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物理课程考核改革的思考

2017-01-17史旭光程艳霞

中国林业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农林期末考试大学物理

史旭光 程艳霞

(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北京 100083)

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物理课程考核改革的思考

史旭光 程艳霞

(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北京 100083)

大学物理是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理工科专业必修的基础通识课程。通过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物理知识,使学生具有应用物理学的方法解决遇到的物理问题的能力。详细分析了新时期农林院校大学物理学习的特点、教学的现状和考核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现行的考核模式对大学物理教学带来的弊端。针对大学物理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学物理考核模式改革的几点设想,以期通过考试模式的改革促进大学物理教学效果的提升。

大学物理;教学改革;考试改革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基本结构、基本运动形式、相互作用及其转化规律的自然科学。以物理学基础知识为内容的大学物理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通识必修基础课程。大学物理课程在为学生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学基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了实现大学物理的教学目标,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的基本要求》规定,大学物理课程学时不应少于126学时[1]。因此,大学物理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理工科各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

近几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迅速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知识平台,这些知识平台正逐渐改变着传统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和学习方式,使得农林院校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考试环节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评定、诊断、反馈、预测和激励的功能,是教学评价的重要工具之一[2]。而考试方式的改革是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部分,对于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因此,笔者针对农林院校大学物理课程考核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改革的建议,使之能与新时期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工作相适应,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特点及教学现状

我国农林院校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工作通常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教师通过课堂讲解和其他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了教学大纲规定的物理学知识。但是,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给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带来了巨大的变革。2011年,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们利用视听设备制作了3门计算机科学技术方面的课程,并通过网络向全球开放,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开启了“慕课”教育的雏形,2012年被定为了“幕课”元年。“幕课”具有以下3个方面的特征:课程主体面向公众开放、学习者免费学习、授课与交流通过网络进行[3]。至此,学生不仅只是在课堂上学到教学大纲要求的物理学知识点,也可以通过“幕课”这种形式方便地获得物理学知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线上学习”“随时随地学习”不再是梦想。课本的大学物理课程知识体系是按照教学大纲进行编写的,知识具有有限性和难于扩展性。而依托互联网技术,大学物理知识突破了课本的局限性,使知识不仅向纵向深入,而且还可以向横向发展。

总之,新时期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物理课程学习的主要特点是学生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得想要学的物理学知识,而死记硬背物理学中的某一个知识点或者公式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处理能力、如何使用所学到的物理和数学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何解释得到的物理学结果等,这笔者称之为“物理素质”。因此,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工作应围绕培养学生的“物理素质”展开。而考核作为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对教学工作具有导向的功能[4],所以对考核进行适当的改进,使之与以“物理素质”为重点的教学活动相适应,是一项重要而有意义的工作。

目前,在我国农林院校中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工作一直处于薄弱环节,其表现如下。①农林院校大学物理课程学时普遍较少。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的要求,高校的理工科各专业大学物理教学学时数最少为126学时。而农林院校大学物理课程的课时普遍少于这个要求,教师在较少的学时内不仅要完成不同物理模块的讲授,还要考虑到学生对于物理方法的掌握情况,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②农林院校大学物理课程授课时间的安排不尽合理。一些专业出于对本学科教学情况的考虑,将一部分大学物理课程安排在大学一年级上学期开展。由于新生刚刚入校,在没有学习高等数学课程的情况下,直接学习大学物理课程,学生在学习上会感到困难。③大学物理课程所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大学物理课程涵盖了牛顿力学、气体动力学理论、热力学、电磁学、振动和波动、波动光学、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内容,每一部分内容都有其自己的特点,学生要在较短学时内不断地转换思维学习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二、大学物理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

教育考试环节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考试和考什么样的内容,对于学生学习大学物理课程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目前,农林院校的大学物理课程考核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轻视平时成绩,缺乏有效的监督

我国农林院校大学物理课程期末总成绩主要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2部分。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30%,主要考核学生平时出勤、作业以及小测验情况。平时出勤情况考核主要是通过课堂点名的方式实现,这种方式并不能有效地监督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一些学生存在点名时在、点名后就逃课的问题;一些学生虽然每次都不缺勤,但是在课堂上学习状态并不好,玩手机的现象普遍存在。同样,平时作业也不能真正地监督学生学习的情况,有些学生做作业不认真,抄袭作业的现象普遍存在。而平时小测验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随机地利用一小部分时间,对学生进行物理学知识点的考核。由于平时小测验不能系统地进行,因此其监督学生学习和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有限。

(二)过分重视期末考试成绩,考试内容不尽合理

在农林院校,一般期末成绩采用闭卷考试形式,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70%。由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重过大,其直接决定了学生的期末总成绩。因此,一部分平时学习状态不好的学生,在期末复习的时候会临时突击学习知识、死记硬背物理公式,甚至向教师和高年级的学生索要往年的期末考试题目,希望通过猜题或找到考试的原题而取得好的考试成绩,这偏离了期末考试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初衷,也使得期末考试流于形式。期末考试结束后,很多学生就再也不碰大学物理课程了,致使考试的监督、检查、导向作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

