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逻辑思维在高职高专护理病理学知识模块教学中的研究应用

2017-01-18赵红兵赵紫嫣张喜凤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病理变化病理学血栓

赵红兵,赵紫嫣,张喜凤

(1.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商丘 476100;2.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逻辑思维在高职高专护理病理学知识模块教学中的研究应用

赵红兵1,赵紫嫣2,张喜凤1

(1.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商丘 476100;2.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因学生逻辑思维的欠缺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主动学习兴趣不足,为此,通过逻辑思维,我们将知识模块有机串联起来,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效果显著。

病理学教学;逻辑思维;知识模块

病理学是重要的医学桥梁课,知识点抽象、逻辑性强,是医学教育的难点和重点。经过多年理论研究、教学实践与探索,通过自编教材,我们在病理学中应用了知识模块教学[1],以点带面,以具体形象代替抽象概括。我们根据病理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研究内容“病理变化”,将病理学划分成五大知识模块:组织细胞的损伤、修复与适应;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总论及各系统常见炎症性疾病举例;肿瘤总论及各系统常见肿瘤性疾病举例;各系统常见的非炎非瘤性疾病举例[2]。将五大知识模块下的二级知识模块设计更小的知识点,如概念、病因、发生机制、病理变化、病理临床表现、结局、影响及防治原则等。在病理学教学中应用此种知识模块,学生反映知识点掌握牢固,考试成绩好,优于传统教学模式。但学生逻辑思维的欠缺造成学生习惯被动接受,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阻碍知识模块教学的深入应用。

逻辑思维又称“抽象思维”或“闭上眼睛的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它是一种确定的、前后一贯的、有条理和有根据的思维,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基本形式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基本过程[3],能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和综合判断能力。为此,我们将逻辑思维与知识模块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实践中收到显著效果,现介绍如下。

1 病理学适合应用逻辑思维构建病理学知识模块

病理学涉及的课程众多,一方面以人体解剖学、人体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为基础,另一方面又是诊断学的基础。临床病理学诊断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此过程体现出逻辑思维的分析、推理、综合和判断,因此,我们认为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适合病理学教学。

病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病理变化”,即病人的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病理变化包括病理解剖学变化和病理生理学变化两方面,病理解剖学的研究重点在于病人的器质性改变,即解剖学和组织学改变;病理生理学的研究重点在于病人的功能性改变,即生理学和生物化学改变。所有的临床表现均是因为机体的器官和组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病人表现出轻重不同的症状和体征,由此就医。而“病理变化”的内容存在概念多、逻辑性强、内容抽象难以理解的特点,造成医学生学习不理解、死背记不住、考试普遍成绩低的现状。针对此种现状,我们努力思索,与其他高校同行交流,与不同专业学生探讨,摸索出知识模块的教学方法。

我们通过自编教材,在病理学中应用了知识模块教学,学生反映良好;因学生逻辑思维的欠缺和应试教育的惯性,造成学生主动学习兴趣不足,阻碍模块教学的良好应用。为解决此现象,我们针对“病理变化”概念多、逻辑性强、知识点抽象的特点,在教学中应用逻辑思维,将知识模块有机串联起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收到显著效果。由此证明应用逻辑思维构建病理学知识模块适合病理学教学。

