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全国运动会赛风赛纪问题的现状

2017-01-16张飞飞

东方教育 2016年15期
关键词:全运会现状

张飞飞

摘要:赛风赛纪是体育队伍形象和体育行业风气的集中体现,关系到整个体育事业的兴衰成败和全运会的生死存亡,是体育系统行业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全运会赛风赛纪问题的表现形式,探讨在源头治理、加强教育、完善法制、加大惩处等方面做工作,杜绝赛风赛纪问题,营造公平、公正、干净的竞赛环境。

关键词:全运会;赛风赛纪;现状

1 前言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体育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总体上看,赛风赛纪工作越来越规范,越来越有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不可忽视的是,在一些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单项赛事和一些联赛中也出现了令人遗憾甚至痛心的问题,例如参赛队伍出现打架斗殴、甚至群殴,引发观众和球迷闹事,运动员对观众出现无礼行为,围攻、追打裁判员和使用兴奋剂等现象屡禁不止,更是玷污了中国体育形象,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败坏了社会风气,影响了社会稳定。

2 全运会赛风赛纪问题发展现状

2.1 全运会概述

四年一度的全运会是我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设项最多的综合性竞技体育赛事。全运会坚持“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方针,坚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为国争光、振兴中华为崇高使命,坚持“国内练兵、一致对外”的奥运战略,为中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发挥了巨大作用。全运会是中国特色体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心士气,丰富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日益显示出重要的社会功能和价值。

2.2 举国体制下的全运会

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政府以行政手段管理体育事务,以计划手段配置体育资源,在管理、训练、竞赛等各个方面形成全国一体化,形成一个由各级体育局为中心的管理体制、以专业运动队为中心的训练体制、以全运会为中心的国内竞赛体制三足鼎立的刚性结构。凭借这一体制的实施,使我国的竞技体育在国力尚不强大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地崛起,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竞技体育的腾飞,确立在亚洲,乃至世界的领先地位,成为举世公认的体育大国。

全运会这一竞赛体制的优点是可以调动“地方”搞体育的积极性,是“举国体制”不可缺少的支柱之一,但由于利益主体的不同,也出现了各地的“全运战略”与国家的“奥运战略”之间的错位现象。使得各省市体育局不愿将优秀运动员输送到国家队,形成地方保护,弱化了全运会作为举国体制的重要支柱作用。因此为了调动各省市的积极性,国家体育总局在1996年奥运会前出台了“将奥运会奖牌带入全运会”的举措。明确全运会的目标,将各省市发展体育的目标引导和整合到奥运争光战略上,将全运会与奥运会接轨,最大限度调动各省市的积极性,以此带动其它赛制的相应改革。

2.3 全运会赛风赛纪问题表现形式

(1)在运动员的年龄、骨龄、身份等参赛资格上弄虚作假。以涂改证件、伪造证件等手段,冒名顶替、以大打小,破坏公平竞赛环境。

(2)对竞赛的组织者、裁判长、裁判员行贿送礼,投其所好,以达到帮助、偏担,庇护本方的目的。

(3)比赛双方搞君子协定,裁判员参与履行君子协定,打假球,做交易,损害第三方的利益,欺骗观众、欺骗社会舆论。

(4)裁判员出现受贿,甚至索贿现象,出于朋友请托、领导指示、个人利益等原因,不坚持原则,不秉公执法,有意偏担,特别在打分记点项目,受人为因素干扰大的项目中表现尤为突出。

(5)运动员、教练员不服从裁判,不尊重观众,甚至漫骂、殴打裁判员;不服从裁决,甚至罢赛闹事。

(6)教练员纵容、指使,甚至教唆运动员服用违禁药品。

(7)赛事工作人员在赛风赛纪问题面前不负责任,有章不循,不敢碰硬,执法执纪不严,客观上助长了不正之风。

3 全运会赛风赛纪问题解决途径

3.1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参赛观、胜负观

体育比赛是靠实力说话的,运动成绩的取得是以科学、扎实训练为基础,以顽强意志、作风为支撑的。简单依靠重压重奖,而不端正参赛动机,不注重道德风尚,不提高文明素养,不仅不可能取得好的成绩,还可能由此导致运动员发挥失常、心理失衡、情绪失控、行为失当,甚至派生各种道德风险,诱发赛风赛纪问题。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运动员素质,自觉尊重裁判,服从裁判。

3.2 打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赛环境

所有竞赛组织管理人员要严格贯彻执行体育总局制定的《全国运动会工作人员纪律规定》,排除一切杂念和干扰,不徇私情、秉公用权、公道办事、清正廉洁,这是比赛公平、公正的前提和保证。

裁判员是比赛场上的执法者,是比赛能否实现公平、公正的关键。要按照“以德选裁、秉公执裁、业务精通、纪律严明” 的基本要求,选思想作风正派的人组建裁判员队伍。

3.3 严格纪律,严格监督,严格处罚

健全和完善赛风赛纪方面的立法,目前,除了《体育法》中对体育赛风赛纪的原则条款和《反兴奋剂条例》等对使用兴奋剂管理处罚的专门法规外,涉及规制弄虚作假和不公平竞赛行为的法规文件和相关条款十分有限,数量较多的是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的相关内部规范。这不能适应加强体育赛风赛纪法制建设的现实需要,相应的立法需求迫在眉睫。构建有效监督机制,加大处罚力度,落实责任追究。

4 结论

全运会赛场不仅是运动技术水平的较量,也是体育队伍行业作风的集中体现,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赛风赛纪是成功举办全运会的主要标志之一。要优化整合全国竞技体育资源,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素质教练员和高水平运动员。我们要顺应发展的势头,努力把体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落到实处,努力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我国竞技运动水平,促进我国体育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建设新中国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张勇.老年人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J].体育科学,2003(5):77-79.

[3]李健.3~6 岁幼儿体质研究文献综述[J].体育科技,2006,27(2):68-72.

[4]史立峰,论我国竞技体育不正之风的成因及控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5]于善旭、李先燕,中国体育竞赛赛风赛纪的法律规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26(3):257-265。

猜你喜欢

全运会现状
全运会日程表
全运会日程表
全运会近千名医护人员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完美闭幕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