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2017-01-21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9期
关键词:检出率我院脑梗死

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海英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接收的52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CT诊断,观察组采用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核磁共振成像的脑梗死检出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效果显著。

核磁共振成像;脑梗死;CT诊断;临床研究

脑梗死又为脑卒中,指的是因脑部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导致脑组织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发脑部缺氧、缺血及脑组织坏死的一种常见脑血管疾病[1]。近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脑梗死的发病率持续升高,已经成为了威胁当前老年人身体健康的最常见疾病之一。临床实践表明,在早期给予患者有效的诊断,可延缓病情发展,改善预后[2]。为此,本文以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接收的52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对比了CT诊断和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的效果,具体过程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接收的52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26例,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52~84岁,平均年龄(63.4±3.5)岁,其中部分前循环梗死8例,完全前循环梗死11例,后循环梗死7例。对照组患者26例,男性14例,女性12例,年龄53~83岁,平均年龄(64.1±3.3)岁,其中部分前循环梗死9例,完全前循环梗死12例,后循环梗死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类型等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CT诊断,具体步骤:选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64排螺旋CT扫描仪[3],患者保持仰卧位,扫描前需静脉注射造影剂;扫描部位为头部横断面及冠状面;扫描仪器的层厚为10 mm,层数为8~10层[4],扫描时以患者的眦耳线为起点,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逐层扫描;根据所得图像观察患者的病变部位、大小及特征。观察组采用核磁共振成像进行诊断,选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3.0 T核磁共振诊断仪器[5],患者保持仰卧位,对其头颅线圈进行矢状位、冠状位及轴位扫描。扫描参数为T1WI/T2WI为FSE序列[6],TE为25 ms,T1WITR 450 ms,TE为90 ms,T2WITR为200~2 500 ms,FOV为18 cm×18 cm,矩阵197×257,层厚2.5 mm,层距0.5 mm[7]。根据扫描结果重点分析病灶信号的特点及范围。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脑梗死检出率,并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出率

观察组的检出率为96.15%(25例),其中部分前循环梗死8例(100%),完全前循环梗死10例(90.91%),后循环梗死7例(100%);对照组的检出率为76.92%(20例),部分前循环梗死7例(77.78%),完全前循环梗死9例(75.00%),后循环梗死4例(80.00%)。两组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03 5,P<0.05)。

2.2 影像学表现

对照组中,20例患者诊断为患有脑梗死,其影像表现为大小脑存在血管阻塞,脑回路不对称,灰白质交界模糊,脑沟变浅。观察组中25例患者诊断为患有脑梗死,表现为脑梗死病灶边界清晰,可看到T2WITR高信号及T1WITR低信号,且急性脑梗死的病灶表现有向高信号变化的趋势。病灶区共34个,其中基底节区18例,内囊6例,丘脑7例,脑叶3例。脑梗死表现以三角形、不规则形及斑点状为主。

3 讨论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多发于老年人,表现为头晕、四肢无力、精神不振等症状。近年来,由于社会老年化不断加剧,以及人们生活及饮食习惯的改变,脑梗死发病率不断提升[8],严重威胁了老年人的健康,因此需要探讨出有效的临床诊断方法,以达到改善预后的效果。核磁共振成像是诊断脑梗死的一种常用方法,其优点在于利用电磁波进行诊断,安全性高,且能够与其他医学诊断技术配合使用,准确率高,能够对任意断面进行扫描,特别是脑干、小脑等,分辨率较高,应用简便。本次研究中发现,观察组的检出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76.9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的准确率较高,漏诊和误诊情况较少,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效果显著。

[1] 张伟. 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41例临床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79):162.

[2] 孙虹越. 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中的临床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52-53.

[3] 赵桥石. 核磁共振成像在脑梗死中诊断的临床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6):67.

[4] 高原福. 核磁共振成像在脑梗死中诊断的临床分析[J/OL].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5):196-197.

[5] 冯丙富. 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52例临床分析[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4(2):289-290.

[6] 王嗣华. 核磁共振成像在出血性脑梗死中的临床诊断价值[J]. 中外医疗,2014,34(33):191-192.

[7] 韩永来. 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35例临床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16):17-18.

[8] 李超,李冬雪. 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67例临床分析[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23(5):561-562.

Clinical Analysis of NMR Imaging Diagnosis of Cerebral Infarction

HAI Ying Imaging Department,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Hospital,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00, China

ObjectiveStudy on clinical effect and the value of NMR imaging in diagnosis of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s5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who were treated in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5 to October 2016 to study and separated them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digits with 26 patient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with CT diagnosis, while,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were given with NMR imaging diagnosis, and then make a comparative study on diagnosis effects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Detection rate of patients’ cerebral infarction by NMR imaging in study group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differentials between two groups and these differentials had statistic value (P< 0.05).ConclusionFor patients of cerebral infarction, NMR imaging examination is rather effective and such a diagnosis method is worthwhile to be promoted and applied.

NMR imaging; cerebral infarction; CT diagnosis; clinical study

R445.2;R743.3

A

1674-9316(2017)09-0112-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7.09.064

黑龙江省医院医学影像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猜你喜欢

检出率我院脑梗死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伴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胃黏膜保护治疗的对照性研究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