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判性思维在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01-16彭小云

东方教育 2016年15期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教学

彭小云

摘要:欧美等很多国家已经将批判性思维引入到高等教育中,我国对批判性思维在教学和教育中的影响和应用的研究还较少。建筑设计是一个创新性的工作,建筑设计课程是培养创造性的人才的课程之一。本文研究在建筑设计课程各个不同的教学环节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改进教学方法,将批判性思维融入其中,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精神和技能,并提高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建筑设计课程;批判性思维;教学

1 前言

1910年,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在《我们怎样思考》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批判性思维概念。受其启发,随后几十年批判性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到20世纪70~80年代,北美对教授批判性思维的兴趣爆发,美国等国家把“批判性思维”作为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1]。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发表了《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宣言:观念与行动》。《宣言》中指出:高等教育与培训的使命是“培养批评性和独立的态度”;其中还专门有一条“教育方式的革新: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并提到“课程需要改革以超越对学科知识的简单的认知性掌握,课程必须包含获得在多元文化条件下批判性和创造性分析的技能,独立思考,集体工作的技能”。

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批判性思维在教学和教育中的影响和应用的研究还较少,没有形成大的研究团队,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国内现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的高校较少,且缺乏自己的教学资料和教材。批判性思维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研究更少,急需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2 批判性思维的内涵

自从批判性思维的观点提出以来,很多学者在研究和讨论批判性思维的内涵,持有的观点较多。例如:杜威、史密斯、格雷瑟、希契科克等认为批判性思维只是评估已经存在的理智成果;恩尼斯和保罗等却认为批判性思维更广泛,还可创造理智成果。格雷瑟、恩尼斯和希契科克等的定义注重技能,保罗则强调态度,而恩尼斯和西格尔注重两者。格雷瑟、恩尼斯和保罗等认为批判性思维至少在某些方面是普遍的,马克派克却认为不同领域的批判性思维应该会不同。另外他们在其他方面还存在不同看法,例如:演绎在批判性思维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不精确性的容忍度,批判性思维与论证的逻辑分析关系等。这些学者认同的共同点是: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维,批判性思维可以应用于一切题材,批判性思维包括反思、回顾、延迟判断,好的批判性思维是合理的,批判性思维包括仔细推敲的证据,批判性思维的目标是做出明确的判断,理想的批判性思维者在恰当的时候都会批判地思考,做一个批判性思维者需要有相关的学识、技能、态度以及习性(行为倾向)[2]。

我国的学者董毓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个理性反思的过程,而不是它具体判断的结论。其主要原则是“大胆质疑、谨慎断言”。所谓质疑只是对观念的理由、根据的提问,而不是对该观念做出判断,更不是做出否定判断。只有在经过谨慎反思和研究后,得到充分的依据和理由,才能下合理的判断[3][4]。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内涵,目前认可度较高的是:批判性思维体现的既是一个人的技能,也是一个人的精神和品格。批判性思维的技能主要包括:解释、分析、评估、推论、说明和自我校准。批判性思维的精神主要包括:求真、开放思想、分析性、系统性、自信心、求知欲和认知成熟度。

在学校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就是培养学生创造知识的技能和品格,鼓励学生开拓思想,富有创造性和多样性。同时批判性思维的教育将有助于改善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和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融合模式,在课程等教学中融入批判性思维策略、技巧、习性和态度的培养。如教授建筑设计课程,可以结合课程的不同环节,采取措施,融入批判性思维理念和方法。二是单独教学模式,使用不需要学科知识的日常实例来专门教授批判性思维。二者各有优缺点,而融合模式更能把专业知识和批判性思维结合起来,更有利于把批判性思维运用到自己熟悉的领域。

3建筑设计课程的性质

建筑学专业人才的核心能力就是建筑设计的能力。建筑设计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和专业课程,从一年级的“建筑设计基础”到五年级的“毕业设计”,贯穿了建筑学专业本科的五年教学过程,具有老师多、课时多、教学周期长、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突出特点。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既是专业教学的起点,也是相关专业课程教学成果的综合运用与体现。学生需要从设计实践的过程中了解并明确其它相关课程的意义和作用,将其它课程中学习到的知识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于建筑设计实践中。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质量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培养起了至关重要的和决定性的作用。

建筑设计是一种创作,建筑设计过程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启发、不断质疑,在否定之否定中不断完善设计方案。与建筑设计课程相结合,将批判性思维灵活运用于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批判方法,有利于提高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4批判性思维在建筑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一般情况下,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包括:任务书的布置与分析,相关的建筑设计原理讲解,场地踏勘,相关案例的参观和调研,资料和规范的查阅,相关人员的问询和交流,构思立意,方案设计,绘图布图,评图等环节。根据不同环节的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批判性思维运用到建筑设计课程当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精神和技能。

