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产后母婴护理服务现状与对策
2017-01-21李莉徐梦刘静顾学勤代敏敏杨昌雄姜新
李莉,徐梦,刘静,顾学勤,代敏敏,杨昌雄,姜新
吉林医药学院,吉林省吉林市 132013
浅析产后母婴护理服务现状与对策
李莉,徐梦,刘静,顾学勤,代敏敏,杨昌雄,姜新
吉林医药学院,吉林省吉林市 132013
优质的产后母婴护理服务对母婴的机体和心理健康有直接的影响。目前我国的产后母婴护理服务存在人员不足、素质不高、针对性不强、收费不合理等现象,并且产后母婴护理服务产业严重滞后。因此,该研究认为通过建立多元化服务体系规范服务市场、建立服务平台、加强人员培养,从而缓解母婴产后服务中的不足,延伸母婴护理服务内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产后;母婴;服务;对策
妇幼保健工作是公共卫生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现代医学护理模式及健康观点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产妇关注自己产后的健康问题,她们希望在产褥期能得到良好的保健指导。然而由于社会系统支持不足,压力生活事件,产后照顾者的知识缺乏、身份转换适应不良以及产妇自身躯体不适、渴望关爱和担心预后等问题,产妇及其照顾者抑郁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系统疾患[1-2]。母婴健康保健的形势并不乐观。尤其是初产妇缺乏新生儿护理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导致每年有大量婴幼儿出现营养不良或过剩、新生儿腹泻、肺炎、甚至因护理不当呛奶而引发窒息等问题发生。目前我国的产后母婴服务产业严重滞后,因此探索优良的产后护理服务模式,以促进母婴护理服务市场发展势在必行。
1 产后母婴服务的意义
传统的产科护理更加注重产妇在医院内的护理,往往忽略产后母婴对于医疗保健的需求。产后母婴的护理服务模式,属于一种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模式,是护理服务适应社会发展的体现。该种模式综合了保健、心理、预防、咨询、护理、营养等多种学科,能够为母婴提供全方位、个体化的护理服务。产后母婴的护理服务模式使产妇和婴儿在家中就能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也避免了出院后可能发生的不良情况[3]。
产褥期属于女性特殊的生理时期,产褥期妇女生殖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器官功能都有着显著的变化,如得不到科学的产后保健服务,将影响其正常康复,发生产后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不管从产妇心理健康状态还是生理健康角度上,该时期均处在不稳定状态中,这一时段会持续较长的时期,因此产妇容易出现产后抑郁、产褥期感染等不良反应,对产妇身心恢复产生极不利的影响[4-5]。优质、科学、合理的产后母婴护理服务能使产妇尽快恢复身体的健康、婴儿适应出生后的环境,并且通过护理服务,能够帮助产妇学习了解到科学的育儿知识,同时还可以降低产妇出现产后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有利于母婴的身心健康。
2 产后母婴护理服务的现状
2.1 人员不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目前,从事产后护理服务的一般为妇幼保健医院和一些小型的家政中心。由于妇幼保健医院规模、地域等相关因素,会导致护理人员数量的波动,同时护理人员自身的工作量较大,使得部分医院的产后护理服务集中在产后的几天内,一旦出院就不再享受专业的护理服务。我国人口众多,医护人员、公共医疗设施和社区服务远远满足不了母婴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多数家庭把产后母婴护理寄希望于专业的家政服务上[6]。
2.2 素质不高,难以提高服务质量
从事产后母婴护理服务不仅人员不足,而且素质普遍不高、知识文化素养低,相当专业的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妇产医院专业的护理人员由于工作关系,从事产后母婴护理服务的人员较少。因而产妇出院后的产后护理服务往往是由月嫂完成的。这类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又缺乏专业的科学护理知识。大部分家政公司主要是根据月嫂本人所带过的婴儿数目、从业时间长短等,来评定月嫂级别,这就意味着其“认证随意性较大”。并且经过较为短暂的培训后,就会领取相应的证书,这样就能“持证上岗”。培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培训内容老生常谈缺乏最新的护理知识和理念,针对性不强,课程安排不合理等。此外,考试不严格,通过率极高。即使一些经验丰富的月嫂,也存在缺乏专业的婴儿护理保健理论支持的现象,因而也给产后母婴护理服务产业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2.3 收费较高,难以扩大服务范畴
产后母婴护理服务不仅仅是针对产妇的机体护理,还包括对产妇的心理疏导以及科学的育儿护理服务。因此产后母婴护理服务的内容覆盖较广,对母婴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目前,母婴护理服务的收费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如一些服务机构的母婴产后护理服务人为地分级,并且价格上差距很大,但护理服务的内容却没有达到标准和要求,这样的做法是不利于产后母婴护理服务良性发展的。
2.4 针对不强,难以促进服务发展
以往对于母婴的护理与服务信息的来源一般都是家庭中长辈的经验、其他宝妈的经历和出院后护士对产妇进行的健康教育等。这些护理服务或是护理建议都是基础性的护理建议,缺乏母婴护理的针对性。由于母婴产后的机体状况及心理情况都是有差异的,因此,要求产后母婴的护理服务必须针对母婴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力求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但是目前的护理服务还远远没有达到这方面的要求。
