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2017-01-20李冬雪
李冬雪
多模态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李冬雪
目的 对多模态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于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69例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术前对患者分别进行钼靶X线和多模态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查,对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多模态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查的诊断符合率高于乳腺钼靶检查(91.30%vs. 7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模态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于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十分理想。
多模态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乳腺癌;诊断价值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在整个恶性肿瘤疾病中其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因此选取一种科学的检查方法对提高早期诊断以及提高预后和生存率均具有现实意义[1-2]。本院将多模态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9例乳腺癌患者中,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9例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以上患者均存在程度不同的乳房肿块、疼痛不适等临床表现,患者年龄27~81岁,平均年龄(48.28±4.37)岁;病程4.0个月~10.8年,平均病程(3.88±0.51)年;肿瘤分期:Ⅰ期患者11例,Ⅱ期患者27例,Ⅲ期患者31例。
1.2 方法
1.2.1 乳腺钼靶检查 研究使用的仪器为Philips MD400乳腺钼靶机,对患者的双侧乳腺轴位(CC位)、侧斜位(MLO位)进行乳腺钼靶常规拍摄,部分病例加拍内外侧位,靶面及选择X线曝光的条件要根据患者乳腺的厚度和密切进行自行切换,仔细观察并分析患者的乳腺类型、乳腺肿块的大小、边缘、形态、密度、钙化、有无晕圈、有无结构性扭曲、是否存在皮肤改变、有无不对称改变、腋窝淋巴结是否肿大等其他征象[3-4]。
1.2.2 多模态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查 对患者进行冠状面、矢状面、横断面常规MRI扫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增强磁共振动态对比成像技术、磁共振波谱分析等进行检查,对患者乳腺癌病变的形态学特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等进行观察,对感兴趣区的扩散系数(ADC)、峰值时间(TTP)、最大信号强度(SImax)、最大线性斜率(SSmax)等进行测量,对病变区域的最大信号强度差值的平均值、相对扩散系数(rADC)、平均扩散系数(ADC)、最大信号强度(SImax)等进行计算,并判定病灶的性质[5]。
1.3 统计学分析
所得实验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正态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中,经手术病理检查确定69例患者均为乳腺癌,其中17例髓样癌,12例导管原位癌,8例黏液癌,5例腺样囊腺癌例,27例浸润性导管癌。经钼靶X线确诊51例,诊断符合率为73.91%;经多模态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查确诊63例,诊断符合率为91.30%;由此可见,多模态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查的诊断符合率高于乳腺钼靶检查,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乳腺癌是临床上一种以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危险性大、预后差等为主要临床特点的常见妇科恶性肿瘤,遗传因素、雌激素变化、基因突变、外界刺激等均是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6]。由于该病的早期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当出现乳房皮肤改变、肿块、区域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症状时一般均处于后期。因此选取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来加强早期诊断及早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7]。乳腺钼靶是目前应用于乳腺疾病检查中最为简单方便的手段,但是X线穿透力较差,如果是靠近胸壁的高位、深位乳腺癌或者是致密型乳腺癌则很容易出现漏诊情况。多模态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具有很高的软组织对比分辨率,对比多序列成像也能够提供做多准确的信息来对该病进行诊断,效果十分明显[8]。研究中,将钼靶X线与多模态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分别应用于我院收治的69例乳腺癌患者中,结果显示:多模态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查的诊断符合率高于乳腺钼靶检查(91.30%vs. 73.9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践证明,多模态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于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十分理想,具有很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是临床上一种诊断乳腺癌首选的检查方式。
[1] 秦甫. 乳腺钼钯、超声弹性成像与MRI临床用于诊断乳腺癌的随机对照分析[J]. 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1): 66-68.
[2] 别建华. 核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研究[J]. 环球中医药,2015,8(S2): 171-172.
[3] 师红莉,许秋霞. 多模态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6): 121-122.
[4] 韩敏,刘红,张晟,等. 彩色超声与X线钼靶及核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J].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6): 2543-2544.
[5] 赵金丽,李敏达,田浩,等.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8(24): 4400-4404.
[6] 樊仁为,徐国斌,王秋霞. 核磁共振成像与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6): 6148-6150.
[7] 孙巧丽,蒋洪林,李旺华,等. 核磁共振成像和钼靶X线对中国乳腺癌诊断准确性的Meta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5,30(25): 4413-4416.
[8] 蒙茗.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结合纹理分析早期监测乳腺癌荷瘤裸鼠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研究[D]. 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 17-18.
Analysis on Diagnosis Value of Multi-modality NMR Imaging for Breast Cancer
LI Dongxue Imaging Department,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Hospital,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01, China
Objective Study the clinical value of multi-modality NMR imaging application in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 Methods Chose 69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who were treated in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6 to study and they were given with molybdenum target X-ray and multi-modality NMR imaging examination methods respectively before operation and then make a comparative study on diagnosis value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Patients’ diagnosis accuracy rate of multimodality NMR imaging examination was much higher than molybdenum target X-ray examination (91.30%vs. 73.91%); there were differentials between two groups (P< 0.05) and these differentials had statistic value.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value of multi-modality NMR imaging examination is rather satisfactory and desirable, thus, such a diagnosis method is worthwhile to be promoted widespread.
multi-modality NMR imaging; breast cancer; diagnosis value
R445
A
1674-9316(2017)08-0105-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7.08.064
黑龙江省医院影像科,黑龙江 哈尔滨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