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郑白氏祠堂保护与修缮初探
2017-01-17别治明尹家琦
别治明 尹家琦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64)
一 引言
祠堂,是儒家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祠堂的历史,与人们崇拜和祭祀祖先的历史紧密相连。《礼记·曲礼·下》中有云:“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可见,祖宗祭祀的思想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我国古代封建礼制传统的正宗。祠,最早是作为祭名出现在文献中。《诗经·小雅·天保》:“禴祠烝尝,于公先王”(禴:夏祭;祠:春祭;烝:冬祭;尝:秋祭)。后来演变为“祭祀”意思。《周礼·春宫·小宗伯》:“大灾,祠于上下神示”(示,通“祗”地神)。据史书记载,历史上最早祭祀祖先的场所称宗庙,也称家庙。汉代以来,祠堂这一名称开始从帝王宗庙系统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统。与后世不同的是,汉世公卿贵人多建祠堂于墓所,而非宗族居住的中心。北宋年间,庶族经济的逐渐发展壮大,程朱理学对祭祖敬宗、建立宗族制度的大力推扬,共同促使着祠堂这一祭祀建筑在民间的出现,不过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堂,一直延续至明朝中叶。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明世宗下诏“许得民间皆得联宗立庙”,此诏使庶民建祠祭祖合法化,全国各地纷纷建立祠堂,从而推动了祠堂制度的发展。清代继续推广和发展了祠堂建设,使之遍及全国各地。
二 文物建筑概述
(一)区位及沿革
河南新郑地处中原腹地,北靠河南省省会郑州市区,东邻中牟、尉氏县,南与禹州市、长葛市接壤,西与新密市相连,是一座悠久历史的古城。拥有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5000年的黄帝文化和2700年的郑韩文化。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此一统天下,播撒文明,掀开了中华文明的历史篇章,新郑由此被誉为黄帝故里、中华第一古都。新郑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春秋名相子产、战国思想家韩非、汉代军事家张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明代名相高拱等历史名人均流芳千古,光耀史册。
白氏祠堂,又名乐天祠,位于新郑市辛店镇辛店街,原为纪念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祠堂,因白居易出生于新郑东郭寺,故祀之。据清隆四十一年《新郑县志》载:“白,居易之祖也。其先太原人,后徙居新郑。敦儒业,以明经出仕,历酸枣、巩二县,多善政。及去,民尸祝之。以大历八年,卒于新郑里居。”时年68岁。
祠堂的始建年代不详,据前檐墙的碑刻碑文记载可大致推知该建筑的始建年代应该早于清康熙五十九年。清代重修。大殿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曾经进行过局部维修,解放后,粮食部门曾经占用,后复归白氏后人管理至今,是为白氏祠堂。
(二)建筑形制特点
1.整体格局
据白氏族谱中的相关信息显示,白氏祠堂始建时的总体格局由前后两进院落构成,前院由大殿及东西两厢和山门围合而成,是白氏祠堂的主院,后院由大殿后部的五间学堂及两侧院墙围合而成,为祠堂的内院,两进院落之间由位于主殿两侧的仪门相连通,内院正对仪门入口处还设有影壁两座。但由于历史原因,后院学堂现已被当地村民购买,原来的仪门和影壁已损毁无存,现存的仪门也为后人改建,紧靠内院东院墙还建有后人加建的违章建筑一座,整体格局基本保存原规制。
2.大殿
