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兰国有林场天然林停伐后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的思考

2017-01-17英,朱

中国林业经济 2017年5期
关键词:林场林业森林

周 英,朱 曦

(依兰县林业局,哈尔滨依兰 154800)

依兰国有林场天然林停伐后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的思考

周 英,朱 曦

(依兰县林业局,哈尔滨依兰 154800)

针对依兰国有林场基本现状,分析国有林场生态地位和发展面临的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林分质量不高、且林种结构不合理、水土流失严重,经济发展投入不足、机制不活,基础设施落后,管理体制定位不准等主要问题,提出了要发展林业特色经济,开发绿色矿产业,发展林产品精深加工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大力开发旅游产业等对策。

天然林;国有林场;经济转型;依兰县

依兰县国有林场依托“五山一水四分田”的生态区位优势,经历五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在林业建设方面,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木材同时,致使森林可采资源枯竭,林分质量逐步下降。在生态建设方面,加大了对森林生态建设力度,通过实施了退耕还林、三北四期防护林建设、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生态建取得了十分突出的业绩。2015年国家提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决定,在为我们带来生态、资源、农业等方面长远利益的同时也对当前国有林场职工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冲击,解决好当前制约国有林场天然林停采后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等问题是确保长远利益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1 国有林场基本状况

1.1 自然社会状况

依兰县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地处三江平原西部,哈尔滨市东北部,距哈尔滨市251 km,总面积4 616 km2。县内交通便利,同三、依七高速公路、哈佳高铁横贯全县境内。依兰港为国家二级口岸,松花江明水期可以通航。依兰县将风害转化为风力资源,目前风力发电已投资30亿元,装机容量30万千瓦。

依兰县林业局辖9个国有林场,林区总人口3 522人,职工总数1 369人,管理人员81人,营林工607人,离退休人员数681人,其中:中专以上职工数145人,工程技术人员23人。房屋面积35 341 m2,林区公路324 km,公路网密度为4.24%,林道487 km,通讯线路34 km,年造林能力1 747.333 hm2。此外,县境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县内已发现矿产20种,除建筑石材、砂料除外,探有开采价值金属矿藏有铜、锡、铝、金、镁等,非金属矿藏有石英、石棉、石墨、煤、水晶石、大理岩等。其中,煤的贮量达3.7亿t,是发展煤化工业的优质原料、极具开发前途[1]。

1.2 森林资源状况

依兰县森林植被属长白山植物区系,以松花江为界,松花江以北为“小兴安岭植被亚区”。松花江以南为“张广才岭植被亚区”。本区地带性原生植被为红松阔叶混交林,主要木本植物有松、杨、榆、桦、桑、柞、椴、棠槭、黄菠萝、核桃楸、水曲柳等。山野菜主要有微菜、明叶菜、刺儿菜、猴腿蕨等20余种;藤本类有猕猴桃、山葡萄等10余种;菌类有猴头、木耳、蘑菇、蜂蜜、灵芝、榆黄蘑、木耳等10余种。全县现存野生动物30多种,主要有黑熊、野猪、狍子、马鹿、紫貂、猞猁、水獭、狼、黄鼬、兔、狐狸等。全县林业经营总面积 137 699 hm2,林业用地面积133 734 hm2。其中,有林地面积 109 459 hm2,疏林地面积179 hm2,灌木林面积321 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 729 hm2,苗圃地面积21 hm2,非林业用地3 959 hm2。全县森林总蓄积1 102万m3,其中天然林蓄积873万m3,人工林蓄积229万m3。年净生长量为59万m3,净生长率5.4%。

2 国有林场生态区位和发展面临主要问题

森林资源总量严重不足,分布十分不均匀,林分质量低,且林种结构不近合理。水土流失严重,已经成为影响当地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林地经营利用效率不高,后备用材资源匮乏,供给能力不能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林产工业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不高。国有林场改革滞后,没有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林业科技支撑能力弱,林业投资渠道单一,融资渠道不畅。

2.1 生态保护的问题

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第一水资源不合理的利用成为沙漠化和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第二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掠夺式的生产方式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第三耕地数量不断的扩充,满足不了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人为无序吞噬林地,导致森林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具体表现在林地面积减少、森林蓄积递减、森林质量变劣、森林火灾及有害生物频发、气候变暖、水土流失严重、洪涝灾害上升、湿地功能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森林损坏现象严重,是森林生态系统存在更深层次的生态问题,森林生态建设任重而道远。

