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教育的培养模式*
2017-01-20司庆燕
司庆燕
(泰山医学院医学人文研究所,山东 泰安 271000,si.qingyan@163.com)
论当代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教育的培养模式*
司庆燕
(泰山医学院医学人文研究所,山东 泰安 271000,si.qingyan@163.com)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的全科医学教育培养模式既有共性特征也有个性特点。“课堂授课”虽然在形式上有了很大变化,但仍然是当前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教育培养的主要模式之一。除此之外,也有许多高校探索导师式、团队式、人文式、实践式等多种全科医学教育培养模式。多样化的培养模式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成就,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当前我国全科医生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全科医学教育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创新。
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教育;全科医生;培养模式
全科医学最早被定义为一门学科兴起于美国。从广义上讲,全科医学不仅包括临床医学的全部内容,也包括管理、预防、康复等医学人文学科的相关内容。狭义上的全科医学主要指向社区医学、家庭护理等基础医疗方面的内容。全科医学的概念引入我国以来,得到了我国医学界、学术界的高度认可。2011年,国务院针对我国基层社区医疗力量不足的状况出台了《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全国各地掀起了关于全科医学以及全科医生培养的热烈探讨。以北上广为代表的发达城市率先实施了全科医生相关制度,成为全国各地学习的典范。目前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体系共有 4 种形式: 在校医学生全科医学教育、毕业后教育、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及继续教育[1]。其中,在校医学生全科医学教育是当前我国医学院校培养全科医生的主要方式,医学高等院校成为我国全科医生的主要理论培训基地,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及当地医疗机构成为医学生全科医学的主要实践基地。培养优秀的全科医生就需要狠抓这两个基地建设,在全科医学教育培养的过程中探索形成具有共性规律的模式,使在校医学生顺利完成全科医学相关内容的学习,为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奠定基础。
1 当前我国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教育的培养模式
由于受历史和现实政策的影响,当前我国医学院校在全科医学教育模式方面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例如,课堂授课几乎是所有医学院校无法回避的主要全科医学教育模式。除此之外,也有许多高校探索导师式、团队式、人文式、实践式等多种全科医学教育培养模式。
1.1 全科医学教育的主要培养模式——课堂授课
“课堂授课”是在我国延续千年的传统教育方式,教师是课堂授课的主角,教育具有灌输的特点。目前,“课堂授课”仍是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教育的主要培养模式。但是当前我国医学院校的“课堂授课”在形式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当前“课堂授课”的主要方式。病变的各个器官、病原微生物、病理切片标本等都可以形象直观的通过大屏幕展现给医学生。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教学工具应用于课堂教学,“课堂授课”在教学形式上发生了重大变化,视角、听觉等感官效果上也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天壤之别。“课堂授课”可以使医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知识信息。尤其是书本上的一些基础性的全科医学理论知识,并不需要反复论证,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直接灌输给医学生;对于一些医学界、学术界颇有争议的前沿信息,授课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案例,提出问题,引导医学生直接切入主题开展研究;对于课堂无法解决的全科医学相关难题,授课教师可以布置课后作业,为医学生推荐学习书目,指导医学生课下查找资料解决。全科医学“课堂授课”的效果与任课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息息相关。教学态度积极认真、实践经验丰富、博学多识、条理清晰、幽默风趣的任课教师往往更受学生的喜爱,也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反之,如果授课教师水平不过关,或者教学缺乏主动性,对医学生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医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全科医学学科知识一旦被教师错误的理解并灌输,必然会破坏医学生知识学习的完整性、科学性,制约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 2 “导师式”全科医学教育培养模式
如果说全科医学教育的“课堂授课”是群体性大课堂培养模式,那么,导师式是将医学生群体分解为个体单独进行培养的模式。在国外,1名全科医生的培养至少安排 3名导师 ( 1 名综合医院医生、1 名社区机构医生、1 名护理专业人员)[2]。在国内,因为教学资源的限制,绝大多数医学院校并不具备“三对一”“一对一”培养全科医生的条件,教育培养模式主要以“一对多”为主。尽管如此,“一对多”模式依然能够带来良好的培养效果。首先,全科医学导师式更容易树立导师在医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拉近导师与医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导师更容易将全科医学知识传输给医学生,医学生也更容易学习、接受、模仿导师传递的全科医学知识技能。其次,导师还可以使医学生参与自己的全科医学科研活动,和医学生面对面交流探讨全科医学知识和理念,共同完成相关实验或论文写作,使医学生在学习中获取拥有成果的乐趣,树立为全科医学事业奋斗终生的远大目标。第三,人际关系指导。现实生活中的全科医生从来都不是单独行医的赤脚医生,全科医生是基层社区医疗机构的核心成员,全科医生全面开展工作事实上需要一个团队的支持。全科医生在行医过程中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这些关系既包括医患关系也包括医际关系,处理这些关系需要全科医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因此,培养医学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能力非常重要,导师式培养模式恰恰有利于培养医学生拥有这些能力。导师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可为医学生树立医者仁心、立德爱人的崇高表率,帮助医学生克服处理人际关系的恐惧与陌生感,端正其服务态度。第四,学业督导。由于高中学习阶段的高度紧张,许多医学生进入大学阶段思想懈怠,学习动力不足。加之需要学习的全科医学知识体系庞大,医学生很容易陷入倦怠状态。导师式教育培养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导师可以通过师生双向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学习情况,特殊情况下及时给予医学生鼓励、安慰、提醒或批评,引导和帮助医学生保持积极上进的学习状态。
