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院校非油田生源学生石油传统文化教育与石油精神培养探究
2017-01-18续一简
郭 铮,续一简,张 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2249)
石油院校非油田生源学生石油传统文化教育与石油精神培养探究
郭 铮,续一简,张 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2249)
石油院校非油田生源目前普遍存在专业归属感弱,学习热情不足;行业认同感低,理想信念缺乏等问题,导致石油院校打造石油特色校园文化困难,思政教育培育石油精神挑战性强。通过调研和分析石油院校非油田生源石油传统文化教育与石油精神培育现状,得出石油院校非油田生源学生石油文化教育及石油精神培养途径包括:构建特色思政教育体系,积极开展石油文化教育实践探索;丰富石油精神培养途径,打造浓郁校园文化氛围;健全校企文化互通机制,打造思想素质过硬人才等。
石油院校;非油田生源;石油文化;石油精神
半个多世纪以来,日臻完善的学科建设与日益增强的国内外影响力使石油院校招生吸引力显著提升。石油院校生源构成凸显多样性,非油田生源占比稳步上升。对于选择石油高校就读且有志进入石油行业就业的大量非油田生源学生而言,深刻认识石油传统文化、深入领悟石油精神对其提高专业归属感、提升行业认同感大有裨益。与此同时,如何做好非油田生源学生石油传统文化教育与石油精神培养也成为摆在广大石油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石油院校非油田生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专业归属感弱,学习热情不足
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年招生数据显示,非油田生源学生数量较2015年数据小幅上升,分布专业从非主干专业转向石油主干专业。针对目前在读的非油田生源本科生进行调查可以发现,尽管其中不乏佼佼者,但部分学生出现了专业归属感弱,学习热情不足的情况。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包括对油田实际缺乏感性认识,专业课程接受困难、专业理解局限,缺乏学习动力等。究其根源在于部分非油田生源学生对石油传统文化的理解较为浅显,且未能深入领悟石油精神,对石油工业生产流程认识甚少。
(二)行业认同感低,理想信念缺乏
据2016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毕业生质量跟踪调研工作中用人单位反馈,部分石油院校新入职毕业生出现行业融入困难、工作适应缓慢、行业认同感偏低等情况。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不仅导致部分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学习原动力,同时也导致其难以潜心扎根于石油行业生产一线。该情况在非油田生源学生中表现尤为明显,且对其个人职业生涯发展造成了阻碍。
(三)打造石油特色校园文化遇困难
我国各大石油高校均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开展了丰富的实践与探索,旨在传承石油传统文化,发扬石油精神,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非油田生源学生融入石油高校不仅为打造新时代石油特色校园文化带来了新兴理念和生动活力,同时也带来了困难与挑战。如何针对非油田生源学生尤其是 “双非学生”(非主干专业、非油田生源学生)开展石油文化教育,已经成为新形势下石油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
(四)思政教育培育石油精神迎挑战
大学时代是个人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新媒体时代为当代大学生提供广阔求知机会的同时,也将其置于大量鱼目混珠的信息之中。石油院校传统石油精神教育受到强烈冲击。部分学生体现出时代感增强,责任感减弱;主体意识增强,集体观念减弱[1];求知欲望增强,辨别能力不足等问题。广大石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面临着将培养石油精神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结合新形势,使用新方法,抵御西方不良文化思潮入侵的新挑战。
二、石油院校非油田生源学生石油文化教育及石油精神培养现状调研
为更详细地了解石油院校非油田生源学生石油文化教育及石油精神培养现状,现选取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油田生源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法对其进行调研,并利用SPS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
(一)问卷设计及数据获取
本次调查分别面向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主干专业及非主干专业非油田生源学生设计了两种问卷。问卷主体部分包括学生基本信息(专业、年级、排名等)、石油文化教育现状(个人石油传统文化认知情况、个人价值观)、石油传统文化教育实现途径(个人倾向的石油传统文化教育途径)、石油精神培养的影响因素(个人层面、校方层面)。
(二)数据分析与处理
本次调研共发出问卷205份,回收有效问卷188份,其中主干专业99份,非主干专业89份。使用SPS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对问卷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因子分析、多选项分析、交叉列联表变量间关系分析等,结果如下。
1.频数分析及结果
对样本变量数据求取均值数据,结果表明:学习成绩影响变量中非油田生源学生专业排名的均值为0.557 683,标准差为0.143 231;非油田生源学生男生比例均值为0.712 492,标准差为0.263 219。本次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参与本次问卷调研的非油田生源学生中男性学生比例达71.2%,客观上符合石油院校学生性别比例实际,有利于得出更为准确的结论。年级分布方面本科一年级至四年级有效百分比分别为27.2%、25.4%、25.7%、21.7%;专业分布方面非主干专业占比达58.4%。
由此可知,石油院校非油田生源学生以男性学生为主;在非主干专业学习的比例略高于主干专业;年级分布较为平均,总体呈递增趋势;平均成绩未达到所在专业的前50%。
2.因子分析及结果
