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及探究

2017-01-16王晓晓

东方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大学生

王晓晓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政府报告中提到要“把亿万人民的聪明才智调动起来,就一定能够迎来万众创新的新浪潮。”由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开始引发公众关注,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双引擎”之一,也成为2015年热点事件之一。高校作为开展创业教育的主阵地,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的水平、体系等方面工作的推进,对于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及国民经济中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一、创业教育的内涵

美国创业教育之父杰弗里·帝蒙斯认为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并由此引申对相关方法、技能、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具体表现。从教育学的视角看,创业教育的本质依然是教育,育人依然是创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核心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人的全面发展。伴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分工、职业分化、岗位调整和人力资源的不断变化,社会需求越来越强调大学生对社会的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在强调知识和技能传承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学生应变能力的培养,以期适应职业发展的流动性和变化性。因此我们认为创业教育的内涵可以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1)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从事创业活动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鼓励学生主动求职自主创业。(2)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变革所必需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让大学生成为社会创新改革的参与者。(3)通过创业教育,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1999 年清华大学发起首届“挑战杯”创业大赛,拉开了我国创业教育的序幕,在那之后,在团中央和教育部的支持下,“挑战杯”创业大赛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创业大赛。2002 年教育部选定清华大学等8所高校开始试点进行创业教育,创业教育起步比欧美发达国家晚了20多年。我国的创业教育大致经历了院校自发尝试、省域和行业有组织的探索及国家层面政府政策支持拓展探索这三个发展阶段。2005年由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在国内高校开展大学生 KAB(Know About Business)创业教育项目。2007 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2012 年教育部发布《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全国普通本科院校把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程进行设置。2015 年,国家正式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 号)从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改进创业指导服务等 9 个方面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 号)又进一步强调把创新创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创业基地,打造全方位创业支撑平台。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经过 20 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但是,从总体上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业教育目标定位不准确。目前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大多数是几个学生办几个公司,不是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受益。有的学校关注学生的创业项目是否能赚钱,而不是关注学生提升创业素质,磨砺创业品质,培养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实施创业教育长期目标应该是使大学生成为创造社会财富和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生力军。

(二)创业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创业教育应该与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相结合,而不仅仅是就业指导行政部门的工作职责。据了解,国内大多数的高校缺乏系统性的创业教育,或是团委、学生处负责,或者是招生就业指导处负责,或者是简单涵盖在就业指导课程之中,把创业教育定位为为毕业生就业服务。

(三)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在创业教育的教学水平上,专业的师资力量还很薄弱,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创业需求。组建一支具有实战经验的高层次创业师资队伍也是影响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因素。创业教育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需要丰富的创业实战经验,而大多数教师没有创业经历,或者只是在企业的实践体验,缺乏创业教育的训练,授课也基本上是纸上谈兵。虽然我国早在 2005 年就开始了 KAB 创业讲师培训,但是培训时间较短,且侧重教学法的讲授,缺少企业和创业实践。

(四)创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在创业教育课程方面,缺乏专业、系统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人才培养计划、考核目标也不尽合理。在创业教育内容方面,偏重理论学习,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很大程度上依赖书本,而没有跟专业教育、学生未来职业规划、社会、企业发展需要等方面联系起来,很多时候缺乏实践环节,与实际相脱节,造成创业教育课程的“鸡肋”效果。

四、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探索

(一)不断更新创业教育理念。创业教育的目标不是鼓励和帮助学生开办公司,也不仅仅是传授学生创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而是着眼于大学生未来长期的发展,着力于培养具有开创精神、探索意识、独立能力和创业素质以及敢于挑战自我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人。因此创业教育应该立足于学生创新创业理念的引导与激发,着眼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思维的渗透与培养。

(二)积极构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制度。由高校领导牵头,设立专门的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教务部门主管,就业指导处、团委、科技产业处、大学生创业中心等部门参与的协调机制,统筹安排创新创业工作。努力从创业教学、创业实践、创业文化三个方面打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三)建立健全师资保障机制。学生的创业活动离不开教师的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撑。我国高校应注重对创业专任教师的培养,推动教师专业化和职业化,做好师资保障。一方面,重视对高校教师创业教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根据高校具体情况尽可能吸纳企业技能专家、管理层领导担任创业课程的老师,他们可以根据自身业务优势,分别完成不同主题的课程。基于我国高校创业教师实际情况,创业教育教师培训工作应与时俱进,进一步系统化、分级化、常态化。另一方面,注重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创业指导,紧密关注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以致用”的培养,努力做到教学不脱离社会发展,为学生创业提供有效的支撑。

(四)增加企业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参与度。寻求企业支持,加大校企合作,在对创业场地建设和科技投入,设立专项资金,将创业教育改革纳入高等学校综合投资规划;建立个性化培养教学管理和学籍管理制度,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宽松的软环境;将创业教育质量作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考核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纳入各高校教育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和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并列入高校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和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现阶段高校的创业教育多是学校内部或者校际之间的创业设计、创业活动,真正有企业参与,能够获得风险投资的项目只是极少数,高校知识科技成果转化周期长。因此,在创业教育方面,高校应加强与企业的联系。

参考文献:

[1]龚向哲,赵怡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53-56

[2]谭福河.韩国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支援之借鉴意义[J].山西教育,2005,(5):183-184.

[3]何鹏.英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及启示[J].船舶职业教育,2015(11):72-76

[4]王少雄.高校大学生企业创业现状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29):198-199

[5]谭璐.刍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路径[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5.12,(14):55-59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创业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