据访谈与考证,白氏祠堂大殿原为勾连搭式建筑,前部有卷棚,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已被后人损毁,现仅存大殿。大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层硬山灰瓦顶建筑。出前廊,檐下施挂落,表面遍施木雕,纹饰以二龙戏珠、麒麟望月为主,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大殿构架采用彻上明造,抬梁构架搭接清晰,传力明确。大梁承托于后金柱与前檐墙之上,其上立瓜柱三架梁,三架梁中部立脊瓜柱承托脊檩,脊瓜柱两侧施叉手,具有典型的中原地区地方营造特色,梁端承托檩条,下部施随檩枋,从而将各榀梁架纵向联系构成一个整体,檩上铺椽望,上施泥背瓦面构成屋面。廊步施单步梁,梁头前端插入檐柱柱头,后尾插入前檐墙,后单步梁梁头前端插入后檐墙,后尾插入后金柱,通过竖向的墙、柱和横向的梁、檁等构件构成了一套坚固完整的砖木构架体系。屋面为3号小青瓦屋面,屋顶正脊侧面饰以砖雕,正中安置宝瓶,无垂脊,只用两陇筒瓦配之。正脊装饰构件正吻以龙头鱼身的造型为主,安装于正脊两端,龙嘴一律向外。山墙墀头上部处施以三面双层神台盘头砖雕,内容以麒麟望月、狮子滚绣球等传统祥瑞图案为主,形态栩栩如生,雕工细腻精湛,极尽雕刻工艺美感之能事。
3.东、西厢房
东、西厢房均为卷棚硬山式建筑,原为灰瓦顶,东厢房屋顶于上世纪已经损毁,后人维修时将其改为琉璃瓦顶,西厢房现为小青瓦屋面。但后人在维修东西厢房时均在其屋面顶部加装了正脊,改变了原建筑的形制。东、西厢房均面阔六间(北侧一间为挟屋),轴线距离19.9m;进深一间,轴线距离3.95m。建筑为木构抬梁式架构,五架梁前端梁头落于前檐柱之上,后尾插入后檐墙,其上立瓜柱承托三架梁,三架梁中部立脊瓜柱承托脊檩,脊瓜柱两侧施叉手,具有典型的中原地区地方营造特色,梁端承托檩条,下部施随檩枋,从而将各榀梁架纵向联系构成一个整体,檩上铺椽望,上施泥背瓦面构成屋面。厢房明间两侧檐柱间施槅扇门,现已佚失,柱子上卯口清晰可见;次间和梢间两侧檐柱间施槛窗,下部由槛墙承托,东厢房所有槛窗及槅扇门现已无存,据当地老人介绍毁于上世纪文革期间,柱身卯口清晰可见;檐口部位未施飞椽,为满足屋面的举折走势,将檐椽头部上挑,使屋檐向上起翘,体现出浓郁的地方建筑特色;两侧厢房各间檐檩下均施走马板,内嵌精美木雕,雕饰内容有二龙戏珠、麒麟望月、花开富贵等吉祥图案,雕工精湛,形象栩栩如生。在人为破坏和自然侵蚀的共同作用下,东厢房的走马板及内嵌雕饰现已无存,西厢房还保存较好,但由于被改作民房居住,西厢房各间的槛窗和槅扇门均已无存,现被改作铝合金窗和木板门;两侧厢房山墙均施砖博风,山尖为明显的卷棚建筑山尖圆弧,博风下端部施有卷云纹砖雕图案,体现出当地的建筑艺术特色。
三 保存状况描述
白氏祠堂座北面南,现存大殿和东、西厢房,大门为新建。鉴于其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2009年6月3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白氏祠堂为“郑州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在人为破坏和自然侵蚀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祠堂现存建筑保存状况较差,具体表现如下:
(一)大殿的保存状况
从大殿前檐墙的碑刻碑文内容可大致推知该建筑的始建年代应该早于清康熙五十九年。据白氏后人介绍,大殿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曾经进行过局部维修,但由于一直无人管理和维护,加之后人在其中居住,因居住需要对建筑本体进行了一些改建,造成极大的破坏,至今已残破不堪。主要残损状况有:建筑四周散水全部佚失;前部卷棚建筑损毁;四周墙体空鼓歪闪,内粉刷大面积起皮、脱落;两侧山墙多处被后人开凿墙洞,现用砖块封堵,外墙下部由于砖块的毛细作用风化酥碱严重,后檐墙下部因长期受雨水浸泡导致墙基局部下沉而形成一道通缝,最宽处约3mm,长度接近墙高;两侧山墙下部均风化酥碱严重,深度约1~5mm,面积约占墙面面积的1/4;前檐墙表面被后加水泥抹面覆盖,从局部脱落的水泥抹面可以看到内部的砖块也均酥碱严重;原始室内地面和台明地面均被后建水泥地面覆盖,台明现被后加红砖覆盖,且向南超出原台明南侧外皮一砖,台明原阶条石佚失;前檐柱两根柱子柱根部分腐朽严重,与柱础接的触面约占整个截面面积的90%左右,柱础和柱身表面油饰脱落,多处干缩裂缝;后金柱原柱顶石佚失,现为后人用红砖砌筑,且表面覆以水泥抹面;东西两柱柱头处均现裂缝,其中西侧柱头劈裂;门窗外表面均干裂糟朽,其中门、窗上部的过木可能是因为维修更换构件的缘故均出现较大裂缝,缝宽区间竟达2~8cm,极大地削弱了其承载能力;前檐撩檐檩及下