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解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研究

2017-01-19王广辉

机构与行政 2016年12期
关键词:大班额机构编制基础教育

王广辉

近期,兰陵县编办针对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开展了专项调研,发现了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产生的原因,积极探索解决问题措施,努力推动问题有效解决。

一、兰陵县中小学校基本情况和大班额现状

(一)兰陵县中小学校基本情况。兰陵县现有普通中小学校62所,其中,高中4所、初中28所、小学2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泉山实验)1所,另有民办学校20所。截至2015年底,全县中小学在校生共21.51万人,其中,小学14.8万人(民办学校2.22万人,占15%)、初中4.7万人(民办学校1.35万人,占29%)、高中1.6万人、职业教育3854人、特殊教育252人。

(二)城区中小学校大班额问题现状。1.小学情况。兰陵县县城主城区现共有7所公办小学。2015年底,各小学共有227个班级,在校生20929人,平均班额93人(部分年级、班级班额超过100人),超大班额(指每班66人及以上)比率达100%。再加上县实验小学、县第二实验小学、卞庄街道第一小学学校场所狭小、校舍紧张,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群众反映强烈。2014年暑假全县招收一年级新生2.51万人,2015年达到了2.83万人,按目前各项数字综合推算,2016—2018三年全县每年小学一年级入学人数均超过2.6万人。依据国家、省定班额(45人)标准,目前,城区小学学位缺口10669个,到2017年还将增加3000个。

2.初级中学情况。兰陵县城区现有5所初中学校,在校生12647人、178个教学班,平均班额72人。其中超班额班数177个,比例达到99.4%。特别是新招初一班级72个,共计5440人,平均班额达到76人。我县自2009年开始小学入学新生大幅度增加,今年全县初一年级招收新生1.85万人,按目前小学生源推算,2016年六年级毕业学生2.55万人(比今年净增6000余人)、2017年2.67万人,以后约10年每年均达2.2万人左右,县内初中学校近几年将大幅度增加入校新生。按国家、省定班额(50人)标准,目前城区初中学校学位缺口3132个,到2017年还将再增加9000个学位缺口,如不加快扩增城区教育资源,大班额问题将越来越突出。

3.高级中学情况。兰陵县高中学段现有5所学校(含职业中专),目前兰陵一中、兰陵四中、东苑高级中学和兰陵二中4所公办高中学校共有在校生1.6万人,平均班额67人。按现有生源情况测算,2017年,县内初中毕业学生达到1.55万人,自2018年开始,后推10年以上,全县每年初中毕业学生将不低于2万人(部分年份达到2.4—2.6万人)。而现有高中学段(含新建职业学校)学校每年满额招生能力只有8000人,与初中生源增长的趋势和学生就读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若不加快扩大高中及职业学校办学规模,将广泛影响到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三)乡镇农村学校大班额问题现状。2015年底,兰陵县乡镇(除驻城街道)驻地公办中心小学共23所,班级471个,在校生32123人,平均班额69人,超班额班数444个,超班额班数比例94.3%。特别是长城、兰陵、磨山、向城、大仲村、庄坞、鲁城等乡镇驻地中心小学平均班额超过70人。另有部分村级小学由于师资缺乏、校舍不足等原因,不得已采取了合班的办法,造成了大班额问题。

全县共有乡镇驻地初中学校24所,班级数403个,平均班额51人,其中超班额班数178个,超班额班数比例44.2%。特别是南桥、鲁城、兰陵、长城、向城等镇初级中学班额超过70人。随着以后初中生源高峰的来临,乡镇初中学校将受校舍、师资等因素的影响,大班额问题会更加突出。

二、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原因分析

造成兰陵县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突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而言,大致可以概括为五个“不”。

