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牦牛出败病的防治概述

2017-01-17陈孝得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11期
关键词:肌肉注射氏杆菌牦牛

陈孝得

(青海省大通种牛场,青海大通 810102)

牦牛出败病的防治概述

陈孝得

(青海省大通种牛场,青海大通 810102)

牦牛出败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而诱发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此病感染后,典型症状:病程急,伴发出血和败血症。由此,临床又称出败病。此病目前四季流行,多数为散发性经过,严重威胁牦牛养殖产业。文章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就此病的防控措施,做要点阐述,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牦牛 出败病 防控

1 致病机理

牦牛在患有出败病前通常已经携带病菌,在上呼吸道与消化道黏膜表面寄生一定量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在牦牛抵抗力差以及外界环境多变的情况下,牦牛体内会入侵大量的病原菌,血液循环体系出现大量病原菌,造成内源性感染。同时,病牛皮肤与黏膜也会受到损伤,由于部分菌株自身的毒性比较强,在病牛体内产生大量毒素,进而使病牛出现十分复杂的生理变化。

2 临床症状

牦牛出败病在发病前有1~7 d的潜伏期,感染病原菌的牦牛会突然发病,体温快速升高,出现败血症与急性胃肠炎,病牛在患病初期表现为体质弱、精神沉郁,头颈部严重水肿,粪便呈现稀液状或糨糊状,带有血液或黏液,严重时会在24 h内死亡;水肿部位在发期初期有疼痛、发热的感觉,水肿位置冰冷,触诊较硬,头颈伸直,疼痛感有所缓解,舌肿大呈蓝紫色,口腔黏膜潮红,口涎呈长线,吞咽受阻。病牛焦躁不安,呼吸困难。症状比较严重的病牛,在肢体、外阴与肛门也可能会出现水肿。部分病牛鼻液呈浆液性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在病情加重的情况下,会逐渐转化为脓性鼻液,在对病牛胸区进行挤压的过程中,病牛会表现出明显的痛感,听诊为啰音,病牛张口吐舌且头颈向前伸直,部分病牛便血与下痢,后因严重衰竭而死亡。

3 流行特点

多数情况下,即使在健康牦牛体内,也有巴氏杆菌寄生。当机体受不良应激,外界养殖条件变化,比如:长途跋涉、突然变换饲料、圈舍闷热潮湿等等,影响牦牛体质,都将导致牦牛体内巴氏杆菌繁殖增生,而随后内侵到牦牛各个脏器而诱发此病的感染。在调查证实中:病牦牛排泄的粪污、唾液、吃食过的料草等等,都有细菌滋生繁殖传播蔓延的可能,为此病的重要传染源。一旦有易感牦牛群接触这些,都有传播感染的可能。由此,健畜务必于病畜隔离饲喂,对此病的控制意义极大。因为混养的话,病畜可经喷嚏、可偶素等等,将致病菌传染给易感牛而感染。抑或,通过相互间的抓、咬、挖等等,都有传播感染细菌的可能。此病流行无季节性,四季皆有发病的可能。但是,受不良应激的作用,比如:气候突变、闷热潮湿、阴冷多雨等等,此病易感流行更大。就流行特点而言,此病多数为散发性经过,抑或为地方性流行。

4 综合防治措施

总体而言,牦牛出败病发病率不高。但是,一旦感染后,治愈率往往很低。由此,牦牛养殖过程中,务必要重视此病的防控管理,密切关注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好防控此病的应急准备。

日常加强饲喂管理,确保喂料营养全价,重视牦牛养殖管理,增强牦牛抗病体质。注意牦牛场通风管理,根据养殖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拥挤。注意防寒保暖,冬季注意御寒,能降低此病感染。改善场地卫生,严格消毒管理。通过卫生调控,起到切断疫病传播,而降低此病感染的目的。确诊为出败病感染后,对被污染的牛圈舍,用过氧乙酸、氯制剂等,交替轮换消毒1次。同时,被污染的水源、经常放牧的地方,最好同样能消毒灭菌1次。此病流行期间,圈舍消毒工作,每天坚持1次,能连续消毒1周,可起到不错的预控效果。消毒期间,几种消毒药剂,建议轮换使用,避免耐药性的产生。同时,遏制此病的扩散蔓延,应将消毒范围逐渐扩散开来,最好能延伸到周边的牧场、水源等等。总之,就出败病的防控而言,其间严格消毒管理工作,是不容忽视的关键环节。

除此之外,接种防疫疫苗,同样为防控此病的关键所在。通过接种疫苗,起到增强牛群体质,而降低此病易感的可能。疫苗接种应参照此病流行情况而定,接种常用牛出败氢氧化铝菌苗,体重100千克以下,注射每次用4毫升,肌肉或皮下注射。体重100千克以上,注射每次用6毫升,肌肉或皮下注射。同时,还应做好抗体监测,注意日常补免,确保免疫质量和密度。严格接种管理,禁用其他疫苗,避免影响接种效力。接种后2-3周,可接种其他疫苗。防疫期间,禁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类激素,避免影响防疫质量。

养殖牦牛群中,发现有疑似感病例,务必及时隔离诊治。可尝试的几种治疗方法,有如下以供参考和借鉴。

轻症感染病例,用青霉素,肌肉注射,每次600万国际单位;链霉素,肌肉注射,每次500万国际单位,每天3天,连续用3-4次。伴发肠炎症状,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用氯霉素注射液,每次300万国际单位,肌肉注射,每天3次。或者,盐酸黄连素注射液,每次20毫升,肌肉注射,每天3次。或者,上述两种药物,交替轮换用药,直到症状消失为止。

重症感染病例,用1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每次200毫升;40%乌洛托品注射液,每次80毫升。兑生理盐水,每次500毫升。维生素C,每次40毫升,静脉注射,每天2次,全身治疗效果要好很多。病畜呼吸困难,上述用药基础上,加氨茶碱注射液,每次20毫升;5%葡萄糖注射液,每次500毫升,上述混合待溶后,1次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用3-4天。

[1] 昂江文扎.牦牛出败病的综合防治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11):106.

[2] 王玉君.牦牛出败的综合防治措施[J].中兽医学杂志,2015(11):91.

[3] 尕松代吉.牦牛病毒性腹泻的诊断与综合防治措施[J].中国动物保健,2014(7):65.

猜你喜欢

肌肉注射氏杆菌牦牛
美仁大草原的牦牛(外一章)
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
跟着牦牛去巡山
麋鹿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制
山羊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目前牦牛口蹄疫的诊断与防治
无痛肌肉注射新法
基于坐位肌肉注射的关键问题探讨
肌肉注射给药致臀部大出血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