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武术“三重境界”论绎

2017-01-18叶威武雷学会王岗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中国武术技击武术

叶威武 雷学会 王岗

摘要:以“技击说”或“体育说”为立场来认知和解读中国武术,既是对武术文化的误读更是对中国武术的不屑一顾,这种现状不利于中国武术更好地发展和传播。中国武术“三重境界”分别包括由“形”求“技”的第一境界:可触摸与可观察;由“意”达“境”的第二境界:可思考与可品味;由“术”入“道”的第三境界:可品味与可感悟。

关键词:中国武术;由“形”求“技”;由“意”达“境”;由“术”入“道”

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6)05-0048-06

Abstract:Many contemporary people cognize and interpret Chinese martial arts on the technical "attack theory" and "physical education theory", which is unbeneficial to Chinese martial's development and spread, as they are misunderstanding and scorn of Chinese martial culture. Based on this, we are required to develop a high awareness of culture and accurately cognize and interpret Chinese martial's cultural realm. According to theoretical research with literature documents,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three realms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include explicit objects layer- seek "skill" by "form" in the first realm, which can be touched and observed; the middle layer of the system-from "sense" to "ambit" in the second realm, which can be thought of; central spiritual layer-from "method" to "wisdom" in the third realm, which can be appreciated. his research has revealed Chinese martial arts'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realm, which will be instructive to help build correct cognition on Chinese martial arts, make people feel its massive and profound connotation, and reach the highest level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Key words: Chinese martial arts; seeking "skill" by "form"; from "sense" to "ambit"; from "method" to "wisdom"

对于中国武术而言,很多人对其理解都处于一种懵懂的状态。抑或是以“技击论”为立场,抑或是以“体育运动”为立场,更有甚者根本对中国武术不屑一顾。总之,在大多数中国人的眼里,中国武术是一种“老土”的东西,很难让现代的中国人承认中国武术是一种高贵的文化形态。这一点很像冯友兰先生在论及一位朋友观看程砚秋先生的京剧演出那样,“一位朋友看晚年程砚秋的演出,程一出台,甚显肥大,这位朋友‘哎呀一声,心想:这怎么受得了!”但随着演出时间的推移,“听了几句,觉得完全受得了,再看再听,觉得很愿意‘受”[1]。对于中国武术的当代人的认知,也应该就是如此。很多人站在“技击实用”的角度,总批判武术的花拳绣腿;很多人站在“体育运动”的角度,总批评中国武术是很难比赛的。应该说是这些人对中国武术的认知,还处于一种表象的认知状态。不走进中国武术,不体认中国武术,就不可能对中国武术有一个深层体认,进而明晰中国武术的真正奥秘。中国武术就如同中国戏曲、中国画、中国书法等一样,有自己的文化诉求,有自身的文化境界。

1中国武术的文化隐喻

“文化隐喻是美国马里兰大学史密斯商学院教授Martin Gannon首创的一种文化研究方法,灵感来源于人类文化学和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文化隐喻指全体社会成员在情感上或认知上一致认同的文化现象、活动或习俗[2]。”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戏曲、京剧、书法、园艺、烹饪等用以象征或表达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境界,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国武术也具有同样的文化隐喻。武术文化隐喻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存在着三个层次,即:外显的器物层、中间的制度层和核心的精神层。但就人们的认知层次而言,最容易让人们接受的却恰恰是文化的外显的器物层。这里的武术外显层就是某些学者所指向的“技击说”或“体育说”。武术“技击说”或“体育说”是武术文化认知的起点,也是导致人们对文化误读的根源。

关于“技击是武术的本质特征”观点。有关学者和专家认为:“中国武术是一个由简单不断走向复杂的过程,一个从‘技击走向‘文化的过程[3]。”戴国斌教授指出:“技击,只不过是武术的乌托邦[4]。”如果中国武术只追求技击价值,没有追求更高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境界的话,中国武术就不可能称之为“中国武术”,即缺少文化境界和文化内涵的武术,就一定不是中国武术。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武术的本质特征, 并非是人们所臆想的“技击说”,中国武术是不追求“技击”的,这是由于文化的特性和民族的属性所决定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武术的本质自身也在不断变化,在和谐文化的社会下,由以前的“技击性”向现当代的“文化性”转变,更能体现出武术是一种文化,而非“技击说”。

