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本理念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探究

2017-01-16薛红

东方教育 2016年15期
关键词:生本教育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薛红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发展理念涌现出来,在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国家的教育发展的相当迅速。目前,我们国家的教育还是本着以学生为主的理念,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全面发展。为每一位学生寻找到一种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法,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接收所学的知识。

关键词:生本教育;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施探究

1.生本教育

随着我国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的相关部门对高中的语文阅读教学,加大了管理监督力度。经过语文教研室的研究,教师们要求语文教育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获取所需的知识。虽然越来越多的语文阅读材料被应用于高中教学,但是就教学的模式来看还是比较单一,长此以往,就会严重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所以说开展高中课堂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的接受能力,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将生本教育践行在高中课堂上。

2.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文本解析权威至上,模式单一

就目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过多的依靠文本解析,导致语文教学模式单一。很多老师在课前备课的时候,经常会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所做的教学素材也是非常单一的。传统模式一般是先介绍作品的背景,然后再对经典的句子进行文本分析,剖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素材中所涉及到的句子分析,也是老师在教材上所摘抄下来的,并不是自己对句子的真实理解。长此以往,如果固定的对某一道题做出固定的答案,这样就会束缚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空间。比如说当老师在讲批判性的文章时,大多数会提及到《祝福》一文,仿佛这篇文章就是批判性文章的代表作,这大大限制了学生们的思考空间。语文老师在给学生讲解文章时,应该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鼓励他们去想象、思考和分析。

2.2阅读分析曲解高考,应试倾向严重

语文阅读课堂上的训练,应试倾向非常严重,把学习语文和阅读文章过于任务化,完全忽略了阅读的真正意义。高考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在高考的强大压迫下,语文老师在讲解阅读材料时过于程序化。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的阅读材料,大部分都是高考试卷中常出现的文章,老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对文章进行仔细的讲解。但是这样依然提高不了学生们的阅读能力,老师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选择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文章来进行讲解。教师们所实行的题海战术,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仅打消了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还占据了学生们的大部分时间。读书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但是长时间的应试教育会慢慢形成一个囚笼,束缚住了学生们的思想和行为。

2.3课堂教学脱节,过程僵化

在高中语文阅读课上,老师所教授的内容过于脱节,讲解的知识内容过于程式化。长此以往,学生的思想总是被条条框框所束缚,他们的阅读能力就永远不会有提升,既然是生本教育就要以学生为主要。老师在开展语文阅读课时,应该关注去了解学生们所喜欢的阅读类型,由浅至深的引导他们走向阅读的道路。而并非用应试教育来束缚住他们的思想,逼迫他们去阅读特定的文章,这样只会导致教学的最终目的改变。应试的语文阅读教育,只会让学生对阅读越来越不感兴趣,最终讨厌语文阅读。

3.生本理念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3.1厘定教学目标

为了语文阅读教育的长远发展,我们要在生本的理念下,了解学生的真正诉求,让他们渐渐的对语文阅读感兴趣。我们应该制定准确、严谨、科学、规范和积极的学习策略,我们要厘定教学目标。只有制定好了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才能在日后的工作中方便开展。开展语文阅读课,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语文阅读教学作为一种促进学生学习的教育方式,应该让学生用一种快乐的方式去接受容纳它,而不是因为它产生一种极大心里落差的不良心理效应。

3.2优化教育资源

高中学校应该优化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时,尤其要注意定时规划学生层次模式教学,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要对每一个层次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更换和动态变更。任何一个学生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他所拥有的语文知识素养,随着授课次数的增加而不断地得到积累,对待学生的层次,语文导师要始终保持处于动态规划中。无论是在课堂上的表现,还是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语文导师需要时时刻刻地关注每个同学的不同变化,首先语文教师要做到勤于观察、细致观察,及时发现每个学生的进步。然后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进步程度,对分层次教学进行随时随地的更新,确保语文阅读顺利实施。

3.3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随着现代教育的快速发展,最新的教育理念是这样的,教育其实只是教育人才的一种社会活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快速的进入到学习中去。语文阅读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还可以传承阅读的优秀传统,落实学习语文的整个过程。传统模式一般是先介绍作品的背景,然后在对经典的句子进行文本分析,剖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素材中所涉及到的句子分析,也是老师再教参上所摘抄下来的,并不是自己对句子的真实理解。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引进先进的学习理念,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积极性。

4.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制定好了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才能在日后的工作中方便开展。虽然越来越多的语文阅读材料被应用于高中教学,但是就教学的模式来看还是比较单一,长此以往,就会严重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老师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选择一些他们所感兴趣的文章来进行讲解。

参考文献:

[1]倪文锦、谢锡金.语文新课程与教学论[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J].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生本教育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