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宋前期首相考

2017-05-02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大学士侍郎中书

甄 鹏

(山东大学 科学技术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100)

北宋前期首相考

甄 鹏

(山东大学 科学技术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100)

北宋元丰改制前,中书令、侍中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都是宰相之位。宰相理论上拥有双重身份,不过在实践中,差遣普遍化,正官多无具体职掌。宰相排名可以从三个方面判断:宰相衔、正官和馆职。这比只根据馆职分类的“昭文相”“史馆相”“集贤相”科学。根据此规则可以判断出北宋前期的34位首相。宋代恢复到秦和西汉前期的程度,宰相地位最高,排在百官的首位。中国封建王朝首相变动频繁,政策不能保持连续性。

北宋;宰相;首相;排名

外国的首相是君主立宪制下的政府首脑。其英文为“Prime Minister”,准确的中文翻译应当是“首席部长”。外国的部长对应中国古代的尚书,外国的首相对应中国古代的尚书令。在中国古代,“宰相就是在国家最高决策层中参议政事、起百官领袖作用的人。”宰相有时一人,有时多人。首相是地位最高的宰相,这与外国的首相截然不同。“行政首长可以是宰相,但宰相未必是行政首长。”《论秦汉时期的宰相》已对此进行了解释[1]95。

宋朝宰相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至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以中书令、侍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第二阶段,元丰五年至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以左仆射(太宰)兼门下侍郎、右仆射(少宰)兼中书侍郎为宰相;第三阶段,建炎三年至南宋亡,左、右仆射同平章事(后改左、右丞相)为宰相。[2]39

本文只研究第一阶段北宋前期(也就是元丰改制前)。学界已有涉及,例如陈振《关于北宋前期的宰相制度》[3]、姜锡东《关于北宋前期宰相制度的几个问题》[4],但是缺乏对宰相正官及排名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北宋前期的宰相制度。

一、宰相职位考

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哪些官职是宰相之位?有人断言:只有同平章事者才是宰相,即便实授的侍中、中书令也必须同平章事才是宰相。经过分析,这个错误观点被排除了[2]41。接下来还要排除使相。它们不是宰相,但容易跟宰相混淆。“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兼侍中、中书令、同平章事者,皆谓之使相。不预政事……”[5](卷161,职官一)尤其需要注意区分“宰相兼枢密使”和“枢密使兼宰相”。前者是宰相兼管枢密院,后者是使相。

例如,太祖即位后,魏仁浦为宰相兼枢密使,而枢密使吴廷祚加同平章事,为使相。《宰辅表》所载魏仁浦官职似为使相,本传为“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兼枢密使”[5]卷249,准确。再如,天禧四年(1020年),枢密使曹利用同平章事为使相,丁谓、冯拯由枢密使拜相,不宜用“加”。[5](卷210,宰辅表一)还有,庆历二年(1042年)六月,宰相章得象“兼”枢密使,枢密使晏殊“加”平章事。[5](卷11,仁宗三)晏殊此时是使相,《宰辅表》不应列为宰相。第二年三月,他成为宰相兼枢密使。枢密使(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同知枢密院事)称为执政,宰相与执政合称宰执。

宋朝官、职、差遣分开,是我国官制最复杂的朝代。官包括正官(本官)、散官等,然而“其散官、勋、爵不系品位,止从正官。”[6](舆服四,朝服)宋前期,正官决定着官员的品级、班位、舆服和俸禄。元丰改制,“以阶易官”,阶官决定官员的等级和待遇。宰相的正官包括: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中书令、侍中;左、右仆射;六部尚书;两省侍郎(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六部侍郎。按照惯例,尚书左、右丞不应成为宰相的加官。[5](卷310,李迪传)《宋史·职官志》云:“宋承唐制,以同平章事为真相之任,……以丞、郎以上至三师为之。”[5](卷161,职官一)有误。应当改为“以侍郎以上至三师为之。”职主要指馆职(馆阁之职)。宰相所带的馆职有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和集贤殿大学士。宰相罢免之后所带的馆职是观文殿大学士、观文殿学士、资政殿大学士。

与南宋初期比较,宰相通常都带同平章事。然而,北宋前期宰相的正官种类较多;南宋初期,正官必带仆射。与明代比较,相同点是宰相都必须加宰相衔,宋加同平章事等,明加大学士等。“三省制的宰相与明代的大学士不同。大学士所兼的尚书、侍郎,实是加官,并不理部务。而三省制的宰相有双重身份,既是参议政事的宰相,也是三省首长。”[2]40宋前期情况比较特殊,宰相理论上拥有双重身份,不过在实践中,差遣普遍化,正官多无具体职掌。“尚书省尚书、侍郎至诸司郎中、员外,止为正官,以叙位禄,皆不职本司之事。”[6](职官四,尚书省)中书和门下两省也大致如此。