关于武术“体育说”的观点。武术的“体育说”的观点也是一个不断探讨和研究的过程,学者和专家对此发出不同的声音,观点可谓是层出不穷。邱丕相教授认为:“武术是一种文化事项,体育化的发展只是其中的道路之一,它还应该有更多的发展路径,更广泛的发展空间[5]。”无独有偶,卢元镇教授指出:“体育文化是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大体包括体育认识、体育情感、体育价值、体育理想、体育道德、体育制度和体育物质条件等[6]。”薛有才认为:“体育是一种融健身、娱乐、竞技、教育于一体的人类身体活动的文化模式[7]。”他提出了把“体育”纳入“文化论”之中,从而形成一个新的体系,一个新的文化领域,一个新的文化视角,这对于中国武术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推动作用。韩丹认为:“有必要将体育项目的研究作为一个文化研究的新课题进行一番系统认识,这具有很强的创新意义[8]。”这些学者的观点就明确地肯定了武术的文化价值功能和文化发展空间,只有这样才能摆脱武术在体育场域中所存在的尴尬窘困之境。为了摆脱这种窘困和尴尬的境地,目前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给出了最新武术概念定义:“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9]。”此概念表述简洁、逻辑性强,可作为目前关于武术“体育说”的完美陈述方式,但若把武术看作是一项体育运动项目,这种观点肯定是片面的、不合适的,也就是说,不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理论依据的武技,就不应该是中国武术,也不能称作中国武术。因此,我们在研究和认知中国武术时,应更加凸显出中国武术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境界。

2中国武术的三重境界

中国武术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武术之所以能够光耀千古且为后人所喜爱,除了它具有独特的运动体系外,还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境界。王岗教授在一篇《中国武术博大精深之诠释》中写到:“武不尽势,势无穷意,意在体悟,悟贵恒坚[10]。”他对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进行了准确的论述,正是这种博大精深的武术境界才使得中国武术文化的意义升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丛群中最为优秀的文化形态之一。

正是因为中国武术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境界,也才使得中国武术从个人走向群体,从群体走向千家万户,从中国走向世界,从而成为人们所喜爱的身体艺术,成为人们所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武术在追求文化境界和文化诉求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武术境界,即由“形”求“技”,由“意”达“境”,由“术”入“道”的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是中国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1中国武术由“形”求“技”的第一境界:可触摸与可观察

对于任何形态的文化而言,文化形态的外显部分都以文化的感受和认知为起点。构成中国武术的基本元素是中国武术中的“形”与“技”,“形”与“技”表现为武术的物象与技法、技巧,从“形”与“技”的角度来看中国武术,不同的武术物象、武术技法和身体技巧可以组合出不同的“形”与“技”,从而形成了武术博大精深和风格迥异的“形”与“技”。我国“武术拳种的繁多与庞大”和“武术拳种风格的迥异与多样”正是我国武术的“形”与“技”主要体现,它们在发展与演练的过程中,都能给人一种完整、唯美、悦目的精神享受,从而达到中国武术由“形”求“技”的境界追求。

2.1.1“形”与“技”的表现内容与形式

“武术拳种,是指流传有序,具有相同技术特征的,技术和理论体系完备的一类拳术集合[11]。”我们要站在这样的逻辑起点审视武术拳种的“形”与“技”,这对于我们了解和认知中国武术由“形”求“技”的境界起到举足轻重的价值和意义。中国武术的基本特征是拳种繁多、门派林立,据官方统计目前的拳种约有130个之多。也正是武术拳种的存在,才使得中国武术具有了极其丰富的物象表现、武术技法和身体技巧的外部形态的表现内容与形式。

武术拳种在漫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本质属性,还是物象表现、武术技法和身体技巧的表现形式无不受到地理环境和传统的人文环境所影响。“不同的地域文化则以自身的个性风格与特殊内容,使武术拳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融汇和汲取了诸多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营养,形成了独特的技术风格特点和深厚的文化内涵[12]。”

