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课本的闪失度基本为零

2017-01-17曾铁

武昌理工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细部文字

摘 要:中小学课本是影响力大、可信度高的公共文化产品,是学生习得基础性文理知识的重要书籍,是助学生进步的“阶梯”。知识性、文化性、科学性、示范性乃中小学课本的特色和定位。课本是“教”材,更是学材,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导航仪”;提升学生品质,课本的文字、细节必须完美。推进文化发展、繁荣和文化慧人、美丽中国,使用优质课本是要素与基础,因此,课本当保证质量,让其闪失度几乎为零理所应当。

关键词:中小学课本;文字;细部;文化品质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中小学课本是使用者很多的公共文化产品,它是学生习得基础性文理知识的重要书籍,是助学生发展的“阶梯”;知识性、文化性、科学性、示范性和读者是学生乃中小学课本的特色和定位。中小学课本是学生学习的摹本,传承基础知识与先进文化,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其思想,力助学生向美、向善、上进是课本的基本性能与功用。课本无小事,它的字、词、句、章和图、表、照片等都必须规范、谨严,各方面均需上佳。课本的文字、细节及质量,课本的文化品质关乎学生及其进步,课本理应全面地“高大上”;使用有疵、有误的课本,会使学生学习不充分,负影响其学习,将拉降学业质量,有碍提高学习力乃至影响学生终身发展。所以,编写、出版中小学课本,所有的参与者都要认真严肃、尽心尽力;从小处着眼,关注、聚焦进而做好课文的细部是现实诉求,这是编撰、出版优质课本之大事。

一、有恙的中小学课本及其评价一瞥

(一)若干语文课本

1.“人教社”的语文课本

“人教社”小学《语文》第11册,其课文“欧阳修追字”,说的是欧阳修创作《昼锦堂记》的掌故。欧阳修已送出的文稿上写的是“仕宦至将相,锦衣归故乡”,重读时他觉得语意平直、节奏仓促,于是派人把此稿追回,加了两个“而”字,即“仕宦而至将相,锦衣而归故乡。”该课文四处提到“昼锦堂”,均都错成“画锦堂”。“昼锦堂”是北宋名将、欧阳修之友韩琦的堂名。《汉书·项籍传》中有“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之句,“昼锦堂”乃反取其意。课本有出问题的原因:繁体字“画”与 “昼”,二者有一笔之差(前者比后者多了一小竖),大意便错了。济南外国语学校学生说,“人教社”语文课本一幅插图有缺陷。他们学习唐代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时,老师解释“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时说:“帆直直地挂着,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正字则兼有顺与和的意思。”但是,同学们发现,课本插图上的船帆是被风吹得鼓鼓的,且行驶在浪花翻卷的江面上,与诗的意境不符。他们查阅《唐诗鉴赏辞典》等书籍,确认课本的该插图与诗之意境有偏差。“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里有:“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就像一把伞?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这样的文章,小语课本中颇多。对此,上海一中文教授指出,如此低幼化的文章,无文化含量、无文学积累的价值,为何要学生背下来且默写?他说这类问题属中小学语文课本的弊病。几年来,山西运城的张老师给语文课本等“挑错”,已找出400多例语文课本、教辅书的闪失:有的是注解全错,有些是部分错,有些是概念界定不准确,有些是古文翻译不简练、不贴近原文等。如,“人教社”九年级上册《语文》(2014年版)的古诗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对其“八百里分麾下炙”,课本注释是“麾下,军旗下面,指军营里。炙,切碎的熟肉”,此翻译不准确。《汉语大词典》的相关解释为:“麾下:谓军旗之下,即部下;炙:烤熟的肉食,佳馔”。张老师说,课本当以此为依作注。

