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繁殖障碍型猪瘟及其防治

2017-01-17杨书丽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5期
关键词:猪群猪瘟母猪

杨书丽

(温县农林局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焦作 454850)

繁殖障碍型猪瘟及其防治

杨书丽

(温县农林局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焦作 454850)

母猪繁殖障碍是一种多病因的障碍性疾病,既包含传染性疾病,也包含非传染性疾病,可能由于遗传因素导致,也可能由于应激因素导致。无论哪种原因导致的繁殖障碍型猪瘟均会影响母猪的正常繁殖,从而影响生猪养殖实际效益。相关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调查数据显示,猪瘟是导致繁殖障碍的主要因素,其病例数约占调查总数的43%左右。笔者从繁殖障碍型猪瘟的临床表现和剖检变化入手,就其病情诊断及防治措施,发表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母猪 猪瘟 繁殖障碍性疾病 疫病防治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猪肉及相关加工食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相应提高了对于生猪养殖的实际要求。母猪繁殖率作为生猪养殖的重要控制指标,直接影响着生猪养殖的实际效益。繁殖障碍型猪瘟就是由猪瘟引起的生猪繁殖障碍型疾病,鉴于其特殊的疾病后果,如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大规模暴发,将给养殖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从其临床表现、剖检变化、病情诊断等方面入手,探讨科学、有效的猪瘟防治措施,降低疾病发生的可能及不良后果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繁殖障碍型猪瘟的临床表现分析

患有繁殖障碍型猪瘟的母猪,主要有不孕、死胎、流产、产弱仔以及木乃伊胎等临床表现特征,其中产死胎和木乃伊胎现象较为常见。部分新生仔猪也会传染该病,猪仔刚出生时病情表现并不明显,可以正常哺乳,但出生不久后就会表现出发病的症状,包括精神不振、萎靡,畏寒怕冷,背毛逆立,全身震颤、不愿走动等,同时猪仔四肢、腹部以及耳部表面皮肤会变为暗红色,粪便不成固体,黄色。新生猪仔的发病死亡率极高,普遍在发病2~3d内死亡,此时使用磺胺类药物或抗菌类药物,均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2 剖检变化分析

繁殖障碍型猪瘟造成的流产胎儿普遍可以观察到表皮出血、全身水肿症状,胎儿水肿在头肩以及前肢部位表现尤为明显。通过对病死仔猪和死胎进行解剖可以发现,多数病猪的肾脏器官表面存在出血点,出血点约等同于针尖大小,并且在肾乳头和肾盂位置也有分布。部分病猪会出现大肠黏膜孤立淋巴肿胀和淋巴结水肿问题,少数病猪在膀胱黏膜上分布有出血点。在剖检过程中,除上述器官外,并未发现其他发生显著变化的实质器官。

3 实验室诊断分析

分别取新生仔猪和新鲜死胎的淋巴结、扁桃体、肾和脾组织制成冰冻切片,并使用猪瘟荧光抗体对切片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切片放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在所有切片中,都可以在细胞质中观察到特定的亮绿色荧光。

采取患病仔猪血样,进行血液学检查,根据常规进行血细胞计数,患病仔猪和母猪的白细胞数分别为13000~17000个/mm3和11000~13000个/mm3,两组检测数值均低于正常生猪检测的平均标准。

4 繁殖障碍型猪瘟的预防措施分析

4.1 加强防疫隔离管理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养殖者应严格执行各项防疫标准制度,实施封闭式饲养管理和三级消毒制度,拒绝外来车辆及人员的到访,具体内容如下:①所有非生产人员和车辆均不允许进入饲养区,并且生产工具和车辆在进入及离开饲养区时,应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②加强生产区内的物流及人流管理;③生产区内的饲养人员应坚守个人岗位,禁止出现串舍行为,同时饲养人员应认真观察猪群情况,发现异常时应及时报告并记录;④运猪车辆(含司机)在消毒处理后,仅能在装猪指定位置停靠,同时注意避免与装猪台的直接或间接接触;⑤针对病猪或死猪的解剖检查禁止在生产区内进行,应使用专用车辆送至隔离室进行操作;⑥生产区内应定期进行相应的杀虫、灭鼠清理,以控制疫病的传播。

另外,养殖人员应做好全面的定期消毒工作。消毒作业应综合场区实际消毒需求选择科学的消毒方式和消毒药剂,以确保消毒彻底、有效。消毒范围应尽量广泛,其中猪舍、主要活动场所、排污沟区,以及饲喂器具必须进行彻底的消毒。

4.2 后备猪及引种检疫管理要点分析

从繁殖障碍型猪瘟防治的角度分析,在后备猪选择时,应优先选择具备完整系谱,无猪瘟病史,且亲本无1年内繁殖障碍疾病病史,繁殖障碍疫病相关病原检测结果显示为阴性的猪只。

从引种检疫的角度分析,所有引进种猪均应由无疫区提供,并且半年期限内无一、二类传染病发生的种猪场。所有引进种猪,都必须在检疫部门或相应的检测场地进行隔离观察,隔离观察期最少30d,隔离观察过程中未发生任何症状,并且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为阴性的种猪,可根据相关免疫程序接种猪瘟疫苗,经历所有建议程序后方可进入生产区。

4.3 加强疫病源头管理

首先,养殖人员应定期对猪只进行病原学检测,以及时清除阳性种猪,从根本上提高猪只养殖质量,确保猪群正常繁殖。通常情况下,病原学检测应每半年检测一次,检测方法使用RTPCR法;其次,如猪场繁殖通过人工授精方式完成,在购买精液的过程中,应注意索要源头公猪群4个月内的病原学检测报告,以降低疫病传染风险;最后,如在养殖过程中,发现早产、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等现象的母猪,应及时进行疫病检查,确诊后应及时进行淘汰处理,并淘汰同窝仔猪,以加强疫病源头管理。

4.4 科学饲养

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优化猪群体质,提高猪群疫病抵抗力,是繁殖障碍型猪瘟预防的根本。因此,养殖人员应科学确定猪群饲养密度,根据环境温度变化,控制猪舍养殖条件,同时优化猪群饲料管理,合理搭配保证营养,拒绝饲喂过期、变质饲料,以控制减少各类应激因素。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需重点加强对于繁殖障碍型猪瘟的预防管理,通过科学养殖、疫病隔离管理等措施,加强生猪养殖各个环节的疫病预防能力,提高猪群质量,保障猪只养殖的实际效益,促进养猪业的进一步发展。

[1] 王惠强,罗烈菊.繁殖障碍型猪瘟的防治措施[J].今日畜牧兽医,2010,(2):25-27.

[2] 李杰圣.浅析猪瘟的防治[J].北方牧业,2015,(22):27-28.

[3] 王启帆,毛世香,曾刚元,等.猪瘟流行现状及防治[J].四川畜牧兽医,2010,37(6):57-58.

猜你喜欢

猪群猪瘟母猪
非洲猪瘟防控形势及防范措施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母猪补血的必要性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猪群中暑咋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