[JP2]综观中国武术的形成和发展,对于每一个拳种来说,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都会不断演化并形成不同的物象表现、武术技法、身体技巧的表现形式,从而构成了不同的武林门派,如少林派、武当派、峨眉派、崆峒派等四大门派,这些门派衍生出同源异流的多种拳术形式并进而形成武术的拳系,这些拳系都色彩鲜明地表现着中国武术“形”与“技”的内容与形式,这也是中国武术在其发展与传承过程中的一种独树一帜的现象。这些现象正是中国武术受地理环境和传统的人文环境所影响的,它是中国武术体系的宽广和深奥的物象表现,是中国武术技法和身体技巧如此之丰富的体现。也正因此,它不断地丰富着中国武术的“形”与“技”的表现内容与形式,让我们感受到了武术拳种的繁多与庞大的风貌,从而使中国武术这颗古老的参天大树愈发枝繁叶茂,进而达到中国武术中由“形”求“技”的境界追求。

2.1.2“形”与“技”的集中体现与表达

一位哲学家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武术拳种风格亦然。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深受各地区经济、文化、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所呈现出的武术风格、武术拳法也是各具特色,互不重合。武术拳种风格可以认为是在演练武术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拳理与技术特点的风格。然而,拳种与拳种之间也存在着技术风格的差异性特点。如南拳的技术风格“身法要求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手法要求短打、擒拿、点击穴位;步法多要求平四马为基础,重心较低,步法稳固,要求落地生根,除了地术和猴拳等个别拳种外,较少跳跃滚翻动作;发力研究含蓄,要求气沉丹田,发力时劲由足跟起,腿腰臂贯穿一气,常伴随发声,以气助力,气势磅礴[13]。”

基于此可以看出,武术的拳种风格是迥异、多样的,即中国武术“拳无定势”“拳无常势”这一特征的凸显和表达。这一点不论在武术套路中还是在武术格斗中都能得到验证和证实。“迥异性与多样性”的形成,凸显出武术拳种风格的独特魅力,这也直接地成就了中国武术的“博大”与“精深”。因此,武术拳种风格的迥异与多样是对中国武术“形”与“技”的集中体现与表达。

2.2中国武术的由“意”达“境”的第二境界:可思考与可品味

与西方体育相比,中国武术的存在有别于西方体育,中国武术是艺术的科学,而西方体育是写实的科学,武术意境是追求“意”与“境”的完美结合,追求“情”与“景”的水乳交融,追求“虚”与“实”的理想创构。

2.2.1“意”与“境”的完美结合

美学大师王朝闻曾说过,“艺术的特殊境界,是“意”与“境”的结合。它既是艺术家对生活的描写,也是艺术家精神面貌的表现”[14]。从艺术作品中人们就可以看出它的意境和境界,能够给人一种视觉美的享受,从意境中可以领悟到人生的哲理, 体会到生活的乐趣。 综观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中国文化、还是中国艺术,文化作品中都体现着“意”与“境”的完美结合。如:“戏曲讲求诗言志,讲究‘意境;中国画讲求‘言情达意;讲究‘神韵;中国书法讲求‘意在笔先;讲究‘韵味”[10]等等。因此“‘意与‘境”在中国文化的发展道路中,形成了中国武术的“意境美”。“意”与“境”的完美结合也是中国武术的一大特色,这里指的是中国武术中所追求的理想意境和境界。这种意境和境界好比水与船的关系,意境好比是水,境界好比是船,水涨才能船高。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意境就有什么样的境界,武术也是如此,有什么样的武术意境就有什么样的武术境界,“有什么样的武术境界就有什么样的武术人生。”[15]

