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的难点及改进措施探究
2017-01-20闫伟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中山528400
闫伟 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 (中山 528400)
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的难点及改进措施探究
闫伟 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 (中山 528400)
医疗器械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若是得不到很好的维修与管理,便会对医疗诊断准确性造成不利的影响。然而,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医疗器械种类也在不断增多,使这些器械在维修管理时难度不断加大。本文在对医疗器械维修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与对策,以期使医疗器械得到更好的维修与管理。
医疗器械 维修管理 问题分析 解决对策
目前,各类医院对医疗器械运用的种类、数量都在不断增长,导致医疗器械出现的质量问题也更为频繁[1]。然而,一些医院在对医疗器械进行维修与管理时,所采用的技术较为滞后,没有采用先进的方法及制度,维修管理工作无法有效开展,同时维修人员自身能力与素质问题,也给维修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1.难点与问题分析
(1)缺乏重视,配备人员素质欠缺
目前,仍有一些医院对医疗器械维修与管理,并不是非常重视。对于大医院来说,高端人才较为缺乏,而对于小医院来说,不仅缺乏人才,也缺少对医疗器械实施维修与管理的对应设备,管理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相关研究显示,目前在开展医疗器械维修的工作人员,学历相对较低,同时所掌握的技能比较单一,缺乏先进理念,没有通过学习提升自己专业能力的意识[2]。同时,缺乏准入条件,使得人员聘用上也存在随意性,导致医疗器械维修工作开展不畅,维修周期长,维修质量不佳,从而给疾病诊断与治疗带来不利影响。
(2)设备增多,维修工作缺乏主导性
目前,医院在开展医疗工作时,所用到的器械种类与数量都在不断提升,电子、计算机、机械等学科都有所涉及。这对维修人员综合能力提出较高要求。能力跟不上技术发展就会导致在对大型设备展开维修时缺乏主导性,维修工作无法即时、有效地开展。
(3)管理缺失,考核不规范
当前,一些医院在对医疗器械实施管理时,缺乏规范性,更没有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3]。即使完成相应管理制度的编制,在实际工作中也往往流于形式,难以做到规范化管理,更谈不上管理流程的建设。同时,考核机制也没有建立起来,工作的范围得不到有效的明确,维修人员水平与能力差别较大,质量上通常得不到有效保障,这使机械在使用时,精准度等条件达不到,不仅不利于其规范使用,严重时会导致诊断误差,不利于诊断治疗工作的开展。
(4)维修方法落后,培训力度不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医疗器械都在不断更新与进步,这些器械在应用时所展现出来的自动化水平及检测水平都有所提高。然而,很多医院的医疗机械维修工作却跟不上节奏,很多工作还维持在几年前的状态。采用这些传统的维修方法,难以对更新换代的机械实施有效维修,使维修质量得不到保障。造成这种问题,除了重视力度不足之外,直接原因便是在此方面投入的资金不足,同时对维修人员开展的培训力度不足,缺乏长远考虑,没能做好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长期开展[4]。
(5)使用中缺乏保养,给维修加大难度
医疗器械在使用时,应当做好保养工作。对医疗器械实施定期保养,能够使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处于稳定状态,避免机械故障频繁发生,使得机械使用寿命能够得到延长。在保养时,若是发现一些小问题便能及时对其进行解决,可有效防止长期使用造成大的故障与问题出现。因此,对于医疗器械,应当制定有效保养计划,做到定期有效的保养,从而对机械中存在的小问题做到及时解决、及时把握,降低维修管理的难度。
2.改进措施
(1)有效完成管理框架的设计
目前,医院在对医疗器械均是采用生命周期模式进行管理,该模式是指以单件设备作为基础,根据设备需求,将周期的起始点定在设备采购环节,从而完成设备购买、应用、维修直到报废整个过程分析,便是全生命周期管理。在分析时,不仅包含购置费用分析,维修材料费与人工费的分析,还包含对设备创造的效益进行分析。从而计算出在全生命周期内费用有多少,来对其进行优化,达到既定目标。对医疗器械的管理,也包含采购、维修、保养等环节。对于设备的维修,应当在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做到融入,从而使综合费用得到有效控制,创造最大效益。