部挂落和雀替表面均不同程度的风化糟朽和扭闪位移;明间西榀梁架的三架梁下部受弯部位劈裂通缝,所有梁架、檩、檩下枋等室内梁架木构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表面糟朽和局部裂缝,且所有檩条及檩下枋均严重走闪变形,跨中部位尤为明显,内应力的长久存在致使梁架构件与柱头部位的连接榫卯脱榫开裂,对整体建筑的结构稳定性产生了非常严重的不利影响;屋面望砖长期受潮气影响已全部酥碱,所有椽子也因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且承受巨大的屋面荷载而挠曲变形,跨中最为明显,前檐檐口部位的飞子头多处劈裂,包括大小连檐在内的檐口椽飞木构件在日晒雨淋的自然侵蚀下已全部糟朽;据调查访问得知,两侧山墙南部墀头砖雕在上世纪文革期间被局部损坏,好在程度较轻,现保存基本完整。
(二)东、西厢房的保存状况
东厢房始建年代亦不可考,因为历史的原因,东厢房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遭到重创,前檐槛窗和槅扇门以及檐下走马板上的木雕均已全部佚失;四周散水全部佚失;阶条石、踏步均为后建;南山墙被后人开墙洞修为券门,现用砖块封堵;前墙南梢间上部为后建;外墙和两侧山墙墙体砖块均风化酥碱严重;前檐柱柱根严重腐朽,柱础和柱身表面油饰脱落,多处干缩裂缝;隔扇门窗全部佚失,板门为后修。由于屋面漏雨,屋内梁架、檩枋均有不同程度的糟朽、裂缝,其中脊瓜柱、檐檩、脊檩较为严重,屋面为后修。
西厢房始建年代亦不可考,因时代变迁,历经破坏,至今已面目全非,损毁严重。主要残损状况有:建筑四周散水全部佚失;阶条石、踏步均为后建。室内地面高于原室内地面。外墙和两侧山墙下部墙体酥碱严重,前墙和南山墙外表面水泥抹面覆盖,明间中部有后建墙体;前檐柱两根柱子柱根被包于水泥砌体内,上部表面裸露部分局部糟朽,次间檐柱柱身均不同程度糟朽;隔扇门窗全部佚失,板门为后修。由于有人居住,屋内梁架保存较为良好,屋面为后修。
(三)院落整体环境保存状况
长期的日晒雨淋加之年久失修,且不断有老百姓在此临时居住,因生活需要对院落状况改变甚大,目前院落内部已经破败不堪,损毁和改建较为严重,主要表现有:原院落地坪被水泥地面掩埋,院内杂草丛生,地面高低不平,东厢房北侧有一后人加建的垃圾池,大殿前部台阶两侧堆砌着原卷棚拜殿的断裂石檐柱及后人所立碑刻等杂物,临近大殿台明处还种有两颗柏树,周围杂草丛生;院内靠近东西厢房两侧种有四颗柏树,均为后人栽种。
四 价值评估
(一)历史价值
白氏祠堂是白氏先人自太原徙居河南新郑后创建的祠堂宗庙,能够较好地保存下来,具有重要的历史纪念价值。白氏祠堂的建筑形式及构造特点向我们昭示出其始建时的部分历史信息以及当时社会人们的审美艺术观和当时历史条件下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祠堂内四合院式建筑格局是研究中原地区清建筑礼制、建筑艺术、民风民俗、宗亲维系的实物载体。为研究豫中地区的地方建筑营造手法及建造工艺提供了真实的实物对象。
(二)艺术价值
白氏祠堂的古建筑格局为坐北朝南,是典型中国古代建筑选址、布局艺术的缩影。部分建筑墀头、砖雕精美,样式丰富,雕刻技法精湛,线条生动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
(三)科学价值
白氏祠堂的建筑在营造过程中采用了传统的木构抬梁式结构体系,各构件受力清晰,传力明确,整座建筑均由木构架承重,墙体仅起到围护和分隔室内外空间的作用,建筑的承重构件和围护构件彼此相互独立,各司其职,互不影响,即使受到如地震等强大外力的作用也能“墙倒屋不塌”,且脊瓜柱两端辅以叉手作为稳固支撑,各榀梁架之间用随檩枋强化彼此联系,使整座建筑形成一套受力均匀、结构联系紧密的木构框架结构传力体系,体现出了非常合理的结构力学性能,充分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古代木构建筑优秀的传统营造技艺,具有极高的科技价值。
(四)社会和经济价值
白氏祠堂作为白氏先人自太原徙居河南新郑后创建的祠堂宗庙,在当地民众心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它不仅反映了当地百姓对白居易的崇拜,也反映了家族传承的一种精神和信仰。因此,它既代表一种社会规范的传承,又是所属区域发展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更是传承传统道德、实施爱国教育的良好场所。