2.2.2“情”与“景”的水乳交融

“功夫不仅与艺术水乳交融,并且已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可谓是形影不离[16]。”由此可见,武术与我们日常生活是紧密相连的。陈王廷把“忙来时耕田,闲来时造拳”作为自己的一种生活体验,它更是人们对生活的精神向往。运动员在演练武术套路过程中,通过身体语言表现出武术的运动本质和运动技巧,呈现给观众一种精神享受,从而达到“情”与“景”的完美追求,达到武术动作的情景交融。武术情景交融倡导以美的生活化来濡染提升个体的生活情致与生命境界, 从而建构诗意的武术生活和美的武术人生, 实现并享受生命、人生的意义与韵味。“武术境界”源自“情”与“景”的交融。“武术境界”的情景交融是以景为基础的,但景也不只是拘泥于一般的身体艺术再现,同时还要借景传情,使观赏者从感情上得到认同和赞赏。“‘情所指向的是拳家们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所拥有的体验、思想、理想、情趣等方面的总合;‘景是指观赏者对武术这一审美客体观照之后而产生的艺术化的联想或想象[17]。”中国传统绘画意境中的“情”通过“景”表现得含蓄且回味无穷,如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作者把自己的情感和意志融入到了画面之中,使观赏者在仔细揣摩和欣赏过程的同时,在心灵上产生共鸣,这就是中国传统绘画意境美的具体体现。中国武术亦是如此,武术教练员和运动员在编排武术动作时,要把自身的体验、思想、理想、情趣、精神追求赋予武术动作表演中,表达出自己对传统及现代的一种武术“情”与“景”交融的理解和崇尚,表达着自己对传统及现代“武”文化的理解和认知,表达着自己对传统及现代武术中“精神气力神”的充分体现。只有如此,才能在武术演练过程中展现出独特的意境美,表现出武术情景交融的艺术魅力。

2.2.3“虚”与“实”的理想创构

中国武术与中国绘画一样,都是追求“虚”与“实”的营造与语义表达。中国绘画讲究“虚”与“实”,同样中国武术也追求“虚”与“实”。它们在追求“虚”与“实”的意境过程中便出现了虚境与实境。“‘虚境是观赏者对武术‘实境进行主观想象的结果;‘实境是演练者用肢体的运动所创造出的一个个具体而生动的武术形象[17]。”由此可以看出,武术实境可以理解为客观层面的景与境,武术虚境则可以理解为主观层面的情与意。在武术中,运动员通过肢体的运动在演练武术套路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个个具体、形象的武术动作可以看作是一种武术的“实境”,这种实境包括武术的招法、招式,武术的技术、技法等各种具体展现在观赏者面前的实体形态。与实境相对的则是虚境,虚境是以观赏者为主线,是对武术中看到的实景进行主观想象的结果。当观赏者看到“生动鲜明”和“直观可感”的武术实境会激发出对武术实境的充分想象和联想,那么便会得到武术中的虚境。例如,武术中的“旋风脚接马步”这个技术动作,当运动员做腾空跳起后会在空中完成里合腿,肢体螺旋上升的实境会使人联想到一股龙卷风直插云霄,紧接着运动员在空中发出清脆的击响,然后双腿下落接马步的实境会使人联想到一只矫健的雄鹰直插地面。这些感受,就是武术虚境的呈现。可以说,在演练套路的瞬息之间,武术的“虚境”便会映入观众的脑海,使呈现在眼前的实境插上审美想象的翅膀,从而产生新的联想和景象,得到的便是武术的虚境。

2.3中国武术由“术”入“道”的第三境界:可品味与可感悟

中国武术之所以具有由“术”入“道”可品味与可感悟的境界,是因为中国武术不仅是一种技击术或格斗术,它还具有更博大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境界。也正因如此,中国武术在内容上才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在形式上才得以不断继承和创新,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文化境界。这一境界追求始终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向武术人传达着文化正能量,引领武术快速发展,悟解武术理想与意义,启迪武术人生,实现由“术”入“道”的精神境界。

