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动教学法在针灸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01-20刘冰张冰冰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32期
关键词:传统教学互动教学应用

刘冰,张冰冰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吉林省吉林市 132013

互动教学法在针灸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刘冰,张冰冰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吉林省吉林市 132013

针灸是国内中医学中最精粹的知识,是我国文化瑰宝。如今,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改善,针灸的疗效和诊治手段更是被大众认可。而在中医教育中,针灸作为单独的学科需要学生下大工夫去学习,但传统的针灸教学方法不得人心,使学生对学习感到厌烦,从而影响接下来的学习,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用现下的教学内容和环境,应开展创新性教学案例,提高与学生互动的机会,这样才能让学生提起精神搞学问。互动式教学有利于针灸教学的开展,同时,也使学生对针灸知识有了新的认识,易于培养社会优秀的中医针灸人才,推动我国中医针灸学研究。该文通过针灸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互动式教学来改善传统教学方式,从而提高针灸授课的效率。[关键词]互动教学;针灸教学;应用;传统教学;研究

随着行业的进步,国内医学也逐渐向西方医学靠拢,形成新的治疗体系。而中医理论和中医疗法成为保健疗法,不再过多受到人们关注。但是,中医理论博大精深,特别是国内针灸疗法,深受国内外推崇。但是传统的针灸教学方法不利于现代学生的学习习惯,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从而极大地影响了授课效果。这使得针灸教学面临着改革创新,以期转变学生学习的态度。教师为了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参与到针灸医学研讨中,以结合实际操作技能来提高学生对针灸的临床认识,同时,围绕“人体”开展互动式教学方法,并由老师来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此来改变学生学习的态度。传统教学方法太过注重讲,反而忽略了学生的“说”,缺乏对学生主体的认识,故而导致学生听课效率不高,积极性欠缺,甚至会影响到实践中,不利于课堂的开展。互动式教学就是让学生由“被动听讲”转变成“主动参与”,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主体,从而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并且与老师进行讨论,使得师生共同进步。在采用互动教学法的时候,教师要讲自己定位成引导者、组织者和设计者,准确的定位可以改善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更能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引导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传统针灸学术的认识,并且大力支持学生对针灸开展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实现出色的教育成果。互动教学的根本就是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热情,积极与教师进行互动,通过交流来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病解决问题。而在针灸学术中,治病救人是根本的目的,并且要让学生保持对医学的敬畏之心,保持严谨的态度,这样才能培养出责任心强、有担当的中医专家。

由于人体有上百个穴道,有些穴道较难掌握。外加上,人体结构的差异性,增加了针灸教学的难度,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进度。其实,传统针灸教学的方法多见于理论知识,却少涉及实践教学,而学生掌握腧穴的关键就是临床实践的应用,是将所学的整套知识体系转化成动手能力,以此来达到治愈的目的。从教学成效的角度来看,空洞、抽象的知识使学生无法理解具体的内容,特别是在针灸教学中,学生不能彻底地把握针灸的深度以及位置。因此,针灸教学需要通过“人体辅助”的互动教学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抽象、空洞的知识内容转换成具体的案例,实现腧穴的相关知识内容和临床治疗完美结合,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腧穴在人体的位置以及给人体带来的反应。

1 针灸腧穴教学的实际应用

腧穴教学不仅要结合解剖学来分析其病理,还要结合人体动态变异性不同来实现取穴的目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悬钟,又名绝骨。位于外踝部以上3寸的位置,属于八会穴之一。传统针灸古籍中,对绝骨穴如此评价“绝骨者,完骨也”。医书上又说,“髓会绝骨”。如果单从这些古代文字中找寻绝骨穴的位置,很难,而图集图谱上没有对绝骨穴的状态进行标注,外加上人体形态的不同,使得学生更难理解所教材中所表达的意思。而在临床医学上,学生对绝骨穴的位置也拿捏不准,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人体进行分析观察,然后通过掌握穴位的规律以及穴位的要领,并且对人体胖瘦个体有清晰的认知,从而灵活地掌握取穴的方法。而在课堂上开讲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互动教学之法,挑选各个形态体态的学生展示绝骨穴的位置。不过,课堂上经常会出现问题,个子高矮都会影响绝骨穴的位置,如果单靠书本内容和知识要领来取穴,很难找到。例如,身高较高给身高较矮的人取穴,如果按照一夫指来取穴,会超过穴位的准确位置。而矮个子给高个子取穴则会低于穴位的位置。教师要认识到这些问题,并及时纠正学生这些错误的取穴方式,并耐心进行指导以达到学生掌握取穴诀窍的目的。而在临床治疗案例中,绝骨穴是诊治落枕最佳的疗法。如果能够找准位置刺针,则会起到绝佳的效果。如果没有找准,不仅没有取得效果,反而会令患者感到不满意。因此,通过现场指导和教学,并且反复的练习实践,从而达到灵活运用绝骨穴的目的。

再如,曲池穴在肱骨外上踝与肘部横纹外端连线的中点部,古籍记载为,“曲池,屈肘,纹尽处”。而在临床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通过实际案例来告知,特别是曲池穴中屈肘的讲解。如果将手伸直无屈肘的表现,则不会达到最佳的效果。而我们常说任督二脉,其关元就是最关键的穴位。所谓关元就在肚脐眼下3寸的位置。按照古代医学说法,四指并拢视为3寸,而如果用一夫法来取关元穴,就难以找到位置。而面对这种情况,可将肚脐到趾骨分成五等分,关元穴的位置就在三分与二分的交汇处。

