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相关思考

2017-01-16陆飞

中国经贸 2016年22期
关键词: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缺陷

陆飞

【摘 要】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财政税收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在新形势下要想进一步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创新,那么则需要从现实发展角度出发,如此才能真正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进步。当前,我国财政税收体制存在一系列的缺陷与不足,严重影响了财政体制的进步。在本文中,笔者从所存在的缺陷入手,针对性的提出了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缺陷;对策

众所周知,现阶段我国所采取的财政税收体制是在1994年分税制管理体制中演变来的,且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目前所采取的管理原则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已经成为了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且积极探究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已经成为了现阶段最为关键的内容。

一、现阶段财政税收体制存在的缺陷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下,我国财政税收已经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这一发展背景下,需要清楚的认识到因为工作开展不平衡,且缺乏有效的机制保障,所以在财政税收管理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差距,根据归纳,现阶段财政税收体制所存在的缺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缺乏完善的财政税收体制

目前,我国财政税收体制因为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在财政收入分配方面呈现出集中向上的趋势,这种模式无法进一步保证分税制度的有效落实,除此之外,因为地方财政收支划分不合理,从而会对中央宏观调控的力度有所影响;二是很多比较重要的税种并没有纳入到税负征收范围之内,比如资源以及环境税,这种情况下则会导致税收调节的社会分配功能出现失效现象;三是各类非税收收入,包括国有资产收入,并没有在政府财政收入管理体系范围之中。

2.未对财政税收加以管理

从当前财政税收管理体制下可以清楚了解到,很多情况下管理人员因为受到业务、行政双重管理体制的影响,各类弊端层出不穷。并且难以对财政税收管理加以控制,这种情况下则会导致无法严格按照相关准则,没有根据实际的法律法规,且因为当前并没有形成财政税收管理制度,缺乏监督与管理。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在我国机构改革的不断推进中,有非常多地区财政税收管理力度逐渐被消弱,甚至有诸多地区的财政税收管理机构撤销,这样便会导致整个财政税收管理人员的队伍呈现出不稳定现象,且缺乏工作积极性,严重制约了我国财政税收工作的有序发展。

3.缺乏规范的转移支付

通常情况下转移支付是构建在分税制之上的,且主要是由集中程度比较高的中央财政进行支出,这种行为的目的是进一步缓解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现象。但是当前我国转移支付规范性存在缺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对转移支付工作加以监督与管理,长此久往则会导致中央财政向地方政府支出的过程中出现糊涂账现象;二是转移支付的类型比例不规范,难以对地方利益加以维护,且还会导致税收返还比例较高,无法真正实现财政支出的均等化。

二、新形势下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主要途径

在新形势下,为从根本上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进行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已经成为了现阶段最为主要的内容,但是如何贴合新政策,如何做好改革工作?

1.构建分级、分权的财政体制

毫无疑问,在当前构建分级、分权的财政体制完全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甚至还能够实现我国财政支出的稳定发展。第一,中央需要赋予地方政府财政实权,从根本上促进地方政府在税种范围内实施税收减免以及税收立法的权利;第二,在进一步保障中央财政快速发展的趋势下,要实现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有效划分;第三,需要建立在相关政府部门财政划分的基础上,实现对财政支出的直接管理,如此才能真正缓解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压力,才能尽可能的减少支出的责任。

2.不断提高相关管理者的素养

毋庸置疑,在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不断创新与发展的进程中,管理人员已经成为了整个财政税收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在新时期积极提高管理人员的素养,提高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已经成为了时代赋予的要求。此外,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在提高财政人员管理能力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财政税收管理的法制化,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财政税收法制体系,不断提高监督力度,积极构建完善的财政税收管理秩序,如此一来才能真正保证财政税收管理的有效发展,才能实现财政税收管理的有效性。

3.制定完善的财政管理体制

从基本属性分析,财政税收政策属于经济政策,需要严格按照市场、优化、服务的基本准则,对管理范围加以确定。其中在制定财政管理体制的时候需要做到:第一,实现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分类管理,根据现实情况制定公共债务管理制度,可以让地方政府对相关项目实施融资,这样一来才能缓解地方财政的压力;第二,要将省级、市级、县级财政统一管理,构建自上而下的财政税收一体化管理模式;第三,财政税收部门需要在整个管理中将税收管理积极纳入到管理体制之中,不断创新财政税收的管理职能,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与要求,真正实现财政税收管理的科学性与高效性。

4.制定有效的转移支付体系

正如上文所言,现阶段转移支付体系的目的是缓解经济不均衡现象,当前我国转移支付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专项转移支付、财力转移支付、税收返还与体制补助。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两点:第一,因为缺乏有效的制度,无法对转移制度工作的有效监督与管理,这样则会导致出现各种类型的糊涂账;第二,因为转移支付类型不合理,会对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收益造成影响,会导致财政支出均等化原则逐渐丧失作用,无法实现均等化发展,因此需制定有效的转移支付体系,完成发展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龚煜桐.针对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相关思考[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01:50-52.

[2]王雪梅,刘传礼.针对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外资,2013,08:52.

[3]赵霞.深化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3,11:218-219.

[4]崔绍光.关于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J].当代经济,2014,18:104-105.

[5]樊战龙.对于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09:190-191.

猜你喜欢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缺陷
县级政府依法行政的问题研究
浅析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与创新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探讨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创新对策
印度电商为两大“缺陷”苦恼