2.上海自编、使用的语文课本

上海编写、自用的《语文》将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拦腰截断,八句改为四句,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如此,律诗成了绝句。沪上一业内资深专家说,此举是对先贤不敬且误导学生。《语文》里还有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鹿柴》,即“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编者认定它是山水写景诗,该学者说此认知不妥。王维好佛,其诗多涉佛理。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有人语回响,日光入深林,见光而不见日,此属佛教之色空观。空中有色,色即是空,若有若无,有无相依,此等境界、意涵,非中、小学生能领会。所以,他认为,王维的《鹿柴》教师不能教,学生无法学,它不宜进中小学语文课本。沪用小语课本有宋代张俞的诗歌《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但是,课本对首句“入城市”的解释是“入城里”,这不对;“市”字当为买卖。小学《语文》(一年级第二学期)“象形字真奇妙”,其“禾像田里小苗苗”,不妥;禾,非禾苗,不是小苗,是成熟有穗的谷物。所以,“禾像田里小苗苗”,此话不对。该课本“识字的小秘密”,其“声旁多表音,形旁多表义”,有误。声旁因为表声而得名;形旁又叫义符,因表义而得名。这是绝对性,非相对性,没有多少的问题;声旁绝对是表示声音的,不是大多数情况下这样,是永远如此;形旁同样。因而,“声旁多表音,形旁多表义”,应改为“声旁表示音,形旁表示义”。其“筷子的传说”,也有疵。其“……传说在三千年前,中国人发明了‘筷子。有一天,两个渔夫在船上吃饭……全世界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人使用筷子…… ”同一篇文章里,用数字表达须前、后统一,不能混用数字;本文当用汉语数字,其前文用了“三千年”、“一天”、“两个渔夫”等汉语数字,下文理应保持一致,即“每4个人”当换用“每四个人”。课文“棉花姑娘”,其“……青蛙跳出来了。棉花姑娘高兴地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青蛙说:‘对不起,我只捉稻田里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青蛙吃虫子,哪里的都吃,吃稻田里的,吃麦田、菜园里的,也吃河畔上的……青蛙不会挑剔到“只捉稻田里的害虫”。上海一小学的黄同学,观察、研究后发现:《语文》和老师讲的小蝌蚪都找错了妈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也有课文“小蝌蚪找妈妈”)。该同学说,“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有常识性错误,即黑不溜秋的小蝌蚪是癞蛤蟆(蟾蜍)的娃,它们将自己的‘表姨(青蛙)认做了妈妈。她凭着这一研究成果,赴北京受表彰成为“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并获得“小院士”课题全国展示交流评比一等奖。上海的高中《语文》也有疵,其详情不赘述,需了解者可根据本文后的参考文献查询、阅读。

3.其他版本的语文课本

“鄂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童话《会上树的鱼》,有差池。该文说:“弹涂鱼上树吃蜗牛”,此言无根据、不科学。其他的语文课本也存在些许问题,拙文不一一展示了。

(二)若干理科课本

1.“人教社”的生物与物理课本

“人教社”生物课本里“埃弗里实验”的描述、分析不确切。由1944年埃弗里等发表的论文可知,该课本关涉此经典实验的细节有瑕,它用现代的眼光解读原来的实验等。 “人教版”高中物理有小纰漏。限于篇幅,这些消息均不详细展布,下同。

