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县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浅析
2017-01-17牛彬
牛 彬
(甘肃省天祝县石门镇畜牧兽医站,甘肃天祝 733200)
天祝县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浅析
牛 彬
(甘肃省天祝县石门镇畜牧兽医站,甘肃天祝 733200)
1 概述
天祝县地处青藏、黄土、内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海拔2500~4000m,平均气温-0.1℃~1.3℃,年降水量260~630mm,全县草原面积38.73万hm2,天祝县是甘肃省祁连山牧区的主要代表县,天然草场牧区长期超载放牧和气候生态条件变化导致草场退化,畜牧适应性差及畜产品产量和质量基础非常薄弱。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对如何发展畜牧业,提高农牧民收入,如何进行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天祝县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立足于发展大产业,大力推进畜牧产业化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畜种改良、加速开发畜产品加工,成为畜牧业绿色发展的必经之路。
2 优化牲畜品种
(1)天祝白牦牛是天祝县独有的畜种和景观物种,也是甘肃省特有的地方畜种资源,具有极强的抗逆性,不仅能在恶劣的高原生态环境中生存,还能提供成本低、无污染、纯天然的肉、毛、乳等产品,也是牧区农牧民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资料,白牦牛养殖直接关系到牧区畜牧业发展,牧区生活水平提高的社会稳定。县畜牧局通过实施牦牛良种补贴项目,引导了养殖户积极使用优质种公牛开展天祝白牦牛选育提高工作,提高了生产水平的质量和养殖效益。
(2)甘肃高山细毛羊培育于甘肃西部祁连山脉冷龙岭北的乌鞘岭东端的松山滩高山草原,对当地的生态条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体质结实,能在粗放饲养管理条件下正常发育,对牧草选择性不大,利用率高。但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导致天祝县畜种和草场的两退化,农牧民习惯于自繁自养,近亲繁育严重,种公畜老化等都直接和间接导致了种畜退化。因此,优化牲畜品种,调整畜种结构是保证生产优质健康产品的基础,必须把调整优化牲畜品种结构放在首位,在改良上下功夫,大力引进适合当地发展的优良品种,推广冷配、人工授精以及胚胎移植等现代生物技术。强制淘汰劣质品种,不断提高牲畜的良改比重。充分发挥地方畜禽优势,突出特色养殖。利用本地品种对环境、气候条件适应性强、繁殖力高的特点和杂种优势原理,将当地品种与国外肉用性能好的品种杂交,以项目为载体推进畜品种改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3 调整畜群结构、转变养殖方式
3.1 传统自繁自养模式向短期强化育肥的养殖方式转变
传统自繁自养的这种养殖模式在天祝县养殖中占据着基础性的地位,在饲草料资源短缺的地区存在长期的难度,但是,在饲草料相对广盛的半农半牧区较为合适。短期强化育肥的养殖式是多喂养分丰富的饲草饲料,以来增加产肉量和改善肉质,购入品种优良、生长迅速、这种短期强化育肥的养殖模式具有占用资金大,培育周期短养殖附加值大等特点,属于高投入、高产出的养殖模式,适合农区养殖工作的开展。
3.2 集中发展养殖小区育肥模式
养殖小区特色明显,实用性强,据调查,养殖小区具有规模较大,年出栏较多、饲养经营较集约、投入大量的饲料和疾病防治等费用、需要雇佣劳动力等特点;小区建设方面搭建了技术、管理、设施设备平台,基本实现了集约化养殖,提高了经济效益。这类养殖大户大多希望解决养殖场地,扩大养殖规模,获取规模养殖效益、繁殖率的同时,达到高生产水平。
4 调整完善繁育体系
完整的繁育体系,由核心群、繁殖群和生产群组成,利用好本地与国内外两类优良遗传资源,结合本地区特点,选定好几个品种(系),对选定的纯种(系),利用现代遗传育种技术结合常规的选育方法,进行严格的性能测定、遗传评定和选优提纯工作,使核心群获得良好的遗传资源。通过抓好甘肃高山细毛羊改良工作为契机,全面完成细毛羊的选种选配及引进工作,提高生产性能羊毛质量及产量。引进西门塔尔,荷斯坦牛,青川牛等品种的种公牛和冻精改良土中牛,全面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大力推广胚胎移植先进技术,加快改良的速度,提高生产性能。继续引进萨福克、陶塞特种公羊,对当地母羊进行改良,扩大肉羊改良范围。最大限度地扩大其纯种繁育规模,增加繁育品种,不断加大牲畜改良面,以提高畜禽生产能力。繁育体系建设,是一项技术性强,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耗资大的综合性工作,对畜牧业的持续发展有重大影响。
5 调整种植业结构
草原畜牧业是天祝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基础产业,天然草原是全县畜牧业反战的物质基础,是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同时是维护生态平衡的主要植被。全县现有天然草原2.61万hm2,面积广阔,类型多样,主要草原类型有草原草场,山地草甸草场,疏林草甸草场,高灌丛草甸草场,寒草甸草场等类型,牧草种类繁多,植被覆盖相对较大,耐牧性强,但利用时间短,超载过度放牧严重,草原普遍退化。首先解决草畜不平衡的关键,积极配合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对祁连山保护区的部署和生态保护、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建议,牧区落实禁牧休牧、划区轮牧体系建设,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加大草原的保护力度,促进草场修复保护力度,我进一步做好草原生态的治理做好铺垫和基础工作,在饲养总量不变或略有变化时,提高个体的生产能力,从而提高畜产品产量的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收入。
总之,通过加大草原畜牧业转型发展项目支持力度建议增加草原畜牧业转型发展资金投入加大良种繁畜,牲畜棚圈,规模养殖小区,不断完善畜牧兽医基础设施建设,对畜牧产业化重点项目,要将科技保障纳入项目设计、实施和验收的全过程,从品种改良、饲养方式、疫病防治、饲料供给等方面推广畜牧兽医科技新成果,从而为长期健康发展提供基础性技术的支撑工作,注重关键技术推广和结构优化,努力转变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找准关键问题,调整畜种结构,优化品种结构,把握好饲养方式和经营方式,满足市场对优质绿色畜产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