白氏祠堂在进行保护性维修加固以后,必将重新焕发灿烂的光华,供后人瞻仰,增加新郑的历史文化积淀,为人们提供一处高品位的文化交流场所和古色古香的历史文化景区,从而带动文化旅游事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发挥其最大的价值。
五 保护维修方法初探
(一)保护维修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思想
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有关精神,按照文化部《纪念建筑、古建筑、石窟寺等修缮工程管理办法》《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等的要求及《古建筑木结构维修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165-92)标准,依据中国国情,参照其他文物建筑保护修缮的成功范例,并结合白氏祠堂建筑的时代特征,本文认为,其保护维修措施的制定应遵循如下原则:
1.坚持《文物法》明确规定“不改变文物原状”的修缮原则。尽可能恢复原有的建筑布局及历史面貌。力争做到通过修缮,更加真实地、完整地保护好白氏祠堂建筑的历史传统风貌、文物建筑和所有附属文物所持有的历史信息。修缮的目的是使文物古迹、延年益寿,而不是焕然一新,更不可大拆大改。
2.慎重对待“复原”问题。凡复原者,必须具有足够的依据。对缺少依据者,只要无碍于结构和使用功能,均不做复原。
3.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因建设工程影响到文物保护单位时,应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无法实施原址保护的再考虑迁移或拆除。
4.尽可能多地保留古建筑物的原构件。对构件的更换必须掌握在最小的限度。
5.尽可能少地干预建筑本体。维修中建筑构件能不拆卸的尽量不要拆卸。
6.注重采用传统材料和工艺。新补配的构件应注意采用与原构件相同的材料和施工工艺。对于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必须是经过试验鉴定认可的项目,不能用文物当作实验的对象。
(二)保护维修措施探讨
文物建筑的保护维修措施是在坚持保护为主的前提下,对其现存的各类残损及病害制定的有针对性的、以保护其原状和使其延年益寿为目的而制定的一系列技术性维修加固处理手段。通过对白氏祠堂建筑现存残损病害的成因分析,本文认为对其的保护维修加固可以参考以下措施进行:
1. 地面、散水维修
1)地面:铲除现状水泥地面,按原做法恢复原地面,如原地面做法已不可考,则依照当地同类遗存传统做法重新铺墁。
2)散水:参照当地同类遗存式样补配佚失散水。
3)台基:清除后加砖台明,补配原台明佚失的阶条石;清除后建砖踏步,按原工艺重新砌筑青石踏步和垂带,补配所用石材应尽量从当地搜集老料。
2.墙体维修
1)整段墙体完好,对酥碱深度小于50mm的部位仅作清理处理,酥碱深度大于50mm时应进行剔凿挖补;整段墙体较好,但墙体上部某处残缺的应进行局部整修;墙体裂缝处采用灌浆法进行加固,灌浆材料为白灰砂浆,从下至上逐层灌注,达到浆液饱满,灌浆完成后白灰勾缝。
2)对于墙体灰缝脱落的细小裂缝(0.2cm以下),应采用与原墙体相同的勾缝材料将砌缝重新勾抹严实,施工前应将残碎灰缝剔除清理干净后再进行修补。
3)细微裂缝(0.2~0.5cm)可用铁扒沿墙缝加固,每隔一米左右用铁扒一个;
4)较宽的裂缝(0.5cm以上),每隔相当距离,剔除一层砖块,内加扁铁一道拉固,补砖后将裂缝用水泥砂浆(1:1或1:2)调砖灰勾缝或白灰浆勾缝。
5)拆除各文物建筑所有部位的后开门洞的封堵砖块,补砌后开墙洞。
6)经结构可靠性评估,对影响结构安全的墙体予以拆除重砌。拆除后重砌的墙体均参照各建筑本身的青砖、土坯规格,并做好新旧墙体的拉结,外观应与原墙体砌法一致。
3.石作维修
1)灰缝维修:缝内积土长草的清除后用石灰砂浆重新勾缝,达到防渗除草的目的。
2)表面风化酥碱的部分,凡不影响安全与艺术造型者,清除酥碱部分,继续使用。
3)新补配的石构件的品种、质感和色泽,应与原件相近,外形尺寸、表面剁斧、磨光、打道等均应与原件相同。
4)断裂维修:断裂部分用环氧树脂粘接,并在接口处作旧处理。
5)歪闪、位移的,拨正后加砌石块灌浆。
6)参照当地同类同时期遗存式样补配缺失柱顶石。
4.大木作维修
1)受压构件维修加固