2.2 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观念陈旧,意识落后,国有林场改革步伐迟缓。全县林产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实力弱、产业化水平低等突出问题。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建设和管理的专业人员缺乏,技术服务、培训、推广、科技力量投入不到位。发展机制和政策不完善,严重制约林业经济转型后续产业的发展。

2.3 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问题

国有林场大都始建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交通不便,道路年久失修,林场通往城乡基本是砂石路,即使已经实现“三通”的林场,实际只通到场部。林区职工生活水平相对低下,职工收入普遍偏低,职工工资收入仅够维持简单再生产的需要,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滞后;林场学校卫生所几乎全部砍掉,子女就学与职工就医难等诸多问题需要亟待解决。

2.4 管理体制的问题

依兰县国有林场长期以来管理体制存在定位不准确,已成为制约林区加快发展的主要障碍。国有林场体制上本属于事业单位,而人员不享有事业单位编制,实质上却属于企业化管理,没有列入事业单位编制。在经济上国家只给林业生产建设性投资,国有林场生产、技术和行政管理人员未列入县级财政预算、不给拨付森林经营管理费用,由国有林场自收自支解决。2015年黑龙江省地方国有林场实施天然林停止商业性采伐,林场经济收入骤减,仅靠停伐后政府补贴资金,生存举步难维。

2.5 产业结构问题

国有林产产业化程度低,产品结构单一的固定模式,始终没有跳出采伐森林作业生产“原字号”原木这个圈子,林场的收入主要取决于木材的销售价格,单打一的经营森林,抗御市场风险能力非常差。加上沉重的人员包袱制约了林业的发展,再加上受经济市场化运营和天然林停止商业性采伐的双重影响,经济危困其后果是相当的严峻。

3 经济转型后产业结构调整趋势预测

严格按照“国有林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要求,利用十年时间,要实现林业经济转型,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尽快改变现有产业不合理结构,合理布局。重视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造良好的森林资源利用率、林地的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要围绕林业的产业化和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搞好林业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推广,大力调整林分结构和产业结构。要优化第一产业,重点搞好速生丰产林、红松果材兼用林基地等建设;强化第二产业,加大发展果材兼用林、速生丰产林基地资源、风电水电资源、矿产资源及其它林业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的力度;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森林旅游业、林地种植业、养殖业及其它服务业为突破口,增强国有林场经济发展后劲。按照一、二、三产业发展的比例从2011年49:25:26调整到2020年24:35:41,产业发展趋于合理[2]。

4 经济转型对后续产业发展的思考

4.1 发展林业特色经济

大力提倡培育红松兼果林,力争2020年红松兼果林面积将达到1.333万hm2。积极发展北药五味子、刺五加、林下参等诸多林地经济,大力开发食用菌、坚果、山野菜绿色食品深加工等项目,养殖珍贵野生动物林蛙、野猪、狍子、黑熊、鹿等,养殖已取得初步成效,现已开发出多种原生态的初级产品及养生保健品

4.2 开发绿色矿产业

区域境内矿产资源蕴藏量十分丰富,县内已发现矿产20种,除建筑石材、砂料外,以探有开采价值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大理石、石棉、石英、云母、水晶、花岗岩等20多种,有待遇开发利用。通过合资合作、资源入股等形式,加大对各种矿产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支撑县域工业、拉动经济发展的林区新兴产业。

4.3 大力发展林产工业

目前林产工业的主要原料来源,天然林停伐后,但还有一定产量的森林培育,有一定数量的胸径8cm以下伐区剩余物,用先进技术装备改造提高加工水平,将初级产品为中端产品,提高附加值,获取高额利润。因此,实施品牌战略,着力开拓市场,不断延长林产工业产业链条,走低耗减排,高效产出可持续的林业发展之路,加快林业工业化发展进程。

