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课堂中老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2017-01-16张亚峰

东方教育 2016年15期
关键词:转变理念

张亚峰

摘要:美术课程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领域重要目标。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老师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起着决定性作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重要是需要老师对自己角色的重新认识和定位。

关键词 美术老师;理念;转变

目前,我们的教育正在发生着系统的深刻的改革。一,全球信息化导致的互联网+的多没意思教学日渐普遍,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了变革。其次,多元化、学生为主体、多向互动的教学组织方式的发生了变革。再者,学习的方式和学习策略发生了变革。最后,也是最根本的教育目标发生了和很大的变革,从注重“双基”只是和技能层面拓展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这样的形势下,教师不在仅仅是课程的忠实执行者,教师已然成为课程的开发者,教师即活的课程。尤其是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实践性和视觉性的特征,更加突出在美术教学中老师角色的重新定位非常重要。

美术教师的角色转化主要从四个方面实现转变:一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由课程体系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热爱艺术的“引导者”,二 在教学内容上 教师应由美术教材的“执行者”转变为人文教育的“探索者,”三 在课程资源的选择和管理中,美术教师应由课程资源的“管理者”转变为多种美术资源的“发现者,”四 在教师自身素质的发展过程中,美术教师应从传统教学规则的“遵守者”转变为艺术教育的“建设者”。只有美术教师从这四个方面积极的实现角色的转变,才能使美术教师的发展更好的适应现代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基础美术教育的课堂质量,从而为学生学习美术创造最优的学习条件。

一、美术课程改革的理念

当前美术课程改革的新理念:①是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②使学生产生学习美术的兴趣,③是学生能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④使学生能够形成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⑤为促进学生学习美术的发展而评价。这样的美术理念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形成了目标、内容、学习方式和评价四个方面完整的教学体系,从而更有力的推动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方式、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二、新课程对美术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对美术教师的角色转换也提出了新的需求。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来看,美术教师是学生学习美术活动的设计者、促进者、引导者。美术教师应该在学生学习美术的过程中积极地创建良好的。富有创造力的学习环境,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美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辅助者,美术教师应该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同学生积极地探讨交流美术,更好的实现教学相长,更好的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从美术教师与美术教学的发展来看,美术教师应该是美术教学的研究者,只有做一名研究型的美术老师,才能更加贴切地、实际地的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瓶颈。真正的从理论和实际结合的真理中出发。

从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上看,美术教师应该是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开拓者,

教师只有积极地去发掘课程资源,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充分的探索社会上点点滴滴的教学资源,才能够最大程度上促进美术教学的物质环境。

从学校与社区的发展与开发的角度来看,美术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美术教师。这也是“相互适应取向”的课程知识。老师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共同体验美术乐趣。

作为一名富有教育责任感和美术专业精神的美术教师,应该深刻的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因此在新课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思想,摒弃一味追求专业技能的精尖、忽视人文知识积累的陈旧思想的束缚,加强自身修养,积极调整自身单一的知识结构,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已经是刻不容缓!

三、新课程改革下中小学美术教师角色转变的方式

1、教师应由课程体系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热爱艺术的“引导者”

教师不在只是单纯的教美术知识,美术课程的主要培养方向是培养人的创造力、发挥人的想象力、提高人感知力、从而提高人的审美素养。单纯的教学生知识,不仅不能够让学生很好的理解运用,长时间更加打击了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与爱好。所以,美术老师应该转换角色,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帮助学生一步步找到美术课中的兴趣,并从中深刻的学到美术专业知识运用到生活之中。

2、教师应由美术教材的“执行者”转变为人文教育的“探索者”

在教学过程中最感染学生的是老师的精神,老师个人的精神魅力对学生学习

兴趣的影响很大。所以老师要带有一颗探索、认真的心对待生活,对待课堂。要有探索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精神探索。

3、美术教师应由课程资源的“管理者”转变为多种美术资源的“发现者”

对美术课程四个不同领域、以及不同年龄段学生,要贯彻不同的教学方法。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自老师的积极探索。特别是教学设计这一模块。

4、在教师自身素质的发展过程中,美术教师应从传统教学规则的“遵守者”转变为艺术教育的“建设者”

教材的知识要转化为学生角度的知识,需要通过教师缜密与独特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软件,并且结合自己的读到的见解,把教材知识转为学生可食用的现实知识。老师这样从新建构教材的过程就是“建设”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意义决定了学生真正学习的程度。

四、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教育以及人文教育的发展,当代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

进入了最重要的发展时期。美术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中小学美术教师只有积极的把握当前美术教育的脉搏,深入了解美术学科的重要性,充分了解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把握时代教育的内涵,尽快的转变自身角色,进一步融合到整个大社会教育的发展浪潮中,努力实现自身传统教学方式的转换以及自身角色的定位,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才能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有健全人格和创新技术与创新精神。使得每一堂美术课、每一个美术教育活动都闪现出美术教师非凡的职业魅力!

参考文献:

[1]王大根.学校美术教育目的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2]李健.谈教师的素质教育与艺术修养[J]艺术教育.2008 年 1 期

[3]尹少淳.初中美术教学策略.[M].北京范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转变理念
让法治理念根植民心
“减负增质”理念下作业管理的创新策略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用心处事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管理模式转变分析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