2.3.1中国武术“道”的境界

中国武术“道”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最早由庄子提出,后来由汉代思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天人合一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不可违背自然方能获得生存和发展[18]。”“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构成武术哲学的半壁江山,人们在习练武术过程中,将“天人合一”思想寓于武术拳法之中。例如《峨眉十一庄·天地庄合决》中说:“象天法地,圆空法生,大小开合,唯少于心。”这里就阐述了中国武术“天人合一”的哲学本源,“圆”和“空”是大自然天地的基本特征,习练者在修道、悟道的过程中将其演化为武术技术运动的最佳方式与境界。此外,武术家将“天人合一”思想融入拳术当中,从自然界动物的一招一式中汲取灵感和启迪,从而创造性地编出各种象形拳。如少林拳中的龙、虎、豹、蛇、鹤拳,形意拳中的马、鸡、蛇、鹰、熊、猴拳,等等,这些拳种都形象地将“天人合一”思想融入其中。武术家通过不断悟道来实现对中国武术“道”文化的境界追求和生存空间的探索。“武术之道体现为技艺的最高境界,更表现为通过习武练拳而获得的一种超越性生命体验和人生价值,以及对天道自然宇宙的生化之理的体悟和体验[19]。”

“道”不仅关注客观世界,更关注人生的哲理,它具有自身的文化境界。中国艺术讲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我国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曾说过:“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为欺世。”由此可以看出:绘画艺术达到一定高度和觉解之后,已不在于你画的是什么,而在于你如何画,如何“实现‘似与‘不似的巧妙平衡与和谐,艺术便会自然而然被发挥到极致”[3]。而武术也具有这样的境界属性。例如欣赏太极拳对练表演时,我们会不断地体悟到太极拳的“似与非似”技术特色,亦可以感受到太极拳“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文化境界。

“万物自始至终也离不开‘道[20]。”作为艺术的中国武术也是离不开“道”文化而独立存在的。真正的武术家都是通过武术的内练与内化的途径,至于内心,来提高技术水平,加深对武术中“道”文化的理解,提升对武术自身境界的认知,最终达到武术的最高境界的。例如我国著名武术家李小龙所追求的“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作为自己的最高武术境界,他将自己的武术提升到“道”的境界,在追求和探索武术“道”境界的过程中,他体悟到“道”在武术文化中的价值和意义,他又将其哲学中的“道”文化与中国武术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拳种或流派——截拳道,最终成为中国武术界一个不朽的传奇。他在武术修炼的过程中就是一种超越自我,用今生有限的时间内去修道、悟道,消解自己与自然的界限,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境界是超越自我,从术悟道的过程,这也正是中国武术所追求的最高文化境界。

2.3.2由“术”入“道”的过程

中国武术始终对从“术”入“道”的过程进行不懈追求,这不仅是对中国武术“最高境界”的不懈追求,也是对中国“道”文化不懈的追求。“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由此可见,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追求“道”的文化。在庖丁解牛的典故中,庖丁对梁惠王所说:“臣所好者,道也,进乎技也。”这里“技进乎道”就是中国文化的最高追求,体现出了“道”是技艺的最好境界。武术亦是如此。“武术之道体现为技艺的最高境界,更表现为通过习武练拳而获得的一种超越性生命体验和人生价值,以及对天道自然宇宙的生化之理的体悟和体验”[21]。修炼者在追求“修炼”和“悟道”的征途中,更追求一种“道”的文化,由此“道”成为中国武术中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正是“道”的文化将中国武术更好地传播、弘扬、发展下去,让中国武术在“道”文化的熏陶下,更能显示出中国武术的博大境界与武术文化底蕴的厚重,让我们感受到中国武术“道”的深奥、“道”的价值以及“道”的境界。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富有哲理,每个修炼者修道、悟道的过程也正是一个由“术”入“道”的过程。修炼者在修炼过程中不仅能够快速提升自身的技术,更重要的是能由“术”感悟其“道”的真理,从而不断提升自己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达到中国武术文化的最高境界。这里的“术”等同“艺”,它是修道的载体。修炼者在训练过程中通过体悟和把握中国武术内在的技术和技艺,最终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术。“真正的武术修炼者是将自己的一生作为一个周期去习练武术技艺, 以此实现对武术真正的体悟[3]。”因此,习练者要不断增加对中国武术的体悟与感悟,以加深对中国武术“道”文化的阐释和解读。

