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Meta分析

2017-01-18张丽梅宋庆桥胡元会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24期
关键词:阵发性养心房颤

王 欢,张丽梅,杜 柏,宋庆桥,彦 婷,胡元会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Meta分析

王 欢1,张丽梅1,杜 柏1,宋庆桥1,彦 婷2,胡元会1

目的 系统评价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电子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CBM、Cochrane Library、Pubmed和EMbase,所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日起至2015年6月8日。纳入比较参松养心胶囊与常规西药对照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由两名研究者按照Cochrane Handbook 5.1.0标准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提取数据并交叉核对,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个研究,合计60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所有纳入文献质量普遍较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参松养心+常规治疗较单纯常规治疗可显著改善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的心房颤动发作频率[SMD=-1.34,95%CI(-1.98,-0.69),P<0.000 1],参松养心+常规治疗较单纯常规治疗可显著改善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的生活质量[SMD=3.6,95%CI(2.39,4.81),P<0.000 01],参松养心+常规治疗较单纯常规治疗可显著改善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的运动耐量[SMD=1.55,95%CI(0.95,2.15),P<0.000 01],参松养心+常规治疗与单纯常规治疗在不良反应方面无统计学意义,未改善常规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不良反应[RR=0.65,95%CI(0.19,2.18),P=0.49]。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可显著改善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的生活质量、运动耐量及心房颤动发作频率、P波离散度,但由于所纳入的研究质量较低,仍需进一步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进行验证。

阵发性心房颤动;参松养心胶囊;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阵发性心房颤动( FAF)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及时复律对房颤病人是重中之重,药物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法[1]。参松养心胶囊是目前上市治疗心律失常的常用中成药之一,其功效为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2],药物主要包括人参、麦冬、山茱萸、丹参、酸枣仁(炒)、桑寄生、赤芍、土鳖虫、甘松等。参松养心胶囊可增加窦房结P细胞的兴奋性,改善P细胞缺血、缺氧和细胞代谢,有利于窦房结的功能恢复[3]。参松养心胶囊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已有大量的临床试验证实其良好的临床疗效,目前尚未有其治疗阵发房颤的系统评价,因此,有必要对这些临床试验进行系统评价,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 研究设计 所有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随机对照试验,无论是否采用盲法。

1.1.2 干预措施 试验组为参松养心胶囊(无论是否为以岭药业生产),对照组为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1.1.3 研究对象 纳入对象年龄、种族、性别不限;至少2次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证实为阵发性心房颤动。

1.1.4 排除标准 重复发表的文献;治疗组有其他中药治疗或其他西药治疗的文献;对照组有除外常规西药治疗的文献;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的文献。

1.1.5 结局指标 主要指标:心房颤动发作频率(次/周)、P波离散度(Pdis)、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QOL)、6 min步行试验、不良反应。

1.2 资料检索 中文检索词为:心房颤动、房颤、心房纤颤。检索的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万方数据库。英文检索词为:Atrial Fibrillations,Fibrillation,Atrial、Fibrillations,Atrial,Familial Atrial Fibrillation,Auricular Fibrillation,Auricular Fibrillations,Fibrillation,Auricular,Fibrillations,Auricular。检索英文文献数据库包括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所有检索文献时间均为自建库日至2015年6月8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

1.3 质量评价与资料提取 根据Cochrane Handbook5.1.0文献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主要内容包括随机方法、随机隐藏、盲法、不完整资料、选择性报告、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真实性的因素等,由两位研究者各自独立阅读文献,并单独进行质量评价,遇有不一致的评价结果时需由第三位研究者讨论解决,意见一致后通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计算效应量时计数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RR)及95%CI,计量资料选用权重均数差(WMD)。采用χ2检验各研究间的异质性,检验水准α=0.1,再据I2值估计异质性程度:0 ~40% 轻度异质性,40% ~60%中度异质性,50% ~90% 较大异质性,75% ~100%很大异质性[4]。对具有临床和方法学同质性的文献进行Meta 分析,若结果无统计学异质性,则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若研究间存在异质性,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

2 结 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共检索到中文文献513篇,英文文献13篇,剔除重复文献后得到153篇,经阅读题目和摘要,初筛出12篇,参考纳入标准等详细分析资料,剔除诊断标准模糊或不符、对照药物存在缺陷的文献4篇,最终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8篇[5-12],全部为发表在中文期刊上的中文文献,且试验均在中国进行。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见表1) 共纳入随机临床对照试验9个,纳入研究对象982例,单个研究样本量(40~220)例。其中1个[6]研究分为3组,包括对照组、参松组、常规组,对照组为窦性心律兼夹其他疾病的病人,余研究均为参松组和常规组(共两组),3个研究[9-11]在常规治疗中明确未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余研究均叙述为常规治疗,未明确有无抗心律失常药物。

