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陶行知教育理论的运用

2017-01-16郭晟

东方教育 2016年15期
关键词:培养创新教育

郭晟

摘要: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标志,它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早在30年代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探索创新规律及创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使之成为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培养活动。创新教育重在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创新;教育;培养

创新能力不仅要吸收新的思想、新的技术,还要对知识和技术进行改造,它是一种创造性的追求,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心理取向,主动把握机会,适应周边环境的变化,并不断的改变自己。目前,创新教育已成为国家、社会、企业的一个热点问题。它不仅仅是智力成果的变现,更是人格特性、精神面貌、综合能力的显现。那么我们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陶行知强调:“盖治学以兴趣为主。兴趣愈多,则从事弥力;从事弥力,则成效愈著”。学习兴趣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思维和想象力,带动学生积极地思考、观察和研究。从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对授课内容是否感兴趣,会直接影响思维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可以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来增加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或者设置悬念来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针对教学内容提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展开分组讨论,在讨论中,教师适时的建议,激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和思路,使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例如,我在讲授《房地产金融》内容时,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展示、刀币、秦半两、唐通宝等各个不同时期所使用的货币图片,从而激发学生对课题产生出浓厚的兴趣;接着向学生展示《物物交换》、《一般等价交换》、《早起我国的住宅》等漫画,使学生了解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慢慢演变、产生的过程,我国住宅市场的变化,逐渐的将房地产和金融两个行业联系起来。接着再播放日本房地产泡沫和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图片片,并设问“房地产业和金融业两者的关系?”“金融在房地产业中带来了什么”?让学生分组讨论,师生间的互动,使教学过程完成了抽象理论的形象化,学生的思维与视觉相伴,从对金融的发展以及房地产业的变革等问题的具体直观认识,到思维的不断扩展,引发出探索金融业在房地产业中杠杆的效益。在这里,思维的乐趣被学生充分体验,创造性思维有效地得到激发。

二、创造宽松民主的氛围,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我要提醒大家注意创造力量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师生互动,教育教学研讨,教学融合,提供了最佳的舞台。首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气氛和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在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是营造生动、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开朗、兴趣广泛,思维活跃,有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担人格,负起培养学生身心发展的任务,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提出自己对问题的见解。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的提问,不随意打断学生的思维。学生提出“标新立异”的想法和见解时,即使只有一点新的,应该充分肯定,鼓励学生不断的去发现和探索新知识,,因此自由民主的气氛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次,鼓励学生进行质疑,“疑”是思维的出发点,“疑”是思维的动力。教师应注重教材中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巧妙地设计问题,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拓宽他们的思路。

在问题的设计中,要有深度和思索性,能使学生的理解升华。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思考、探索、解决问题,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讨论中一些与众不同的观点,如有合理的一面,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思维。

比如在学习《以房养老》的内容时,同学纷纷提出这样的问题:“住房等商品的按揭是超前消费吗?一步到位的消费不是很好吗?‘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观点是否正确?按揭贷款不是促进消费、为扩大内需做贡献吗?”这种尖锐的问题,于是我分组请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经过论证,许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归纳起来如下:(1)适度消费是量入为出,不赶时髦,而不是盲目攀比;(2)“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观点是正确的,但必须与生产发展的可能和家庭收入的多少相适应;(3)青年学生应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消除各种消费误区,考虑实情,不铺张浪费。由此可见,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真正的学习过程、发现过程、创新过程。

三、注重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发散性思维

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的创造力被固有的偏见和迷信,扭曲的像“裹在布”束缚着,阻碍了学生自身的创造力。因此,他建议解放学生头脑,发展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情感活动,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表达、理解和个人感受的体验、意见。

首先学生要有明确的目标和他们的学习需求和社会价值,能够采取主动计划和规划自己的学习。根据学习内容信息有效选择学习的方法,在信息处理面前,具有敏锐的感觉和理解能力,在独创性学习过程中,能够发表独立见解。

再次发散性思维具有开放性、广泛性的特点,它是一个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的观察、思维、想象、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或方案。要求学生不能局限在满足获得现成的答案或结果中,更重要的是对学习内容进行独立思考,多想象,同一事物能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并使他们融入整体的认识,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内容,以适应新形势,探索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加强培训,才能掌握和使用。

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多提一些发散型问题,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想象力,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析解决问题。例如关于“资金时间价值”,并没有按部就班的按教材顺序进行教学,而是转换角度:“工程款的付款方式334和433的区别”“垫资行为合理吗”等问题提出后,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四、创建开放性活动,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思想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念的三大核心组成部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离不开生活,离不开课堂教学与实践。由教师或学生代表作总结,每位学生提交调查报告,此外,在课堂外多次带领学生进入不同小区,让企业一线员工和领导传授实践知识,和企业员工互动举办房地产业务知识竞赛,模拟开展“房屋中介”活动,以教材为依托,又不拘泥于教材,它没有标准答案,给学生提供了创造性的学习与思维的打空间,对启发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思想政治教材的吸引力,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

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应当踏实学习陶先生的教育理论,不断丰富在教育实践中陶行知理论,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提高创新能力,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与时俱进,理论实践相结合,切实推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严耕.创新思想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2]曲向荣.创新教育.中国石化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培养创新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