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额信贷企业依托高职教育服务“三农”经济运行模式构建

2017-01-16邓亚昊

东方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小额信贷三农高职院校

邓亚昊

摘要:本文立足于小额信贷企业依托高职院校培养“三农”经济人才为主,从高职院校培养“三农”人才的重要意义着手,对其存在的问题,人才需求以及服务运行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对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可行性提出了政策性建议,真正实现了小额信贷企业依托高职院校有效地服务“三农”经济。

关键词:高职院校;小额信贷;“三农”经济

一、小额信贷企业依托高职院校服务“三农”经济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是农业大国,在世界经济中,我国“三农”发挥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现目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向第三产业,但对于一个农业大国而言,“三农”经济的有效发展为经济的转型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因此,高职院校能够为小额信贷企业提供“三农”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三农”问题的解决依托高职院校的人才输送

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传统的粗放型“三农”经济向现代集约型“三农”的过度中,非常迫切的需要高职院校提供的人才,一方面,人才的供应可以提高小额信贷企业的整体科技文化素质,为“三农”提供优质的服务。在发挥人才优势的过程中,大力开发农村地区人力资源是非常重要的,“三农”人才的发展也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处于不败之地的保证。

(二)为小额信贷企业输送人才是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需求

高职院校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农村发展中起着决定性地位,高职院校输送的人才大多也转向农村,它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果体现在服务“三农”上,能够为小额信贷企业输送符合条件的“三农”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发挥高职院校自身的教育功能、社会职能以及输送人才的要求,可以大力促进“三农”增收,加速产业化和工业化进程。

二、小额信贷企业对“三农”经济人才需求分析和服务经济运行分析

(一)“三农”经济人才服务小额信贷企业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服务“三农”基础薄弱,发展滞后脱节。

2.高职院校投入的办学条件简陋、缺乏专业师资,水平有限。

3.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不合理,调研水平有限,导致与“三农”经济发展严重脱节。

(二)小额信贷企业服务“三农”经济人才需求分析

1.小额信贷企业需要创新型人才,能够为企业培养创新金融产品,在企业发展开拓过程中为企业开发新产品,新的融资、信贷项目,企业发展源于产品创新,因此,创新型人才是“三农”经济发展过程中最需要的人才类型。

2.小额信贷企业需要开拓型人才,需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够自主开拓市场,根据市场的开发计划,负责具体渠道开发。

3.小额信贷企业需要计划型人才,能够针对相关区域进行专项回访,及时收集市场信息,建立客户档案,为客户进行有效分析并制定最佳的信贷计划,帮助客户解决信贷过程所产生的问题。

(三)小额信贷企业服务“三农”经济人才服务经济运行分析

1.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创新,鼓励服务“三农”人才的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农业生产一线进行小额信贷企业的创新。

2.积极选派科技特派员,实施“三农”服务专家服务,推动高职院校、科研院校一级农业产业化企业组成“三农”创新联盟,在重点产业上培养一批稳定的“三农”经济人才以及创新科技团队,形成真正的创新推动一体式的人才模式。

三、高职院校与小额信贷企业合作运行模式构建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是各高职院校的主要研究问题,新型“三农”问题也是考验高职院校模式发展的难题,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要适应新的形式而变化。职业教育就要面临解决“三农”问题,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人才。因此,面对小额信贷企业的人才诉求,应该始终坚持校企合作的情况下,培养适合企业生存发展的人才模式。

(二)创新课程建设

在建设课程的过程中,应重视课程与岗位对接、“三农”发展与企业、院校对接。职业教育服务“三农”主要是为了提升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型高素质劳动者,为此,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置针对小额信贷企业的复合型“三农”人才。其次,要重视学生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和训练,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建立自己的小额信贷企业,为服务“三农”做好扎实的准备,学校可以为此提欧适宜的技术支持和实验室支持,为做好学生创业做准备。

(三)创新教学模式建设

教学模式的建设是指导教师在排好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多种媒介和渠道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因此,教学模式的构建也是有效提高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之一。第一,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形式,加强动画、媒体、图片展示,让学生对“三农”以及小额信贷企业有充分的认识,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模拟演练,让学生自己进行技能培训。第二,可以加强校企合作,带领学生参观小额信贷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经营模式以及企业的构建等。

(四)创新实践教学设计

实践教学创新能力是在教学的环节过程中实施的实训,在实训过程中体现的解决问题能力、判断能力、应变能力以及研究能力等。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实践教学非常重要,是体现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成果的体现。

(五)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的模式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高职院校对小额信贷企业有效输送人才的保障,目前,高职院校“三农”经济类人才师资队伍建设配备严重不足,因此,政府应该扩大招生人数,通过制定与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吸引“三农”人才。同时,可以注重在校教师的培训,职称评优评先,进一步提高教师工资水平,改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应多加强校企合作的教师人才输送,将优秀教师送到最前线的一线企业岗位挂职锻炼,重视青年教师的传、帮、带的培训。加大兼职岗位的聘任力度,学校可多聘任小额信贷企业的涉农人才,真正达到校企合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诚,吕亚荣.论中国“三农”经济的八大关键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2)

[2]郝理想、秦素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及本土化实践变式研究[J].职教通讯,2010(6).

[3]袁平安.分析“三农”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策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14(4).

[4]何红梅.小额信贷企业服务三农经济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6(1).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2014年社会科学规划培育项目:小额信贷企业依托高职教育服务“三农”经济运行模式研究(课题号:2014PY77)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小额信贷三农高职院校
赞分盐镇裕牛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三农”热点
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主线
基于大数据的电商小额信贷创新模式的研究
商业银行小额信贷在农村信贷市场中的作用探究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四川小额信贷公司风险评估
建设普惠金融体系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