(三)考核形式单一,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农林院校的大学生学习大学物理课程主要是为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这一特点决定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不仅要学习相关的物理学知识,更要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在大学物理课程的课堂上学会如何分析、解决物理问题以及相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要求学生要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要勤于思考。然而,由于期末考试内容多考察具体的物理公式,致使考试形式单一,使学生更加注重对具体的物理公式的记忆,不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物理学的方法,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难以提升学生的“物理素质”。

三、大学物理课程考核改革的几点建议

综上所述,现行大学物理课程考试存在的关键问题在于轻视平时成绩,忽视对学生平时学习效果的监测;重视期末成绩,一考定终身。因此,如何结合新时期大学物理课程学习的特点,对农林院校大学物理课程考核体系进行改革[5-7],是摆在同行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大学物理课程考核的改革原则为:依托信息化技术,加大对平时成绩的监测,强调“物理素质”的培养,发挥考核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的监督和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具体的改革途径如下。

(一)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监测,加大模块化考核力度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力、热、光、电以及近代物理等,各部分内容在形式上是相互独立的,但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因此可以将其内容划分成模块开展教学活动。从内在逻辑上说,每一模块都是相互联系的,如气体动力学理论中的压强微观表达式是和牛顿力学中动量的知识内容相联系;热力学中准静态过程的功与牛顿力学的非恒力做功相联系;振动和波动与牛顿力学中受力分析相联系;波动光学中的干涉、衍射与振动、波动中波的干涉相联系;波动光学中的偏振与电磁学中的电磁波是横波的特点相联系。这一知识特点要求学生必须要学习、掌握好前一部分知识内容和方法,才能更好地进行后续内容的学习。而现在的平时成绩主要是考核学生的出勤率和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缺少对学生实际学习效果的监测,因此笔者设计了模块化的考核方式,对每一个模块的知识进行考核,使学生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

模块化的考核方式在总成绩中的比重要增大,可占总成绩的70%。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平时成绩的重要性,在考题设计上要突出“短、平、快”的原则。“短”,是指模块考试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不庞杂,每一个模块所包含的知识内容不宜太多,不能因为模块化的考核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平”,是指考试的题目要“平易近人”,不能出偏题和难题,重点考核学生对基本物理概念和物理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快”,是指模块化考核易于操作。由于农林院校大学物理课程课时不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模块化考核时应尽量减少对课堂学时数的占用,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平台,将模块化考题放到网络平台上,让学生进行答题考试。而教师可以依托这一网络平台随时了解监督学生的学习和答题情况,并对学生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解答。这个网络平台应包含相当数量的题库,每名学生所拿到的模块化考题的试卷是由题库随机生成的,并且学生完成考试的时间是有严格限定的。

(二)减少期末考试的分量,重视对学生“物理素质”的考核

由于模块化考核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了时时有效的监测,所以期末考试的比例可以减少,占总成绩的30%,但期末考试的形式还应采用试卷的考核方式。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十分丰富,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一些具体的物理知识或者物理公式已经有所淡化,因此期末考试应强化考察学生对于物理方法的掌握情况,题目设计要重点考核学生应用物理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他们掌握物理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设计考题时,要注意考题的层次性,要难易结合,要重点考核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三)采取多样化的考核形式

考核形式不应仅仅拘泥于考试,也应鼓励学生以论文的形式参与考核。但是教师要对论文进行严格的评判,要判断学生每篇论文是否存在抄袭问题,论文是否综合运用了学生学到的力、热、光、电、振动、波动、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知识去解决一个真实存在的物理问题,并能达到在正规期刊杂志发表的标准。

总之,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的学习形式也正慢慢出现,我国农林院校大学物理课程的考核方式也应与时俱进。笔者通过对农林院校现行的考核方式的弊端进行思考,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建议和措施,希望能提高学生学习大学物理课程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物理素质”,为其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 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10.

[2] 顾明远.教育大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215.

[3] HABER J.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刘春园,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06-113.

[4] 王后雄.教育考试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7-31.

[5] 解迎革,李霞,王国栋.重视创新能力培养的大学物理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11,29(1):66-69.

[6] 包秀丽,刘国华.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策略[J].教育评论,2013(3):117-119.

[7] 张岩文,张建军,孙茂珠,等.基于微课模式的大学物理教学探讨[J].物理通报,2016(7):18-21.

(责任编辑 孙艳玲)

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学物理考试方法改革的探究”,项目编号BJFU2015JG032。

猜你喜欢

农林期末考试大学物理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向着期末考试,冲刺!
应用型高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期末考试
大学物理实验中热电偶冷端补偿电路的应用
期末考试的正确打开方式
MATLAB在大学物理课程中的应用实践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