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性教育对于高校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017-01-20宋爽

社会心理科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适应性新生心理健康

宋爽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文法系,辽宁沈阳110167)

适应性教育对于高校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宋爽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文法系,辽宁沈阳110167)

高校新生是一个心理上相对特殊的群体。高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现状的影响因素却纷繁复杂。这其中,适应性教育对于高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有影响,以及怎样的影响,是本研究旨在讨论的问题。研究应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在高校新生进行适应性教育的前后分别进行前测与后测,通过对数据的对比分析适应性教育的作用。结果发现,新生的适应能力能够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高校开展适应性教育能够促进新生心理的发展,人格的完善。

高校 新生 心理健康 适应性教育

1.引言

高校新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中的许多人,来到大学之后是人生中第一次离开父母、离开家乡,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独立生活。此外,高校新生刚刚承受完高考的生理与心理的双重压力,在中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也经常被忽视,诸多心理问题被繁忙的学习而掩盖。新进大学,由于生活与学习等环境均有较大变化,且该阶段的学生处于“心理性断乳”时期,心理波动较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失衡、适应能力差、情绪波动较大等)有可能集中爆发,这无疑对于学生、家长以及学校来说均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伤害[1]。但也有一部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不理想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问题,而是刚到一个全新环境中的适应性问题[2]。

适应,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构筑良好心理的过程,也是指个人同环境之间的一种和谐、协调、相宜、相适的状态,这是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3]。也有学者指出,适应是指个体依据对内外环境变化的认识和体验,通过积极的自我调节,使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与环境保持相互协调、和谐发展的动态心理过程。适应问题是大学新生面临的第一个重要问题,主要涉及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心理适应等方面的问题[4]。

高校阶段是大学生进入职场前最重要的学业和就业准备阶段,高校新生对于高校生活的适应极其重要,不仅影响到高校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更可能影响今后的个人生活幸福以及对社会工作的贡献。而刚入学的高校新生,在学习方式、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和社会角色等方面必然面临很大的转变,他们对这一转变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一般而言大多数高校新生在一定时间内能够逐渐适应且顺利地渡过这一难关,然而在各高校里仍有一些学生表现出比较持久的不适应感,甚至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他们亟需及时有效的教育引导和辅导。有研究表明高校学生生活学习的适应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大学甚至是一生的成长和发展[5]。因此,研究旨在探讨高校新生开展适应性教育对于改善部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否形成积极作用。进而保证整个大学期间的教学活动平稳有序地进行,从而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2.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2016级1702名全日伟在校本科新生。具体人口学变量见表1所示。

表1 施测学生人口学统计情况(n=1702)

2.2 研究工具

学生心理状态测评所应用的是《SCL-90症状自评量表》,它是全球范围被运用最为广泛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是目前所使用的信效度较高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它采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其他”10个因子分别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该量表包括90个条目,每一个条目均采用5级评分伟,“无”计1分,“轻度”计2分,“中度”计3分,“相当重”计4分,严重计5分。统计指标主要为“总分”和“因子分”两项,单项分≥2的项目为阳性项目,表示受检者在该项目上呈有“病状”。按全国常模结果,量表总分超过160分或者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的施测者均需做进一步的检查[6]。(因子分=构成某一维度的各条目总分/构成某一维度的条目数。)

2.3 研究程序

开学两星期内,给所有新生进行《SCL-90症状自评量表》的施测。筛选出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开学第二星期到第五星期,对全校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其中包括适应性教育。在教育之后,进行《SCL-90症状自评量表》的再次施测,进而分析初测时存在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其心理健康状态有无因适应性教育而改观。

2.4 数据统计

量表数据使用统计软件SPSS for windows对有效量表进行数据录入与处理,采用单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3.结果分析

3.1 高校新生量表得分与全国青年常模的比较结果

以全国青年常模为参照,研究被试与全国青年常模的数据比较,做单样本T检验的结果如表2所示:高校新生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的总的份上未表现出与全国常模的显著性差异(t (1701)=1.008,p=0.085),但是在几个单项维度上却表现出了显著差异。

表2 高校新生与全国青年常模得分的比较结果(M±SD)(n=1702)

表3 高校新生心理健康初测与重测的比较结果(M±SD)(n=166)

此外,通过对该量表总分的整理,筛查出166名存在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随后对全校新生开展入学适应性教育。