针对非油田生源学生传统石油文化认知程度与个人基本信息进行分析,做出描述性统计表及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研究样本各变量(专业影响变量、学习成绩影响变量、性别因素影响变量、年级因素影响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结果显示:石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与专业影响变量(主干专业所占比例)、学习成绩影响变量呈显著正相关,变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651、0.842;与年级因素影响变量呈正相关,变量相关系数为0.053 6;与性别因素影响变量(男性学生所占比例)呈负相关,变量相关系数为-0.266。
由相关系数分析可知,石油院校非油田生源学生中石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高的学生成绩相对较好;修读主干专业的学生对石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明显优于非主干专业学生;男性学生对石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优于女性学生;高年级学生对石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优于低年级学生。究其原因在于,石油主干专业课程与石油生产实际结合较为紧密,更易于接受石油传统文化教育;形成于石油大会战历史中的以“爱国、求实、创业、奉献”为内涵的石油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容易被血气方刚的男性学生接受;高年级学生认知程度高于低年级学生可以归功于石油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石油文化和石油精神的不懈教导;非油田生源学生中石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高的学生成绩相对较好也从侧面说明了石油传统文化教育和石油精神培养在新时代育人过程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3.多选项分析及结果
对石油院校非油田生源学生倾向的石油传统文化教育途径调研结果进行多选项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参与调研的学生中52.5%选择了“深入油田一线,在实际生产实习中体验石油精神,学习石油文化”;24.7%选择了“开展石油文化及石油精神相关校园文化、学术活动”;9.2%选择了“大力夯实社会实践基础,加大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力度”;5.7%选择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开设石油传统文化教育相关选修课程”;7.9%选择了“其他”。由以上调研结果可知,非油田生源学生更希望通过深入油田一线参与生产实践的方式接受石油传统文化教育,而对课堂上略显生硬的说教感到兴趣索然。同时对于以石油文化和石油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学术活动以及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广大石油学子也持开放态度。
4.交叉列联表变量间关系分析
对石油院校非油田生源学生石油精神培养影响因素的调研结果进行交叉列联表变量间关系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针对石油精神培养的重视程度,低年级学生在“培育石油精神是否重要”选项中选择“非常重要”和“重要”的占95%,这一数据在高年级学生调查中为93.75%;在“石油精神培养的主体责任划分问题”中,超过70%的低年级学生选择了“校方责任”,而超过50%的高年级学生选择了“个人责任”;低年级学生认为石油精神培养的主体责任在于校方开设的课程及辅导员和班导师的言传身教,而高年级学生则更重视在实习实践环节通过个人努力亲身践行石油精神,体验石油文化。
三、石油院校非油田生源学生石油文化教育及石油精神培养必要性浅析
(一)既是挑战更是机遇,非油田生源学生注入新能量
近年来,石油院校非油田学生生源比例呈上涨趋势,大量非油田生源学生涌入石油院校就读,为打造石油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带来了严峻挑战。不可否认,大部分非油田生源学生在入学之前从未接触过石油传统文化及石油精神的相关教育,且缺乏油田生活环境熏陶,校方实施相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对困难。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非油田生源学生进一步丰富了石油院校生源来源,为石油院校较为固化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注入了新能量。石油院校应积极面对当前形势,充分抓住非油田生源学生数量增加这一机遇,吸取融合各地区各行业的新思想新理念,打造以石油精神为核心的新时代石油院校校园文化。
(二)夯实思想教育基础,提升非油田生源学生在校表现
自20世纪60年代初大庆石油会战起,以大庆精神为代表的石油精神就广为流传。主要包括: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求科学、“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科学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2]。各大石油院校均在积极打造以石油精神为内核,兼具时代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并通过此举夯实石油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基础,针对非油田生源学生采取针对性教育方法,着力进行石油传统文化教育与石油精神培养,进而全面提升其在校表现。
(三)提高行业认可程度,促进非油田生源学生对接就业单位
以“三大油公司”为代表的石油院校用人单位均创造了不同的企业文化,包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提出的“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使命以及“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企业精神;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的“发展企业、贡献国家、回报股东、服务社会、造福员工”的企业宗旨;以及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提出的“爱岗、敬业、求实、创新”的海油精神[3]。各大石油公司不仅在招聘环节增加了石油文化类的面试问题,而且在入职教育及岗前培训中针对石油文化与石油精神设有独立培训课程。大力开展非油田生源学生石油文化教育与石油精神培养对提升其行业认可程度,促进其融入就业单位大有裨益。