2 应用逻辑思维导航知识模块

在逻辑思维中,概念是中心,其内涵和外延是判断、推理的基础。我们以“血栓形成”为例,阐述如何应用逻辑思维导航知识模块。

2.1 借助概念的关键词

“血栓形成”的知识模块内容包括概念、形成条件、类型、影响和结局。我们首先从概念的关键词入手来理解概念,其概念为活体心血管内血液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成分析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该概念组成的文字较多,关键词为血液凝固。从关键词着手,我们引导学生主动复习生理学中的“血液凝固”,了解血液凝固的外源性启动因素是组织损伤,血液凝固的内源性启动因素是血管内皮损伤,其关键词为“损伤”,推断出血栓形成的条件是心血管内膜损伤。接着我们继续引导学生主动推理血液凝固的过程:血小板析出后凝集→形成血小板血栓→引起多个凝血因子活化→纤维蛋白原转化的纤维蛋白(纤维素)交织成“丝瓜网”→网内有大量的红、白细胞→生理血栓形成。推断出纤维素网络白细胞、红细胞后形成病理血栓。最后问题导出:最大的血栓为什么在静脉?微血栓为什么肉眼看不见?进而引导学生主动推理出血栓形成的另一个条件:血流缓慢是形成大血栓的必要条件。静脉血流速度明显慢于动脉,管腔大于动脉,位置表浅,周围肌肉组织不多,对血管的外力挤压低于动脉,故最大的血栓应在静脉。微循环血管内血流最慢,管腔细微,甚至只允许单个细胞通过,细胞只能镜下观,故微血栓肉眼看不见。

2.2 从概念关键词的修饰语入手

在血栓形成的概念中发现:“心血管内”是关键词“血液凝固”的修饰语,由此引导学生推断出心血管外血液凝固不属于血栓,血栓形成必须发生在心腔内、心瓣膜上、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内。“活体”是“心血管内”的修饰语,通过“活体”引导学生推断出死亡后心血管内血液凝固不属于血栓形成。

2.3 以概念为依托,绘制逻辑思维模式图

我们以“血栓形成”的概念为依托,绘制血栓形成的逻辑思维模式图[4](见图1)。通过逻辑思维,引导学生从概念的关键词出发,推理、判断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主动把已学知识和正在学习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逻辑联系,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架构和思维模式。

图1 血栓形成知识点的讲解示意图

2.4 注意对概念进行术语分析

医学概念间接反映了疾病本质属性的思想,是人类认识疾病的一定阶段的总结,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故在讲授过程中,我们力求用简洁、形象的语言准确表述概念的内容。如“炎症”概念,我们从“火”字切入,机体能量代谢产生,大部分用于维持人体正常体温。“炎”字是“火上加火”,即机体发生了“火灾”,任何灾难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失,人体也如此,会引起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损伤,造成临床所谓的“症”,即“症状”,机体的异常状态表现为局部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由此推断出它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病理过程,可发生于人体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既然是活体组织,不会一直被“烧”,对“炎”激发防御反应。血管扩张,使血浆和白细胞发挥防御作用,机体出现血管变化,“炎性充血”使液体渗出增加,表现为局部的红、肿、热等。问题导出:“炎症”的防治原则是什么?

2.5 见微知著,理清肉眼观、镜下观与临床表现

《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没有“见微知著”的能力,就难以成为临床上合格的医务工作者。“病理变化”是病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更是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根基,它包括病理解剖学变化(称肉眼观)和病理生理学变化(称镜下观)两方面。只有加强逻辑思维训练,授之以渔,才能使学生学会、学懂、能用,才能理清镜下观、肉眼观和临床表现的关系。

3 结语

病理学适合应用逻辑思维来构建病理学知识模块,通过逻辑思维导航知识模块,既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又有利于知识点的掌握,由镜下观演绎出疾病的发生发展,实现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1]高蓉,周薇,蒲文静,等.基于岗位需求的病理检验技术实践课模块式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9):10-11.

[2]张喜凤,贾雪琳,赵红兵.病理学知识模块在高职护理专业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2):73-75.

[3]靳建亮,左国平,李雷,等.逻辑思维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学杂志,2016(2):250-251.

[4]吴芳琴,王艳玲,吴瑛.思维导图教学法在临床护理课程教学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2):2488-2491.

G420

A

1671-1246(2016)24-0040-02

2015河南省卫计委医学教育科研课题(Wjlx2015169)

猜你喜欢

病理变化病理学血栓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羊传染性脓疱病的病原、流行特点、病理变化及防治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中药皮炎片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图版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78例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胃黏膜组织病理变化及CD45、CD72表达分析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消积散结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脾切术后门静脉血栓1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