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搞定新生儿常见健康小困扰
2017-01-20本刊编辑部,严芳,丁国芳等
轻松搞定新生儿常见健康小困扰
只要宝宝健康,再苦再累,你也心甘情愿。
可是,我们的小宝宝却偏偏不让人省心,从一出生开始,TA就给新手爸妈们带来许多的困扰和烦恼——
1 黄疸驾到
半数以上的新生宝宝都会经历黄疸这一过程,这是由于宝宝体内胆红素产生过多的缘故。其中绝大多数属于生理性黄疸,出生后2天即可能出现,4~5天时达到高峰,随后在2周内自行消失。母乳喂养的宝宝黄疸消失的时间会延迟。
你该怎么办?
生理性黄疸一般不需要治疗,会自然消失。但如果宝宝的生理性黄疸非常严重,为避免过高的胆红素造成的神经系统损伤,也需要积极治疗。
● 治疗主要是采用蓝光照射,促进宝宝皮肤、血液中胆红素分解并通过尿液排出。
● 在日常护理中,可以采用少量多次喂养,增加喂养量,以促进宝宝排便,排出多余的胆红素。
● 某些益生菌、中药茵栀黄等,有助于加速黄疸消退,但需要咨询医生后再使用。
特别提醒
妈妈和宝宝通常在产后4~6天回家,此时宝宝的黄疸处于高峰期。如果回家后,发现宝宝的黄疸仍在持续加重,2周后黄疸还持续不退,或者已经褪下又再次出现或增深,尤其是宝宝还伴有不太愿意喝奶、嗜睡、低热等异常情况时,要尽早就医。
2 又红又痒的尿布疹
小宝宝常被尿布疹欺负,小屁股又红又痒,甚至表皮脱落形成溃疡,难受哭闹,爸妈心疼。宝宝皮肤细嫩,如果尿布更换不及时,或便后清洁不彻底,局部皮肤受到尿液、粪便的刺激和侵蚀,就易出现恼人的尿布疹,尤其是潮湿闷热的夏季。
你该怎么办?
● 多观察,便后及时洗换。每次换尿布时,用温水彻底清洗尿布覆盖区域的皮肤,再用干毛巾把宝宝皮肤蘸干,不能来回擦干,这会破坏皮肤的自我防护功能。
● 每次洗完屁屁后,让它光着晾一会儿,患处直接接触空气有助于好转。再薄薄地涂一层护臀霜以形成保护膜,将便便等刺激物隔离开。
● 尿布疹严重时宜使用柔软的棉布尿布,不宜使用纸尿裤。
● 如果给宝宝使用普通的尿布疹软膏,几天后尿布疹仍不见好转,甚至变得越来越严重,应及时带宝宝就医,以防继发真菌感染。
特别提醒
不要使用浴液。每次宝宝排便后,用温清水清洗干净就可以了,肥皂或浴液容易破坏宝宝臀部的油脂层。
不要使用爽身粉。爽身粉会吸水结块,局部皮肤持续潮湿,使红屁屁加重。
洗后要保持屁屁干燥。宝宝屁屁上的皱褶多,清洗后及时擦干,否则包裹尿布后,易因为皮肤潮湿而引起红屁屁。
早产宝宝需要特别的关照
早产宝宝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由于早产儿全身各系统功能发育尚未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调节能力均较差,比较容易生病,因此,你需要给早产宝宝更多的爱和护理。
早产宝宝都有哪些特点?
早产发生率并不低,平均每10个宝宝就有一个会提前来到人间。早产儿都有哪些生理特征呢?