(一)教育建设基础不足。近年来,因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建设水平提高、城镇化规模扩大、住房制度改革和商品房建设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包括乡镇工作人员)均陆续在城镇购房居住,或者是改善居住条件,在外地务工、经商人员受传统观念影响大都返乡购房,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镇务工、经商并购房定居,直接造成了城镇人口的大量增长,自然带来了城区中小学校生源的急剧膨胀。另一方面,尽管近几年兰陵县委、县政府全面加大了城区学校建设力度,但由于学校建设历史欠账多,更跟不上县城居住人口扩展速度,造成了城区教育资源严重不足,而外出经商务工人员为解决留守子女就学问题,纷纷到县城购房以便子女就学,也进一步加大了城区中小学校大班额问题的形成。

(二)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近年来,兰陵县尽最大努力加大教育投入,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薄弱学校改造,城区学校建设发展取得初步成效,教育整体水平明显提升,但部分乡镇及偏远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仍然面临挑战,部分乡镇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学质量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异,乡镇中小学依然存在教育基础薄弱、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加之社会重视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学生家长追求优质教育的需求和望子成才的心情日益强烈,不少家长为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采取购房、租房或进城务工等方式将子女送到条件更好、质量更高的学校就读,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城镇中小学校大班额问题。

(三)部分学校教育资源严重不足。近年来,兰陵县投入了巨额财政资金实施了校舍危房改造工作,全面消除了学校危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提升。但由于前几年只是局限在就危房改校舍,建设了大面积的平房,而相当一部分学校场所狭小,基本上没有建设空间。特别是按照学校标准化建设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功能室设置要求,教学用房严重不足,不仅学生就餐和住宿条件差距较大,而且不得不采取合班并级的形式实施教学。

(四)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不足。2011年以来,兰陵县连续实施了两个“千名教师补充计划”(2012—2014、2015—2017),并通过引进高学历人才和县外在职在编教师等方式,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截止2015年底,兰陵县共补充教师1391人,减去退休等减员的1187人,近五年实际新增教师204人。但由于生源数量大幅增加(中小学在校生2015年比2010年增加4.8万人),全县教师短缺问题仍然非常严重。

目前,兰陵县各个学段学校教师队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年龄结构不合理、学科不配套等问题,小学尤为突出,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且老龄化现象严重。全县小学教师队伍中,50周岁以上的共计1752人,占小学教师总数的33.6%。同时,全县小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教师缺口较大,无法满足“开足开齐课程”的要求。初中学校中,教职工总体相对充足,部分学校教职工超编,但仍然存在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学科不配套等较为突出的问题,另外,部分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如英语、物理等)教师需求较多,随着初中生源大比例增加,师资缺口会突出加大。

近年来,通过高学历人才引进工作,兰陵县4所公办高中学校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学科不配套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但由于初中毕业人数在近几年内将持续增长,各高中学校也面临较大压力,必须通过高一招生扩班、新建高中学校等加以解决,而这些都需要尽快补充高中学校师资力量。

(五)学校管理不够科学。一是部分学校在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教师整体工作效率不高,特别是还存在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图书室、实验室、微机室管理等非教学工作,甚至直接从事后勤服务工作的问题。二是学校之间教师交流机制不畅,特别是部分初中学校因生源不足导致师资力量暂时富余,但向同一乡镇小学或临近乡镇师资匮乏的学校交流不畅,甚至无法交流。

三、解决城镇中小学校大班额问题方法探寻

(一)全面推进发展。政府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要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市关于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要将教育发展摆在与经济社会同等的地位,通过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科学规划发展蓝图,全面保障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政府要多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在县级财政盘子中确定一定比例的教育投入资金,并将新建、改扩建学校建设项目纳入重点工程管理,确保新建、改扩建学校的按规划完成。政府也要积极转变发展理念,创新教育发展融资渠道,大力争取省、市财政投资实体对口支援县级财政投融资公司支持学校建设。同时,也要积极利用好省、市政府贴息政策。