3.2 高校新生在适应性教育之后的重复测量量表得分与初测比较

为期四个星期的适应性教育结束后,对166名存在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进行《SCL-90症状自评量表》的重复测量,对重测结果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其中,有138人得分的减分率达到了15%,这其中的73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达到了心理健康的标准。

4、讨论

4.1 高校新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分析

与全国青年常模的各因子比较发现,在总分上并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但是在躯体化、抑郁、敌对以及其它(饮食睡眠项)这四个因子上高校新生显著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得分,这表明高校新生的心理状况虽没有明显地亚健康情况,但在某些学生的个别情绪性维度上表现出心理亚健康的征兆。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四。

其一,由于该校处于经济发达地区,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占相当部分的比例,贫富差距较大,面对学业、就业竞争压力,导致该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下[7]。其二,存在研究误差,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试效应与被试效应以及样本量对研究结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其三,相当一部分新生由于刚刚入学,对于新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弱,还未来得及适应全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所以导致了短暂性的心理亚健康状态[8-10]。其四,生理年龄因素导致的必然性心理亚健康。新生处于17-20岁之间的特殊阶段,生理发展与自我意识基本成熟,心理发展趋于成熟但尚未真正成熟,处于“心理性断乳”阶段。在该阶段,他们出现许多矛盾性心态,如: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反抗性与依赖性的矛盾,闭锁性与开放新的矛盾,理智与情感的矛盾,高傲与自卑等矛盾[11]。如果这些问题不能顺利解决,或者较长时间承受困扰,就可能出在情绪情感、性格特征、行为表现出现种种问题,甚至容易出现某些身心症状。面临一个全新的环境,新生存在环境适应、人际交往、学习压力、目标不明等诸多问题,这也影响了他们的心理状况;大学生经济依赖父母,不能独立,对自身角色判断不准,加上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择业自主等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这必然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12]。

4.2 适应性教育在该校开展的现状

思考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然处在探索阶段。针对学院招生的生源特点,进行差异性建档和分析。学院的生源来自17个省、自治区,一部分来自城镇,一部分来自乡村。这些生源上的差异,或许正是短时间内导致高校新生心理亚健康的暂时性原因。究其根源,新生的适应性问题是影响高校新生入学心理状态的重要因素。

所以在开学的两个月内,完成新生的适应性教育是新生入学教育的异性重要工作。这种适应性教育应该从学习、生活、人际等不同角度而展开。如高校学习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其方式和作用大相径庭,高校的学习会有更多的形式,比如公益讲座、科研报告、学术沙龙等等,而义务教育阶段,火是以传统的课堂讲授形式为主要学习途径。再如生活层面,高校学生必备的几项管理能力,比如时间管理能力、财物管理能力、人际管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在中学阶段似乎并没有特别显著的重要性。通过大学与中学的种种异同的对比,让学生们清晰地了解在大学里,应该着重培养自己怎样的优秀品质,从而完善自己的人格。同时,也可以针对现如今的企事业单位招聘时所倾向的应聘者的一些人格特征,有侧重地去向学生们进行传播,比如谦虚、平和、坚韧、亲和、乐观、自信等等。

此外,适应性教育的一个重要组织形式就是组织室内外集体活动,这在另一个视角可以看作是团体训练的一种形式。比如“巧过独木舟”、“对眼游戏”、“过电网”等等。在这些游戏之中,最重要的是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因为这些游戏的组织通常是以班级为单位,所以在活动结束之后,班里面很多同学都从互不认识变成了最起码知道了对方的名字的这种程度[13]。不仅如此,不同的游戏还在不同的层面锻炼学生们各方面的能力,如团体凝聚力、同感共情力、组织协作能力、真诚待人能力、任务执行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对于高校新生对高校新环境的适应会起到一个直接而正向的积极作用。

4.3 适应性教育对高校新生心理健康作用的简析

通过对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开展,很多学生尤其是家乡距离很远的学生其心理状况改观不少。比如在问卷中反应睡眠、饮食、躯体化等条目上的高得分项明显较少。因此说明这些学生对于新的环境的气候、饮食、交通、人文等等因素的融合达到了一个比较理想的程度[14]。所以,开学起初测试的心理健康情况或许并不准确,有些学生适应新环境较慢,尤其是跨过三五省份来到异地求学的学生,对陌生环境的气候、饮食、人文、交通等诸多因素存在不适应的情况,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思乡情结,情结较深的学生一定会在焦虑、恐惧、抑郁、人际关系、躯体化等因子上的得分有所体现[14、15]。通过开展适应性教育,这些学生的心理状况有所好转。这些给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思路,即在高校开展适应性教育之后,再进行高校新生的心理状况普查。也就是说,适应性教育作为入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新生入学两个月内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安排,它对于高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16]。

