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伤口,百姓的伤痛
——读《采访本上的城市》
2017-01-19谭雅宁
谭雅宁
城市的伤口,百姓的伤痛
——读《采访本上的城市》
谭雅宁
“在地球上还有十多亿人吃不饱肚子的时候,汽车正在从人类的口中夺食。”——《采访本上的城市》
在中国的各个城市,又宽又直的马路越来越多了,也许这一现象又会成为小学生作文里歌颂祖国日新月异变化的题材。但是,人行道和宜人的活动场所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宽阔气派的休闲广场,却怎么都找不回从前那种随意亲切的味道。
所以我一直不怎么喜欢当初给巴黎作了相似设想的柯布西耶。尽管我也觉得萨伏伊别墅很漂亮,但每每看到他的巴黎大规划,都觉得是个笑话。机器永远不能代替人性,那些大尺度的“理想城市”也远远无法弥补给生活方式造成的破坏。
北京早期的“路网”本来就是适合步行的尺度,而现代交通的发展让它显得不合时宜起来,在这样的让步中,开车的红绿灯少了,但小尺度的生活乐趣也少了。以前的胡同里,小孩儿喊一嗓子就能招来玩伴。那一砖一瓦都是记忆里精美的画面。现在,我们以行车的速度欣赏路边的建筑,精致的建筑越来越少了——即使它们精致,也被随着汽车高速移动的目光忽略了。城市的画面在快进模式下顿时灰暗了起来。
建设汽车的城市还是人的城市,这是一个需要智慧才能双赢的问题。被汽车占领的城市——这个伴着发动机轰鸣声的“美国梦”,也许并不是一场好梦。
一个城市有新领导上任,那么它很可能会遭遇大规模的重新规划,大马路,大广场,大摩天楼……恨不得拆了旧城再建个新城。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火常常把城市烧的如同刚经历了大地震一样,拆得满目疮痍。这样的拆除与重新规划,不是为了让居民过得更好,而是让领导的政绩更显赫。规划师终究胳膊拧不过大腿,于是一个个“看上去面光光,住进去心慌慌”的新城市就这么“诞生”了。
城市的伤口,流的是百姓心里的血。漂亮的效果图下面,覆盖的是无钱无权的平民们的生活。除此之外他们一无所有,那图上的新生活不属于他们——他们在房价和摩天楼试比高的城市,被赶出原来的住处。他们拿着一点点可怜的拆迁费几乎无家可归、无路可走。一个大大的“拆”字,伤透了多少人的心,阻断了多少人的活路。有些住了一辈子祖宅的老人,竟因为祖宅被拆毁而气得撒手人寰。那片盖起了高楼大厦的土地,里面渗透了多少人的血泪。
3DMAX渲出来的虚幻,无情地粉碎了无数人赖以生存的现实,哪怕这现实并不完美。洋人一句话一笔图,就能让决策者拍手叫好,置中国建筑师、规划师的中肯建议于不顾,连CCTV的设计者库哈斯都说,像他这样肆意“发挥才华”的机会也只有在中国能得到。现在到底是什么年代呢。以人民的幸福生活换领导的政绩,这就是今天城市承载的使命吗?城市到底属于谁?
北京为奥运会而骄傲,也为庞大的奥运场馆而骄傲。然而关于北京城市的宣传片,最打动人的依然是金碧辉煌的古建筑,以及苍翠绿树下生机盎然的胡同生活;那些摩天楼、立交桥充其量只是证明“别人有的我也有”罢了,但城市最吸引人的,依然是它独有的个性。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灵魂所在、让本地人热爱又吸引游客的,依然是随着历史积淀下来的城市风貌、城市肌理,以及发生在其中的生活。可是如今这样的地方越来越少,原本大片的历史风貌区拆得只剩几座孤零零的文物保护单位,曲高和寡,旧城区原有的韵味不再。站在景山顶上向东望去,只有一道杂乱的天际线,那些摩天楼并不激动人心。只有转头看见的故宫琉璃瓦,以及那些小小的灰色屋顶,让我觉得我在北京。只有它们是不可复制、推倒后无法重来的。那是一种生活,城市本该是生活的容器。
老舍在《想北平》里说出了北京处处有空地的好,许多城市所具有的亲和力,也与户外空间的宜人有关。我永远都会为走在西四的胡同里,或是国子监成贤街树荫下而感到幸福。去年11月,三联出版了一本名为《树之声》的书,是一位日本人遍访北京的古树名木之后整理的记录,虽然有点贵,我还是毫不犹豫地将它买下。曾几何时,奶奶家院子里那棵大枣树在商务区的建设中轰然倒下,我怕这本书上记载的古树也不能被政策保护一辈子。我相信,北京的一部分灵魂,真真地生长、流淌在它们之中。我祈祷这种流动,永远没有中止的一天。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人,当年为保护胡同奔走呼号的华新民是法国人,我们的努力在哪里呢?还是我们反而迷失了方向?
王军曾经说:“北京大规模地拆,拆得都没有了底气。”这话听得我格外心痛。
某一期《新周刊》盘点了中国城市的十大败笔——强暴旧城、疯狂克隆、胡乱“标志”、攀高比傻、盲目国际化、窒息环境、乱抢风头、永远塞车、“假古董”当道、跟人较劲。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城市里找到一多半这样的败笔吧,可是又无力改变什么。
我喜欢《采访本上的城市》,佩服作者敢说真话、摆事实,也对书中提到的很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专家崇拜不已,他们曾阻止了许多错误的发生。
也许几十年后,会有另一本回顾中国城市建设的书,我不希望它只是一本血泪史。现在的这本书,不知道那些掌控着城市发展命运的人会不会看到它。希望这样的书带来的不只是哀叹,而是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