4.1 设计任务书的分析和调研阶段

设计任务书是学生进行设计工作的基本依据和文件。任务书的内容一般包括:课程设置与主要目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功能要求、建筑用房及面积、建筑设计要求(总平面、造型、技术等)、成果要求、地形图(或者选址要求)等。

设计的第一步工作就是在老师的讲解和指导下,分析理解设计任务书。熟悉设计的内容和基本要求,初步了解拟建建筑的基地情况和用地范围。然后就此展开调研工作并查阅相关的资料,要求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需拟定相关问题进行工作,例如:本设计建筑的基本功能是什么,设计任务书中建筑的功能用房配置是否合理,设计任务书中各用房的面积大小是否合理,各用房之间的功能联系,建筑的流线有多少条,各条流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本类型建筑的造型特点;参观和阅读的建筑案例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什么地方是值得自己设计时借鉴的,什么地方是应该避免的。

例如,本校建筑学在大三下学期安排了一个高校图书馆设计。在此阶段,要求学生调研和熟悉以下内容:(1)图书馆交通流线的组织,即读者流线(借书读者、阅览读者、自习读者等)、会议人员读者、工作人员流线、书籍流线;(2)图书馆的平面组合特点,建筑层高要求,空间特点及要求,不同阅览空间的特点,空间如何适应功能变化的需要,内部附属用房的功能及要求;(3)图书馆管理模式(开架、闭架、半开架)及设计要求、不同管理模式下的管理人员工作特点;(4)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信息化技术给图书馆的管理和设计带来了哪些变化;(5)建筑的形象;(6)图书馆书籍的保护及对环境的要求,建筑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要求;(7)现已建成图书馆存在的问题、优缺点及解决措施。

调研、资料查阅过程完后,要求学生撰写调研报告,并做成幻灯片于上课时汇报。讲解时,要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并且陈述理由。老师和其他学生可以作为专家、建筑使用方、学生等身份提问。通过不断的问询、质疑、答辩,进而使学生明晰设计任务和此类型建筑的功能及特点。之后,学生在原有任务书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认识,进一步完善和细化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选址和基地现场踏勘是设计工作的重要过程。针对不同的设计任务和阶段,我们在设计任务书中对拟建建筑的基地采取给定和自定两种,给定就是给一块具体的用地,自定就是根据任务书的要求自己选择用地。基地现场踏勘要求学生解决以下问题:基地地形地貌、属在地的气候特点、环境、文化、交通(人流和车流等)、人口、居民生活习惯、经济、周边的建筑特点及风格,基地属在地的规划情况等。对于自定的用地,还要分析该建筑是否可以建在此处,并陈述原因。还是以高校图书馆设计为例,这是一个学生自己选择建筑用地的题目,让他们在自己熟悉的校园内选择一块合适的用地来建图书馆。要求学生根据以下问题进行批判地选择:(1)用地面积是否满足任务书的要求,是否具有扩建的空间;(2)基地周边的建筑情况及建筑风格;(3)基地与教学楼、学生宿舍、教工宿舍区的位置关系及人流、车流情况;(4)基地的地形、地貌,当地的气候特点,历史文化情况等;(5)基地是否满足相关规范要求,例如防火、规划等要求。与前面一样,选址和基地现场踏勘结束后,要求学生采用幻灯片进行讲解、汇报,由于时间关系,一般情况下可与调研报告合在一起同时汇报。通过答辩过程,对基地的情况进一步熟悉和明了,对于自选用地,可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然后择优选择最佳的用地,为下一步设计打下基础。

在此过程当中,老师应当给学生充分自由的空间,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发表自己的看法,讲解自己的观点。尤其是对现有的有名建筑案例,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提出合理性建议。

4.2 构思立意阶段

完成任务书分析、调研、建筑设计原理的学习和实地踏勘后,设计进入构思、立意阶段,学生要根据前面已经完成的工作成果,着手方案的构思、立意。此时的构思、立意还是处于粗犷的,是天马行空的。

这时应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散思维,再确定设计的主题或立意,主题或立意可以有多个。范围和内容较广,可以是建筑造型、建筑文化、流线、材料运用、建筑符号、设计理念、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等。然后要求学生对一个或多个主题或立意进行分析,分析其是否符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是否与基地环境协调、是否与周边建筑风格协调、是否适应当地的经济和文化、是否满足建筑功能的需要、建筑符号如何表现、设计理念能否实施及如何实施等。通过不断的反复、不断的否定和质疑,最后得出一个自己认为较合理的设计主题或立意。