2.其他课本

一小学数学课本有问题;“沪科技版”新版初中物理课本也有瑕疵。

(三)对中小学课本及质量的点评拾零

许多语文老师说,中小学语文课本要符合时代发展潮流,不能沉浸在过去岁月和远离学生生活;选材落后、内容旧和大多内容具成人化的思想、生活等现象当改变。有学者说,考察“人教版”“苏教版”《语文》发现,其课文的编排不能构成一个科学体系。“人教版”七年级课本下册,有六个单元,每单元有不同主题:第一单元:成长;第二单元:爱国;第三单元:名人;第四单元:艺术;第五单元:探险;第六单元:动物。“苏教版”七年级课本上册,有六个单元:第一单元:亲近文学;第二单元:金色年华;第三单元:民俗风情;第四单元:多彩四季;第五单元:关注科学;第六单元:奇思妙想。显见,以上课本设计是主题先行,即先确定一主题,再围绕它选文章,如此构成的“单元”,实质乃一个有相同或相似主题的文章集成,其单元间是独立的,无知识关联、无能力的递进,非一个完整的推进序列。著名的语文教师钱梦龙讲:“它不像教材,更像一本人文类的杂志。”“每一个单元的主题,只不过是这本‘杂志中不同的栏目而已。”业内专家说:“我们的基础教育课本和不少科普读物中讲的许多科学史故事都是误讹相传的东西。比如,把血液循环的发现归于哈维,指责道尔顿提出二元化合物的元素原子数最简比是当时的错误,讲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过落体实验,宣称牛顿提出了牛顿定律的诸数学表达式”。

二、对进一步完善中小学课本的微思量

(一)提高中小学课本文化品质重要、应然

1.课本的文化质量必须上乘、优佳

推动、达成科学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圆“中国梦”,需要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劳动者和大批的优秀建设者、推进者。推进文化建设,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养,不断提高社会品质,基础教育是要素与基石;中小学学生是未来民族性格、“相貌”和国家实力及其形象的塑造者,用优秀文化教养滋润学生,用先进文化、文明为他们打牢文化和精神的底子,使之健康、持续发展,给他们提供文化品质高的课本乃前置条件与保障。中小学课本是教学、教育质量及提拉和国民素质、能力提升的“垫脚石”“助进器”;课本的文化质量、水平关系学生的素能及其进步,关乎文化繁荣、社会绿色发展。打造精彩课堂,实现有效教学和提拉基础教育质量,使用优质课本是内需与要件;中小学课本是当代文化的档案与名片,课本及文化品质还是国家教育、文化及水平的标志。因此,中小学课本的文化质量理应保证,它的瑕疵需趋于零、其品质当上乘。

2.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是完美课本之首要与落点

中小学课本是课程的具体体现,是学生学习之本、教师的教学之本;课本,差之毫厘会误导学生无数,后患严重。课本是影响力大、辐射力强和可信度高的特殊之图书,课本及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质量、关系社会发展品质,二者高度正相关。由教育生态链、教育生态圈等可知,我们的中小学教育质量难以超过中小学课本的质量;全方位提升基础教育质量,需要优质课本发力、支撑。推进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实施高效教学和提高学习品质、推动全人发展的关键是编好、使用文化品质优高的中小学课本。教育部已出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它提出了“九大素养”,即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与实践创新。显然,有利于培育、强化学生的这些素养是中小学课本的担当与使命,这也是课本的重点内容与“关切”。现下,编写、修订各学科课本必须着力完善文字、细节,并增加其推促、落实素质教育之效能、效应。

(二)严密、严格、科学是出版课本的核心元素

1.生产“绿色课本”是编写、出版课本者的要务

踏实、认真地编写、出版文化信息多、可读性强的优质课本是教育、文化及水平提高和拉升国民综合文化素养的现实诉求。编撰和出版课本是天大的事,不能含糊、毛手毛脚。严密、严格、科学是编撰、出版或修订课本的核心元素。充分体现时代特点,彰显当代文明与现代意识,并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知识、文化富裕等是编撰、出版中小学课本的基点与实事。修订、完善课本,还应注意化解这些问题:学科间存在某些内容因此学科未涉及影响到彼学科师、生的教与学;高中的必修课本、选修课本,内容编排、要求上不能满足学生及发展的不同需求等。生产、供应文字、细节差池率极小的“绿色课本”是编写、出版课本者的天职与要务,编写、出版课本的各方都要熟悉、严格执行教育部的规章,即修订版《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方法》(第11号令)。进一步规范中文、完备课本的细节,从而提高课本的文化品质,课本审查组评审、教育部咨询委员会阅审、课程教材委员会终审和主管部门的复审均不能走过场,专家们要对学生、对教育、对文化、对历史、对民族的未来负责。让学生有更多的收益,促使其德、智、体、美协调发展以及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和审美素质是出版课本的各参与方之工作目标、工作中心与追求。