1.3 “团队式”全科医学教育培养模式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学者Michaelsen教授曾提出以团队为基础的 TBL 教学法概念[3]。Michaelsen教授成为较早运用小组方式进行医学教育方法探索的学者之一。当今时代,团队式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医学院校教师通常采用的教学模式之一。团队式全科医学教育模式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教师把整个班级的医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研究方向形成学习团队。教师把需要学习的全科医学知识分解成若干个专题,每个团队围绕不同的专题预习概念、收集资料、找出规律、提出问题;第二阶段,教师检查、测验医学生团队对专题的学习掌握程度,或者发动团队与团队之间相互检查,最终确认所学专题知识已经被熟练掌握;第三阶段属于实践运用阶段,要求医学生团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因为条件限制,绝大多数医学生并不能随时进入医院。但是教师可以利用临床案例,让医学生团队利用所学知识展开“集体会诊”,提出集体的诊疗思路。团队式全科医学教学模式的实施也存在一些困难。例如,医学院校的优秀医学教师大多数既从事医疗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工作任务繁忙。而组建医学生团队劳心、费力、耗神,稍有疏忽便会造成重点不突出、教学不系统、效果不明显的后果。但是团队式全科医学教育模式总体上能够培养医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表达能力,激发医学生学习全科医学知识的兴趣,引起医学生对医疗卫生职业的向往,其积极作用不容忽视,值得广大全科医学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研究。
1.4 “人文式”全科医学教育培养模式
全科医学教育的“人文式”模式主要是指针对医学生进行社会学、心理学、医学史等医学人文方面的学科教育。合格的全科医生不仅仅是医术高明的医生,还应该是掌握丰富的人文学科知识,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医生。尤其是在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当今时代,全科医生要学会融洽医患关系,擅长关爱、尊重、理解患者及其家属,能够在紧张的情况下缓解并安抚患者及家属的激动情绪,具备处理一般医疗责任事故的能力。做好这些临床诊疗的“外围工作”,有时候比治疗本身还重要,需要临床医生拥有丰富的医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积淀。因此,在校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不能仅仅是医学知识教育,还应该包括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医学人文教育和社会科学教育。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教育主要有三种途径:第一,通过医学专业课任课教师开展人文教育。这种途径并不是专门的人文教育,而是伴随着医学教学过程进行的教育。例如任课教师在案例教学分析中阐述人文哲理,在梳理医学文献时讲述医学发展史等。第二,成立专门的医学人文教育研究机构,通过专门的医学人文或社会科学专任教师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管理技能和社会素养。据调查,几乎所有的医学院校都设置了医学人文和社会科学教育二级机构。如何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成为这些专门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第三,按照教育部规定本专科教学大纲对医学生实施社会科学知识教育,最典型的当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涵盖了社会科学领域的绝大部分主干内容,对于提升医学生的医德素质、思想修养,掌握社会发展运行规律具有重要的作用。学好这些知识,对于医学生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承担全科医生应尽的社会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1.5 全科医学教育的社区实践模式
培养全科医生不能只在“象牙塔”里进行,医学生应该学有所用、惑而再学,及时走出校门与外界沟通,由此形成了全科医学教育的社区实践模式。此种模式下,医学院校专门为医学生设计社区实践课时,成立专门的社区实践组织领导队伍,指导医学生参加社区实践。一般情况下,带队教师会把医学生带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通过门诊观察社区全科医生如何处理不同患者的复杂病情,如何处理医患关系,切身感受全科医学工作者的职责和任务。医学生可以主动帮助社区全科医生承担一定的护理患者工作,及时检查和观察患者病情,随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发现问题及时向社区医生汇报,并做好日常记录。返校之后,医学生相互沟通自己的所见所闻,请老师帮助分析一些案例病情及处理手段。教师汇总社区实践过程中处理和解决的相关问题,由医学生集体讨论提出相关解决方案,进一步检验社区实践效果。总之,全科医学教育的社区实践模式和传统的灌输模式不同,该模式可以使医学生对所学的书本知识应用于实践,使教育更贴近实际生活,使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医学生在社区全科医生的指导下直接面对患者,接触疾病,使医学生在全科学习中不敢有丝毫懈怠,责任感大大增强,同时也提升了医患沟通能力。然而,在人们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医患关系高度紧张的当今时代。一些社区全科医生和带教老师往往不敢把过多的具体工作安排于医学生处理,使得社区实践模式培养效果大打折扣。
2 讨论及建议
