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贾平凹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

2017-01-20周悦

青年时代 2016年31期
关键词:塑造

周悦

摘 要:贾平凹的小说创作在当代文坛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他非常擅长于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对女性人物的描写突出了他们性格中的闪光点,表现出作者对于社会的理解与认知。本文主要针对贾平凹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进行分析。

关键词:贾平凹小说;女性人物形象;塑造

贾平凹是我国文坛巨匠,被称为“鬼才”,他具有叛逆性,富有远见,笔耕不辍,是蜚声海内外的文学大师。他创作了大量富有创造性的作品,塑造了很多复杂的具有中国传统美德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人物美丽温柔,坚忍善良。或者是遥不可及的“女神型”,崇高,贤德,充满母性的光辉;或者是爱慕虚荣,名利双收,拜金的世俗女子;又或者是融合了传统女性的淳朴、贤良和现代女性的大胆热烈的女性形象。然而由于其笔下的女性形象的塑造多从男性的角度出发,男权意识浓厚,使得女性多依附于男性角色,造成女性形象精神的缺失。

一、“女神”形象的塑造

贾平凹笔下的女性,美丽神圣,有着纯净的心灵和美丽的外表,有着温柔、脆弱却又坚忍的内心,超脱了普通的凡人形象,具有圣母般圣洁的光辉,是近乎理想化的女性形象。例如:五魁心目中的女性堪比南海观音菩萨,令他自惭形秽,虽然钦慕于她,但自知不配;柳子言眼中的四姨太好似太阳从天而降,光芒四射,让他卑微懦弱;吴三在香香面前就只好装作捉虱子,慌手慌脚,手足无措。她们是男性世界理想的启蒙者,也是他们生命的庇佑者。在贾平凹笔下,男性深深地眷恋着女性人物所体现出来的母爱和淳朴,卑微且虔诚。她们所表现出来的所有优良品德让男人们充满了生命奋斗的动力和遭遇苦难时的慰藉以及寻求庇佑的港湾。然而圣母毕竟是创作出来的,这些美好的女性大多以悲剧收场。香香被迫离家,阿灿最终毁容,五魁的“观音菩萨”跳崖,让人们对这些痴情的纯真女子充满了深深的同情和感叹。贾平凹在创造这些人物形象时,没有摆脱男性思维的影响,这些女性缺乏自己的个性与思想,仅仅是女性的镜像。

二、世俗的传统女性

贾平凹生于农村,长于乡土,传统文化在其内心根深蒂固。他从男权的视角塑造女性的人物形象。这些女性勤劳、善良,但是却依附于丈夫和家庭,没有独立意识,失去了自我。《废都》中的牛子清就是此类人物的典型代表。她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她严格遵守封建社会所固有的妇女的道德规范,把“庄夫人”当成自己的毕生事业,依附于庄之蝶,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意识,苦苦挣扎于世俗生活,最终也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难逃弃妇的下场。这些女性摆脱了圣母式的超凡脱俗,不再是清高的不可触及的神圣。她们从自身利益出发,努力营营,追求世俗的名利,甚至不惜违背家庭道德的伦理,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息,是贾平凹从农村到城市风格转换的一个过渡。

三、胆大热烈的都市女性

在现代商品经济的浪潮冲击下,贾平凹试图调和传统女性和现代女性的精神世界,创作新的女性形象,以探求生活的真谛。这些都市女性美丽、自信,胆大热烈,有着浓厚的文化修养和独立主张。她们的思想和行为放荡不羁,以恋爱为生,以美色虏获男人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寄托人生理想为人生目标。为此她们有的不惜抛家舍业,有的沦为别人家庭的破坏者。以唐宛儿为例,她靓丽迷人,出身农村,但绝不甘于农村生活。她善于了解男人的心思,利用自己天生的外在的条件来吸引男性。她善于把握男性的心理和人性弱点,轻易地说服了处于内疚和不安中的庄之蝶,为他的喜新厌旧找到借口,很容易利用他人最终达到了她跻身上流社会,摆脱农村生活的目的。在她的心目中,女人的价值就是取悦男性,追名逐利。然而既要有传统女性的善良、坚忍,又要有现代女性的热烈奔放,这种理想化的女性形象显然没有坚实的现实基础,最终尽管《高老庄》中西夏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涵养的知识女性,她独立,宽容,理性,富有同情心,有着自己的见解,堪称完美,但由于脱离了现实生活而显得有些失真,最终被人们所遗忘。

四、贾平凹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缺憾

纵观贾平凹小说中塑造的女性形象,都具有以下共同的特点:美丽、贤淑、善良、痴情。她们无论从精神气质到外貌都得到充分美化,符合男性的审美和心理需求。美貌是男性审视女性价值的首选;痴情充分满足了男性世界对女性的道德要求;坚忍和善良是传统女性的精神风貌。贾平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寄托了他的乌托邦式的理想,承载了他心目中理想化的女性形象,既有女性的崇拜意识,同时其浓厚的男权意识使得其笔下的女性多数没有独立的思想意识,被男权意识异化,多以体现男性审美和价值为中心,是女性形象塑造上的一大缺憾。

参考文献:

[1]程乔夏.远山野情·城镇风情·都市艳情——论贾平凹小说创作中的性描写[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04).

[2]张晓琴.一灯可否除去千年暗?——论贾平凹的《带灯》[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3(05).

[3]李云雷.以“有情”之心面对“尖锐”之世——读贾平凹的《带灯》[J].小说评论.2013(04).

[4]梁颖.贾平凹审美追求的变迁[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猜你喜欢

塑造
人物形象塑造在歌剧表演艺术中的探讨
论如何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项链》教学内容再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