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教育思想及其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启示
2017-01-19马文萍靳凤凰
马文萍+靳凤凰
摘 要:杜威的教育思想包括兴趣教育思想、民主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思想以及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等。这些教育思想对于中国的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不断完善,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启示如下:注重学生兴趣的发挥;注重平等思想的渗透;重视学生优良品德的培育;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关键词:杜威教育思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2-0221-02
杜威的教育思想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重大意义。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因此,必须改进教学模式,积极吸取杜威的教育思想,促进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杜威认为教育分为三部分:儿童即教育的基础,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学科和学校即教育的工具,教育不能离开学校和学科而独立存在;社会即教育的目的,教育最终要回到社会生活中,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教育要将这三者紧密结合。杜威的兴趣教育、民主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以及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适应了我国教育改革的需求,有利于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对于培养“四有”新人有重要意义。
一、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认为教育有两个必要性,即“生”和“死”,当人类生下来的时候,不能独立,必须依靠他人,依靠父母,受父母的言语和行动的影响,所以需要教育;当人死的时候,不能把生前的一切知识和经验带走,必须留给子孙后代,否则就会造成文化的流失。所以,人类的生和死都不能离开教育而存在,必须依赖于教育,教育是我们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必须得到重视。
1.注重发展性的兴趣教育思想
杜威认为,兴趣是某个人对某种特定事情的心理反应及活动,是个人对这种反应所持的一种态度[1],是一种无意识的反应形态。兴趣教育思想是指学生对活动的了解和看法,在这个活动中,采取一些激励手段使学生对活动感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好。杜威主张使用游戏、活动和工作等方法来调动主体的积极性,通过游戏等方法使学生设身处地地投入活动中,增加课本之外的知识,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处于中心位置,由自己决定自己的角色。在比较宽松的活动氛围中,学生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对于他们养成一种团结互助互通的精神有重要作用。
2.自由平等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
杜威指出:“民主就是自由平等。”[2]教师要在课程与教材的设计、教学过程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中体现民主的思想。自由要求学生有自由的思想、自由的表达、自由的交流和自由的探究,而民主就是照顾到每个人的利益,让所有受教育者都要参加到社会活动当中,并从中使其获益。平等就是指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处于同一地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杜威主张学校即社会,学校实施教育的目的就是为未来社会造就更多的有用之才,让社会形成人人都能尽职尽责的良好氛围。
3.知行统一的道德教育思想
杜威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道德教育,就是让学生将自己的本能和社会联系起来,使个人养成内在的思想和愿望等方面的习惯。养成这种习惯需要三种方法:一是虚心,虚心就是破除骄傲自大、自私自利、有成见的观念和心理;二是诚实,即承认事实的价值,承认知识的灵活性;三是责任心,即道德教育要求个人既要做事有责任,又要对自己所做事情的结果负责[3]。而这些思想品德和人格的形成与完善最终也是服务于社会的,从知识、情感和能力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他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因而,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主张一方面发展人的个性,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养成个人的知识情感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关注社会生活,为社会尽忠,做出贡献,达到知行的统一[4]。
4.教育即社会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杜威指出:“教育并不是生活的准备,教育就是生活。”[5]杜威在吸取皮尔斯和詹姆斯的实用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将实用主义思想应用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使实用主义达到顶峰。杜威认为“认识就是行动”,即认识就是应付环境的活动,就是行动的工具,所以,也称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为工具主义。
二、杜威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杜威是20世纪亲临中国的大家之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一位教育家,他曾于1919年4月30日—1921年7月11日来华访问,在中国生活了两年多。杜威到达中国之时,正值五四运动前夕,中国的知识界极其渴望新知识与新学说。杜威所宣传的民主与科学的主张成了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他的改良主义思想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知识界。
1.影响了中国教育目的的确立
1919年10月,第五次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讨论教育目的问题时表示,新教育之真义是让人懂得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造就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教育者不应该通过某种方法来束缚被教育者,应该用平等而自由的眼光看待教学[6]。1922年,中国发布了七条有关学制的标准,均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有密切联系,每一条都包含着杜威的教育理念[7]。
2.影响了中国教育学制的形成
中国六三三教育学制的形成也受到了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8]。六三三学制体现的是学生的个性和社会的有机结合。中国新学制主张缩短小学学制、延长中学学制,并且设立高中职业科,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的普及,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另外,随着教育学制的不断完善,在人成长的不同时期,要求实施不同的教育制度,遵守不同的学制标准,整个过程都体现了教育的过渡性质。这也是我国教育不断吸取杜威教育思想成果的体现。
3.影响了教育方法的形成
设计教学法是杜威的学生创立的一种教学方法,他是在吸取杜威“从做中学”的思想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比较系统的教学组织形式[9]。这种思想在五四运动之后传入中国,对中国改变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4.对教育理论发展的影响
陶行知的“教学合一”的思想理念就是受到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而形成的。陶行知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应用于中国的具体实际,经过不断地改造,形成了自己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对近代中国产生重要影响[10]。这种思想有利于教师树立与学生平等的观念,并且使教师最大限度地照顾到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杜威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改革传统的教育方式,但依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现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只是瞬间记忆,甚至有的同学听课只为了应付考试;一些教师不能平等对待学生,对部分差生另眼相看,同时不能正确处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给部分学生造成心理上的阴影。面对这些问题,杜威的教育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启示。
1.注重学生兴趣的发挥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兴趣的发挥对于提高一个人的学习成绩有重要作用。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是教育效果的体现者,要想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必须改变传统的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组织活动,一方面把学生的主动性调动起来,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自己的角色,这样对于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和所学知识的结合有重要作用。
2.注重平等思想的渗透
首先,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应在课堂中得到尊重,教师只不过是比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在教育面前,教师要怀有一种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其次,教师应该把学校、课堂当作社会的一部分,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和能力。
3.重视学生优良品德的培育
杜威认为,人的行为的产生是其品格的表现,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获得的。因此,道德教育并不是对于某些善良品格的培养,相反,道德教育是培养人的行动力量的品格,是形成人在实践中的高尚品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对真理的肯定。教师要着重从知识、情感和能力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不仅要教授学生学习一定的理论知识,而且应辅之以情感活动,并且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实现知识、情感和能力的相互统一。
4.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杜威指出:“教育并非是传授与习得的被动过程,而是主动、有建设性的过程。”[11]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满足不了学生多样化的要求,而且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对此,我们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知识的输入,让学生对所学问题有全新的认识,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随后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应该直接把答案告知学生,应该让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傅煜平.论杜威兴趣教育思想及其对学生管理的启示[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2]杜威.人的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3]康桥,秦悦.亲历中国丛书·杜威:教育即生活[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
[4]程焱.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对高校德育的启示[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0.
[5]杜威.杜威文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7]吴健敏.杜威的教育思想对20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影响[J].教育评论,2002(6):58-60.
[8]周洪宇,向宗平.杜威教育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59-65.
[9]祁玮.杜威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影响[J].教育研究,2008(9):158-159.
[10]刘梅梅,陈云奔.杜威教育思想的价值取向[J].教育评论,2013(1):159-161.
[11]王敏.杜威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南方论刊,2010(5):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