植大户的示范引领。
3.6 产业前景不容乐观
针对“如果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你认为最大的困难”的调查,该变量为多响应变量,在接受调查的219户农户中,15.8%的农户认为缺人手,劳动力缺乏,不如外出务工收人更高;15.23%的农户认为自家耕地少,租种土地困难;13.4%的农户选择的原因是销售渠道不畅,种出的马铃薯怕卖不出去;12.83%的农户选择的原因是不懂技术,缺乏种薯,产量上不去;11.85%的农户认为是比较收益低,不如种植其他农作物划算,生产成本过高;10.58%的农户认为农田水利、道路设施太差、影响生产,生产成本投入高,资金短缺;9.73%的农户认为储藏设施缺乏,不易保存,坏损率太高。具体情况如表5所示。
2016年2月,农业部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要扩大到0.07亿hm2以上,总产达到1.3亿t;由此可见,四川省实施马铃薯主食化战略,农户提高马铃薯种植面积的困难还较多,前景并不容乐观。
表5 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存在的问题分析表
4 对策建议
国家实施马铃薯主食化战略,四川省作为马铃薯生产大省,应该积极探索主动作为,为马铃薯主食化战略贡献四川力量。根据前面的调研分析,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4.1 加大对马铃薯产业化扶持力度
马铃薯鲜食消费仍将是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的主要方式,马铃薯消费是部分人民生活的刚性需求,在高山少数民族聚居区,马铃薯产业则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抓好的一项基本工作,实现马铃薯产业化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马铃薯成本利润率下降,比较效益降低[5],实证研究结论也印证了这一观点。为此,建议在生产环节,围绕马铃薯脱毒种薯、农机具购置、农资综合补贴等提高补贴标准;在马铃薯流通环节,加大马铃薯贮藏库建设补贴力度,提高加工企业补贴标准,进一步提高财政补贴政策的精准度,从而加大对马铃薯产业的扶持力度,降低马铃薯的生产成本,提高农户生产积极性。
4.2 完善流通体系
四川省马铃薯主产区以山区为主,广大山区具有边远性、封闭性、分散性等特点[6],道路交通设施较差,专业化市场建设滞后,导致马铃薯商品化率偏低。由于交通不便利,马铃薯在收成之后不能及时地销售,储存时间越久马铃薯的质量和销售价格越缺乏竞争力。因此改善交通条件对于发展马铃薯产业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议加大马铃薯主产区交通设施投入,保证马铃薯主产县通高速公路;同时在马铃薯主产县选择交通便利、马铃薯资源优势突出地方建设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利用专业批发市场发现价格,利用价格杠杆调节马铃薯市场供求,引导马铃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4.3 实施规模经营连片种植
在马铃薯主产区,积极引导农户有序流转土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扶持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主体,实现连片种植、规模经营,提高全程机械化的覆盖面,降低马铃薯生产成本。将马铃薯主产区的生态环境优势、市场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布局统一起来,引导各个地方根据当地马铃薯发展情况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集中优势资源,提高马铃薯生产率,推进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
4.4 引导消费者转变方式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必然会导致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的转变。在这种大背景下,引导消费者树立健康、绿色膳食消费习惯势在必行。建议通过通过广告、报纸、电视和网络等方式,引导公众对马铃薯营养知识的认识,逐步接受马铃薯主食产品。在马铃薯主产区定期举办富有特色的马铃薯节、马铃薯营养活动周、产品交易会和营养餐计划推广等活动。
4.5 加强马铃薯产业人才的培育力度
马铃薯产业发展人才是关键。要建立马铃薯产业配套的产、学、研结合的系统工程,建立马铃薯产业实用性技能人才基地,夯实马铃薯产业的科技和人才支撑体系,为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还要加强现有不同领域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间马铃薯尖端人才的交流合作特别是要加强和国际马铃薯中心(CIP)的合作。通过马铃薯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快马铃薯产业技术的推广、质量的提高、效率的提升等。
4.6 延伸产业链促进马铃薯产业开发
目前市场上对马铃薯消费以鲜食为主,以温饱型消费为主,广大马铃薯种植户与马铃薯加工企业之间没有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导致马铃薯鲜薯价格容易大起大落,不利于薯农增产增收。建议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实现从马铃薯淀粉等单一初级产品到马铃薯系列深加工产品的转型,不断拓宽马铃薯商业用途,例如变性淀粉、休闲功能食品、主食产品开发等,建立多元化、全产业链、高附加值的马铃薯加工产业体系。
[1]乔金亮.小土豆将跻身“四大金刚”——马铃薯主食化渐行渐近[N].经济日报,2015-01-08(5).
[2]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N].经济日报,2015-12-31(9).
[3]农业部.农业部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N].农民日报,2016-02-24(3).
[4]四川要做马铃薯产业强省种植面积总产量均居全国第一[EB/OL].http://www.tech-food.com/news/detail/n1174452.htm
[5]张千友,刘巧茹.马铃薯主食化战略面临的挑战与应对——基于成本收益的实证研究[J].天府新论,2016(4):113-119.
[6]陈国阶,方一平,陈勇,等.中国山区发展报告-中国山区聚落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Behavior Research on Potato Growe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taple Potato Strategy∶An EmpiricalAnalysis Based on 260 Potato Growers in Sichuan Province
ZHANG Qian-youa,LI Minb,DU Fengb,ZENG Ying-tingb
(a.Potato Staple Food Strategy Research Center;b.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Xichang College,Xichang,Sichuan 615013,China)
In the context of the national potato staple food strategy,increasing potato production,enlarging the planting area of potato,and improving the unit-yield level and total output,have become a development trend in potato production area.This study designs questionnaire based on the planting scale,cost and benefit, commercialization rate,patterns of consumption and degree of organizational,choosing one potato main producing area in Sichuan Province as the study object.An empirical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260 potato growers in way of questionnaire by using correspondenee analysis of multivariate,data processing and other data splitting method in the SPSS21.0 environment,and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ed on industry support,market transaction costs, moderate scale management,staple food consumption habits and so on.
potato;industrial development;staple food strategy;grower's behavior
F326.11;S532
A
1673-1891(2016)04-0007-04
10.16104/j.issn.1673-1891.2016.04.003
2016-03-27
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区农户生计与贫困、生态环境问题研究(41461040);四川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马铃薯市场价格波动与调控机制研究(SC15XK074);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研究中心重点课题:马铃薯主粮化挑战与应对: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的视角(MLS1601)。
张千友(1979—),男,四川三台人,经济学博士,四川大学商学院博士后,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学,价格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