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污染产生主要途径与防治措施探讨
2017-01-17何华
何 华
(陕西省三原县动物卫生监督所,陕西三原 713800)
养殖场污染产生主要途径与防治措施探讨
何 华
(陕西省三原县动物卫生监督所,陕西三原 713800)
当前畜牧业发展已由过去的散养模式逐步被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模式所替代,在大部分养殖场只重视如何防止畜禽疫病传入环节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投入,也就是只顾头不顾尾,对养殖环节的疫病传播和环境污染没有进行科学管理、设计和建设,因而形成了严重的畜禽疫病传播和环境污染。作者根据详细的调查和观察,对养殖场产生污染的主要途径和防治措施提出了个人的观点,以供大家在规划建设和改造养殖场过程中做一参考,以免走弯路。
污染途径 养殖场 环境污染 规划建设
随着我国集约化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场及其周边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畜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防止环境污染,保障人、畜健康,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畜禽养殖场集约化已成为当前和今后畜牧业发展的方向,而养殖场及其周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畜牧业生产形成的环境污染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也成为制约畜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作者通过调查和观察,将畜牧养殖场的主要污染产生的途径大致分为:空气污染、粪便污染、污水污染和病死畜禽污染4类,现就其产生的途径和防治措施作以分别阐述。
1 空气污染与防治
在规模化养殖场的密闭式养殖圈舍内,随时产生大量的畜禽排出的气体,其中含有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以及病原微生物。另外还有如奶牛产生的大量嗳气,还有粪便发酵产生的气体,胃肠排出的有害气体等。各养殖场多采用排气扇直接将这些气体排放出圈舍以外,未经过滤,直接到大气中,对大气环境形成了严重的污染。
治理畜禽圈舍空气污染的方法,应当是在每个畜禽圈舍的出风口加装空气消毒过滤装置,将受污染的气体经过消毒和过滤后再排出圈舍外,从而降低和杜绝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2 粪便污染与防治
粪便污染是养殖场重要的污染源,其中畜禽粪污污水浓度大,含有大量的致病菌和寄生虫卵,不能直接用于农田灌溉,若直接排放将对水体和农村环境造成污染,导致水质恶化,蚊蝇滋生,病菌泛滥,诱发疾病,将会严重影响农村生活环境和危害人体身体健康。然而大部分养殖场(户)对粪便的处理很不规范和合理,主要表现在粪便不经过消毒直接使用;有的干脆直接排入河道或用于灌溉农田,这些随意处置导致病原微生物传播,对引发疾病发生存在一定隐患,对当地环境污染也有严重影响。
对于畜禽粪便的处理应当规范合理,严格按照规模养殖场对畜禽粪便处理的技术规程进行严格的处理,作者建议禽畜粪便的污染治理,不能仅停留在污染治理的表面,要以充分利用资源为根本出发点,通过强化生态饲料配方,加强源头控制,强化粪便的生物转化,加强末端治理,通过对养殖业的全过程污染防治及控制,达到禽畜粪便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实现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的积极防治。同时在进行畜禽粪便的清理、运送、堆放各个环节,加设严密的冲洗、消毒设施,从而消灭各个环节中可能产生的病原微生物扩散,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污水污染与防治
畜禽养殖场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尿液和冲洗圈舍及生活污水,其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物质,是养殖场重要的污染源。然而在绝大多数养殖场中,其所产生的大量污水是未经任何处理就排出下水通道或江、河、湖泊,这对水源的污染十分严重,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在进行畜禽养殖场厂址选择和厂房设计规划时,应当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条件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设计规划并建设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养殖场的排水系统应实行雨水和污水收集输送系统分离,在场区内外设置污水收集输送系统,不得采取明沟布设。并在各个环节加设污水消毒、净化设施,将全部污水经过消毒净化后,实现再利用后排放,只有这样才能杜绝污水污染这一难题,减少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
4 病死畜禽污染与防治
病死畜禽随意处置是畜禽养殖场病源扩散和环境污染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以往不乏发生大量病死畜禽尸体漂流在江河湖泊的报道,这不仅严重污染了水源,更重要的是造成了病原微生物的大范围扩散,尤其是对引发重大动物疫情发生造成一定隐患。因而应当引起各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笔者建议各规模化养殖场应当按照《动物防疫法》和《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规划设计和建设与规模养殖场相适应的病死畜禽焚烧设施和无害化处理设备,对病死禽畜尸体处理应采用焚烧炉焚烧的方法,在养殖场比较集中的地区应集中设置焚烧设施;同时焚烧产生的烟气应采取有效的净化措施,防止烟尘、一氧化碳、恶臭等对周围大气环境的污染。同时加强在病死畜禽处理过程中清洗、消毒处理,从而确保病源不扩散、不传播,病死尸体不污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