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护理研究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7-01-21杨丽萍
杨丽萍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 611137
翻转课堂在护理研究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杨丽萍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 611137
护理研究是培养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教学效果好。该文通过分析护理研究传统课堂存在的问题,探究护理研究翻转课堂的实现方式、教学评价等,通过护理研究课程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成果初显。并提出以后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反思。
翻转课堂;护理,教育;研究
科研能力是护理人才素养的核心能力,护理研究课程学习是培养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据研究表明,护理本科生科研理论能力及其实际开展科研的能力尚待提高[1]。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高效利用课前、课中时间,增加师生互动,提高学习兴趣,拓展学习深度,培养创新思维。通过将翻转课堂引入护理研究教学,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护理本科生护理科研理论和实践能力。
1 护理研究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活动形式单一
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课堂的互动性,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传统课堂教师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课堂讲授,虽也进行课堂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教学,但是总的课时有限,难以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1.2 教学效果不理想
护理研究教材内容涵盖了护理科研理论、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等部份,课时量仅为36学时。讲解授课难度较大的章节,需花费大量时间,课堂时间利用率低,不利于个性化教学,阻碍教学效果提升。
1.3 学生护理研究实践能力欠缺
传统教学下护理研究重点在科研相关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环节较薄弱。学生可能在护理研究考核中获取高分,但不能代表学生实际进行科研的能力。研究表明,护理本科生入职后实际开展科研的能力较差,护理研究的理论知识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能才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能力[2]。
2 护理研究翻转课堂的实现
2.1 翻转课堂教学模块构建
护理研究教学团队对课程教学框架进行了结构性调整,包含3个模块:基础知识模块,重点放在课前学习环节,注重提升同学们的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拓展模块,在课前学习环节提供给学生,课中环节加强,课后环节深化,注重提升同学们的护理研究创新和实践能力;考核模块,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综合性考核,加大过程性考核力度,重理论考核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的考核。
2.2 课前积极准备
教师根据教学安排的需要,梳理单元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完成单元学习资源整理,如教学视频,可来源于自行制作或中国大学MOOC课等网络共享平台;同时提供学习指导手册、经典文献阅读材料、网络测试题等资料。学习资源包含基础学习资源和拓展资源2部份,从而实现分层教育和个性化学习。基础学习资源,满足每1名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学习要求;拓展资源,满足能力较强或有足够学习能动性的同学进行更深入拓展学习的需求。
以网络为基础建立学习平台和反馈通道。课前学习资源整理后至少提前1周发布,以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安排自学,营造轻松的自主学习氛围。课前交流通过在线沟通渠道,如课程学习平台、微信、QQ群等方式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可利用测试材料评估学习效果。教师通过追踪学生学习过程,掌握学习的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并适时解答。
2.3 课中互动交流
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课中同学间相互交流、分享学习中的收获、心得及学习问题,教师在课中主要负责引导学生。学生在交流、汇报和讨论过程中解决困惑、拓展思路、激发灵感,更好地完成知识的建构和内化[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护理研究》翻转课堂中的互动交流以小组合作[4],其他小组参与补充的形式进行。小组间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交流汇报,进而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学生的互动情况进一步评价课前学习情况,就学习中的共性及个性问题给予解答,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个性化的辅导,提高学习辅导的针对性[5]。
2.4 课后注重实践
知识吸收内化过程中,课后实践是《护理研究》学习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课后反思,对所学内容进行积极的实践,最终将理论上的知识通过课后实践,进一步内化。在课程目标设置中重视学生进行护理研究实践操作。学生进入护理研究学习初,大部份同学从未阅读过护理文献,因此在每周的课后实践,设置经典论文阅读环节,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护理文献的检索,筛选经典文献,再进行阅读。每周课后的经典文献阅读要求至少1篇,阅读时要求做好阅读记录,尤其是文献中同学疑惑或是不理解的地方,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和教师答疑。护理研究各单元学习时,以护理研究具体环节为主线,引导学生进行护理研究的实践探索。在护理研究选题环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建立护理研究选题;在研究设计课后,学生对所确定的护理研究选题进行完整的研究设计并组织讨论优化研究方案;在资料收集与整理课后,学生对课题进行资料的收集,使用护理研究最常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进行实验室机房上机操作,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这些课后的教学环节的创新与设计,实现学生对护理研究知识的巩固和拓展,可提升学生护理研究的实践能力。