二是加大城区学校建设。按照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依据人口结构、学龄人口变动趋势和计生政策调整等政策变化情况,统筹考虑现有教育资源状况、地理环境、交通条件、中小学服务半径、建设标准和教学保障能力等因素,调整完善城镇普通中小学校布局建设规划,着手扩增城区教育资源,合理布局新建部分中小学校,有效减轻现有城区中小学生源压力,切实解决城区中小学大班额问题。

三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加强乡镇中小学建设,不仅要加强学校硬件建设,积极建设规范化学校,更要加强学校软件建设,特别是通过开展名优教师乡村学校支教、乡村教师到城区学校以教代训等方式,大力推进乡镇中小学软实力提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解决学生家长舍近求远到城区择校的问题。

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政府要制定中长期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确定每年需要充实增加教师的具体目标,在严格遵守好中央关于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要求下,攻坚克难,盘活编制资源,多渠道引进教育人才,全力充实教师队伍,同时,也要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质量。

(二)内部深入挖潜。教育主管部门要健全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提高学校科学管理水平,通过不断提高学校教学效率、管理体制改革、畅通教师正常交流等措施,从学校内部深入挖掘潜力,推动中小学校“大班额”问题解决。

一是全面提高学校管理科学化水平。明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在教师管理上的职责界限,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大力发挥学校作为事业单位独立管理的积极性,充分赋权,也要严格落实责任,充分发挥好学校每一名教师的工作效率,坚决杜绝学校养懒人、闲人,甚至存在吃空饷的现象。

二是推动中小学校去行政化改革。在学校教干管理上,教育部门逐渐向党政干部管理思维靠拢,存在部分学校教干脱离教学岗位,甚至部分人员临近退休被提前安置到空闲岗位的现象。在教干管理工作中,要切实转变管理理念,优化管理机制,让教干成为首先是教师的管理者。

三是建立教师正常交流机制。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会同机构编制等部门,结合教学任务、生源变化等因素,每年秋季学校开学前,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内动态调整各中小学校编制,根据编制调整情况在全县范围内及时交流教师,避免出现师资力量余缺不均的现象。

(三)外部配合推动。组织、机构编制、财政、人社等部门根据职责分工,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着眼,全力配合,积极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作为机构编制部门,在工作中,要树立为教育事业发展积极服务的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盘活机构编制资源,加大对中小学的倾斜力度,推动教育资源不断优化。一是在机构上全力支持。机构编制部门从现有事业单位限额内,通过优化事业单位设置、事业单位改革等途径,收回部分事业单位机构,建立机构“蓄水池”, 集中用于城区中小学校新建的设立、编制调整、教师考选等各项工作。同时,预留出部分机构作为下一步解决城区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的重要保障。二是编制上大力保障。将中小学校用编优先保障制度作为一项重要制度严格执行,在“空编即补”的基础上,按照“退补相当”的原则,统筹空编盘子,全力支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四)创新开源办法。积极开拓创新思路,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大胆探索,实施政府购买服务、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等措施,努力推动“大班额”问题解决。

一是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拓宽中小学教职工补充渠道,探索将学校教辅人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解决,空出编制用于补充专业技术人员。同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拿出少量的教师岗位,用于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部分毕业大学生、硕士研究生等,有效补充教师队伍力量。

二是鼓励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要将民办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有益补充,将民办学校纳入教育管理整体范畴,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按照国家政策规定,研究制定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优惠政策措施,探索灵活的融资方式,支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社会力量和公办学校建立学校联盟、名校办分校等方式新建中小学校,综合施策推动中小学校“大班额”问题解决。□作者系兰陵县编办主任 E:ZY

关键词:中小学 大班额 基础教育 机构编制

猜你喜欢

大班额机构编制基础教育
《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释义
机构编制实名制与档案管理
网通政务新浪潮 共话机构编制新未来
——2017年第一期机构编制部门信息化专项培训班(领导力班)顺利举办
大班额背景下幼儿户外活动有效评价之我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大班额“瘦身”良方何在
大班额“瘦身”良方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