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骨质疏松症探讨“肾主骨”的性别差异❋

2017-01-17吴佳莹刘梅洁赵宏艳张治国鞠大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肾精性别差异肾气

吴佳莹,刘梅洁,赵宏艳,张治国,于 峥,鞠大宏△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2.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北京 100700)

基于骨质疏松症探讨“肾主骨”的性别差异❋

吴佳莹1,刘梅洁2,赵宏艳2,张治国1,于 峥1,鞠大宏2△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2.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北京 100700)

基于骨质疏松症,从中医理论角度深入探讨“肾主骨”的性别差异。认为男女的不同生理特点、生长发育的不同步、生殖机能的不同以及男女“脾”与“肝”的不同病理特点导致“肾主骨”存在性别差异,也因此造成男女在骨质疏松症发病时间、发病率以及发病程度上存在明显差异。

肾主骨;骨质疏松症;性别差异

骨质疏松症是因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引发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发病率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2.44%,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约为59.89%,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1]。目前临床研究已证实,性别因素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性别差异导致机体解剖、生理、生化多有不同,因而也就导致了同一疾病在发生发展以及治疗方面存在明显差异。Alswat K对年龄在70~75岁的3255名男性患者,以及年龄在65~70岁的5007名女性患者进行观察发现,尽管所筛选的男性患者少于女性患者,但女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2]。刘伯亮等采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对门诊5200例患者的右胫骨中段进行超声定量检查分析,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症检出率女性为25.38%,男性为17.02%;低骨量检出率女性为32.80%,男性为21.54%,两性别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骨质疏松症发生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3]。中医理论认为“肾主骨”,肾精亏虚是导致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根本原因,由此我们认为男女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之所以存在差异,是由于“肾主骨”存在性别差异。本文从中医理论角度对骨质疏松症作一探讨。

1 男女不同生理特点导致“肾主骨”存在性别差异

中医理论对于男女在先天禀赋、生长发育以及气血运行等方面的生理差异早有认识。如《弄丸心法·妇科》中提出,男女在阴阳先天禀赋方面存在三大差异:“男子外阳而内阴,女子内阳而外阴,此阴阳之不同也。男子之气血,为荣为卫,行流不息;女人之气血,盈则必亏,此营卫之不同也。男子以阴气为本,女子以阳气为根,此根本之不同也。”父母所予先天之精合而成子,在“肾精”的作用下,幼儿不断成长发育,当肾精充盛到一定程度则“天癸泌至”而后分男女,故“天癸”是推动性别差异产生的原动力,也因此导致“肾主骨”产生性别差异。“肾主骨”的基本生理过程是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即肾精充实,骨髓化生有源,骨得髓之滋养则坚固有力;若肾精亏虚,骨髓化生乏源,髓少不能充分滋养就会导致骨枯、脆弱易折,也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骨质疏松症”。由于“肾主骨”存在性别差异,因而也就导致男女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也产生性别差异。

天癸与性机能密不可分,其功能与现代医学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大致相当。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这与中医“天癸竭”的变化相一致。现代医学研究已证实,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与性激素密切相关。女性以雌激素为主,雌激素对破骨细胞所致的骨吸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男性以雄激素为主,雄激素对成骨细胞所致的骨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大幅度降低,使雌激素对骨吸收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进而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而男性随着衰老和性器官功能衰退,雄激素分泌严重不足,出现天癸竭时则会造成其对骨形成的促进作用明显减弱,进而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由此可见,男女天癸是不同的,其对骨骼生长发育的影响也就因之不同,这是“肾主骨”存在性别差异的根本原因。

2 男女生长发育的不同步导致“肾主骨”存在性别差异

人一生的生长壮老,反映了肾精自然盛衰的过程。《素问·上古天真论》对男女生长发育的差异做了详细描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行步不正,而无子耳。”从这一描述可以看出,男女生长发育是不同步的,表现在伴随着肾精由生至盛、由盛至衰,男女在不同年龄阶段骨骼的生长发育呈现不同的变化。《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病源流》指出:“齿者,肾之标,骨之本也。”说明齿的状态与“肾”密切相关。女子在14岁左右,“天癸泌至”,月经来潮;男子则晚于女子,在16岁左右出现天癸。女性在21岁左右肾气平均,得到肾精的滋养,开始长智齿;男性在24岁左右肾气平均,才开始长智齿。女子在28岁左右肾气最为充盛,骨骼的生长发育也达到顶峰;而男子在32岁左右肾气最为充盛,骨骼的生长发育才达到顶峰。女子从35岁左右肾气由盛开始转衰,到49岁左右天癸竭,肾精亏少;而男子从40岁左右肾气才由盛转衰,到58岁左右才出现天癸竭,肾精亏少。由此可见,女子的发育要早于男子,其机体的衰退也就早于男子。伴随这一过程,女子骨骼的衰退也就早于男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子骨骼的衰退程度也就甚于男子。这也就是为什么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以及发病程度明显高于男性的原因所在。男女的上述差异与现代研究所揭示的人体骨密度变化趋势大体相同。全国十三省市骨矿含量调查合作组对全国36000多人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逐渐减少,其变化规律与古人的以上论述相吻合[4],说明男女生长发育的不同步导致“肾主骨”存在性别差异。

