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积极心理学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

2017-01-16赵秀慧

东方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问题与措施积极心理学学生管理

赵秀慧

摘要:积极心理学强调要用一种积极地心态来接人待物,它在当前社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目前我国很多学校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了自信心弱,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善于进行人际交往等现象。学生管理工作制度不健全,过于重视管理过程而轻视科学的引导方式是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积极心理学运用到学生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地改变这种现状,能够为学生创造更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他们健康发展。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学生管理;问题与措施

当前我国学生数量非常大,但是其综合素养不高却又是不争的事实。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中的各种负面信息也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合理的在学生管理中运用积极心理学,提升对学生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一、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分析

1.1缺乏足够的自信心

目前我国的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有很多都表现出自信心不足,严重的甚至丧失了自信心,积极向上的心态已经被损失殆尽。这种心理导致很多学生不再追求学业上的进步,生活作风也变得越来越散漫,在他们身上完全看不到年轻人应有的朝气。这种现象对于培育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是非常不利的,从某种层面上来讲,这已经对我国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1.2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几十年计划生育的影响在人们生活中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家庭的独生子女情况非常普遍,新一代的学生中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学生长期受到了家庭中多个长辈的关心和爱护,使得他们的生活自理水平非常低,也没有面对挫折还能够奋力向上攀登的勇气,无法独立自主的解决他们本身能够解决和处理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本身的心理承受能力是非常差的,一旦遭遇到挫折,比如考试不及格、人际交往失败等,就会使他们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长期下去这种消极的心态会导致他们形成抑郁症。

1.3人际交往能力比较弱

在网络时代,人们的生活交际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虚拟的网络交际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尤其是对于学生群体来讲,他们非常乐于接受网络中的新鲜事物,有很多学生将交际放到了网络中。但是,网络毕竟是虚拟的,学生们无法判断交际对象的目的、个性特征以及是否存在谎言和欺骗等。长期沉迷于网络交际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交际中往往都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交流障碍,使得他们无法有效处理和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发展。

1.4心理诉求和现实差距之间的矛盾

目前大多数学生在进入校门之前都是“集千万宠爱于一身”,他们已经习惯了成为周围人群的焦点和话题。因此,当他们步入校门之后,面对学习、生活、就业等一系列复杂的现状,他们的心理会出现巨大的心里落差,充满失落感。在学校中,努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是学校的焦点,有一些学生不能正视这种情况,而是对学习好的学生充满嫉妒心理,他们认为是其他人的存在夺走了本应该属于他们的荣耀。对于这种心理问题,如果学生管理不能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那么可能会引发非常严重的问题。

二、积极心理学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

2.1树立积极地管理目标

我国传统的学校管理工作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学校的稳定,要求学生必须安安稳稳的进行学习。但是从当前素质教育的理念来看,这种管理方式是由很大的不足的,学生管理工作固然是要确保学校的稳定发展,但是并不能将其当成制约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一个理由。学生由于本身性格、生活环境以及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必然会导致不同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学生管理中不应该用千篇一律的方式来管理学生,而是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征来开展差异化教育。将积极心理学运用到学生管理工作中,管理不再是最终的目标,而是变成了一项教育教学手段,这种管理方式可以将学生的优点进一步放大,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来培育其优点,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积极心态,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2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教育教学也是应用该学科的一个良好途径。学生入学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和成长,因此,学生管理工作要充分重视积极心理学的运用,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积极心态。在日常工作中,学校要积极地开展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各种活动,构建优秀的校园文化,向学生们展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校形象。另外,教师的心态和教学态度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师能否在课堂上展现出良好的心态将会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态度,一旦他们在课堂上过度夸大社会的阴暗面和生活压力,那么很有可能就会导致学生出现厌学、厌世的态度,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在教学评价中要重视教师的教学态度,避免一些老师把消极的、不健康的心态带入到课堂上,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3使学校、社会于家庭共同参与学生管理工作

学生的个体发展不仅仅与学校教育有关,家庭和社会对于学生的发育和成长也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学生管理工作要重视家庭和社会在其中的作用,鼓励多方面积极参与学生管理。比如,学校加强和学生所在家庭的沟通和交流,让家庭正确、科学的指导学生的言行,积极地鼓励他们发扬自身的优点,为他们独立自主的步入社会进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学校还要在社会上加大宣传力度,使社会可以以一种积极地态度来接纳学生,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结束语

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基础,学生管理工作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将积极心理学运用到学生管理工作中,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一种积极地生活态度,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挫折,使他们为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董烈菊.积极心理学在高职学生管理中的应用略论[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2]陈淑嫔.探索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培养高职学生的新途径[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5)

[3]傅新民.研究和培养高职学生的新视角:积极心理学[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02)

[4]庄海军,王佳利,徐传顺.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

[5]余琳,杨亚云,李卫国,黄为俊.高校《积极心理学》教学实验效果分析[J].职教论坛.2013(11)

猜你喜欢

问题与措施积极心理学学生管理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问题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应用研究
医院财务的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提高交通工程机械管理与维护工作的措施探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