当然,由于设计艺术的模糊性,这个主题或立意也不一定就可以实现,可能会在后面的设计工作中得到否定而要从头开始。但是只有通过不断的分析与比选,学生的设计主题或立意才能更完善,才能最大限度的与设计任务相吻合。

4.3 方案设计阶段

方案设计是学生基于前面的主题或立意,按照设计任务书要求,根据相关设计理论和调研结果,创作出建筑作品的过程。方案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了总平面布局、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剖面设计、建筑体型设计、流线、空间、文化、技术、材料与经济等等。因此,方案设计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反反复复、不断修改、不断质疑、不断完善,有时甚至需要推倒重来。可以说,方案设计阶段是建筑设计课程的主要阶段,在这个阶段,正确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显得尤为重要。老师采用诱导式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和意识强加于学生,在方案构思过程中,要求学生多交流、多问为什么、多做比选方案。教师批改方案时,做到面对面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陈述自己的方案设计理由,尊重学生的意见和主张。按照学生的思路指出方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指导性的修改意见和下一步的工作思路,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和创新的兴趣,不扼杀学生的有益想法。

以往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学生按照要求交三次方案草图,老师批改后再发回给学生,因为老师批改作业的工作量大,批改时间短,很多时候老师并未真正理解学生的设计方案和理念。并且,学生也不能全面理解老师批改的方案用意,相互之间缺乏沟通,老师不能合理指导学生的设计。我们现在改变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后做方案,在课堂上讲解设计的构思和方案,老师和其他同学(有时外请别的人)可以就方案提问,并指出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学生可以解释并答辩。一个设计三次草图、可分三次讲解,由于时间关系,学生可以分批次讲解,让每个学生每个设计任务至少有两次介绍的机会。学生根据大家提出的问题,进一步深入分析,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和立意,则更能凸显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提高其批判精神和技能。

4.4绘图、布图和评图阶段

绘图、布图是按照绘图规范和标准的要求,把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方案更好地表现出来。既要让人看懂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方案,又要有好的图面效果。学生在这个阶段,一是要分析需要什么图纸内容才能把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方案完整呈现;二是图面效果如何表现才能达到最佳,即如何组织图纸的内容、如何构图、图面如何运用色彩等。可以先让学生参阅别人相类似的图纸,但要他们采用批判的方法,对其进行扬弃;然后根据自己设计方案的具体情况,着手绘图和布图。首先要求每个学生做好布图的草图,对草图进行分析、比选,并叫别人提出意见和看法,然后自己再修改完善,确定布图,当然,在正式布图时,根据实际情况还可继续调整。

为了对学生设计的最终成果做出评价和总结,进一步加强交流,在设计结束后,会安排一次全年级的综合评图。评图时所有的设计老师和同学参加,有时还邀请建筑美术、建筑结构、建筑水电、建筑技术等专业老师一起参加评图,从不同的专业角度来评价学生的设计作品,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

评图时,把所有学生的设计图纸放在一起。先由学生轮流讲解自己的方案和设计理念,然后老师和其他学生提问并点评,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大胆质疑,谨慎断言”,对设计方案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切实提高设计水平。

除了设计课程外,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性精神和技能,我们还采取了一些相关的配套措施。例如: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设计竞赛;在不同课程、不同专业之间进行联合教学;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及校友返校讲学;设计院实习等实习环节采用答辩等考核制度;组织毕业设计公开答辩。尤其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加强建筑理论书籍的阅读,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从而进一步提高思辨的能力和水平。

5结语

建筑设计课程是一门主动性、创造性的课程。在建筑设计课程的不同阶段,将批判性思维合理运用到设计过程中,有助于提高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其创新性设计能力。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但又要“慎于断言”,努力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批判技能。本课题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在今后的教学研究工作中,将进一步探索和深入。

参考文献:

[1]缪四平.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对大学素质教育的启发[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28(3):99-105.

[2]戴维·希契柯克.批判性思维教育理念[J].张亦凡、周文慧译.高等教育研究,2012,33(11):54-63.

[3]董毓.批判性思维三大误解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11):64-70.

[4]林广思.批判性思维之于景观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探讨[J].南方建筑,2014,34(3):120-123.

注:本文系江西省高等学校教育改革课题

编号:JXJG-15-5-10

猜你喜欢

批判性思维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论批判性思维与信息分析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培养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构饰课教学提要(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