4.4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

依兰县清洁能源资源极为丰富,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意义重大。国有林场在注重林业发展和保护生态的同时立足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碳汇经济,积极利用森林培育剩余物、食用菌废弃培养基等生物质能源原料的开发利用。目前大唐、龙源、华富风电企风力发电已投资30亿元,装机容量30万千瓦,积极寻求企业合作,引进资本,利用依兰县得天独厚资源优势发展清洁能源项目,形成具有依兰县特色的新能源产业,倾力打造龙江风电水电第一县。

4.5 大力开发森林生态旅游产业

依兰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自然景观壮美秀丽。境内有著名丹清河森林旅游风景区,被誉为“北方第一漂”的巴兰河在省内外享有盛名,是山、水、林、园相结合的自然风光景区。城内还有人文景观历史底蕴深厚“辽代五国头城遗址、金代土城子古城遗址、清代巴彦通要塞遗址”等名胜古迹。要充分依托森林资源,大力开发森林生态旅游,让人们在旅游的同时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人文风貌[3]。搞好旅游景点的配套设施建设,既体现北方特点,又体现高标准现代化水平,加大力度与省内旅游资源联合开发,开发大森林旅游市场,实行旅游资源共享,吸引国内外更多的旅游者共同参与进来。

4.6 林区生态保护与建设

国有林场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转变,加快国有林场产业经济转型补发,必须提高生态建设意识,生态保护与建设要同步发展,积极探索适合依兰县国有林场最适合的森林经营模式,加快森林培育步伐,培育特色林业经济,以发展林业多元化产业体系来取替以往原始极为落后“原字号”的单一产业结构,这是依兰县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由林业单一产业经济结构向林区多元化经济结构体系转变的必然选择。只要按照多元化经济产业结构体系发展格局,依兰县国有林场才能尽快从低谷走出来,成为森林资源丰富、环境优美、职工生活富裕新型的国有林场。

4.7 森林保护与森林经营如何平衡

依兰县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相对不足,森林质量不高、林分结构不合理,森林生态系统退化严重,主要是人为干预过多,必须将森林资源严格的保护起来,加大森林保护力度,使之不受其人为活动干扰,森林才能得到休养生息永续利用。天然林停伐以后,森林经营将是一项重要工作,如何培育森林,从“重数量”到“重质量”转变,森林实行分类经营,加快森林培育步伐,提高森林经营水平,是一项长期很艰巨任务。

4.8 林业发展与森林生态保护与统一

国有林场和其他行业截然不同,在个体性和地域性有着本质的区别,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林木产品的同时,也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木产品的需求。因此,必须坚持林业发展与森林保护同步发展,林业发展和森林生态保护可以做到相互促进与统一。坚持森林生态保护和林业发展“双轨”联动,恪守森林、湿地、地域区植被和物种森林生态保护的红线,走森林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同时大力发展高端的林产工业、独特的林地经济、特色养殖业、森林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提高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率和林木产品质量安全,让森林生态保护和林业建设同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依兰县林业局.依兰县国有林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2011—2020)[R].哈尔滨:依兰县林业局,2011.

[2]依兰县林业局.依兰县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2016)[R].哈尔滨:依兰县林业局,2016.

[3]依兰县林业局.依兰县国有林场森林经营实施方案(2015)[R].哈尔滨:依兰县林业局,2015.

Yilan State-owned Forest Farm Natural Forest The Thought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fter Cutting Off

ZHOU Ying,ZHU Xi
(Yilan county forestry bureau,Harbin yilan 150300,China)

For Yilang basic present situation of state-owned forest farm,analys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ate-owned forest farm ecological status and facing the insufficient total amount,uneven distribution of forest resources,forest quality is not high,and forest category structure,severe soil and water loss,unreasonableeconomicdevelopmentinvestmentinsufficiency,themechanism nottolive,poor infrastructure,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positioning are not allowed to be major problems,such as,put forward to develop characteristic economy,forestry development and green mining industry,forest products deep processing industry development,vigorously develop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vigorously develop tourism industry and other countermeasures.

Natural forest.State forestry farm;Economic transformation;Yilan county

F326.27

A

1673-5919(2017)05-0030-03

10.13691/j.cnki.cn23-1539/f.2017.05.008

2017-08-25

周英(1963-),女,贵州盘县人,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责任编辑:路 实]

猜你喜欢

林场林业森林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The Last Lumberjacks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林场起火了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land produces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