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研究

2017-01-16丁伟兰

东方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寓言教学研究小学语文

丁伟兰

摘要:寓言在现代以其蕴含的深刻思想哲理和生动的故事情节入选了各类中小学语文课本,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扮演着重要的启迪小学生心智的角色。探究寓言在小学阶段语文课本各类文学体裁中的地位与了解对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与课外对寓言的教学与阅读的情况,以期判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寓言的教育目的和价值是否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并提出合理建议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研究

寓言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悠久且深厚的历史,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学形态,寓言在现代以其蕴含的深刻思想哲理和生动的故事情节入选了各类中小学语文课本,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扮演着重要的启迪小学生心智的作用。

一、小学语文教材中寓言的作用

(一)寓言有助于小学生文学素养的积累

从文学角度上來说,寓言为小学生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口。它以生动活泼、充满想象力的语言,引领小学生来到一个奇幻的新世界,让小学生与文学开始建立起美妙的联系。寓言作为服务于小学生的精神结构、文化产品,是适宜小学生阅读学习的文学作品,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学魅力一直感染着小学生,能吸引他们主动阅读感悟。让他们在身心愉悦的同时,学习到新的字词知识、语言规则,体会到文学作品之美,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打下巧实基础。

(二)寓言有助于小学生社会生活的适应

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来看,寓言中的世界是社会的缩影,小学生通过阅读寓言,接触到社会的维形,了解到基础的社会规范,形成初步的道德观念,习得简单的社会交往技巧。而后通过与其他小学生、老师以及家长的互动,小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即由寓言到现实,再通过现实生活中接受到的反馈信息,纠正或深化自己的已有知识,反作用到自己对寓言的理解上,即又由现实到寓言。这样的循环关系在小学生的生活中可能重复多次,直到小学生能快速高效的将寓言中获取的知识转到成现实生活中能运用的技能。

(三)寓言有助于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培养

道德教育伴随着学校的产生而产生,并为学校教育中重要的一环而存在,良好的道德教育简单的来说即是教学生如何做人,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人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也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一样,受到当时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的制约,是一个由低到高的逐步发展的过程。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寓言每一篇都带有一种人生哲理或一个为人处世的方法,这是毋须赞言的。值得一提的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寓言本身带有一种或机智,或诙谐的幽馱感,如《守株待兔》里的宋人傻傻地守着树桩,“非常耐心”地等着第二只兔子来撞死。正是通过这样一种在读者看来违背常理,在宋人本身来说又是合情合理的"傻人”举动让人一方面认识到该则寓言的寓意及所包含的道德教训,一方面又让读者觉得滑稽,带来可笑甚至可爱的让人心情愉悦的感受。

二、寓言教学的现状及不足

根据笔者实习经验与相关文献反映,我国小学寓言教学近期己取得了不少进步,如在现代中国,教师们通过自己各项研究的理解与感悟,在各个小学教室中建立起了图书角,更有能力的学校建立起了校内图书馆提供各式各样的寓言书给孩子们阅读。而也有学校针对课外阅读,专口巧设了寓言阅读课,由老师或挑选寓言故事进巧朗读,而后巧展集体讨论。有时是每个学生自己带一本书去学校自主阅读,享受读书良好的氛围熏陶。偶尔老师还会让学生自主推荐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并说明原因,介绍给全班同学。这样,不仅让学生欣赏到了寓言故事,发展了自己的语言能力,开巧了自己的想象力,还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了自我教育能力。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开始更加注重寓言的教育影响,开发出各种新式教学措施,结合音乐与图画更好的进行寓言教学。

但是笔者同时也发现,小学的寓言教学依旧存在诸多问题:

1.寓言教学与其他课文教学并未区分开来。尽管教师们能理解寓言与其他课文的区别,但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节省时间与精力,大多数教师依旧以其他课文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寓言教学,而不是根据寓言本身的特性,因材施教。这在很大程度了损害了寓言的审美意趣,甚至降低了学生对寓言的兴趣。笔者认为教师应深刻挖掘寓言的特性,并以此为基础解读寓言,将寓言的教育价值与审美价值结合到一起更好地进行寓言教学。

2.寓言教学虽方式多样,但大多流于形式。综合课程的提出让寓言成为了小学语文综合课程的重要资源,教师以此为蓝本推出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但这些教学活动很少落实到细节,大多是为了应付检查、公开课教学或打出"创新"旗号,小学生在其中的收益极其有限。笔者认为送种教学方式可取,而部分教师"功利"和敷衍的态度却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寓言教学建议

(一)选择合理的教学法

通过对学生喜爱的寓言学习方式以及教师进行寓言教学时采用的方法的调查,不难看出大部分师生都倾向于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进行教与学。这从侧面反映了“角色扮演法”在寓言教学中使用的合理性,一方面,寓言学习的第一步正是通过寓言的情节、语言来对寓言中所刻画的典型形象产生清晰的理解。但“寓言言简意赅,它的语言特色在拥要的记事写人,可是欠缺描述铺垫、场景刻画、气氛营造、人物内心的交战等都付诸阙如,本质上不利于让儿童对故事获得立体、形象的思考。”而这一部分可以通过对寓言的扩写、续写来弥补,可在语文课堂上往往需要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理解形象,如采用扩写的方式,对习作能力略弱的儿童对寓言扩写、续写需要花较长的时间,获得的实际效果可能不如教师预期,而“角色扮演法”则可以直接、立体、形象的在短时间内再现与塑造寓言中的情节、形象。

(二)教师要对文章全盘把握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不断革新观念,具有时代视野,更好的把握文章意图,这祥才能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内容解读,跳出字词句段,整体来看文章。如《去年的树》一文中就提到了环保的概念,这与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先进理念不谋而合。文中的小鸟,可能也会是未来的人类,只能对着燃尽的火柴歌唱,再也见不到树的枝繁叶茂。因此,教师应做到;(1)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考察学生是否理解了文章。(2)多角度赏析课文。《去年的树》一文中,虽然主旨是保护环境。但是从友谊的角度去欣赏,对小鸟送种信守诺言的可贵品质,也要加以赞许。让学生能发散思维,同样的文章,看出不同的感想。(3)综合把握,有轻有重。即便寓言能传达很多的教育意义,但是教师还是要能抓住其中的主要部分,有重点的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莱辛.古典文艺理论译丛,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2]黑格尔.美学第二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王焕镰.先秦寓言研究,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猜你喜欢

寓言教学研究小学语文
时装寓言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伊索寓言》是谁写的?
A FABLE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