3 男女生殖机能不同导致“肾主骨”存在性别差异

肾居于下焦,主司生殖。男子之肾司泌精、储精、排精等生殖功能,生理上腹部不与外界相通;女子之肾司月信、泌卵、排卵、孕育胎儿等生殖之功,生理上腹部与外界通过阴道相连通,所以男女由肾所司的生殖机能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其所患疾病以及辨治亦是不相同的。《素问·六节藏象论》指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肾精男女皆有所藏,但存在一定差异。如《难经》云:“肾有两脏,其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着为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与男子不同的是,女子所藏之精除要滋养骨骼外,还需要周期性产生月信,孕期需供养胎儿、娩后协助分泌母乳,所以女子骨骼可受之精少于男性,这就表现为女性身高普遍矮于男性,筋肉骨骼不如男性健硕,这也就导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早于男性,其病变程度也较男性为甚。

4 男女“脾”与“肝”不同病理特点导致“肾主骨”存在性别差异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所藏之精有赖于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来滋养。肾中精气由肾阴与肾阳组成,命门主掌肾中之阳,能温振脾阳,脾阳得助脾气健运则能运化水谷精微,肾精就能得到充分滋养。《素问·太阴阳明论》曰:“四支皆禀气于胃……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升,故不用焉。”身体四肢都受脾胃所化水谷精微来滋养,脾失健运则水谷之气难以化生为气血,气虚血少则难以滋养四肢关节。刘梅洁等[5]研究发现,脾肾两虚组大鼠的胫骨骨小梁体积百分比(TBV%)明显低于单纯肾虚组,说明脾虚也是导致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若命门火衰不能充分温煦脾阳,脾失健运、水谷不化、肾精因得不到水谷精微的充分滋养而亏虚,则会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从人的一生来看,女性出现命门火衰要早于男性,所以女性发生骨质疏松也就早于男性。

叶天士强调“女子以肝为先天”。肝喜条达,主疏泄,不仅调畅身体气机,更有调节情志之功。女子在月经前后常表现为情绪不稳定,进入围绝经期后,由于特殊的生理变化,加之慈恋爱憎等七情特点,会出现情喜怒无常、不能自控的情况。“女子属阴,阴性凝结,易于怫郁”,故其情志失调后易郁怒于内,化而为火,日久则煎灼肝所藏之阴血。由于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生,肝肾同源,所以肝所藏之阴血受损则会导致肾精亏虚而发生骨质疏松症。此外血瘀也是该病发生的另一个病因。骨组织中微血管发生血瘀,则会造成营养物质不能充分滋养于骨,因而就会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因女性易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所以其较男性就更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由上可见,男女“脾”与“肝”不同的病理特点也导致“肾主骨”存在性别差异。

[1]郑波.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因素及研究进展[J].科技信息,2014,12(9):265-266.

[2]ALSWAT K,ADLER SM.Gender differences in osteoporosis screening:retrospective analysis[J].Arch Osteoporos,2012,7:311-313.

[3]刘伯亮,潘万敏.骨质疏松发生与年龄、性别的关系:5200例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4,8(33):7474-7475.

[4]刘忠厚,潘子昂,等.全国十三省市骨矿含量调查合作组.骨骼生长衰老规律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预诊的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5,1(1):1-7.

[5]刘梅洁,李鸿泓,等.骨质疏松症脾肾两虚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8),836-838.

R592

A

1006-3250(2017)02-0213-02

2016-06-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673841)-基于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肾主骨”性别差异的机理

吴佳莹,女,山西运城人,在读硕士,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

鞠大宏,男,研究员,博士后导师,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痹症的实验研究,E-mail:13641386362@126.com。

猜你喜欢

肾精性别差异肾气
自拟补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不同任务类型中性别差异对外语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
穆志明:“产品+服务”提升生活品质
孩子胆小补补肾气
春天哪来这么多怪病?
为肾气丸正名并释桂
金匮肾气丸加减改善头颈部肿瘤患者生存获益
角色刻板印象和性别角色对运动的影响
立脑为脏的可行性分析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