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设备维修管理的主要方法分析

2017-01-19汤飞江苏省国营新洋农场医院江苏盐城224314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4期
关键词:故障人员医院

汤飞 江苏省国营新洋农场医院 (江苏 盐城 224314)

CT设备维修管理的主要方法分析

汤飞 江苏省国营新洋农场医院 (江苏 盐城 224314)

在新形势下,科技飞速发展,各类新设备应运而生,不断被应用到医院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在医院日常运营中,CT是其必不可少的核心设备,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以及经济效益地提高紧密相连,CT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因此,本文作者客观分析了CT结构和原理,探讨了CT设备故障以及维修管理主要方法。

CT设备 维修管理 主要方法 分析

1.CT结构和原理

站在客观角度来说,CT由多种元素组成,比如,探测系统、影像学显示系统、计算机系统,各具特点,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就其工作原理来说,在CT球管作用下,X线光束顺利射出,便可以对人体各组织进行扫描,再借助检测器,将所接收到的一系列扫描射线生成所需的信号,最终,呈现出CT图像。就CT机器来说,出现于1972年,主要用来诊断颅脑疾病,1976年,已被应用人体各部位诊断中,可以说,这是放射学上,一次质的飞跃。CT设备建立在X线机基础上,作用到临床医疗诊断,可以最大化提高X线检查分辨整体水平,和普通X线机相比,能够更加客观、准确地“分辨、诊断”患者病情,便于医生对症下药,及时治疗患者,使其早日康复[1]。就我国而言,20世纪70年代,CT设备已逐渐应用到医疗工作中,极大地提高了医疗工作整体质量,为提高医院运营效益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2.CT设备故障与维修管理主要方法

2.1 CT设备故障

在CT设备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极易出现各种故障问题,必须全方位客观分析,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比如,射线管故障、高压电缆故障。在CT设备应用过程中,其射线管极易出现各种故障问题,比如,旋转阳极型故障,如果情况严重的话,会出现“不转、卡死”情况,一旦曝光,便会出现阳极过流等问题。同时,射线管灯丝也经常出现故障问题,灯丝熔断,玻壳破裂,出现“漏油、漏气、无法曝光”等情况,导致CT设备无法处于安全、稳定运行中。同时,在应用CT设备过程中,其高压电缆也经常出现各类故障问题,接头经常松动,出现各种问题,比如,欠压、打火。如果所购置的CT设备时间较早,其高压电缆、X射线球管有着较高的转动频率,长此下去,高压电缆将不断被磨损,出现短路打火问题,保险丝被熔断,导致CT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大幅度增加CT设备运行成本,必须做好CT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有效防止各类故障问题频繁出现,延长CT设备使用寿命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其整体运营效益[2]。

2.2 CT设备维修管理主要方法

2.2.1 合理判断各类故障

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医院要根据CT设备运行情况,根据以往出现的各类故障,制定合理化的维修方案,安排专业维修人员,综合分析各类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客观判断各类故障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确保故障CT设备在最短的时间内正常运行。由于CT设备运行中,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在检测故障CT设备之前,维修人员需要多角度客观分析其人为与环境因素,便于在最短时间内找到CT设备出现故障问题的根本原因。在分析人为影响因素过程中,维修人员可以询问CT设备操作人员,全方位客观把握CT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问题,有是出现故障问题后,其严重程度,看其是否是因操作人员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所引起的。在此过程中,维修人员要多角度客观分析CT设备硬件是否出现较为明显的损伤,是否出现各种异常情况,判断CT设备故障的基础上,采用正确的方法重新启动CT设备。如果CT设备硬件不存在损坏,反复操作后,CT设备可以正常运行,则说明CT设备故障极有可能是因为操作人员操作失误所造成的。在分析环境影响因素中,维修人员要根据相关规定,全方位仔细检查CT室内的温度、湿度等,对CT设备进行必要的检测,看其元件是否是发热、电源是否出现“过压、过流”现象,一旦确定好影响因素,维修人员要第一时间采取可行的措施有效解决CT设备运行中出现的故障问题,有效防止故障问题进一步扩大,避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3]。

