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专业中高职衔接探究
2017-01-17刘瑞艳黎志凌
刘瑞艳 黎志凌
(广西梧州农业学校,广西贺州 542899)
畜牧兽医专业中高职衔接探究
刘瑞艳 黎志凌
(广西梧州农业学校,广西贺州 542899)
畜牧兽医专业中高职教育承担着为畜牧业一线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完善中高职人才培养的衔接机制可以优化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的专业求知通道,提高其职业技能。本文就畜牧兽医专业在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及措施。
畜牧专业 兽医专业 中高职教育衔接 培养模式
1 畜牧兽医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发展起源
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发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1985年5月27日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的相关精神对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启动和导向作用。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1996年前各地市农业学校大多数开设有畜牧兽医专业,高职仅限于广西大学动科院每年约30至50人的大专生,1997年后广西大学停止招生大专,针对牧医专业高职生只有函授教学,直到2004年广西农业学校升格为广西农职院后才有全日制的畜牧兽医专业的高职,可以说对于中高职牧医专业的衔接的制度化和科学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 中高职课程衔接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
首先,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都隶属于职业教育。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简单来说就是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可表述为: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都是社会需求的不同层次的人才,教育目标是一致的。
其次,从个人的发展来看,知识学无止境,技术的提升也是无止境的,时下的中职生已不可能与二三十年前的中职生相比,畜牧兽医专业中职生一半左右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结束后就离开学校,没办法上普通高中才来上的中职,这部分学校理论学习不行,但在技术实践操作上却有强烈不甘人后的竞争意识,他们也想通过职业技术这条路能接受高等教育,能拿到大学毕业证,使自己知识技能提高一个层次,这也与终身教育的理念相符。
再次,近20年来全国高等院校的扩招,部分高职院校的生源买卖方市场已转换,尤其是时下农业不景气,农村人口流向城市等因素,导致涉农类高职院校招生越趋于困难,农村孩子都不愿意读牧医专业,但此专业所处的农业类位置不可能消减。从专业的认可度而言,从中职对口升高职的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要远高于普高毕业生。
3 畜牧兽医专业中高职衔接的现状
3.1 畜牧兽医专业高职面向中职的招生途径有待拓宽
牧医专业中职升高职的途径不少,前些年的情况主要是少量的中职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或中职生参加高等自学考试,或院校合作的“3+2”或“2+3”衔接等模式,相对于每年高职牧医专业的招生数量,走中职升高职模式的生源占比非常之低,高职生源主要还是来源于普通高中毕业生。主要原因其一是中职生本来就是理论学习的“学困生”弱于笔试,其二是此升高职的途径对中职生宣传不够,帮扶不足,其三是高职院校倾向于录取综合素质相对于中职生要强一些的普高生。
3.2 培养定位有待探究
中职教育应在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满足学生就业需求的前提下,还应向高职教育输送合格人才。高职教育则应在保持与中职教育连续性的基础上,体现出自身的职业性和高层次性。即中高职教育畜牧兽医专业才培养目标既有共性又要有区别,但时下在培养的区别上没有更好地体现出来。
以广西为例,牧医专业的高职只有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开设,而广西农职院前身为中职的广西农业学校,在升格为高职院校之前牧医专业与区内各地市的农业学校牧医专业培养定位相同,升格为高职后在专业的培养定位方面要有重新构建,但目前在专业培养目标之间没有体现相互依存性,培养目标缺乏协调统一。
3.3 课程设置不衔接
目前畜牧兽医专业中高职教育还没有统一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通过广西中职学校牧医专业和广西农职院牧医专业必修课课程设置的比较发现,中高职两个阶段内课程有一定重置,或者教材没有层次。如中职学校开设有畜禽解剖生理,动物微生物与检验、畜禽营养与饲料生产、畜禽环境卫生、兽医基础、中兽医基础、畜禽生产技术、特种动物养殖技术、畜禽疫病诊疗、畜禽疫病防治技术、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宠物疾病诊治等,而高职对应的课程有动物解剖生理、动物策生物与免疫、动物营养与配合饲料生产、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技术、动物药理、动物病理、兽医临床诊疗技术、养猪与猪病防治、养禽与禽病防治、牛羊生产与疾病防治、宠物养护与疾病防治等。一些课程新瓶装旧酒,区别不大。