5.结论

高校新生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未与全国青年常模表现出显著差异,说明高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恶化。

高校适应性教育对于改善高校新生心理健康现状有着积极的作用,尤其对此前生活环境与高校所在地生活环境差异较大的学生更为明显。

高校新生的适应能力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

1 Song H,Fan X.Freshmen’Mental Health Survey and Analysisin Ningb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Advances in Psychology, 2014,4,309-316

2 Liu Y,Wang W.The Tracing Research on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among College Freshmen [J].Advances in Psychology,2015,5,41-49

3洪艳萍.对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访谈的反思[J].特区经济,2016,01:173-174.

4王孝红.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性特征[J].中国临床康复,2006,42:31-33.

5 Liu W,Xu Z.The Relationship among Social Support,Resilience and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J].Advances in Psychology,2013,3:32-37.

6 Chen D.Analysis of Eight Consecutive Years of University Freshmen Psychological Evaluation of GenderDifferences [J].Advances in Psychology, 2015,5,6-11

7李静.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与心理调适的对策探析 [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1, 118-120.

8 Xie A,Li M,Yang Y.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Identity and School Adjustment of College Freshmen [J].Advances in Psychology,2016,6(4), 490-498.

9 Yang X,Yin T,Fu L.A Research on the Correlation of Humor and Adaptability in University Freshmen [J].Advances in Psychology,2016,6(1), 44-53.

10 Zhen F,Wu K,Zhang Y,et al.The Relationship of Mental Health,Self-Regulation and Chronotype in College Students[J].Advances in Psychology,2016,6(6),700-712.

11刘哲,周永富,田志峰.大学新生实施SCL-90测查的现状分析 [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146-148.

12大学新生适应性研究 [D].华中农业大学, 2015.

13 Hu T,Wang W.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fessional Adaptability and Internet Addi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J].Advances in Psychology,2015,5,90-96.

14张宝生,王义刚.高校新生心理适应问题探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8,04:6-8.

15杨新宇,李齐全,胡鹤玖.大学新生适应期心理问题的分析与教育措施 [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03:63-65.

16林金辉.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标准与心理教育[J].教育研究,2003,08:84-87.

宋爽,男,26岁,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助教,基础心理学专业,先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已发国内外论文三篇:

[1]陈安涛,宋爽.酒精对认知控伟方式的影响[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6,02: 45-52.

[2]宋爽,安梁.荀 人格特质的心理传记学初探[J].社会心理科学,2016,03:28-34.

[3]Chen C,Song S,Li H,et al.The Limited Impact of Exposure Duration on Holistic Word Processing[J].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16,7:646.

附录:《SCL-90症状自评量表》

姓名________ 测验日期_________

学院:专业:性别:户口类型:

家庭经济条件:高考次数:高考类别:

指导语:以下列出了有些人可能会有的问题,请仔细地阅读每一条,然后根据最近一星期以内下述情况影响您的实际感觉,在每个问题后标明该题的程度得分。其中,“没有”选1,“很轻”选2,“中等”选3,“偏重”选4,“严重”选5。

题目选择1.头痛。1-2-3-4-5 2.神经过敏,心中不踏实。 1-2-3-4-5 3.头脑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旋。 1-2-3-4-5 4.头冒或冒倒。 1-2-3-4-5 5.对异性的兴趣减退。 1-2-3-4-5 6.对旁人责备求全。 1-2-3-4-5 7.感到别人能控伟您的思想。 1-2-3-4-5 8.责怪别人伟造麻烦。 1-2-3-4-5 9.忘记性大。 1-2-3-4-5 10.担心自己的衣饰整齐及仪态的端正。 1-2-3-4-5 11.容易烦恼和激动。 1-2-3-4-5 12.胸痛。 1-2-3-4-5

