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英语学习之间的衔接
2017-01-20肖乐遥
肖乐遥
摘 要:初中英语与高中英语隶属于两个不同的教学阶段,高中英语学习难度大,涉及的生词多,导致很多同学在升入高中后无法适应,英语学习过程是有机整体,需要兼顾到它的整体性与全面性,也要考虑到各个阶段之间的衔接。本文主要针对初、高中英语学习之间的衔接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高中英语;学习;衔接
英语是一门重要的交际工具,在经济的发展下,英语的重要性更为突出,作为高中阶段三大基础课的其中之一,英语学习质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学习成绩。英语学习过程是有机整体,需要兼顾到它的整体性与全面性,也要考虑到各个阶段之间的衔接,初高中阶段英语知识的衔接是每一个高中生都需要面临的分析。
一、导致初、高中英语学习衔接不当的原因
(一)心理因素的影响
初中与高中的英语学习属于两个不同的环境,对于刚刚进入到高一学年的我们来说,面临着全新的学习环境,新的教材、新的教学方法、新的同学、新的老师,需要我们慢慢的适应。而在初三阶段我们的学习压力非常大,部分同学经过紧张的复习和升学考试后,认为自己可以暂时的放松,对于高一英语的学习缺乏紧迫意识。此外,还有一些同学在初中就没有打好基础,高中英语的学习难度更高,随着教学进程的深入,生词越来越多,学习难度更高,他们就产生了畏难心理,甚至出现逆反心理,不愿意再学习英语。
(二)阶段教育因素的影响
由于阶段侧重的原因,高中教学材料不再是一些简单的结构或句子,许多材料均选自英语原著。如高一第4单元“The Rescue”,阅读时,学生得运用较高的的阅读技能并综合运用语言知识,才能理解全文,而这一点又恰恰是通常的高一学生难以做到的。
(三)教材内容变化的因素
初中阶段英语教学课程日常生活气息较为明显,其教学内容主要侧重于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了解较为常用的基本的语法知识和语言形式。只要求我们掌握 1500 个左右的英语单词以及 200 个左右的语法知识,词量小、语法简单是初中英语阶级英语学习的总体特点。而进入高中阶段之后,其英语教学课程知识气息较为浓郁,内容主要关于历史人物、风俗习惯以及趣味科学,此时大单词量和大阅读量成为高中英语教材的导致部分同学一时无法适应。
二、初、高中英语学习的衔接策略
(一)加强情感上的衔接
在步入高中后,我们面临着全新的学习环境,陌生的老师和同学,必然会出现不适感,为了适应这一转变,我们需要注重心理与情感方面的衔接。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标准》中也明确规定,初高中英语学习的衔接必须要关注情感衔接。在高中生活中,我们首先要树立起学习信心,即使初中阶段英语成绩不好也不需要气馁,主动与英语教师、班主任进行交流和沟通,消除我们在学习中的消极因素,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在头脑中消除自己的懒惰思想,英语学习就像是逆水行舟一样,不进则退,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够不落于人后。
(二)注重学习内容的衔接
如果我们的学习内容正好处于最近发展区,就不会由于过于简单丧失兴趣,也不会由于过难而放弃学习。在高一阶段,我们需要根据测验了解自己的学习基础,针对性的选择课外学习内容,对自己后续的学习进行科学的规划。除了使用教材来学习知识外,要需要根据高一阶段的学习需求来补充学习内容,让教材内容更加符合我们的生活与学习需求。
(三)实现学习策略的衔接
关于学习策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做出了明确的定义:即学生为了有效学习、使用语言而采取的行动与步骤。为了提升我们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合理应用学习策略是非常必要的。我们首先要学会听课,听课是英语学习中的核心环节,如果可以掌握“课堂45分钟”,那么后续的学习将变得非常顺利;其次,要掌握做笔记的方法,对于不懂的地方,可以请教他人,督促自己每节课的笔记要按时整理,坚持长期检查的好习惯,做到及时复习,养成勤于积累的好习惯;最后,我们还要养成朗读的好习惯,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英语学习正是如此,依靠的就是积累。我们可以利用晨读的时间大声进行朗读,将教材中精彩的段落与句子背诵下来,形成良好的语感,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
三、结语
导致现阶段初、高中英语衔接不当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要实现两者的有效衔接,我们需要注意转变学法,加强与教师的沟通,了解自己的弱点,注重学法改革与心理素质的培养。只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遵循高中英语学习的客观规律,初、高中英语学习必然可以实现顺利的衔接。
参考文献:
[1]武力宏.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析——兼谈高中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衔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8).
[2]刘深强.对大学英语与中学英语教学衔接的调查与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
[3]王凯.从高中英语向大学英语顺利过渡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6).
[4]邵岑.教育分流、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城乡教育差异(1978—2008)——以高中教育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