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

2017-01-21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9期
关键词:腹壁异位症肿块

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

胡元芳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于我院接受剖宫产腹壁切口的3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的腹壁切口出均有肿块,其中位于腹壁肌层者最多,深度多为15~20 mm之间;肿块大小在8~40 mm之间;子宫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现象,包块边界不清晰,呈现蟹足状或树枝状,多为低回声;肿块内部较少有血流信号,肿块周边可见分散的点状血流信号。结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实施超声诊断,可明确病灶大小、形态和供血情况,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

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特点;临床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多发生在子宫肌层、直肠凹、卵巢和盆腔腹膜等部位。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升高,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1]。超声诊断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常用诊断方法,为进一步探讨其应用价值,本文以2015年8月—2016年8月于我院接受剖宫产腹壁切口的3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过程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于我院接受剖宫产腹壁切口的3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18~38岁,平均年龄(31.5±2.6)岁;病程时间1个月~5.2年,平均病程时间(1.8±0.4)年。所有患者均为横切口第一次剖宫产,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诊断标准[2],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选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诊断,型号LOGIQ400[3],探头频率为5~12 MHz[4]。患者保持平卧位,对其腹壁处进行多方位探查,包括腹壁包块大小、位置、形态及内部回声、肿块周边、内部血流等[5]。

2 结果

2.1 肿块位置及深度

35例患者的腹壁切口处均有肿块,其中13例(37.14%)肿块位于皮下脂肪层,深度<15 mm;22例(62.86%)位于腹壁肌层,深度在15~20 mm之间。

2.2 肿块大小

35例患者的肿块大小在8~40 mm之间。其中,6例(17.14%)<10 mm,10例(28.57%)在10~15 mm之间,16例(45.71%)在15~20 mm之间,2例(5.71%)在20~30 mm之间,1例(2.86%)在30~40mm之间。

2.3 图像表现

35例患者的子宫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现象,包块边界不清晰,呈现蟹足状或树枝状。无回声1例(2.86%),低回声30例(85.71%),中回声4例(11.43%),大部分回声不均匀。

2.4 血流分布

肿块内部较少有血流信号或呈现出星点状、线状血流信号;肿块周边可见分散的点状血流信号,血流脉冲为低速高阻性动脉血流。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群体中的疾病,主要是由内膜种植、个人遗传、免疫情况、经血逆流、基因传播、生活条件等因素所引起,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研究表明,剖宫产手术是造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个主要原因,由于术后对切口的保护不严[6],导致子宫内膜带以为到腹壁切口处,从而引发了子宫内膜异位症。其表现在于切口疼痛,经期疼痛更加明显,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经检查,可发现患者腹壁切口处存在单发或者多发的不规则肿块,质地较硬,有不同程度的触痛,活动度差。手术是治疗该病的唯一方法[7],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在早期进行科学判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是影响患者恢复效果的关键。

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病变的广泛性和多形性特点,其病程时间较长,若没有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会导致病变程度越来越深,甚至侵入腹膜。超声诊断是检查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常用方法,其优点在于无创伤、操作简单、可重复、结果准确,通过该检查,可测量出患者的病灶位置、大小和侵犯深度,明确病灶和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进而为手术操作提供科学依据[8]。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表现不具有特异性,因此应该配合病史情况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以得出更加准确的结果。本次研究中发现,35例患者的腹壁切口出均有肿块,其中位于腹壁肌层者最多,比例为62.86%,深度多为15~20 mm,肿块大小在8~40 mm之间,其中15~20 mm最多,比例为45.71%。患者子宫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现象,包块边界不清晰,呈现蟹足状或树枝状,多为低回声,且大部分回声不均匀。肿块内部较少有血流信号,肿块周边可见分散的点状血流信号,血流脉冲为低速高阻性动脉血流。经证实,超声诊断和手术病理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实施超声诊断,可明确病灶大小、形态和供血情况,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

[1] 何兴云. 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及临床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6):71-73.

[2] 魏碧清.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及临床分析[J]. 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10(2):3052.

[3] 于雯. 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3):134-135.

[4] 华金才,黄健民. 超声诊断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应用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12):110-112.

[5] 王静,吴峰.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28例超声诊断分析[J]. 医药论坛杂志,2014,35(5):72-73.

[6] 曹慧芬. 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价值分析[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8):31-32.

[7] 许惠菊. 高频超声诊断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价值[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3):96-97.

[8] 焦霞琴. 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4,23(s1):96-97.

Clinical Study on Ultrasound Diagnosis of Endometriosis

HU Yuanfang Ultrasound Department, Maria Maternity Hospital,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01, China

ObjectiveTo make an investigation on clinical effect and value of ultrasound diagnosis of endometriosis.MethodsTo review and analyze ultrasound diagnosis data selected from 35 patients of endometriosis who took cesarean section abdominal incis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5 to August 2016.Results35 cases of patients’ abdominal lateral incisions have mass and most of them are located in the abdominal muscle layer, the depth is ranging from 15 ~ 20 mm and the size is ranging from 8 ~ 40 mm. The uterus was increased in different degrees and the boundary was not clear, showing the crab-like or dendritic shape. Many of them were hypoechoic. There were few blood flow signals in the masses and scattered punctate blood flow signals were found around the mass.ConclusionUltrasound diagnosis of endometriosis is conducive to identifying illness condition, shape and blood supply in order toprovide scientific basic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ultrasound diagnosis; endometriosis; characteristic; clinical analysis

R711.71

A

1674-9316(2017)09-0115-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7.09.066

玛丽亚妇产医院超声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猜你喜欢

腹壁异位症肿块
腰椎椎管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miRNA-145负向调控子宫内膜异位症中OCT4的表达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COX-2、NFP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同证候的表达研究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腹壁缺损的重建方法与研究进展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腹壁缺损重建方法的研究进展
腹腔镜联合GnRH-a治疗Ⅰ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