4 畜牧兽医专业中高职衔接对策
4.1 改革高职院校的招生制度,拓宽中职升高职的渠道
职业教育更强调的是技能,中职生弱于文化理论的学习而强于动手操作,在生产一线往往更能吃苦,更喜欢动手,而且在入高职之前已经有了两年或三年的专业基础,这是只有理论知识的普高生不可比拟的长项,同时也是为了中职教育更好的发展,所以近几年来,各高职院校加大面向中职的招生力度,如广西于2017年所有的高职高专院校(不含开设高职高专专业的本科院校)均具有高职对口中职自主招生资格,自主招生的对象为符合条件的中职学生,即已经参加自治区2017年普通主考报名的区内中职学校毕业生和区内中职学校2年级在校生或在高考报名截至之日前取得区外中职学校毕业证的考生等。从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来看,高职院校的中职生源应该占到招生总数的50%或以上为宜,在中职学校,部分毕业生出社会发挥他们的技能,品学兼优的学生若想深造则提供机会。同时对于具有中职学历的社会工作人员,只要专业对口和有意深造,都可以采用走读的形式放开。唯有这样,职业教育和综合性大学才能够互为补充,才能够满足社会各方面人才的需求。
4.2 中高职培养目标要有所侧重
中职教育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畜禽饲养管理、繁殖知识与技能、饲料配合技术,侧重于“养”。高职阶段侧重于“治”和“管”,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动物疾病防治职业能力,掌握畜禽疾病临床诊断和防治技术,能独立处理在畜禽疾病防治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以畜禽养殖类拓展实践课程,强化养殖生产管理能力的培养。
中职教育阶段,要求学生毕业前必须取得:中级动物疫病防治员、中级动物检疫检验员、中级家畜饲养员等专业资格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在高职教育阶段,要求学生毕业前必须取得高级动物疫病防治员、高级动物检疫检验员等专业资格证书,计算机一级证书等。
4.3 科学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在任何一种教育体系中,课程始终处于核心地位,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特别是教育教学改革,最终必然要归结到课程的发展与改革”。中高职衔接的核心是课程体系的衔接构建,要围绕职业教育各阶段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系统科学的构建彼此连续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从专业建设的角度考虑,中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坚持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并重的原则,一是文化课可以为中职生继续升学奠定良好基础,二是专业课为中职生提供一定的技能可以直接就业。但现实情况是中职生本来在初中阶段就是“学困生”,语、数、英等文化基础课在实际教学中几乎不能正常开展。签于此情况,这就要求高职教育要针对不同生源编于不同的班级,对中职生源和普高生源要区别对待,对以中职生为起点的课程,一切以专业课和技术课程为核心,辅以无需基础的文化基础课以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计算机应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式与政策、大学语文与应用写作、文学艺术欣赏、社交礼仪等,注重职业能与和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拓展,特别是专业课程必须保持连续性,防止课程重置和教学内容的重叠,而对于英语数学等学科,可以不作硬性要求。
4.4 建立中高职教师交流衔接机制
中高职学生层次不同,由此在对教师的要求上也有所侧重,如中职教师对职业素质和基本操作能力的要求较高,侧重于生产、服务一线的基层岗位教学,而高职教师在综合实践能力和应用技术研发能力方面要求较高。
在中高职教师交流衔接方面,学校教育主管部门要主动建立长期有效顶层设计,其一,可以建立中高职师资互聘与交流平台,实行区域内中高职教师交流、互聘、互访等制度,完善职业院校用人机制,给予政策鼓励、支持中职教师考取高职院校教师资格证书,将高职教师每学期到中职学校讲学或挂职纳入考核和职务职称亚晋升标准。二是有计划的安排骨干教师参与到对方学校的教学活动,中职教师到高职学校教学见习,可以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课程体系事先熟知。高职教师到中职兼课,可以更了解中职生的情况,把握中职的教学内容,为优化和实施培养方案提供支持。
此外,在中高职教师管理上实现“纵向一体化”,即建立中高职教师统一的管理平台,使中高职师资在教学理念、课程交流、实验实训资源的利用等方面相互交流、资源共享。
[1] 黄鑫,金盛.关于国内中高职研究之评述[J].职教论坛,2011,(18):38-41.
[2] 崔红霞,刘鹏. 浅谈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现状[J]. 科技展望,2014,(28):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