表1 纳入研究的文献基本特征

2.3 文献质量评价(见表2)

表2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4 疗效评价

2.4.1 心房颤动发作频率 纳入6个研究,474例,各研究间存在较大异质性(P<0.000 01,I2=90%),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参松养心+常规治疗可显著改善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的心房颤动发作频率[SMD=-1.34,95%CI(-1.98,-0.69),P<0.000 1]。详见图1。

图1 参松养心联合常规西药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心房颤动发作频率

2.4.2 P波离散度 纳入2个研究,共155例,各研究间存在轻度异质性(P=0.28,I2=13%),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参松养心+常规治疗可显著改善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的P波离散度[SMD=-1.12,95%CI(-1.46,-0.78),P<0.00 001]。详见图3。

图2 参松养心联合常规西药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P波离散度

2.4.3 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 共纳入4个研究,314例,各研究间存在很大异质性(P<0.000 01,I2=91%),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参松养心+常规治疗可显著改善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的生活质量[SMD=3.6,95%CI(2.39,4.81),P<0.000 01]。详见图3。

图3 参松养心联合常规西药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生活质量评分

2.4.4 6 min步行试验 共纳入4个研究,314例,各研究间存在较大异质性(P=0.002,I2=80%),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参松养心+常规治疗可显著改善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的运动耐量[SMD=1.55,95%CI(0.95,2.15),P<0.000 01]。详见图4。

图4 参松养心联合常规西药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6 min步行试验

2.4.5 不良事件 共有2个研究[7,12]对不良事件进行了描述,主要有低血压、窦性心动过缓、心悸、头晕、胸闷、Q-T间期延长,经对症治疗后均缓解,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详见表3。

共纳入2个研究,共149例病人,研究结果显示各研究间存在轻度异质性(P=0.62,I2=0),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参松养心+常规治疗与单纯常规治疗在不良反应方面无统计学意义,未改善常规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不良反应[RR=0.65,95%CI(0.19,2.18),P=0.49]。详见图5。

表3 参松养心联合常规西药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不良反应

图5 参松养心联合常规西药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不良反应

3 讨 论

3.1 纳入研究质量小结 本Meta分析共纳入8篇文献研究,各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均较低,多项研究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随机方法。8篇文章被认定为随机对照试验,仅仅因为其文中提到“随机分组”,均未描述随机分组的方法,且没有文献体现随机隐藏与盲法。②基线比较。绝大多数文章进行了相关基线的比较,但比较的方面不尽相同,1项研究无基线描述,1项研究叙述简略。③药品生产厂家。只有3个研究明确采用河北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参松养心胶囊,余研究未提及生产厂家,但根据调查,目前经国家认证的生产参松养心胶囊的厂家只有河北以岭药业生产。④不完整数据。数据的不完整对临床试验的结果产生很大影响,只有3个研究提到失访病例,但未对失访原因进行描述;其他文献均未提到失访、退出等信息。

3.2 有效性 本Meta分析共纳入8篇文献,旨在系统评价参松养心胶囊与常规西药治疗的有效性,结果显示,参松养心胶囊+常规治疗可显著改善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的生活质量、运动耐量及心房颤动发作频率、P波离散度。本评价所纳入的文献数量较少,且8篇文献的方法学治疗较低,均为C级,同时,心房颤动发作频率、P波离散度、生活质量的结果存在较大异质性,其原因可能是:①在治疗方法方面,只有4篇文献[5,9-11]在常规西药治疗中明确说明未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余4篇只简单叙述常规西药治疗;②在原发疾病类型方面,只有3篇文献[6,7,9]说明原发病,但严重程度没有相关说明,余5篇文献没有任何说明;③在疗程方面,3篇文献[5,7,9]的疗程为3个月,余5篇均为6个月,可能疗程的长短对结果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④在发表偏倚方面,由于纳入的文献数目较少,且纳入的文献均为已发表的阳性结果,考虑有发表偏倚的可能。同时,中医中药治疗疾病,讲究辨证论证,但此8篇文献均没有中医的辨证分型,且缺乏严格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样本量小。

3.3 不良反应 此Meta分析结果显示,参松养心+常规治疗与单纯常规治疗在不良反应方面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参松养心胶囊的使用未改善常规疗法的不良反应。但因纳入研究的质量较低且样本量小,故尚需进一步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常规用药合并参松养心胶囊的安全性。

