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发展信息经济推动智慧农业应用的思路与对策
2017-01-17余永强陈月儿黄怡弘
余永强,陈月儿,黄怡弘,赵 立,余 超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4)
杭州发展信息经济推动智慧农业应用的思路与对策
余永强,陈月儿,黄怡弘,赵 立,余 超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4)
通过对杭州发展信息经济、智慧农业进行调查研究,从目前发展趋势、应用现状效益分析及重要性的认识论述杭州近年来政策扶持与发展思路,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探索路径,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现代信息科技进步和农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杭州农业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使现代农业步入智慧时代。
信息经济; 智慧农业; 应用; 对策; 杭州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富国富民的大产业。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表明,信息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各种新型信息技术快速应用是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1 发展信息经济推动智慧农业应用的现状
随着科技发展,信息经济、智慧农业遍布希望的田野。当前,物联网、移动互联、3S、云计算、智慧地球、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人类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及各个环节,农业也不例外。在“互联网+”新思维下,杭州农业在充分发挥自身基础条件和先发优势的前提下,抢抓机遇,顺势而为,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成农业产业发展新动能,加快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已成为全国各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尤其是先进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快速、智能增长,提质增效。
信息经济是新型生产力,是推动信息智慧化与现代农业融合的核心。信息经济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高科技为物质基础,是具有成长潜力的新型经济,依托这些信息高科技,两个人可以种千亩田,农民坐在电脑前轻点鼠标,即可实现翻地、播种、除虫、灌溉和收获。这种在传统农业模式下不敢想象的“神话”,在“智慧农业”时代却将是常态,加快智慧技术广泛应用可让农业科技企业快速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农业生产多方效率。现在的农民足不出户,手指轻轻一按就可控制大棚、遥控智能温室来管理种植业、养殖业。实践证明,信息经济、智慧农业已给农业生产带来大效益。例如在杭州金色池塘乔司花卉生产基地,采用荷兰农业智能化环境控制系统后,上万平方米的红掌种植温室大棚里,几乎看不见人的身影,大型通风湿帘设备会根据棚内温度和湿度的高低进行自动调节;大棚过道上,是一台台排列整齐的原水净化器,浇灌花卉的水源经过这些净化器的过滤,纯净到几乎可以直饮。
据测算,该智能化操作系统上马后,基地将实现从改造前每人管控1 000 m2调整到5 000 m2,节约劳动力80%以上;而潮汐灌溉的水肥回收系统,则使得90%的灌溉用水和80%的肥料得以收集再利用,在减少资源消耗的同时,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2 发展信息经济推动智慧农业应用的思路
杭州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信息经济的若干意见》要求充分发挥杭州基础条件和先发优势,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加快发展信息经济、智慧经济,是加快杭州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途径;推动农业智慧化和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农产品市场流通和安全监管中的广泛应用,实现了杭州高起点上的新发展,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在经济新常态下,杭州市政府更是高度重视,做出了把“发展信息经济、推进智慧应用”作为“一号工程”的战略决策。通过近年来实施数据证明,信息经济对杭州GDP的贡献率是四分天下有其一,为杭州铸就“万亿元”GDP打下坚实基础,为促进杭州“互联网”强市及创新、创业营造了良好环境条件,提质增效作用和效果非常显著,有力地推动了新型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业服务和安全监管中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农业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各种新兴信息科技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是推进杭州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促进两化深度融合,使之成为全国智慧农业的先行区,推进高起点上新发展,促进农业向纵深发展,加速农业适用信息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提高农业信息化自主创新能力,促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完善杭州农业信息化水平。同时,也是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促进农业经济智能增长。
为了更好地发展智慧农业,杭州市专门成立调研组对本市智慧农业发展基础和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并赴上海、江苏等国家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点考察学习,吸取经验,探索和了解国际国内智慧农业发展和应用情况。在没有现成模式可照搬照抄的情况下,杭州从实际出发,找准突破口,制订并实施符合本市农业实际的智慧农业建设方案,继续加大对智慧农业的扶持力度。政策将根据农业企业智慧应用的具体实施情况,对其中的3个智慧农业示范园区和10个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政策扶持资助。近年来,杭州市政府在积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的同时,鼓励有条件的智慧农业企业像“金色池塘”一样积极做好转型升级的文章,提升设施农业智慧化发展水平,这不仅使现代农业企业节本降耗、提质增效,还能使农业企业的技术不断创新,促进新产品研发和新技术推广应用。
目前,农业信息经济、智慧应用是推动现代农业科技转型、提高农业整体效益的新引擎,是打造以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为中心,促进三网融合建设和资源整合为重点,构建智慧信息农业云平台,扩大农产品信息消费,全面提升现代农业科技信息、农村民生和农产品电子商务等专业信息服务系统,提高杭州现代农业精准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水平,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两化融合的新举措,使之成为全省乃至长三角地区信息智慧农业发展的先行区。
3 存在问题