2 病理阳性点寻找方法的确定

针灸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人体各个穴位,还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各个穴位的病理和注意的问题。而在腧穴教学中,病理阳性点的寻找就是难点。传统理论教学,学生很难理解这句话,也就难以把握取穴的位置。而教师一味的讲学授课却使学生无法理解,这是传统教学需革新的地方。确定病理阳性点是腧穴教学中最基础的部分,也是关键点,特别是在面对疑难杂症的时候,可以通过寻找病理阳性点来配合治疗,可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

而在临床实践中,学生难免会遇到患者症状表现复杂的问题,由于无临床经验,一时难以找到最根本的治疗方式。因此,在实际针灸教学中,要让学生快速掌握患者最基本的病症,从而通过观察来寻找病理阳性点实施取穴,然后按照经脉的方向进行依次施针。举个简单案例,腰腿疼患者经过确诊后,常通过施穴于膀胱经腧穴大杼,位置在大椎旁开两指的位置。而施穴的时候,常会要求患者处在俯卧的位置上,并且头部要位于中间,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止痛效果。

中医讲究阴阳调和,不同的气候给人体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决定施针方案的时候,要结合当下的气候条件和患者的体质状况来选择,以此确定准确的治疗方案,针灸、火罐、熏艾等。而采用针灸疗法的时候,要依据患者的经络特点以及身体情况决定位置以及数量。例如,如果是身体强壮的腰腿疼患者,施针的时候要取承山穴、阳陵泉穴两处。而瘦弱纤细者则取于三里、神阙两处。

3 针灸临床技能教学中讲解如何应对意外状况发生

穴位链接经脉,常见于取一穴而手动的情况,这是常见的人体机能反应。例如在施针外关穴的时候,患者会移动手臂的位置,施针的地方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感。这个时候,医生应立刻握紧患者的外关穴位,并协助患者尝试屈肘,与臂膀呈直角的状态,同时移除施针,用手指按压住针刺位置,患者的疼痛感就会消失。外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位于手背腕处上2寸的位置,因此,常见俯掌位。但是在施针的过程中,学生将俯掌位变成仰掌位,导致患者针刺的部位会出现疼痛,导致弯针、滞针的状况出现,此时,切勿立即拔出,应将仰掌位摆成俯掌位时,才可取针。

例如,足三里穴的施针效果。许多人在经足三里穴施针后会出现局部胀痛感,特别是在正常行走的状态下,疼痛感异常明显。这个时候就要按照经脉导引的位置进行按摩,以此来疏经通络,缓和疼痛的状况。在授课的时候,教师应邀请敢于示范的同学进行讲解,并且由同学自己来完成,出现问题时,教师可在一旁进行纠正,对产生的疑惑进行解答,以此来实现互动教学的目的。

4 针灸出针的临床护理

针灸不仅要求取穴位置准确,还要求学生松弛有度,掌握施针和出针的力度。同时,学生常见出针状况就是,拔针完事。这是一种错误的施针概念,应仔细检查施针位置有无出血状况,患者的表现有无不良反应等等。常见的问题有皮下出血、皮肤有肿块、皮肤组织压痛明显。而针对这3种突发情况,学生应立即进行止血,否则,患者在第3天会感觉疼痛难忍,而且连续疼痛1个星期。因此,学生在拔出针的时候要加强施针后的护理,这样才能避免患者的不良反应出现。而教师则需要指导学生,针对出针后所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总结,以此来提高学生责任意识,提高学习成果。

5 针灸体位的重要性

针灸阶段,不仅找准穴位很重要,还要掌握适当的体位。一般而言,医生会依据患者的病情以及身体状况来采用适当的体位。常用的体位有俯卧位、仰卧位和侧卧位3种。而在针灸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重视施针的方法却忽略了体味的重要性。这是针灸治疗中的大忌。如果体位不正确则会导致患者出现晕针的状况,不利于患者理疗身体。所以,学生在针灸教学中要清楚认识到体位的重要性,以此来提高施针意识。

6 结语

通过针灸教学中,互动教学法的实践,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意识,有利于学生形成学科思维,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当然,互动教学也符合教育发展需求,展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位置,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责任意识。而且,互动教学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清楚认识到临床针灸中常见的问题,以此来提高自身的医术水平。

[1]哈斯高娃.互动教学在针灸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2016(36):18.

[2]郑淑美,王宝华,崔海.互动式教学在针灸对外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中医,2012,34(12):1917-1918.

[3]季海夺,刘红.互动教学法在《经络与腧穴》中的教学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05(29).

[4]成颖,陈海英.互动教学法在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2014(12 上中旬):89.

[5]刘世红,陈文,欧海艳,等.互动式教学法在高职高专针灸学课程中的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2):77-78.

R19

A

1672-5654(2017)11(b)-0053-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32.053

刘冰(1980-),女,吉林舒兰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学。

2017-08-17)

猜你喜欢

传统教学互动教学应用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互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基于翻转课堂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系统的实现与研究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