“‘道是所有中华传统技艺的源头和目标,琴、棋、书、画、音乐、医学、哲学、兵法等,都可以成为修道的方法和途径,其最终指向的都是道的修养,这也是传统中国人的认识目的[22]。”作为中华传统国粹之一的武术和其他技艺一样也具有同样的属性,都是一个由“术”逐步入“道”的过程。

2.3.3由“术”入“道”的结合

[JP2]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老子告诉我们:凡是能说出来的道理和境界,就一定不是一种原汁原味的道义。由此,可以联想到中国武术中的“术”与“道”,欲臻武艺上乘,武术境界上乘,也绝非是仅靠武术境界中“形”与“技”、“意”与“境”所能达到的。中国武术在追求“形”与“技”、“意”与“境”历程中,更追求着由“术”入“道 ”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到达武术的最高境界。

“有道无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由此可以看出,“术”与“道”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道是人内心的精神境界,如禅学一样,术是人外在的修为,如武学——道是术的基础,术是道的表现。有道才能成就更高的术,有术无道便会对武术的理解处于表层的认知。对于没有达到武术最高境界的人们,他们的状态可以用苏轼的一首诗来描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这里所说的真面目究竟是什么?可以概括地称之为“道”。为何“身在此山中”还不识“道”呢?其原因在于没有跳出“术”,没有将“术”升华到一定境界,若始终以术论术,中国武术既达不到一定认识的高度,也达不到一定“道”的境界。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武术只有抵达“由术入道”的境界,才能到达我们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和意义,才能使中国武术不断走向更新、更高、更强的文化发展空间,才能使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文化底蕴、文化诉求和文化境界得到解读和诠释。

3结语

武术三境之高下——由“形”求“技”为下,由“意”达“境”为中,由“术”入“道”为上,此为武术之最高境界,武术之终极意义。这三种境界是紧密联系的。

中国武术从远古时代发展到今天,它不再是用囿囿于“击技”或“体育”的武术,而是承载着一种文化,它注重由“形”求“技”的境界追求,注重由“意”达“境”的完美结合,更注重由“术”入“道”的精神境界。

参考文献:

[1]汤立.中国艺术的三重境界[N].中国文化报,2015-08-30.

[2]李天紫.麦当劳的快餐文化隐喻:美国当代文化价值观透析.对外经贸实务,2012(1):80-83.

[3]王岗.中国武术技术要义[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4]戴国斌.乌托邦:武术技击的理想.体育与科学,2005(3).

[5]邱丕相.“武术研究”专栏导读——进入新纪元的中国武术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9):1-3.

[6]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188.

[7]薛有才.体育文化学[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2013.

[8]韩丹.谈体育是一种文化——与薛有才教授商讨.体育与科学,2015(4):38-42.

[9]周伟良.“武术”定义的新成果[ J ].中华武术, 2009(8):31-34.

[10]王岗.中国武术“博大精深”之诠释.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2):57-61.

[11]屈政梅.中国武术拳种特征的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2):64-66.

[12]马敏卿,张艳霞.地域文化对武术拳种产生和发展的影响——以齐鲁文化为例.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0).

[13]胡金焕,孙崇雄.南拳汇宗[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14]施麒俊.境界之解读 [EB/OL].http://www.yuwenonline.com/Item/3129.aspx.

[15]马剑,邱丕相.武术境界论.体育学刊, 2007(5):68-72.

[16]张哲溢.中国功夫艺术[ 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

[17]吴松,王岗,朱益兰.武术意境——中国武术艺术理论初探.体育学刊,2013(2):99-102.

[18]邱丕相,刘帅兵.论太极拳的文化精神及意义.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4(3).

[19]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62.

[20]文若愚.道德经[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

[2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62.

[22]钟海明,马若愚.中华武道概论[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9:61.

猜你喜欢

中国武术技击武术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我爱传统文化
中国功夫成青少年新宠
中国武术,中国魂
中国武术帮助古巴人民应对新冠肺炎封城
对高校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教育的思考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
中国武术有哪些派别
罗汉拳秘传技击法(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