● 很瘦很小。宝宝出生越早,越欠发育。出生体重一般在2500克以下,身长不足47厘米,头显得更大,皮下脂肪很少,皮肤看上去薄得近乎透明。
● 很怕冷。早产儿因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脂肪少,易散热,加之基础代谢低、肌肉运动少,产热少,因此很怕冷,一出生就需要立即放入暖箱。
● 呼吸能力弱。早产宝宝因呼吸中枢未成熟,呼吸浅快不规则,常有间歇或呼吸暂停,医生会根据情况给宝宝提供氧气支持。
● 吞咽和消化能力不足。早产宝宝吸吮能力差,甚至无吞咽反射,贲门括约肌松弛,易产生溢乳、呛咳。早产儿各种消化酶不足,胆酸分泌较少,不能将脂肪乳化,故脂肪消化吸收能力差。
● 对外界反应弱。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早产儿各种反射差,如吸吮、吞咽、觅食、对光眨眼反射等均不敏感,嗜睡,拥抱反射不完全,肌张力低下。
● 黄疸比较重。早产儿肝脏发育不成熟,对胆红素代谢差,生理性黄疸持续时间长且重,常引起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因肝糖原转变为血糖的功能低,血糖常较成熟儿低。此外,肝合成蛋白质的功能不足,易致营养不良性水肿。部分早产儿因维生素E缺乏引起溶血。
● 爱生病。早产儿体内免疫功能发育未成熟,故对某些感染的抵抗能力弱,尤其容易受到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
3 磨人的肠胶痛
肠绞痛很折磨宝宝,通常在固定时段如傍晚或半夜时分,小宝宝歇斯底里地哭闹,伴有面红耳赤、蜷曲身体、蹬腿、难以入睡等现象,很难安抚。
肠绞痛可能与宝宝肠道发育不成熟有关,小宝宝肠道蠕动不规律,有些较快有些稍慢,肠道内气体不易排出纠结一起导致痉挛疼痛。另外,宝宝消化道里消化酶还很少,分解蛋白质时可能会造成胀气而疼痛。
你该怎么办?
最令人不安的是,面对肠绞痛宝宝的哭闹,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下面一些技巧也许可以让肠绞痛的宝宝平静下来:
● 让宝宝吸吮。这是最有效的方法,给宝宝喂奶,或者给他一个安抚奶嘴试试看,有可能使宝宝恢复平静。
● 轻轻摇一摇宝宝。抱着宝宝或将他放在婴儿秋千上轻轻摇试试看;将宝宝放在背带中去散步,宝宝紧挨着你也会感觉好一点。
● 用襁褓包住宝宝,这将让宝宝感觉温暖、舒适和安全;有些背景音(如吸尘器或烘干机的声音)也能起作用。
● 让宝宝趴在你的腿上,用手指轻轻按摩宝宝后背,减轻宝宝肠胃中的一些压力。
特别提醒
大约有20%的宝宝会出现肠绞痛,从2~4周开始,2个月后逐渐改善,3~4个月以后将彻底消失。单纯的肠绞痛,若无其他疾患,家长无须太过担心,它并不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4 湿疹来纠缠
湿疹是一种过敏症,对食物或接触物过敏所致。如果父母有过敏病史,则婴儿患湿疹的比例较高。一般在宝宝1~2个月时开始出现,初期面颊部出现小红疹,很快波及整个面部甚至到额、颈、胸、四肢等处。
你该怎么办?
●积极治疗。湿疹有流水糜烂时,要用3%硼酸水冷敷。冷敷可以很快减轻皮肤的水肿和渗出。冷敷后,局部可以配合外用氧化锌软膏;一般冷敷3~5天后,渗出和流水会明显减轻,湿疹表现为红斑、脱皮、小红疙瘩或皮肤增厚,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外用合适的激素类药。
●护理很关键。不要频繁地给宝宝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洗澡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浴液、香皂每周用1~2次即可。洗完之后,抹干宝宝身上水分,涂上润肤膏。另外,记得给宝宝修剪指甲,避免宝宝因为瘙痒而抓伤肌肤,减少感染的机会。
●如何预防?润肤霜能较好地预防湿疹。抹润肤霜三原则:量足、多次、按摩,要厚厚地抹,一周用完250克;每天抹4~6次,肩背、四肢外侧、腰部及小屁股蛋儿,湿疹部位及周边皮肤是重点;抹的时候轻轻地揉,按摩。此外,尽量纯母乳喂养,家里禁止吸烟,别铺地毯,宝宝穿着宜宽松、舒适,首选全棉质地,衣被不可太厚,枕头、被褥经常更换,避免接触毛织品、丝织品及化纤制品,都有助于预防。
特别提醒
可以适当选用激素药膏短时间来治疗湿疹。肾上腺皮质类脂醇类激素药膏对治疗湿疹十分有效,小面积、短时间地使用弱效激素药膏,并不会对宝宝产生不良的影响。
5 宝宝总是漾奶
漾奶是轻微的吐奶行为,喂奶后有1~2口奶水从宝宝嘴边流出。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经常发生漾奶,它与宝宝胃肠道和口腔发育不完善有关。漾奶不会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6个月后,宝宝漾奶现象会自然消失。
你该怎么办?