柱根糟朽加固:仅有表皮糟朽,且验算剩余截面尚能满足受力要求时采用剔补加固,如是周身剔补,需设铁箍2—3道;根部糟朽不超过柱高的1/4时,可用墩接;柱中空糟朽且足以满足受力要求者灌浆加固;全糟或下半部糟朽高度超过1/4以上不适于墩接的应更换。
柱裂缝加固:缝宽不足0.5cm的裂缝用腻子填抹严实,缝宽在0.5~3cm之间时木条嵌补粘牢,缝宽大于3cm的裂缝补缝后加铁箍2—3道加固,铁箍宽度根据加固构件具体尺寸确定。构件受力劈裂裂缝除用上述加固外,应尽可能转移荷载,附加支撑,必要时可更换构件。
2)受弯构件维修加固
梁、枋、檩的裂缝、弯垂加固:采用构件组合或加大支座、减小构件计算长度等方式加强构件刚度;缝宽不足0.5cm的裂缝用腻子填抹严实,缝宽在0.5~3cm之间时木条嵌补粘牢,缝宽大于3cm的裂缝补缝后加铁箍2—3道加固,铁箍宽度根据加固构件具体尺寸确定。榫头糟朽、折断、劈裂时,采用硬杂木更换榫头;扭闪糟朽严重时更换构件。
梁、枋、檩糟朽加固:糟朽断面经计算仍能安全承载者,剔除糟朽用木料钉补粘接,面积较大的外加铁箍2—3道加固,断面不足者原材料更换。
3)椽子、飞子维修加固
椽、飞尾部折断或糟朽的全部更换;椽身弯垂矢高大于2%时更换,不足时继续使用,糟朽者更换。
5.小木作维修加固
1 )剔除所有门窗表面的糟朽部分后重新油漆;更换劈裂的门窗过木。
2)打牮拨正明、稍间所有走闪的挂落,清除表面糟朽后做防腐处理。
3)按原样式恢复佚失的门窗。
6. 瓦作维修
1)拆除部分建筑后改屋面,按遗存筒板瓦及吻、兽、脊饰规格补配。
2)漏雨维修:局部漏雨部分局部挑顶。屋面大面积(或多处)漏雨导致其下木基层或木构件残损的全部挑顶。
3)瓦件维修:按规定不能使用的更换,佚失或形制、色彩不合规制的应以补配。
4)脊的修复:损坏不严重的可用灰勾抹严实;缺损、散落的局部脊件应进行归按、添配;具有文物价值的脊件应尽量进行粘补,实在不能粘补时应参照原式样更换;脊毁坏严重的应进行局部挑修或全部重新挑修。
7. 油饰彩绘
柱子、门窗等木装修均做传统油漆彩绘防腐处理,其余木构件仅做表面防腐防虫处理。
8. 隐蔽工程
对于位于隐蔽部位的建筑残损及病害的维修加固,需待施工时现场揭露后视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维修措施。
六 结语
新郑白氏祠堂能够保留至今,为我们认识和研究其始建时期的建筑风格特征、营造技艺和历史文化等各方各面均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例证,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但历尽百年的风吹雨打和人事更迭,现存建筑多已残破不堪,为了使其能够更好地保存下去,亟待对其实施有效合理的保护与修缮。笔者通过对新郑白氏祠堂的保存情况进行现场实地勘察,透过各种残破及病害的表象分析其成因所在,在以保护为目的的前提下,坚持最小干预原则为指导,以古代建筑的营造匠作种类为分类标准,针对各项残损提出了一系列相对较为具体的保护维修技术手段,旨在为白氏祠堂的保护性修缮提供一种技术思路。希望通过这些维修措施的实施能够真正对这座弥足珍贵的祠堂建筑群起到“延年益寿”的保护作用,使之更好地发挥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教化作用,同时也希望能为同类中原地区的古代祠庙建筑群保护修缮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1]陈复华主编. 古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辞海.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158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165-92)[S].1993.5.
[4]文化部文物保护科研所. 中国古建筑修缮技术[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5]赖瑛. 珠江三角洲广府民系祠堂建筑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6]丁娜. 安徽屏山祠堂研究[D].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
[7]张开邦. 明清时期祠堂文化研究[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