13.害怕空旷的场所或街道。 1-2-3-4-5 14.感到自己的精力下降,活动减慢。 1-2-3-4-5 15.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1-2-3-4-5 16.听到旁人听不到的声音。 1-2-3-4-5 17.发抖。 1-2-3-4-5 18.感到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 1-2-3-4-5 19.胃口不好。 1-2-3-4-5 20.容易哭泣。 1-2-3-4-5 21.同异性相处时感到害羞不自在。 1-2-3-4-5 22.感到受骗,中了圈套或有人想抓住您。 1-2-3-4-5 23.无缘无故地突然感到害怕。 1-2-3-4-5 24.自己不能控制地大发脾气。 1-2-3-4-5 25.怕单独出门。 1-2-3-4-5 26.经常责怪自己。 1-2-3-4-5 27.腰痛。 1-2-3-4-5 28.感到难以完成任务。 1-2-3-4-5 29.感到孤独。 1-2-3-4-5 30.感到苦闷。 1-2-3-4-5 31.过分担忧。 1-2-3-4-5 32.对事物不感兴趣。 1-2-3-4-5 33.感到害怕。 1-2-3-4-5 34.您的感情容易受到伤害。 1-2-3-4-5 35.旁人能知道您的私下想法。 1-2-3-4-5 36.感到别人不理解您、不同情您。 1-2-3-4-5 37.感到人们对您不友好,不喜欢您。 1-2-3-4-5 38.做事必须做得很慢以保证做得正确。 1-2-3-4-5 39.心跳得很厉害。 1-2-3-4-5 40.恶心或胃部不舒服。 1-2-3-4-5 41.感到比不上他人。 1-2-3-4-5

1-2-3-4-5 43.感到有人在监视您、谈论您。 1-2-3-4-5 44.难以入睡。 1-2-3-4-5 45.做事必须反复检查。 1-2-3-4-5 46.难以作出决定。 1-2-3-4-5 47.怕乘电车、公共汽车、地铁或火车。 1-2-3-4-5 48.呼吸有困难。 1-2-3-4-5 49.一阵阵发冷或发热。 1-2-3-4-5 50.因为感到害怕而避开某些东西、场合或活动。 1-2-3-4-5 51.脑子变空了。 1-2-3-4-5 52.身体发麻或刺痛。 1-2-3-4-5 53.喉咙有梗塞感。 1-2-3-4-5 54.感到前途没有希望。 1-2-3-4-5 55.不能集中注意。 1-2-3-4-5 56.感到身体的某一部分软弱无力。 1-2-3-4-5 57.感到紧张或容易紧张。 1-2-3-4-5 58.感到手或脚发重。 1-2-3-4-5 59.想到死亡的事。 1-2-3-4-5 60.吃得太多。 1-2-3-4-5 61.当别人看着您或谈论您时感到不自在。 1-2-3-4-5 62.有一些不属于您自己的想法。 1-2-3-4-5 63.有想打人或伤害他人的冲动。 1-2-3-4-5 64.醒得太早。 1-2-3-4-5 65.必须反复洗手、点数目或触摸某些东西。 1-2-3-4-5 66.睡得不稳不深。 1-2-3-4-5 67.有想摔坏或破坏东西的冲动。 1-2-3-4-5 68.有一些别人没有的想法或念头。 1-2-3-4-5 69.感到对别人神经过敏。 1-2-3-4-5 70.在商店或电影院等人多的地方感到不自在。 1-2-3-4-5 42.肌肉酸痛。

71.感到任何事情都很困难。 1-2-3-4-5 72.一阵阵恐惧或惊恐。 1-2-3-4-5 73.感到在公共场合吃东西很不舒服。 1-2-3-4-5 74.经常与人争论。 1-2-3-4-5 75.单独一个人时神经很紧张。 1-2-3-4-5 76.别人对您的成绩没有作出恰当的评价。 1-2-3-4-5 77.即使和别人在一起也感到孤单。 1-2-3-4-5 78.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定。 1-2-3-4-5 79.感到自己没有什么价值。 1-2-3-4-5 80.感到熟悉的东西变成陌生或不象是真的。 1-2-3-4-5 81.大叫或摔东西。 1-2-3-4-5 82.害怕会在公共场合冒倒。 1-2-3-4-5 83.感到别人想占您的便宜。 1-2-3-4-5 84.为一些有关性的想法而很苦恼。 1-2-3-4-5 85.您认为应该因为自己的过错而受到惩罚。 1-2-3-4-5 86.感到要很快把事情做完。 1-2-3-4-5 87.感到自己的身体有严重问题。 1-2-3-4-5 88.从未感到和其他人很亲近。 1-2-3-4-5 89.感到自己有罪。 1-2-3-4-5 90.感到自己的脑子有毛病。 1-2-3-4-5

2016-11-01

宋爽(1990-),男,辽宁朝阳人,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

猜你喜欢

适应性新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重获新生 庇佑
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卷评析及备考建议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新生娃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