2.2.2 细致检修CT设备,做好测试工作

在检修过程中,检修人员一定要全方位仔细检查CT设备各部位,看其螺丝、电路板是否出现松动,电缆、插件是否散落,一旦发现存在隐患问题,要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有效延长CT设备使用寿命。在此基础上,维修人员要做好测试工作,要采用多样化的专业测试仪器设备,比如,万用表,客观测试CT设备性能。具体来说,维修人员需要借助电路图等,客观测试电压,比如,初级电压、输出直流电压、信号电位,仔细检测保险丝、电缆线、半导体元件等。维修人员还要注重对CT设备开关电源的检测,将其电压、电流有效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看其元器件是否被击穿,准确定位CT设备出现故障的具体问题,科学解决的基础上,确保CT设备电源电压正常[4]。

2.2.3 做好CT设备预防维修与数据调校工作

在CT设备运行过程中,医院要全方位正确认识CT设备预防维修工作,要将其放在关键性位置,制定合理化的预防维修计划,有效指导实践工作。医院要要求维修人员定期按照相关规定全方位仔细检查CT设备元器件,准确把握损坏零部件磨损规律的基础上,客观记录检查结果,最大化缩短故障CT设备的停歇时间,减少CT设备维修工作量的基础上,使其得到最大化利用。此外,在检修CT设备过程中,维修人员要优化利用标准设备,科学测试CT设备需要调试的部位,对其进行合理化调整、校准,避免出现多次调整现象,最大化降低对CT设备的损坏程度,将CT设备数据调校工作有效落到实处[5]。

2.2.4 做好CT机房清洁工作

在管理CT设备过程中,设备管理人员一定要CT机房清洁工作,要按时打扫CT机房,确保其干净,动态控制其环境温度、湿度等,避免其超出规定范围,影响CT设备的稳定运行,确保CT设备有着良好的运行环境。同时,设备管理人员要综合分析各方面影响因素,准确把握CT设备元器件的特点、功能、性质等,科学管理CT设备,避免其存在隐患问题,确保CT设备作用下获取的信息数据更加准确、客观。

2.2.5 优化CT设备管理制度

在管理CT设备过程中,医院要根据CT设备应用中出现的各类故障问题,优化完善已制定的设备管理制度,使其更具针对性、可行性,有效指导CT设备管理工作。医院要制定可行的责任制,明确相关岗位工作职责,确保工作人员清楚自身在CT设备管理方面的权利与职责,有效防止“权、责、利”混淆,科学维修CT设备的基础上,加大对其管理力度,降低射线管故障等各类故障问题发生率。

3.结语

总而言之,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医院必须正确认识CT设备维修管理,要将其放在关键性位置,将CT设备维修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在维修管理中,维修人员必须全方位客观分析CT设备故障原因,细致检修CT设备,做好测试工作,做好CT机房清洁工作,优化完善CT设备管理制度等。以此,科学维修管理运行中的CT设备,有效提高其利用率,降低CT设备运营成本的基础上,促使医院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走上健康稳定发展的道路。

[1] 周长英.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设备工程, 2012,27(12):28-30.

[2] 李运, 罗静, 曾事伟, 等.探讨CT技师应该掌握的设备保养和维护技术[J].科技视界, 2016,6(19):54.

[3] 史锡强, 李刚.设备规程与维修标准的关系再造和管理实践[J].中国设备工程, 2015,30(2):50-53.

[4] 高士荣.现代设备维修管理方法浅析[J].四川水泥, 2011,17(3):87-90.

[5] 贺煦卉.CT故障的系统化功能化维修分析[J].电子测试, 2014,20(S2):131-133.

1006-6586(2017)04-0107-02

R197.39

A

猜你喜欢

故障人员医院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如何缴费
故障一点通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我不想去医院
奔驰R320车ABS、ESP故障灯异常点亮
萌萌兔医院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故障一点通
江淮车故障3例
为县级医院定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