3 对策
3.1 多元合作,规范服务市场
现有母婴护理服务市场尚无强势企业进入,更未形成强势的母婴护理服务品牌。销售渠道非常落后,系统性、综合性、专业型的母婴产后护理服务机构几乎没有。并且我国现有的母婴护理服务市场,基本上都是硬件产品销售型,极其缺乏软件服务。因此,建立一个医校企新的合作模式将会使得母婴护理服务市场变得更加活跃。
产妇在医院进行分娩期间,医院的医生、护士会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抱婴儿的姿势、婴儿的脐部护理以及产妇自身的产后恢复及保健做现场指导和健康教育,预防产褥感染、乳腺炎、子宫脱垂、附件炎等多种严重威胁产妇健康的疾病。与此同时,医院可以建立产妇个人信息档案,向产妇推荐医校企联合下正规的、专业化的、管理严格、收费合理的产后恢复中心、家政服务、月子中心、母婴用品企业等,使母婴出院后能享受到系统全面的服务。
3.2 网络宣传,建立服务平台
目前产后恢复领域的市场推广方式比较传统,主要通过各大加盟网站、行业杂志、网站、地方电台媒体等推广渠道进行传播。而今,随着互联网高速发达,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时代正在到来,产后服务也将有更好的推广模式。微时代和智能手机促进了微博、微信等可以发送文字和图片、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手机聊天软件的出现,这也就使得建立网络平台服务于产后服务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方式。
创建网站、APP、微信公众平台等网络媒介。微信公众平台和APP用于定时发布与母婴产后服务相关的医学理论知识、基础护理理论知识、母婴用品市场行情的推文以及产后母婴专家等的精彩演讲视频,帮助产妇及其家属更好地掌握母婴知识,了解母婴市场动向,从而能避免一些危害母婴护理事件的发生。此外还可以设立在线答疑、预约等服务,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同时建立网站,以此为媒介,邀请专业的医生、护士、营养师、育婴师等人员在网站上进行实名注册,让产妇及其家属与专业人员进行对接,可以通过专业人员的在线答疑,对产妇遇到的各方面问题进行个性化、专业化、针对性的指导。与此同时,给患者及其家属普及相关的护理知识,做到“防治”相结合。
3.3 规范服务,加强人员培养
我国产后护理服务市场相对落后的一部分原因源于服务人员的不专业,这与服务人员的知识文化水平、接受培训的程度、市场准入门槛低密切相关。解决服务人员不专业化的途径:其一是充分利用各种有利资源,对服务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定期举办母婴护理保健如宝宝按摩、测体温、观察大小便、脐带护理、臀红、尿布疹等方面的知识讲座,同时进行现场指导;此外还可由专业人员以网络直播等方式让服务人员能够更便利地获取母婴护理保健知识;其二是相关管理机构应界定月嫂上岗基础条件并建立与完善从业激励机制。在质量管理的3个环节中,要素质量不容忽视,界定月嫂上岗基础条件,将从根本上提升月嫂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水平,为母婴家庭照护质量打好基础;科学设计相应的激励政策,建议家政服务相关管理部门统一制订月嫂等级评定标准,并由第三方依据标准组织考核认证,服务机构依据权威认证的星级支付薪酬;同时为从业一定年限、且家庭服务满意度高的月嫂购买社会保险,运用激励机制吸收高学历或妇幼专业的年轻人,全面提升行业水准[7]。为产后服务市场提供更优质的人力资源。
产后母婴护理服务延伸的时代要求,是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具体展现,是护理服务改革的实际举措。产后母婴的身心健康,对家庭和社会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建立良好的产后母婴护理服务模式势在必行。
[1]孙迪.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产后母婴及其主要照顾者的影响[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7.
[2]白宝娟.产后母婴保健随访及效果评价[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5(1):164-165.
[3]郭瑞芬.产后延伸护理服务模式的妇产科临床运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3,5(2):41-42.
[4]陈爱丽.产后延伸护理服务模式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6,36(5):634-636.
[5]李日清,施月秋.产后康复治疗延伸服务对产褥期产妇产后康复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1):1981-1982.
[6]杜凤英,李丽,张晓萍,等.新时期母婴护理家政服务的调查与分析[J].全科护理,2015,13(29):2966-2967.
[7]方秀新,于秀荣,翟清亮,等.产后母婴家庭照护管理现状调查与应对策略[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0):58-60.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30.192
R7
A
1672-5654(2017)10(c)-0192-02
2016年吉林医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产后母婴护理保健平台的开发与实践(2016C205)。
李莉(1994-),女,河北承德人,本科,研究方向:护理。
姜新(1982-),女,吉林省吉林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护理教育,E-mail:274135921@qq.com。
2017-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