虽然杭州市发展信息经济较快,智慧农业应用稳步推进,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其发展与应用。(1)缺乏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从实施情况看,基地建设、项目落实、资金筹集等缺乏有效衔接,基础信息不全,数据信息不能共享。(2)信息智慧农业应用技术不完善,技术创新少,缺乏自有智慧农业核心技术和集成体系。如应用农业环境中,监测传感设备种类不全,标准不一,质量参差不齐,精确度和灵敏度普遍不高。(3)信息智慧农业在现阶段实施成本较高,资源利用率低。如同一农业生产基地的多个物联网系统之间不能兼容于一个统一平台,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互不通联,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4)农业产业规模小,政府监管系统尚未建立立体式网络化监管运营模式,造成信息孤岛、各自为政,运行机制不完善。(5)信息智慧农业应用人才匮乏,尤其是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农艺、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短缺。
4 对策和建议
4.1 制订信息智慧农业发展整体规划,开展顶层设计
信息智慧农业是一个长期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应详细制订整体发展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具体建设目标、任务、资金投入与筹措等。探索顶层设计,科学制订信息经济互联网+农业,规范智慧农业行业标准,加大对智慧农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为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应用现代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等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同时,整合现有农业信息资源,充分挖掘各种潜力,建立面向农业生产、经营、监管、服务等各个环节的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实现农业生产、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服务、农业、农村工作信息化的精准决策体系,使生产走向市场,使产品走向产业,逐步完善提高,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综合效益和农业管理效率。
4.2 加大对信息智慧农业技术研发力度,加快技术创新
杭州地处长三角经济较发达地区,民营经济也较发达,政府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同时,要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各方企业,尤其是民间资金加大投入或参与对信息经济、智慧农业应用相关技术产品研发,对开展信息技术、智慧农业开发及应用企业予以多方扶持,为智慧农业企业创造良好内外部环境条件,逐步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智慧农业核心技术。必要时也可通过政府购买形式,研发应用信息智慧农业专用技术与共性技术,逐步统一标准,增强产品实用性和精准度。
4.3 分步实施,强化示范区建设,带动农业产业发展
在信息经济、智慧农业应用实施的初级发展阶段,很多方面还不完善。如物联网应用前期,投入成本高,产业发展不成熟,主要靠政府推动。要根据经济发展状况,争取更多的财力;按建设计划,每年建立一批不同产业、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信息化、智慧农业示范园区。并通过现场观摩会或培训等形式,分产业、分层次逐步推广信息智慧农业技术应用。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推广方面,要建立完善统一的农村信息化综合平台,推广适合农民特征的低成本易操作的智能终端和应用软件,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还应尽量让农业互联网零距离贴近一线农业生产,如根据不同土壤测试数据分析,开展肥料个性化定制和肥水一体化,减少化肥的使用,节水降本增效,实现精准化信息智慧农业新模式。
4.4 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提高产业化发展水平
要引导农业企业、农户从小规模、分散经营向种养大户、合作社、农业公司等经营转型,加快土地流转,提高农业生产、农产流通的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促进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农村生鲜快递平台建设,发展电子商务,降低成本,为信息化生产和营销创造良好的产业基础,以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建立一批信息智慧农业示范样板工程,如针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等不同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农业先导区、现代农业园区等重点农业领域,组织实施一批应用互联网、物联网的示范工程;建立病虫害远程诊断、专家在线咨询等服务项目;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题,探索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体系等,提高农业各产业化发展水平。
4.5 加快人才引进与培训力度,构建信息智慧农业人才体系
人才是创新驱动的核心资源,现代信息经济发展、智慧农业应用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要不断创新引才、用才体制,不仅要广聚人才,而且要用好人才、成就人才,为推动信息智能化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保障。政府应每年拿出一定财政资金用于引进信息智慧农业人才,同时要挖掘既懂信息经济、又懂设施农业技术的现有本土人才,引领人才进行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其作用。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引进计算机网络应用等各类人才,提高从业者的管理水平和信息化发展水平,引导大学毕业生从事信息智慧农业,对自愿到智慧农业企业工作签约3年以上的,政府每年给予高于其他大学毕业生在农企中的补助或全额代交养老保险三金的补助。在培养上依托在杭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釆用委托、代培、开设相关专业等,加快应用型、研究型复合人才的培养,尤其要加大对当前急需如农业物联网、电子商务、农业生产管理等方面人才培养力度,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或出国进修等方式,引进、借鉴先进发达国家信息智慧农业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信息智慧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构建智慧农业人才储备库;加快培养大批有文化、懂经营、会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推动互联网农业真正落地实施。
[1] 孙雷. 上海农业物联网探索与实践[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2] 山娜. 智慧农业渐行渐近,开启种地新模式[J].长江蔬菜,2016(1):6-7.
[3] 黄水清. 江苏农业信息化发展报告[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4] 杨大蓉. 中国智慧农业产业发展策略[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1-2.
[5] 屠国兴,冯莉,傅宪华,等. 杭州智慧农业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 杭州农业与科技,2014(4):29-31.
(责任编辑:张瑞麟)
2016-07-26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16C25036)
余永强(1960—),男,浙江萧山人,农业经济师、农艺师,从事设施园艺和农业信息经济研究工作,E-mail:yu897676@163.com。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253
F49
A
0528-9017(2017)02-0361-03
文献著录格式:余永强,陈月儿,黄怡弘,等. 杭州发展信息经济推动智慧农业应用的思路与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2):361-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