3.4 局限性 近年来,中医中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试验逐渐增多,但试验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故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应详细报告随机序列的产生和随机方案的隐藏,尽最大可能设立盲法和安慰剂的对照,并详细记录说明失访和脱落病例,尽可能完整的报告试验数据,同时采用国际统一的疾病诊断标准,避免主观的评分标准,并及时进行疗后的随访,对随访结局进行最大限度的报告,此外,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详细记录,因此,要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加大临床样本量,提高方法学质量,并重视中医的辨证论治,进行长期的随访,这样临床试验结果更可靠,在此基础上的Meta分析结果更加有说服力,更有利于应用于临床。

[1] 胡大一,杨进刚.我国心房颤动患者治疗的基本策略[J].中华内科杂志,2008,47(2):93.

[2] 马军.参松养心胶囊对比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200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5,7(15):37-38.

[3] 孟立军,王文英,郑德胜.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观察/络病学基础与临床研究(四)-第四届国际络病学大会论文集[C].2008: 328-329.

[4] Higgins JP,Green S.Cochrane Handbook for systematic reviews of interventions version 5.1.0 [updated March 2011].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2011.Available from www.cochrane-handbook.org.

[5] 韩艳华,薛润发,张秀峰.参松养心胶囊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频率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8):6827-6828.

[6] 刘新灿,陈晓玲,张正勋,等.参松养心胶囊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及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J].中医学报,2012,6(27): 750-752.

[7] 陆建忠.参松养心胶囊对阵发性房颤患者P波离散度影响的临床观察[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2,12(20):134-136.

[8] 庄小梅,谢强,陈健,等.参松养心胶囊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J].湖北中医杂志,2010,32(5):19-20.

[9] 圣洪平,许敏芳.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30例[J].甘肃中医,2010,23(12):24-25.

[10] 刘华,章嘉温.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60例[J].陕西中医,2011,32(11):1509-1510.

[11] 韩红彦,周育德,王燕,等.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 [J].疑难病杂志,2007,6(7):389-391.

[12] 张国梁,陈还珍.应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房颤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从,2014,12(5):149.

(本文编辑王雅洁)

Shensong Yangxin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A Meta-analysis

Wang Huan,Zhang Limei,Du Bai,Song Qingqiao,Yan Ting,Hu Huiyuan

Guang’anmen Hospital,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53,China

Hu Yuanhui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hensong Yangxin capsule (SYC) in the treatment of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PAF).Methods We searched electronic databases CNKI, Wanfang, VIP, CBM, Cochrane Library, Pubmed and EMbase, all database retrieval time was building a database date until June 8, 2015.Randomly assigned comparison SYC and conventional medicine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PAF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 were induded, the two researchers conducted an independent quality assessment in accordance with Cochrane Handbook 5.1.0 standard, extract data and cross-checking.Meta-analysis was used RevMan 5.3 software.Results A total of eight studies,6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AF were included.The included studies had generally low quality.Meta-analysis showed that SYC plus conventional therapy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alone could improve the frequency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patients with PAF [SMD= -1.34,95% CI(-1.98,-0.69), P<0.00 01.SYC plus conventional therapy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alone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PAF [SMD=3.6,95% CI2.39,4.81], P<0.000 01].SYC plus conventional therapy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alone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exercise tolerance in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amount [SMD = 1.55,95% CI(0.95,2.15), P<0.000 01].SYC plus conventional treatment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alone did not improve the adverse events i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f PAF [RR = 0.65,95% CI(0.19,2.18), P=0.49].Conclusion SYC and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PAF, exercise tolerance and frequency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P wave dispersion.The included studies has generally low quality.It remains to more,and large sampl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for validation.

Shensong Yangxin capsule;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meta analysis

北京市科委G20工程支撑保障(No.90201)

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2.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级博士研究生

胡元会,E-mail:huiyuhui55@sohu.com

R541.6 R289.5

A

10.3969/j.issn.1672-1349.2016.24.002

1672-1349(2016)24-2852-05

2016-01-18)

引用信息:王欢,张丽梅,杜柏,等.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Meta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24):2852-2856.

猜你喜欢

阵发性养心房颤
夏至重养心
篆刻欣赏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夏至养心喝“三茶”
阵发性高血压暗藏危机
脂肪酸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研究进展
房颤别不当回事儿
夏季穴位养心
胺碘酮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
预防房颤有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