四、石油院校非油田生源学生石油文化教育及石油精神培养途径探究
(一)构建特色思政教育体系,积极开展石油文化教育实践探索
目前,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代表的各大石油院校均在构建以石油精神为主线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方面开展了众多实践与探索,并已取得长足发展。随着非油田生源学生成为石油院校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院校应结合客观实际,充分调研非油田生源学生需求,对现有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进行酌情修订。非油田生源学生思想现状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承受新文化冲击的同时兼容并蓄,积极吸取新兴文化精华,打造富有时代特色的新石油文化。高校应在保持石油文化“爱国、奉献、求实、创新”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大力培养学生“到西部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扎根基层,爱国奉献”“务实创新、勇于进取”的思想品质,真正将学生打造成思想过硬、业务熟练的新一代石油石化科学技术人才。
(二)丰富石油精神培养途径,打造浓郁校园文化氛围
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石油精神主题校园文化活动,将石油精神培养融入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具体形式包括校园文化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及志愿服务活动等。目前高校开展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学一做”系列活动均可以与石油精神培养及石油文化教育结合起来,深入学生党团支部开展探索。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也是石油院校培育石油精神的重要理论阵地,将石油精神精髓融入日常教育教学环节尤为重要。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将石油精神培养理论建设的重点放在“三课”上,忽视了石油科技类相关课程对石油精神培养的重要作用。通过在主干专业必修课程中增加部分专业相关任务或经典案例,进行石油传统文化教育及石油精神培养,并在非主干专业培养方案中增设石油科技类、石油文化类选修课,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可以调剂日常教育教学气氛,一举两得。通过油田现场实习、暑期社会实践等,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全面深化石油精神培养。通过以上途径打造浓郁石油特色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中为非油田生源学生提供石油精神培养环境。
(三)健全校企文化互通机制,打造思想素质过硬人才
作为国家支柱产业,石油工业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石油院校作为石油行业的“后备军”,肩负着为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重任。当前油价持续走低,石油行业与石油院校均面临空前困难的形势之下,弘扬石油精神,为石油院校学生建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显得愈加重要[4]。目前石油高校与石油企业的合作主要集中在科研项目交流、工程硕士培养、企业实习、现场专业导师、企业奖学金等方面[5]。两方还应积极开展思想教育领域的合作,将高校的理论优势与企业的实际经验进行有机结合,开启校企合作育人新篇章。高校应充分调研当前各大石油公司企业文化,建立健全石油院校——石油企业文化互通机制,积极打造思想素质过硬的石油人才。
(四)锻造坚定奉献意识,献身一线践行石油精神
由于2014年至今国际油价持续走低,石油院校学生中出现“转行热”现象。行业不景气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然而部分学生缺乏理想信念、精神上“缺钙”现象严重是值得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作为持续为国家石油石化行业“供血”的石油高校,在注重技能教育的基础上,更应该加强奉献意识教育。号召广大石油高校毕业生到条件艰苦的生产一线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通过大力弘扬石油精神,开展石油文化教育,加大对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趋势和国家政策的教育[6],培养石油院校学生“艰若奋斗,求实奉献”的人生态度,切实打造“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的科学技术人才。针对非油田生源学生,也应该加强奉献意识教育,积极鼓励非油田学生将满腔热忱投入到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建设中去。
[1] 赵永清,张浩,蒋艳芳,等.构建以石油精神为主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J].石油教育,2008(5):67-70.
[2] 蒋庆哲.弘扬大庆精神培育石油英才[J].石油政工研究,2009(5):51-52.
[3] 刘东东,张艳丽.高等石油院校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14,23(4):45- 48.
[4] 郭铮,杨帆,高云路.关于石油院校非主干专业培养方式的探究——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环境科学专业为例[J].石油教育,2016(2):36-38.
[5] 段宏滨.石油企业文化与石油校园文化互动融通机制研究[J].石油教育,2015(4):22-24.
[6] 仝泽民,庄玉琳.用石油精神引领新时期大学校园特色文化建设[J].中国地质教育,2013,22(3):5-8.
[责任编辑] 李小蒙
2017-01-11
郭 铮(1992—),男,山东东营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思想政治辅导员,硕士,主要从事油气藏形成机理与分布规律研究。
10.3969/j.issn.1673-5935.2017.01.016
G641
A
1673-5935(2017)01- 0057-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