二、宰相排名规则

《论秦汉时期的宰相》提出,以“排位”确定首相[1]96。《明代大学士的排名及首辅的确定》进一步把首相定义为“排名第一位的宰相”[7]37。这样的好处是:第一,不管官职如何复杂,都能科学地确定首相;第二,首相是连续的,一般不会空缺。北宋前期的宰相排名,可以从三个方面判断:宰相衔、正官和馆职。

第一,宰相衔比较:中书令高于侍中,侍中高于同平章事。这一原则应用少,因为宋朝没有实授中书令的,实授侍中的只有五人。他们是范质、赵普、丁谓、冯拯和韩琦。

第二,正官比较:三师、三公的排名是:太师、太尉、太傅、太保、司徒、司空(太尉原在太保下,但是自唐朝以来,作为三公之首特别受重视,地位逐渐上升);中书令高于侍中,门下侍郎高于中书侍郎,左仆射高于右仆射;六部的排名顺序是:吏、兵、户、刑、礼、工。正官有多个时,应综合比较。例如,天禧元年(1017年)八月,宰相王钦若、向敏中的正官分别是左仆射兼中书侍郎、右仆射兼门下侍郎[5](卷8,真宗三)。前者地位高。

第三,馆职比较: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集贤殿大学士,地位依次降低。如果设三相,则依次加昭文、修史、集贤;如果设二相,则首相加昭文兼修史,次相加集贤。景佑二年(1035年)二月,吕夷简和王曾都是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8]卷66,前者是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高于后者的集贤殿大学士,是首相。

开始的时候,正官和馆职很好地符合,正官高所带馆职也高。例如,建隆元年二月,太祖赵匡胤用后周三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继续为宰相。范质的宰相衔(侍中)、正官(守司徒兼侍中)、馆职(昭文馆大学士)都最高,是首相。偶有不一致的时候,也限于监修国史的个别事例。咸平元年(998年)十月,吕端罢,张齐贤、李沆升为宰相。前者正官为兵部尚书,高于后者的户部侍郎[5](卷210,宰辅表一校勘记);第二年,前者加门下侍郎,后者加中书侍郎,仍以前者为高。后者尽管带监修国史,但正官低于前者,只能为次相。天禧元年八月,向敏中带监修国史,但正官低于王钦若,也只能为次相。

仁宗时发生了变化,正官和馆职的高低偶尔相反,且以馆职为优先标准。庆历三年(1043年)三月,吕夷简为司徒、监修国史、与议军国大事,章得象为工部尚书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兼枢密使,晏殊为刑部尚书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兼枢密使。吕夷简是元老重臣,作为特例出现。章得象则排名于晏殊前,尽管后者正官高。八年一月,陈执中为工部侍郎同平章事、昭文、修史,文彦博为礼部侍郎、集贤,也是首相正官班位低。

三、历任首相表及说明

下面依据上述三个原则,对《宋史·宰辅表》进行分析,参考《宋朝大诏令集》[8]《宋史宰辅表考证》[9]《宋代宰辅制度研究》里的《宰辅拜罢表》[10]等资料,总结出北宋前期的首相(表1):

表1 北宋前期首相表

有几个问题需要单独说明:

(1)960年1月赵匡胤建立宋朝,宰相空缺一个月,范质作为后周首相留守京师;973年8月赵普罢,宰相空缺一个月;983年10月赵普罢,宰相空缺一个月;1004年7月李沆死,宰相空缺一个月;1020年6月寇准罢,宰相空缺一个月;1070年10月陈升之丁忧,宰相空缺二个月。北宋前期的宰相有短时间的空缺,而明代阁臣没有,主要原因是前者有副宰相参知政事。

(2)天禧三年(1019年)六月时,《宰辅表》记载,寇准的正官是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向敏中是刑部尚书,似乎前者高于后者。前文已提到,天禧元年八月,向敏中加右仆射。《宰辅表》失载。

(3)皇祐三年(1051年),《宰辅表》记载,庞籍十月拜相,为昭文馆大学士,文彦博十一月罢相。同时有两个昭文馆大学士,明显有误。查《仁宗纪》,文彦博罢相在十月[5](卷12,仁宗四)。《宋史宰辅表考证》也指出了这一错误[9]19。

(4)嘉祐三年(1058年)六月,《宰辅表》记载,富弼为户部侍郎同平章事(集贤),进礼部侍郎同平章事、昭文、修史,韩琦为工部尚书、集贤。富弼由次相升首相,正官居然降低了(由户部侍郎变礼部侍郎)。更怪异的是,首相富弼是侍郎,次相韩琦是尚书,差别如此大!据《宋史宰辅表考证》,富弼新官为礼部尚书[9]22。

(5)熙宁二年(1069年)十月,《宰辅表》记载,首相曾公亮正官是吏部侍郎,次相陈旭是礼部尚书。不符合常理。查《宋朝大诏令集》,曾公亮正官是左仆射兼门下侍郎[8]卷56。《宋史宰辅表考证》也指出了这一错误[9]25。

