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有的投入不能省
2017-01-18本刊评论员
○ 文/本刊评论员
论 坛
该有的投入不能省
○ 文/本刊评论员
在互联网经济风生水起之时,实体经济却过得并不顺利。为此,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实体经济从来都是我国发展的根基,当务之急是加快转型升级,要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作为实体经济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石油石化行业自当位列其中。而对石油石化领域而言,油气产量又是行业发展的根基。
据国土资源部资料显示,2016年中国的石油产量同比下降约1500万吨,同比降低了7.15%。这是近年来国内石油产量首次降到2亿吨以下,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年降幅。预计,此降势在2017年还将持续。
一方面国内原油产量下降,另一方面对外原油进口量在不断上升。2016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经突破国际警戒线,超过了65%。
透过这两个表面数据,更让人揪心的是,作为产量变化背景之一的我国油气储量状况目前尚缺乏深入的分析。就像互联网经济的热闹终究掩盖不了实体经济持续低迷的状态一样,油价高企在一定程度上遮盖住的一些问题与矛盾,正在逐渐显现。
“只有潮水退去了,才知道谁在裸泳。”
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成腰斩式下跌。全球石油行业尤其是上游领域随之陷入发展的寒冬期。一道全方位降低成本的大幕在三大石油公司中徐徐展开,勘探投资不可避免地被大幅削减。
数据显示,去年,中石化上游投资缩减至479亿元,而这一数字在2014年和2015年分别为801.96 亿元和547.1亿元;中海油大幅压缩投资支出至600亿元;中石油也在低油价压力下将资本支出同比削减约23%。
“上游发展,勘探先行”。三大公司敢于降低上游支出,原因之一是石油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连续9年超过10亿吨,感觉储量保障不成问题。然而,新增探明储量不等于新增可采储量、技术可采储量不等于经济可采储量。中国目前长期存在相当数量的未开发储量且数量与日俱增。
我国石油行业上游领域目前所展现出来的困难,是我国对储量经济可采性掌控过于宽松所带来的。国家与企业应该进行认真反思长期形成的某些固定思维,保持战略接替的进攻态势,保障一定数量的预探井,对探明储量强调经济可采性的动态评价,依靠科技和改革降低成本。同时,石油企业要想长远发展,不能把根基忘了,该有的投入不能省。
责任编辑:赵 雪
znzhaoxu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