2.编校课本者应当学富五车,是责任心强的敬业者

中小学课本属“大王书”,它是“标准”和“大辞典”;课本理应精心地研制,课文当斟酌、推敲和“精雕细刻”、精益求精,中小学课本非一般性的资料组合或将一些材料“堆”“串”起来即可。上述课本等品质仍有上升的空间,其文化质量不太理想,一些编审者工作不到位,把关不严、粗心是主因。提高课本的文化品质,努力完美课本的文字、细节乃“牛鼻子”。细节决定品质,课本的字、词、句等应力争做到尽善、尽美。编校课本者当切记:完美非一个细节。但注重细部可以成就完美(著名美术家米开朗琪罗)。编写中小学课本必须拘小节、完善细部,锁定、做好细节是力保课本品质重中之重的实务。时下,课本的的校对、修订者应静心、潜心和用情、倾心,要基于人的现代化和社会发展及需求,多从宏观、微观的角度考虑如何科学地选材、用材,旨在更好地为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为培树学生的“九大素养”服务、效力。北京大学科学史研究中心主任吴教授再次指出:说中国古代科学发达,只是到了近代才落后,这不对。他讲:中国古代有技术、无科学;中国古代技术发达,但无科学传统(上世纪,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先生已提出此观点)。所以,编写文、理科课本,要把握好分寸,有关的人与事,相关的叙述都不能说过、说满了。文化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强,文理知识丰富、文化视野宽泛、中文水平高和心细如发、有一双“法眼”是编写、校核课本者的“标配”与底线。

(三)有效保证中小学课本质量之建言

1.关于语文课本

编写、出版中小学语文课本,内容的选择、编排等应慎重、用心思。语文课本文化含量、文化浓度必须高,应有知识、文学、文化积累的价值;语文课文不能低幼化,其传递的知识、文化信息要可亲、可近,具有高营养性。否则,会阻碍学生心智的成熟和健康成长。编撰语文课本,编写者多选用时文做课文似是基本“法则”。但是,编写语文课本应注意力避“民国老课本”中“大量课文是时文”,既无文学性,文章遣词、造句时有语病等现象。《维新小学语文》是当前一套较好的语文课本,是编写、出版语文课本的方向与参照。编写语文课本,彰显真、善、美和人文价值为大,其课文不可虚假。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具有典范性以及可提升学生的鉴赏力、审美力是选文之准绳。现在,国人的中文水平有下降之况,让学生合范地使用中文,让我们的中文及其应用水平不退步是完善语文课本的项目与进路,也是语文教学、教育的业务和本能。《语文》课文、练习等要符合语文学习规律,当依据中文特点将文言文集中编成单元为好。小学《语文》还应有儿童特点、童年味道。《语文》的编排设计应缜密、科学,要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符合教学规律。如,学段之间,课程内容、要求上应有过渡、衔接;学科上,课本的编排体例,无论是单元设计,还是单元排列顺序应合理。读书、学习和不断拉高中文水平与综合文化素养,贵在“读”,尤其是要读纸质书。阅读、学习优秀文章与品位高的作品是提高中小学学生中文水平的充分条件与保证,这样《语文》的阅读内容及要求拟增加、强化,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阅读面,助益提高其语文素养、语文能力。多选好文本,增加美文、经典作品等的分量与权重是完善《语文》,继而提升学生语文水平的急务;注重、增强语文性与人文精神等是修订、完备语文课本的要点。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他们的阅读素养,并培养、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培树其自由精神等乃完善《语文》的内需与路向。

