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利率市场化对地方性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
2017-01-17谢勇
利率市场化在给地方性商业银行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引发了地方性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空间的缩小、流动性难以管理、信用违约等问题,地方性商业银行应采取措施,如加快经营转型步伐、改善利率定价机制与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等,以实现其在利率市场化浪潮中的可持续发展。
利率市场化地方性商业银行利差
一、研究背景
近几年内,央行多次对存贷款利率进行了下调,并且出台了对利率浮动区间调整的政策,这些动作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同时也对地方性银行产生了日趋严峻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地方性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试图寻求地方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影响可以采取的措施。
二、利率市场化给地方性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国家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给地方性商业银行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扩大了经营自主权,迫使地方性商业银行升级管理和产品创新
首先,地方商业银行可以根据经营成本及目标收益和客户所能承受的风险等因素,确定不同的利率层次,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实行有差别化的价格战略。其次,由于企业和个人对金融产品的风险、期限和流动性等的偏好需求的不同,利率市场化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尽快进行金融创新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二)促进地方性商业银行完善运营机制
地方性商业银行由于业务规模有限、金融服务项目少和资本金不充足等的限制,多采用银团贷款的形式进行竞争性合作。利率市场化加速了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分化,促进了其进行联合重组、兼并的速度,加快了金融体制与市场的无缝隙接轨。
(三)促使地方性商业银行转变服务理念,优化客户结构
利率市场化迫使地方性商业银行把提升服务质量作为提升的重要途径。对于贷款等负债业务,地方性商业银行应利用其灵活优势,通过贷款利率差异来吸收不同层次的大众存款;对于资产业务,应注意吸引优质客户,同时对风险较大的客户以更高的贷款利率作为风险补偿,从而逐步优化客户结构。
三、地方性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地方性商业银行面临的新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风险的加剧:
(一)盈利实现方式风险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存贷款利差逐步收窄,而地方性商业银行主要收入来源是存贷款利差,同业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所占比重很小,都存在的收入结构单一的弊端。所以,各地方性商业银行为必须积极适应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建立多样化的银行收入结构,减少存贷利息差缩小带来的不足。
(二)利率风险
利率市场化以后,地方性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定价风险、期限错配风险和利差空间趋于收窄等风险。
1.利率市场化后利率自主决定空间加大,对地方性商业银行而言,如何准确地预测市场利率变动趋势,确定竞争优势的合理价格,将是最核心的问题。
2、对于地方性银行来说,存款结构常趋于定期,而贷款主要是短期贷款,从对利率的敏感性来讲,资产敏感性大于负债,那么随着利率的下调必然更大地减少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利差收入,这样就增大了期限错配风险。
3.银行同业利差收窄。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央行会实施宏观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样必然使得同业业务承担起弥补商业存贷利差变窄的重任。那么随着金融脱媒加剧,各类金融业务相互渗透,同业竞争日趋激烈,从而使同业业务的利差空间趋于收窄。
(三)资本管理风险
地方性商业银行扩充资本的两种主要方式分别是增资和利用留存利润。利率市场化后,短期内的利差收窄会大幅降低地方性商业银行利润,那么地方性商业银行很难通过留存利润来补充资本;若通过增资扩股补充资本,又将付出较高的现金分红率,这在增加银行使用成本的同时缩小了利润空间,增大了地方性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风险。
(四)流动性风险
市场上资金供给和需求情况决定了利率的高低,利率的高低会影响企业和个人的融资和理财需求,同时也会影响银行的流动性。若预期贷款利率上升,则企业会增大现时的贷款需求,而居民则会推迟储蓄,这样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银行预期需求增大,资金来源减少,从而引发流动性风险。
四、地方性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影响的措施
(一)完善存贷款利率管理机制
对于银行业,金融产品的定价是其核心问题,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其销售状况和效益。地方性商业银行必须选择适合自身规模和特点的定价策略,才可以使自己具有竞争优势,以循序渐进、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原则进行系统建设,并在实施过程中结合实践进行完善。
(二)转型经营模式,提升综合应对能力
利率市场化造成了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利润下降和风险扩张,一些银行逐步转变经营模式,大力开展开展中间业务,多品种、多渠道地拓宽利润空间。各商业银行应该针对本行的不同特点的产品分别制定不同的竞争策略,从产品的价格到产品的差异化方面来获取本行产品的竞争力。
(三)重视利率风险管理,建立利率市场化管理体系及利率风险防控机制
利率风险是利率市场化最直接的后果,地方性商业银行应设立专门的利率风险管理部门,建立利率评价体系和资金管理平台,通过专人收集各种经济信息,集中建设风险计量模型研发系统和模型监控验证平台,分析并尽可能精准预测市场利率的变化,以实现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与此同时还要综合运用金融衍生工具来实现利率风险的转移和对冲,提高利率管理水平。在客户方面,应建立客户风险评级系统,结合客户的经营成本大小、信用风险情况和贷款期限长短等因素,对不同存款利率水平的客户实行差别管理。
(四)找准市场定位,实施特色经营和差异化服务,打造多元化盈利模式
地方性商业银行虽然在资产规模和经营范围上无法与大型商业银行对比,但其业务审批速度快、地域和区域的优势明显。因此,地方性商业银行应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外部特殊环境进行特色定位,对自己的各业务板块构建业务特色,进行专业化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1]李克川,杨艺.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机遇、影响和挑战[J].经济论坛,2013(1).
[2]张艳妮,等.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动态影响——以地方中小银行为例[J].金融发展评论,2014(10).
作者简介:谢勇(1977-),男,汉族,四川泸州人,重庆理工大学,现任职于重庆中地置业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