2.5 学习效果评价
在护理研究翻转课堂教学中对学习效果的评价转变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传统评价方式,着力进行课程的过程性评价。护理研究的教学评价由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份组成,过程性评价权重40%,终结性评价60%。过程性评价由出勤、经典论文阅读、小组讨论、实践实验四部份组成。评价方式由小组评价、他组评价、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组成。小组参与学习各环节的活跃程度和学习效果是小组评价的主要依据。学生自评,旨在促进学生对自我学习过程的反思。他组同学和教师对小组成员得分进行加减,以调动学习积极性,形成小组内部和组间的良性学习竞争氛围,促进学生能动地开展学习活动。
3 护理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估
3.1 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教学,学习能力增强的同时创新意识彰显
翻转课堂充分利用了学生课余和课中时间,可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角色扮演、小组辩论、学习成果汇报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教学由单一的课堂讲授变为使用多资源进行学习,同学可依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准备和查阅优秀学习资源,如视频、文献等。在探索的过程中查阅资料和阅读能力进一步提高,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3.2 把握学习客观规律,学生满意度高的同时教学效果好
学习的过程是将知识内化的过程,通过自学的形式打破传统课堂限制,学生可在自己想学习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学习内容可反复阅读,观看,学习的节奏由自己掌握,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学生满意度高。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加强基本功训练,因材施教,学生对护理研究的基本程序更易掌握,学习重点、难点也更容易理解内化,教学效果好。
3.3 注重创新实践,科研能力增强的同时综合素质提高
创新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护理研究创新实践活动的设置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对所学护理研究理论、方法进行反复运用,从而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吸收,巩固理论教学的成果。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进行护理研究,使实际动手能力和运用护理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学科间的交叉渗透更广泛深入,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综合科研素质提升。
4 护理研究翻转课堂教学反思
4.1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翻转课堂效果
翻转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讲授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利用其它形式的学习材料获取知识,采用课前测试方式评估学习效果。学生必须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测试,有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较高。教师需全程追踪监控学习过程,鼓励引导学习困难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使所有学生整体学习进度保持一致,在实现翻转课堂个性化教学的同时做到“一个都不少”[6]。
4.2 师生交流互动途径通畅,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在组织实现翻转课堂教学中,需把握课前、课中、课后各个环节,尽可能确保及时多渠道回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可采取设定固定时间将学习问题汇总后统一回复,也可随时随地对问题及时解答。学生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引导,可增加学习兴趣,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7]。
4.3 过程性评价合理设置,调动学习积极性
翻转课堂教学中设置过程性评价有利于评估学生学习的动态变化,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质量,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护理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效果非常重要。为确保过程性考核达到目的,应对每1项目的过程和意义进行充分的说明,注重护理研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评价。合理设置进程性考核内容,对过程性评价环节进行细化和优化,建立评价标准[8],确保评价的公平、公正、公开。
[1]孙慧卿,宋秋香.本科实习护士科研素质现状调查与分析[J].护理研究,2017,31(9):1147-1148.
[2]刘静,赵体玉,郭月.武汉市535名手术室护士科研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6,23(13):41-44.
[3]蒋立兵.文科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7,33(1):104-131.
[4]邰春玲,史淑杰,逄冬,等.翻转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J].中华护理教育,2017,14(1):18-22.
[5]郑瑞强,卢宇.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设计与实践反思[J].高校教育管理,2017,11(1):97-103.
[6]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30(4):46-51.
[7]缪静敏,汪琼.高校翻转课堂:现状、成效与挑战—基于实践一线教师的调查[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5):74-82.
[8]穆湘兰,张凤琴.翻转课堂的学习评价设计[J].课程教学研究,2015(11):24-27.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30.064
R47
A
1672-5654(2017)10(c)-0064-02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改项目(JGYB201421)。
杨丽萍(1985-),女,四川成都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护理教育和临床护理工作。
2017-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