(2)采取信息管理措施,实施精细化管理
目前,在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程度比较高,不论是挂号、预约,缴费、药品管理,还是机械设备管理,均完成信息化的构建。甚至一些医院已经在研发配套设备管理系统,根据医疗器械种类、耗材、性质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来实施分类管理。对医疗器械设备领用、使用、维护等全过程实施有效监督与管理,并能够使成本有效降低,使管理效益不断提升。因此,作为维修管理人员,不仅要对技术做到全方位把握,还应当完善管理记录,通过维修档案等记录工作的开展,对机械实时状况做到及时把握,进而对存在的问题,做到有效解决。具体工作中,需要维修管理人员做到认真详细地登记,对医疗器械实施分类管理,完成有效技术档案的制定,根据类别上的差异,来完成维修档案记录工作。在维修与保养时,还需要借助信息系统,把原先手工记录的数据输入到机械设备参数数据库当中,从而实现维保提示,做好医疗器械质量控制、性能评价等工作。
(3)更新管理,提高维修管理质量
由于对技术能力要求较大,操作起来较为复杂,医疗器械的维修与管理难以直接创造经济价值,当前,很多设备的维修都依靠厂商来完成,从而造成设备管理部门作用缺失。因此,对于医院来说,应当不断更新观念,在医疗器械投入与管理上进一步加强,同时采取各种培训措施与人才引起措施,来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只有这样,维修管理效率与质量方可得到不断提升。此外,技术人员维修技能的提升还有利于成本的节约,有利于维修准确性与效率的提升,使器械故障出现的几率降低,从而为医院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5]。
(4)完善管理制度,各个科室相互配合
要想使医疗器械在使用时,故障发生的概率进一步降低,维修与保养工作非常关键。因此,对于每个科室来说,应当对器械做到正确使用,同时做好开机前的维护工作。对于设备管理部门来说,应当通过建立维修保养制度,来做好维修保养记录工作。对于维修人员来讲,应当对各类医疗器械做到定期检测,对一些较容易出现问题的配件,做到及时清洁、更换,对于那些比较特殊的器械,在使用前需对使用人员展开培训,提升操作水平,降低故障发生概率,从而间接创造经济效益。
(5)借助维修数据库,实现信息化维修管理
借助数据库当中的信息化参数,来完成器械档案的建立,同时对维修做到详细记录,为今后维修提供参考依据,进而有效提升维修管理效率。另外,对维修管理的有效记录,也可以进行共享,做到及时了解设备现状,对设备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同时还可深入分析,完成配件更换工作。
3.总结
在医疗器械设备现代化程度逐步提升的同时,器械设备维修与管理所存在的难点及问题也在不断增多。所以,对于医院来说需要对医疗器械维修与管理重视起来,同时采取技术培训与人才引进等方式,来使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准得到有效提升。另外,还需不断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对原先维修与管理存在的漏洞进行修补,利用有效的管理制度规范医疗器械的保养及维护,同时借助信息化等措施,实现维修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1] 陈嬛, 刘珍才, 汪兴旺, 等. 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思考和探讨[J]. 中国医学装备, 2012,9(2):52-54.
[2] 崔飞易, 黄煌镜. 探讨医疗设备的维修现状与管理[J]. 中国医疗设备, 2011,26(11):60-61.
[3] 戴捷, 苏磊, 冯璐琼, 等.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研究[J]. 中国医学装备, 2010,7(12):35-38.
[4] 周德海, 田锋. 现代化医疗设备的管理与维修[J]. 中国卫生产业, 2016,13(28):91-93.
[5] 童音, 魏民, 梁蔓丽. 医疗器械维修人员对隔离疫区造成的污染与防护对策 [J]. 实用医技杂志, 2010,17(4):391.
The Difficulties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Medical Equipment Maintenance Management
YAN Wei Zhongsh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angdong (Zhongshan 528400)
1006-6586(2017)05-0080-03
R197.39
A
2016-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