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紫砂工艺与造型

2017-01-18顾顺娣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造型紫砂工艺

顾顺娣

摘 要:紫砂工艺术品之所以能成为艺术瑰宝,是因为它蕴含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在竞争激烈

的多元化文化框架中,紫砂器皿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中外紫砂艺术爱好者的目光。

关键词:紫砂;工艺;造型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5-0016-01

紫砂壶的产生和发展,是历代陶人和民间艺人以及各路文化人参与,不断创新的结果。经历朝历代相继相承,完成了紫砂壶传统造型的各大系列。回头看时大彬、陈鸣远、朱可心等各个时代的大师作品,不难发现,他们在紫砂壶的设计、创意与最终完成并定型流传,往往都借助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的基本造型,又加以艺术概括与整合,将壶的各大要素---把、流、盖、的子、壶身、壶支脚有机完美结合,最终制成高品位的紫砂壶。

一、紫砂的工艺手法

紫砂工艺陶是用“得天独厚”的陶土原料制成的,经过历代艺人的辛苦劳动,细心揣摩研究,以大自然为创作源泉,并吸收了中国其它传统艺术的特点,精心设计了各具特色的壶、盆、瓶等造型,真可说是方非一式,圆无一相。为了更好地继承传统技艺,不断丰富我们造型设计的新内容,对这些历史器皿造型再有一个粗浅的认识。作为紫砂壶造型,其工艺手法大致有三种:(1)自然形体造型;(2)几何形体造型;(3)筋纹形体造型。由点、线、面组成的主体与附件嘴、口、底、足、盖、的子等配置关系比例恰好,以及结构上的缓冲过渡、明暗面的技法处理、空间和实体所形成的虚实对比,都是值得悉心研究的。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优良传统,取其精华,以充实自己的设计构思,创作出更新的佳品。

二、紫砂工艺特点

紫砂陶的成型工艺主要是泥片成型法,按照它成型后不同的造型大致可分为“打身筒”与“镶身筒”两大类。“打身筒”的成型方法适用于圆器类紫砂壶器。过程主要是将泥浆打成泥片,放在转盘上用手工制成壶身,再将搓成的壶嘴、壶把粘结上去,再按照其造型制以壶盖,粘结上壶钮,使整器完整。“镶身筒”的成型方法适用于制作方器及形态奇特的壶器,制作方法也是将泥料打成泥片,按照设计稿,做成你想要的样子,依样裁成泥片,镶合而成。紫砂壶器的成型工具诸多,就不一一介绍了。根据紫砂成型方法的不同,所使用的工具也有所不同。手工成型的紫砂工艺在于泥坯表面的精加工,俗话说“三分做,七分光”。因为紫砂泥料本身较为粗糙,颗粒感很重,所以精加工时,十分重要。精加工的过程中,须用工具将坯体表面凸起的粗颗粒向下挤压,并将坯体通身休整平正光润。烧制后,紫砂壶器才会呈现精细光滑且具有颗粒感的质感。

三、紫砂壶的造型

紫砂壶的造型,是由其特殊的制作方法,即以手工成型为主的方法决定的。千百年来,经过紫砂艺人匠心独运的创造,创作出了千变万化的各种各样的壶形,并被总结归纳为光器、花器和筋纹器三个大类。其中花器又称自然形体类造型,它取材于自然界动植物的自然形态,并主要采用提炼取舍的艺术手法,将自然形态的东西,本质地、艺术地表现出来。花器壶的造型往往带有一些浮雕、半浮雕的装饰,模拟自然典型形态,本质地演变为壶的造型,如荷花壶、树瘦壶等。另外,在一些几何形体类壶上,选择恰当的部位,将典型的自然形态形象,本质地变化为壶的合理部件,如报春壶、竹节壶等。花货精品紫砂壶,要成功地表现模拟对象的形象特征,必须善于抓住其本质特征,表现自然形态最美的东西,并达到功能合理、视觉润美、触觉舒适和使用安全的原则。这就是要求花器精品紫砂壶做到“形”、“色”、“工”三者巧妙配合,惟妙惟肖,以美化人们的生活,陶冶人们的情操。所谓“形”,即壶的造型设计的精巧,不落俗套,独具匠心。紫砂技艺人员,要善于从自然界中选择有意义的动植物对象,选择其美好的本质部分,或形态美好,或寓意积极向上,或色泽畅心悦目,或能象征真善美。制壶人必须对自然界的东西慧眼识珠,认真挑选。同时,要善于的把选中的东西,从形体上的合理,向壶的形象融合,按照紫砂壶特有的形式美的原则,进行紫砂壶特有的形式美的原则,进行去粗取精的提炼加工,按照艺术美的原则,变形处理好。

实体与虚空间是指造型体本身与形体外形相对形成的空间。恰当的虚实对比有利于加强造型的特点和装饰性,是取得造型整体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壶把在壶体上回转构成的两形空间,若可呼应主体形状或其线条的特点,则可达到加强整体感的作用。又如:在壶底加上支脚,将壶体架空,加强造型下部的虚空间,或是在肩上架起提梁,增加壶体上部的虚空间,这些手法都是以虚实对比的原理以增强造型的气势。紫砂壶的造型虽然随着时代的变化更加的多样化,但仍然延续着传统的工艺,相信在未来会创造出更多更美的紫砂壶器。

参考文献:

[1]韩其楼.宜兴紫砂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猜你喜欢

造型紫砂工艺
新型废热锅炉的制造工艺
船舶上层建筑建造工艺探讨
浅谈宜兴紫砂艺术创作
赏工艺,看杰作再现
萧邦 探寻稀世工艺
美术审美特征论
汉代造型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发展问题研究
浅析“浙派人物画”的艺术特征
《读壶记》
紫砂壶估值的再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