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中找生活 生活中学数学

2017-01-16龙冬梅

东方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实践数学生活

龙冬梅

摘要:数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应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熟知的、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从数学中找生活,想生活,在生活中学数学,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数学学习中,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关键词:数学;生活;密不可分;实践

多少年的数学教学中,我深究着教材,摸索着教法,了解着学生,体会了数学与生活的密不可分,从而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收到了惊喜的效果。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从课本中发掘相关的生活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新教材教学内容紧紧地体现了这点。我在教学一年级下半学期的“统计”时,课前我首先在学生中来一个生日月份的统计,并把座位按月份分成12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取一个与月份有关的花的名字,要求学生坐在自己生日月份的组里。课中我让学生观察今天的座位与往常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特点。学生纷纷回答:每组人数不同、每组同学的生日月份相同……,我继续发问:现在你们知道我们班上哪个月出生的同学最多,哪个月出生的同学最少吗?如果老师每个月要给同学们准备生日卡片礼物,你知道老师哪个月准备最多吗?在学生激烈的讨论回答中,我适时告诉学生:我们现在做的事就叫做“统计”。下面我们来帮“书博士”统计(学习书本内容);最后又带一个生活中的统计任务让学生回家统计。课后,我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假如我是老师的小帮手”,“我来统计班上喜欢上语文数学英语课的人数”;“我来统计班上参加运动会各项的人数”,并对统计结果做合理的分析。这样把书本上的知识放在生活中来学习,让学习问题生活化。

二、在教学中寻找生活教材

1、结合教学内容寻找素材。如:在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我就以刚结束的“国检”的考室安排为例:我们四年级共385名学生,30人一个考室,请帮龙老师算算,要安排多少个教室作考室?你自己的学号是多少,算算你会在第几考室?学生自己经历的,一个个都当作自己的事认真地计算着。

2、结合学生的生活内容选取素材。如学校每年一次的秋游中有很多的数学问题,学习“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可设计“租车方案”实践课。在课前先让学生去调查各种车辆(轿车、中巴车、大客车)限坐的人次及来回去一趟的价钱。课中可根据实际设计几个活动:交流——调查结果——展开讨论——得出结果。

3、联系当地生活实际、当前时代特点选取素材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课本上的素材完全不能满足实际生活情景的需要,因此,教师需要在教材的基础上,融于当地生活实际,吸收有时代特色的科学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拓展材料。教学中尽可能地引入更多的具有真实意义的问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灵活的教学形式,体现生活化

1、数学语言通俗化

从教以来,语言通俗幽默是我一直对自己的要求,讲课形象易懂是我一直的追求。我在保证数学本身的科学前提下,还要列举学生身边的实例,讲一些跟数学知识有关的小故事或者笑话,引用形象的比喻,以便于学生的理解,从而让学生喜欢数学。比如为了让学生记住加、减、乘、除法里各部分名称,我把每个比喻成一个家族。我给学生说:在加法家族里只有加数与和,在减法家族里那只有被减数、减数与差……你不能说加法里面有被减数,就像黄钰婷同学户口本里绝对没有李家昌的名字一样。学生笑了,也记住了。我就是这样总会让学生感到数学是亲切的、有趣的,数学就在身边。最终让学生认识数学:数学就是生活。

2、运用实例创设真实情境

认识直角的片断中,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样的角是直角,而是让学生拿数学本上的角与周围的角比一比,看看发现了什么。学生走下座位找自己喜欢的角来比较。有的学生与桌面上的角比,有的学生与黑板上的角比,有的跑去与墙纸花纹上的角比……结果发现这些角都是一样大的(也就是两个角的顶点、边都分别重合了)。这时我们再告诉学生这类角就叫直角,学生感知充分,记忆深刻,让知识来源于熟悉的生活,所以直角已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发挥合作优势,改变评价方式

教学中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组内可以由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学生组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折直角”和“画直角”的片断中都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折直角”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找到了判断直角的方法。在“画直角”的片断中,采用了学生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同学之间互相纠正,互相改进画法,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炼数学思想

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知识,而我们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

1、引发认知冲突,发现数学问题。例如在《生活中的负数》教学中,该师出示一张表格,显示着“妈妈给小明3元零花钱,小明买文具用去三元”的相关信息。当学生看到该场景时,有了“得到”与“用去”的认知冲突,而教师也充分利用冲突,适时提出有没有更清楚的表达方式,使得学生的思维得以启迪。其次引导学生通过举例、比较、归纳的方法帮助学生建构正负数的含义,逐步地提炼渗透集合以及模型的数学思想

2、在活动中学。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活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要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例如在《时分的认识》的教学中,都设计了让学生“拨一拨”等数学活动。通过活动来体验时与分的关系。我们知道时间是个抽象的概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讲,不容易被理解。而我在教学中秉承了“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的理念,设计了“看一看”、“拨一拨”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自主探索、并通过同桌合作交流,逐步引导学生发现时针走一圈,分针正好走一小时的规律,让学生在规律中内化出“1时=60分”的数学知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了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生活中找数学题材,在传授知识和训练学生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我和学生一起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从而在数学学习中找到生活的影子,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

猜你喜欢

实践数学生活
生活感悟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无厘头生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