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2017-01-20张婷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14期
关键词:凝血酶原肝硬化血小板

张婷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张婷

目的 观察肝硬化患者诊断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80例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8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参数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参数可有效诊断肝硬化,并可评估出血情况,值得推广。

肝硬化;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参数

目前,肝硬化是临床中消化内科多见的疾病,且往往累及造血系统,因此常常会引起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这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及时有效诊断肝硬化对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1]。本研究选择80例肝硬化患者,观察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80例健康体检对象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42例,女38例;年龄:31~75岁,平均年龄:(50.5±3.0)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4.0±0.4)年;根据观察组是否出血情况,将其分为出血组与未出血组,其中出血组46例,男28例,女18例;未出血组34例,男14例,女20例。对照组男43例,女37例;年龄:32~73岁,平均年龄:(50.1±3.1)岁。纳入标准:(1)符合相关诊断标准者[2];(2)未发现血液系统疾病者;(3)未行相关药物治疗者;(4)同意本次研究者。两组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1.2 方法

入院后,两组人员于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检测血小板参数试管用EDTA-K2进行抗凝处理;检测凝血酶原时间的血凝管用109 mmol/L枸橼酸钠溶液进行抗凝处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用离心后血浆。使用希森美康XN-1000全自动血细胞仪检测血小板参数;使用希森美康CA-80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PT。

1.3 观察指标

(1)凝血酶原时间;(2)血小板参数:平均血小板体积、大血小板压积、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分布宽度。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参数对比

(1)对照组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及大血小板压积水平分别为(201.17± 16.52)×109/L、(10.71±0.40)fL、(10.90±0.36)fL、(0.38± 0.03)%;观察组分别为(62.94 ±13.84)×109/L、(17.04±0.54)fL、(20.05± 0.69)fL、(0.21± 0.01)%;(2)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为(12.88± 0.97)s,观察组为(19.90±1.43)s,两组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参数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

2.2 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检测结果对比研究

出血组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大血小板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凝血酶原时间分别为(24.20±2.48)fL、(56.52±10.88)×109/L、(0.16±0.03)%、(18.96±1.08)fL、(23.85±3.17)s;未出血组分别为(16.03±1.82)fL、(87.11±13.47)×109/L、(0.26±0.04)%、(12.91±1.25)fL、(15.93±1.90)s;两组上述指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肝硬化发病率呈升高趋势,它是临床中多见的肝病,主要是因多种病因综合作用而产生的弥漫性肝损害,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及黄疸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则可能发展为肝癌而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3]。因此及时诊断、治疗肝硬化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肝脏是产生凝血因子的重要部位,可有效调节凝血系统与抗凝血系统的动态平衡。当出现肝硬化时,因肝细胞已明显受损,此时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参数等指标会发生明显变化[4]。血小板主要是从巨核细胞中脱落而来的小块胞质,其表面糖衣可与血浆蛋白、凝血因子Ⅲ等相互结合。当机体血管受到损伤时,则会迅速影响血小板而使其变形,导致其表面粘度上升并聚集成团,进而达到促进止血、凝血的目的[5]。当机体出现肝硬化后,此时肝部细胞显著受损,血小板大小、形态及作用等会出现异常变化,进而引起血小板凝集功能受损,同时会造成血小板数目迅速减小[6]。另外肝硬化会引起脾功能亢进,进而导致血小板无法长期滞留于脾脏位置,从而使血小板损害程度加重[7]。肝硬化会引起血小板产生数量明显降低,同时诱使其出现自身性溶解,进而造成巨核细胞增生以及大血小板应激反应。所以当机体发生肝硬化后,血小板参数如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等指标均会出现异常变化,本研究发现,肝硬化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参数指标与健康体检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关研究资料发现[8-10],肝硬化血小板参数变化与病情程度具有极为重要的关系。凝血酶原时间(PT)可有效反映机体肝功能受损程度,若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变长,则提示肝功能分级变差,表明肝细胞受损程度变重,也就意味着发生出血的风险变大。根据本研究结果,笔者发现观察组PT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出血组PT也明显高于未出血组,表明PT增加与疾病程度及出血等情况具有密切的关系。综上所述,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参数可有效诊断肝硬化,并可评估出血情况,值得推广。

[1] 侯会香.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的临床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26):86-87.

[2] 向小红.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检验的临床价值[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15(4):510-511.

[3] 郑兰,全静雯,李晓,等.肝硬化患者凝血4项指标与血小板参数检测的临床价值[J]. 生物技术通讯,2013,25(2):248-250.

[4] 李仁华. 肝病患者凝血功能及血小板相关参数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J]. 医学检验与临床,2014,25(4):34-36.

[5] 彭春花,王秀华. 肝硬化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的检验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21):4901-4902.

[6] 林壮琼,张展青. 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和血小板检测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8):986-987.

[7] 吴红丽,孙岳枫. 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变化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7):907-909.

[8] 王修石,袁亚军.对620例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探讨[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27(19):789-790.

[9] 李展君.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4项参数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 广东医学院学报,2006,24(4):384-385.

[10] 刘谦.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及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J].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5(6):451-453.

Clinical Value of Prothrombin Time and Platelets Parameters of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ZHANG Ting Heilongjiang Province Shuangyashan Town Center Blood Bank, Shuangyashan Heilongjiang 15510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prothrombin time and platelets of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 and 80 healthy subjects were chosen as control group, prothrombin time and platelets were detected in the two groups. The efficacy of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prothrombin time and platelet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Prothrombin time and platelets can effectively diagnose liver cirrhosis, and can assesse bleeding status,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liver cirrhosis; prothrombin time; platelets

R575

A

1674-9316(2017)14-0015-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7.14.008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中心血站,黑龙江 双鸭山155100

猜你喜欢

凝血酶原肝硬化血小板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检验的临床价值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机采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的差异分析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影响的临床效果
手工浓缩血小板过滤白细胞的临床意义探讨
不同方法调整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影响
血栓、止血实验在肿瘤疾病中的运用效果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