● 母乳喂养时,让宝宝充分含住整个乳头及部分乳晕。宝宝吃空一侧乳房后,先给他拍嗝,再换吃另一侧。如果母乳流出速度很快,容易造成宝宝哽噎,要用手指压住乳头两侧,限制流速。
● 喂配方奶时,每喂30~50毫升就停顿几分钟,喂到一半时给宝宝拍个嗝。选择出奶孔小的奶嘴,延长喂奶时间。如果溢奶较频繁,可让宝宝少量多餐。
● 喂完奶以后,将宝宝直立抱起,让他的头靠在你的肩上,轻轻拍嗝后,将枕头稍稍垫高,让宝宝右侧位躺下,可以加快胃部排空速度。
● 换尿布、按摩、抚触、洗澡等,都应安排在喂奶前,以防喂奶后过多翻动引起宝宝溢奶。喂奶后,别急着逗宝宝玩或者大笑,抱起和放下宝宝时动作要轻,更不要随意摇动宝宝。
特别提醒
吐奶比漾奶更严重。注意观察宝宝的状况,并将宝宝上身抬高,或侧卧。吐后30分钟左右用勺给宝宝喂点凉开水;宝宝又想吃奶的时候,只喂一半的量。如有异常,则要及时就医。
6 异常的便便
便便是宝宝健康的晴雨表。母乳喂养的宝宝,墨绿色胎便排尽后,慢慢过渡到金黄色的软糊便,每天4~6次;用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大便较少,更干燥、粗糙一些,略带一些酸臭味。
你该怎么办?
● 胎便排出延迟 足月的新生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都没有排出胎便,可能是消化道畸形或4~5天左右仍没有正常大便排出,可能是消化道畸形,要及时带宝宝就医。
● 大便次数增加,性状异常 每天大便5~10甚至更多次,呈蛋花样,稀水样,或有黏液泡沫,甚至伴有发热,可能是肠道细菌或病毒感染,要及时就医。
● 大便颜色改变,有异味 大便灰白色,呈陶土样,可能有胆道闭锁;黑色柏油样大便或大便带血,可能有消化道出血;果酱样大便,有可能是肠套叠引起的;豆腐渣样大便常见于霉菌引起的肠炎;大便有刺鼻的臭鸡蛋味,可能为蛋白质消化不良;如果有明显的腥臭味,则可能有肠道炎症。
特别提醒
一旦宝宝的便便出现上述异常情况,要留取1个小时以内的新鲜大便,带到医院就诊,及时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早产宝宝需要你更细心的呵护
早产的宝宝又小又弱,需要爸妈更细心、更周到的呵护!
● 经常抚摸他
在妈妈和宝宝情绪稳定、条件允许的时候,妈妈多抽时间去抱抱宝宝。暂时还不能抱宝宝(通常要等宝宝病情稳定后),但可以经常抚摸他,这在护理上称为“袋鼠式婴儿护理法”。
● 尽早喂母乳
有些早产宝宝在出生早期可能还得通过胃管来提供营养。母乳是最好的,询问医生,能喂母乳就尽早喂,如果不能直接喂,可把乳汁挤出来通过胃管或者奶瓶喂。一旦可以直接母乳喂养时,要让宝宝多吸吮,以促进乳汁分泌。如果宝宝吸得少,要坚持使用吸奶器吸奶,以保证乳汁的分泌。
● 多看望多接触
早产宝宝住院时间较长,但也不用过于担心,宝宝会在医院得到很好的照顾,妈妈可以一边好好休息和调养,一边多参与宝宝的康复工作,一旦医生允许,要尽量去医院看望宝宝,并多抚摸他,抱抱他。
● 多询问医护人员
医生、护士对于宝宝的治疗和护理最了解,经常和他们沟通交流,不仅能让你知道宝宝的最新情况,对于宝宝回家后如何护理,他们也会给你一些建议。
特别提醒:
尽管早产宝宝人生中的前两年可能需要额外关照,但也不必担心:过了第二年,多数早产宝宝就已经赶上他们的同龄宝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