四、分析和结论

元丰五年(1082年)四月改官制,然而首相王珪任职至八年五月。为了保证职位的连续性,统计分析的截止期定为王珪的宰相任职结束时。自宋朝建立到这一时间,共125年4个月(宰相空缺6个月),总计52人次出任首相。其中有重复出任首相的,最多的是三任首相的赵普、吕蒙正和吕夷简。计有首相34人,平均任期为3年8个月。超过十年的有:赵普13年7个月,王旦11年5个月,吕夷简10年2个月。明代内阁首辅的平均任期是3年7个月[7]39,二者几乎一样。这显示了中国封建王朝首相变动频繁,政策不能保持连续性。

研究过程中也发现,宰相来自三类官员:现执政、故宰相、故执政。上一规则没有例外。前两类为主,第三类少见。故执政拜相通常要再任执政过渡一下。现执政进宰相,枢密使、参知政事多见,枢密副使少见。景德元年(1004年)七月宰相李沆死,真宗皇帝火线提拔毕士安为参知政事,第二个月拜相。同时拜相的寇准是以故执政身份,比较特殊,是因为毕士安的大力推荐。

明代“首辅仅是内阁的领班人,不是负责人。他不是其他阁臣的上级。”[7]39北宋前期的首相也是如此。虽然没有明代首辅的票拟权,但是他们依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次相和首相是同僚关系,通常情况下,权力不能与后者比拟,主要原因在于后者深得皇帝信任。北宋前期两次典型的次相与首相争权,都是首相胜利。

真宗末年,次相李迪看不惯首相丁谓,矛盾公开化。真宗一开始将两人都罢相,但是不久就改变主意,丁谓留任,李迪当地方官。景祐年间,首相吕夷简独断专行,次相王曾不能忍受,二人多有争论。仁宗将二人都罢免,附和吕夷简的参知政事宋绶、附和王曾的参知政事(《宰辅表》误为枢密副使)蔡齐也一同罢免,看似一碗水端平。吕夷简和王曾的正官都是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吕夷简改任镇安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许州;王曾为左仆射、资政殿大学士,判郓州。使相仅次于宰相,仆射差了很远。三年后,吕夷简被召回,再当首相。

秦和西汉前期,丞相地位在百官中最高。自西汉后期至南北朝,逐渐进入群公(三师、二大、三公)时代——他们地位最高。真正的宰相通常指录尚书事和尚书省长官(令、仆射),前者是一、二个公兼任,后者地位低于诸公。隋唐时制度大变,三省长官为宰相,然他们的地位在三师、三公之下。宋代恢复到秦和西汉前期的程度,宰相地位最高,排在百官的首位。“宰臣与亲王立班坐位分左右各为班首。”[5](卷118,宾礼三)有些时候,班位临时取奏裁。例如,赵光义等个别具有储君性质的亲王使相在宰相前。

北宋前期,三师、三公在宰相之下;神宗元丰改制,三师、三公在宰相之上;徽宗政和年间又改,原三师(太师、太傅、太保)改称三公,原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废除,新设三少(少师、少傅、少保)。自此,三公居宰相之上。明代大学士是宰相之职,然朝班要根据所带的尚书、宫保等官衔排列。直至嘉靖时,阁臣才单独列班。

有人依据馆职,把北宋前期的宰相分为“昭文相”“史馆相”和“集贤相”[10]。这个分类存在很大的缺陷。既不能全面反映宰相的分类(相当多的宰相没有这三个馆职),也不能真实反映宰相的地位。例如,有人虽然是“集贤相”,却是独相,权力甚至大于多相时的“昭文相”。刚拜相时的赵普、向敏中死后的寇准、第一次拜相的曾公亮等,都是“集贤相”。与之比较,本文确立的三个规则更客观、更准确。

[1] 甄鹏.论秦汉时期的宰相[J].理论学刊,2006(3).

[2] 甄鹏.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制新论[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6,30(2).

[3] 陈振.关于北宋前期的宰相制度[J].中州学刊,1985(6):95-99.

[4] 姜锡东.北宋前期宰相制度的几个问题[J].中州学刊,1990(2):117-121.

[5] 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 徐松.宋会要[G]//续修四库全书(第775-78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7] 甄鹏.明代大学士的排名及首辅的确定[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4,28(1).

[8] 佚名.宋朝大诏令集[G]//续修四库全书(第45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9] 王瑞来.宋史宰辅表考证[M].北京:中华书局,2012.

[10] 诸葛忆兵.宋代宰辅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87-347.

[责任编辑] 张小云

2017-02-18

甄 鹏(1973—),男,山东高密人,山东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历史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外政治制度史研究。

10.3969/j.issn.1673-5935.2017.01.011

K244

A

1673-5935(2017)01- 0038- 04

猜你喜欢

大学士侍郎中书
辽代《梁援墓志》补考
王言撰制与魏、齐文运承变
包拯为何穿龙袍?电视剧有误
侍郎湖
刘向《列子书录》之“中书”即“内书”,“中”字不借指朝廷
一道圣旨的出台流程
整太监
古代的侍郎官是个啥
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士官学校学员到方圆集团实习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