当今时代,规范化培养全科医生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成为国家重点推行的常规性政策。全国各医学院校进行了深入实践和探索,形成了上述各具特色、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和方法。然而,全科医学相关专业毕业生的素质状况以及基层社区全科医生队伍的素质状况仍然不尽人意。这说明当前的全科医学教育模式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一是全科医学师资力量薄弱。许多医学专业教师长期稳坐在“象牙塔”里,自身缺乏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缺乏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经验,不能具体和有针对性地指导医学生全科学习。二是全科医学教育培养模式比较单调,培养全科医生和培养普通医学生在教育模式上差别不大,特色不够明显。三是传统的“满堂灌”课堂教学仍处于绝对优势主导地位,全科医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四是全科医学相配套的课程建设相对落后,许多医学院校没有使用权威的全科医学教材,全科医学生和普通临床医学生在课程设置上基本一致。五是医学院校普遍重视医学专业课的课程设置,轻视或忽视人文课程对全科医学生的培养和教育。有的领导甚至认为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对于培养全科医生可有可无,对人文社会学科的教师在职称、福利等方面采取压制态度,严重损害了医学院校人文社会学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六是全科医学生的社区实践课时偏少。许多医学院校担心“出问题”“有纠纷”而刻意压缩全科医学生的社区实践课时,有的带队教师在社区实践之前对学生“约法三章”,限制全科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导致社区实践教育培养模式达不到预期效果。七是政府和学校对全科医学教育的投入不足。因为经费不足,许多实验不能做,一切需要花钱的教学项目一律不审批。
对于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首先要加强全科医学的师资队伍建设。政府可以严格审查教学基地和全科医学师资资格,并在医学院校引进高端人才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各医学院校应该培养拥有专业全科医学的理论师资队伍和社区医生队伍[4],专门遴选实践经验丰富的优质师资配备到全科医学教学中。其次,全科医学教育培养模式要突出特色。培养全科医生和普通临床医生存在一定的差别。医学院校需要准确理解全科医生将来为社区服务的宗旨地位,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教育模式来推动教学。第三,医学院校需要高度重视人文、社会学科对于培养全科医生的重要意义。医学不仅是一门科学,它还是一门 “人学”[5]。不要片面强调学科界限,鼓励医学生学会融会贯通,擅长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以培养综合素质为目标。第四,改革“灌输式”教学,提倡“兴趣”教学。例如,可以通过案例讨论、辩论赛、知识竞答、临床社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的能力[6]。第五,设立全科医学教育培养特色项目。鼓励全科医学相关教师积极申报立项并配备资金,广泛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研究。
[1] 王以新,廉京雷,杨杰,等.我国在校医学生全科医学教育的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3):1552-1555.
[2] 高力军,吴群红,郝艳华,等. 发达国家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继续教育,2014,28 (1): 58-59.
[3] 魏红蕾. TBL教学法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研究现状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7) : 128-129.
[4] 吕慈仙,李学兰.国外全科医生培养方式及其对我国高等院校的启示[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 (8) : 779-782.
[5] 何昆蓉.论全科医生制度下的医学人文教育[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31 (4) : 291-293.
[6]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我国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成果报告[J].大学(学术版),2012,7 (4) : 84-89.
DiscussionontheTrainingModeofGeneralPracticeEducationinContemporaryMedicalCollegesandUniversities
SIQingyan
(InstituteofMedicalHumanities,TaishanMedicalUniversity,Tai’an271000,China,E-mail:si.qingyan@163.com)
At present, the training mode of general practice education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mon and personality. Although there is a great change in the form of “classroom instruction”, it is still one of the main modes of training of general medical education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addition,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xplore the mentor type, team type, humanistic type, practice type and other general medical education training mode. A variety of training mode has accumulated a lot of valuable experience and achievements, bu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Currently, the overall quality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in our country has yet to be improved and the training mode of general medical education needs further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eneral Practice Education; General Medical Practitioner; Training Mode
R-192
A
1001-8565(2017)07-0914-04
10.12026/j.issn.1001-8565.2017.07.28
*本文系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基金项目:社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编号:15YJCZH143);2015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人口老龄化对山东省社区卫生的需求与对策研究(编号:J15WE23)阶段性成果之一
2017-02-20〕
2017-05-08〕
〔编 辑 曹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