2.关于历史课本

中国少儿新闻出版总社李社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小学生“多了解历史,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才能从历史中得到益处,也吸取教训。”实现此目的,培育高素质学生,出版、使用优质历史课本是前提与基础。编写、出版中小学历史课本,不使史实变形、用史实说话为天;课本里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和当代史内容及评价都应实事求是。著名史学家李学勤提出:历史书应据实、据史陈述,要不编造、不掺假,尊重历史事实、维护历史尊严。他强调,历史课本,端在准确、以事实为基,不能夸大、歪曲和抹杀。编撰、修订历史课本,对涉及我国古代科技史的讯息需一是一、二是二,不能妄说,课本中有关的陈述、评价当恰如其分,不能拔高、矮化,不能忽悠。再者,高中历史课本以通史的体例编写为好。

三、结语

发展繁荣文化和文化中国、美丽中国,基础教育健康发展是基石和要件。中小学课本属高级精神产品,它是学生的学习指南和“圣经”;课本是“教”材,更是学材,它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扶手”和“导航仪”。惠泽学生、助益完善他们的品质,课本的各个方面都须优美,其“里”“外”都要“漂亮”。中小学课本和基础教育要广域地保证质量、水平,让课本白壁无瑕,或闪失度几乎为零不为过,理所应当。“高中课堂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未来”(瑞士·斐斯泰洛齐),中小学课本品质和中小学课堂如此。以上事例等说明,提高课本文化品质,关注、做好细部是抓手,又是硬任务。增加编校力量、加强课本的终端审读和提高编、校质量特需要。用当年编辑、出版《毛选》《邓选》的做法、劲头,编辑、出版中小学课本,其品质定会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 郝铭鉴.从“董卿误读”想到的[N].解放日报,2010-3-12.

[2] 魏海政.济南初中生给语文课本挑错[N].中国教育报,2013-4-11.

[3] 张鹏.语文教材低幼化倾向 将阻碍学生心智发育[N].文汇报,2016-12-16.

[4] 胡中行.文化杂咏·改诗[N].新民晚报,2016-2-26.

[5] 张红.上海高中语文阅读单元编排研究与教师行为策略[J].上海教育,2015(12A).

[6] 中国教育新闻网.语文教材不能只要文学不讲科学[EB/OL].http://news.jyb.cn/opinion/pgypl/201510/t20151026_640958.html,2015-10-26.

[7] 中国新闻网.那些年我们教材上的错误[EB/OL]. http://cul.qq.com/a/20151123/019661.htm,2015-11-23.

[8] 饶毅.饶议科学Ⅱ[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4.

[9] 居津.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插图的现状、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物理教学,2015(9).

[10] 南柯一梦,中国教科书真的需要更新[EB/OL]. http://blog.people.com.cn/article/1/1449294648779.html,2015-12-05.

[11] 王伟民.齿轮的撞击频率等于纸片振动的频率吗[J].物理教学,2015(10).

[12] 赵成昌.一线教师呼吁:落伍的语文教材尽快脱胎换骨[N].中国青年报,2015-12-14.

[13] 程奋只.回到原点追问中学语文教学[N].中国教育报,2015-11-4.

[14] 任定成.科学元典的精神价值[N].光明日报,2016-3-29.

[15] 赵谊伶.修订再版的物理课本之不足及完善建议[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6(3).

[16] 陈鹏.东西方不同的人性理想[N].光明日报,2015-12-2.

[17] 曾铁.编写出版中学理科教科书要尽情尽心尽力[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12).

[18] 毛时安.“民国神话”,真的有那么“神”吗[N].解放日报,2016-3-3.

[19] 记者.15个字微小说刺中表达痛点[N].劳动报,2016-4-9.

[20] 张焱.小不点与大历史[N].光明日报,2016-2-16.

[21] 顾学文.历史拼图[N].解放日报,2016-1-8.

(本文审稿 余澄清)

猜你喜欢

细部文字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会说话的书
会说话的书
高层住宅细部造型设计的分析
梦中的文字
浅谈装饰材料与室内细部设计
主流报纸的科技传播品质应当保证
浅析传统园林建筑细部在当代的利用与发展
浅谈住宅工程细部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